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251-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们会设想这样的事。然而,要想得仔细点、具体点。这些要被糟蹋的粮食是谁的?谁有权来收割这些粮食?谁拥有收割设备?谁有卡车把粮食运到城里去?卡车用的燃料归谁所有?粮食到了城里由谁来分配?光凭事实——一边是要烂在地里的粮食,一边是城里饥饿的人们——并不能使粮食从农田运到城里的粮库。负责的人首先应该得到适当的信息和激励。
    交易成本能解释“浪费”的情况。浪费一词是加了引号的,因为事情是不是浪费还不清楚。如果把粮食运到消费者身边的成本高于粮食本身的价值,那就应该让粮食烂在地里,这不是浪费。很显然,事情就是这样。交易成本是实实在在的,一点也不比收割和运输的成本次要。
    
    


天PD天DR网   每天进步一点点   txtpub



◎5。3 产权和制度

    这样的事在美国不大可能发生,因为美国的土地、粮食、农业机械、卡车、粮库和零售店都是私有的。游戏规则不一样。在产权明晰的制度下,消息灵通的人们就会有强烈的动机把粮食从没用的地方运到有用的地方,中间可能需要借助他们本来没有的资源。而在产权可以自由交换的制度下,有些人能使这些必要的资源物尽其用,这时资源就会迅速以低成本聚集到这些人手中。
    不妨把前苏联这种令人泄气的局面和美国在救灾和重建工作中调配需要的人力、拖车、建筑设备以及其他物资的方式比较一下:1992年安德鲁飓风袭击了迈阿密;1998年和2001年,密西西比河洪水淹没了北达科他州的法尔戈、爱荷华州的达文波特;还有2001年世界贸易中心被袭击后的下曼哈顿。关键的差别在于,美国有成熟的、界定清晰的产权体系,还有,人们有充分的自由按照自己的选择交换产权。在美国,多年以来形成了庞大的制度网络,有营利性的,也有非营利性的。有了这些制度,人们进行的各种交换,无论是经常性的,还是偶尔为之,其交易成本都能够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善于思考的读者会敏锐地注意到,人们之所以频繁地、有规律地进行某种特定的交易,只是因为交易成本低。)
    再想一想,要是你饿了,买一份你喜欢的比萨饼有多么容易。做一份比萨饼要经过很多交易:盖比萨饼店、种青椒、运橄榄、给奶牛挤奶,还有给这些活动安排必要的赊销限额——一切的一切都要协商。协商成功是因为交易成本足够低。交易成本低是因为这些交易是在一大套制度中发生的,这些制度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发展,市场的参与者随之降低了他们从事的交易的成本。想想那些专业的生产商,专业的网上零售商,各种服务的专业提供者;财务会计的原则,行路的规则,还有各行业的贸易惯例;银行,信用评级机构,高度组织化的证券交易所;每天报纸上的不同栏目,电话公司的黄页,看一眼就能知道股票经纪人和供应商的电话;普通法的原则,贯彻这些原则的警察,解决争端的法院,还有对法律系统进行补充的私人仲裁机构。
    在那些计划经济已经失败的国家中,市场体制似乎正在发育。市场体制已经取得的成就面临着巨大的障碍,就是在差不多每个转折点上都会遇到交易成本高的问题,这是因为很多关键的制度还没有到位。那些成熟的市场经济在几个世纪中自然形成了各种制度,在这些原来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中,个体的交易者(普通人)能不能设计并创造出这些制度呢?这些制度在别的国家是通过缓慢、渐进的方式逐渐确立其地位的,原来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能不能很快地把这些复杂的制度创造出来呢?他们能不能尽快克服高交易成本的问题,满足人民的需要呢?人民已经迫不及待地要享受市场经济应许的成果了。前苏联各成员国的改革计划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这些问题的回答。
    
    


天R0天0V网   每天进步一点点   txtpub



◎5。4 货币价格的协调作用

    为什么市场经济中几乎所有交换的发生都是为了钱?为什么人们不以物易物,用他们生产出来的产品换取他们需要的东西呢?为什么人们卖东西或提供服务都要收钱,工人们领的工资也是钱,即使钱本身没什么用。(就像最近有些抗议世界贸易组织的人说的,“钱又不能吃”。可能,在有些地方,你能把钱用来卷烟抽,只要不犯法。)
    回答是:钱能降低交易成本。货币是交换的一般媒介。货币遍及各种市场,不管是合法的或是非法的。和仅仅依赖以物易物的市场相比,使用货币的市场具有明显的优势。如果社会上没有货币促进交易过程,安排交易的成本就会大得多,因此我们的财富也就相应少得多。(别忘了,财富的定义不是金钱或仅仅是物质财富,而是指一切人们认为有价值的东西。)在一个只有以物易物的经济系统中,人们得花费大量时间寻找愿意和自己进行交易的人。制作吉他的琴师要寻找农民、制造卫生纸的人、磨坊主、制造工具的人、做胶水的人、建筑承包商等等,他们中间每一个人都得愿意接受吉他,并以他们自己的产品作为交换。所有用来寻找贸易伙伴的时间都不能用于制作吉他,这样,吉他的产量就会锐减。同理,所有其他商品的产量也会减少,因为其他生产者也得寻找合适的人交换产品。
    每一次以物易物都伴随着高昂的交易成本,认识到这一点,人们就会努力尝试自给自足,即自己生产自己需要的一切东西。如果一个社会受到以物易物的限制,没有货币促进交易的话,其专业化的程度就会大大降低,人们就会变穷。在几乎所有已知的社会当中都存在某种货币体系的演化,即使在条件对货币极其不利的情况下,货币依然存在,这本身就有力地论证了使用货币的优势。 
    货币还有另一个重要的优势。交换中的货币量可以作微小的调节,也可以作极大的调节。想象一下,做吉他的琴师在一个纯粹的以物易物的经济中想得到一张音乐会票。他能用1/10把吉他去换音乐会票吗?然后用剩下的9/10把吉他去换一大包炸薯条、汽油或是其他想要的东西,行吗?恐怕不行。他可能还是得先把吉他换成10张音乐会票,然后再把其中9张票换成炸薯条、汉堡或者其他东西。想一想,这里面的交易成本大得出奇!所以佛陀才放弃一切,什么都不要。但是,如果做吉他的琴师把吉他卖掉,收回来的是钱,那他就可以买他想买的东西,多买点或者少买点都无所谓,没有丝毫困难。如果他觉得顾客们愿意比以前多出一点钱,他就可以把吉他的交换价值——货币价格提高一点;如果他想确保销量或者多卖出去几把,他就可以把价格稍微降一降。
    在商业社会中,微调的能力对于协作是至关重要的。以一加仑汽油为例。如果我们要在星期二下午5点半的时候在自助加油站把油箱加满,这就需要有恰当数目的人,他们具备恰当的能力,对恰当的资源有恰当的控制,他们要在恰当的时间以恰当的方式进行合作,去勘探、采油、输油、炼油、装车、储存。这个复杂的系统主要是靠人们对货币价格的调整做出的反应来协调的。那些人之所以能取得上面这些丰功伟绩,并不是因为他们有多么爱我们,知道我们是多么需要汽油,而只是在推进他们碰巧感兴趣的众多不同的计划而已。他们的努力之所以能互相吻合,是因为有货币价格发出的不断变化的信号来协调这些努力。
    我们要再次强调,货币价格对于我们的社会运作的极端重要性并不意味着公民们的性格特征或道德水准。只要人们想节约,他们就要关注价格,从他们掌握的资源中尽可能多地获取他们认为有价值的东西。货币价格帮助生产者计算预期的成本和预期的收益。当然,人们并不仅仅关注货币价格,光看不做没什么意义。相反,当价格变化的时候,人们随之调整自己的行为,为了从价格指示的新情况中“获益”。就这样,人们之间产生了协作,自利(重申一下,不一定是自私)的行为变成了合作。
    
    


天VJ天J8网   每天进步一点点   txtpub



◎5。5 基本过程

    现在我们来考察需求和供给的过程,图5…1表示的是原声吉他市场的需求和供给。相比之下,原声吉他并不贵,国内的初级和中级乐手会买这种乐器。注意,市场的需求曲线是向下倾斜的。这反映了第三章的基本内容——需求法则。当吉他的相对价格下降时,人们倾向于买更多的吉他,当相对价格上涨时,人们就买得少一些。当只有吉他的价格变化时,需求量会发生变化,而总的需求曲线不变。然后,注意向上倾斜的供给曲线。我们在第四章中讲过,供给曲线一般都是向上倾斜的,这说明生产更多的吉他需要更高的边际机会成本。制作更多的原声吉他需要投入很多特殊的资源,从各种等级的云杉、桃花心木到高级技工的劳动。对于吉他生产者来说,他们要获得更多的云杉和桃花心木,就得在竞价的时候压过其他用途,比如做圣诞树、细木柜子、香匣以及其他木制品。人们用这些木料总能做其他的东西。较高的吉他价格会使生产者制作更多的吉他。
    图5…1 原声吉他市场的供给与需求
    注:市场在500美元的水平出清。在700美元的水平下,会有400把吉他过剩,在300美元的水平下,会短缺400把吉他。
    注意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交点。交点对应的价格是每把吉他500美元,市场上的数量是1000把。在500美元的水平上,注意,需求量是1000把,正好等于供给量。在这种情况下,吉他购买者的计划和吉他生产者的计划是完全协调的。
    在自由市场中,生产者当然可以想卖多少钱就卖多少钱,消费者也可以想给多少钱就给多少钱。我们不妨假设,市场价远远高于500美元,比如说,700美元吧。如果吉他生产者计划每把吉他卖700美元,结果会怎么样?向上倾斜的供给曲线帮助我们找到答案。在700美元的水平上,供给量会超过1000把,增加到1200把。(只是供给量增加了,供给并没有增加!)但是,别忘了,市场是由两方面组成的,买方和卖方。卖方在价格较高的时候愿意增加产量,这时潜在的买主会作何反应呢?需求曲线帮助我们找出这个答案:在700美元的水平上,人们会减少预计的吉他购买量。需求量(不是总体的需求!)会降低到只有800把。
    哪一方的计划能实现?哪一方的计划会遭到挫折?消费者作为总体,能买到在700美元水平上他们愿意购买的所有吉他(需求量是800把),但是生产者会发现他们生产得太多了。他们生产了1200把吉他(供给量),计划全部卖掉。二者的差是400把,生产者不愿看到产品积压在仓库里。这时的市场就不是完全协调的,出现了吉他的过剩。当供给量大于需求量时,就会出现过剩。在我们的例子里,吉他剩余量是400把。在意外发现产品积压的时候,卖方才知道产品过剩了。他们只不过是卖得没有原来预计的多。
    生产者怎么才能处理掉这些计划外的吉他存货呢?他们可能会拔出手枪,指着吓傻了的顾客的脑袋,逼他们以700美元一把的价格买剩下的吉他。但是,这样做是和自由市场的规则相冲突的。也许一家生产商可以烧掉一家竞争者的生产设备,这样,他就可以多卖了。但这样做也违反游戏规则。也许他们可以影响立法,规定儿童必须学弹吉他,这样也能增加需求,促进销售。这样做是操纵和改变游戏规则,并把游戏规则向有利于他们的方向改造,但是这需要很长时间,还要有政治策略,是一种开销很大的做法。卖方在自由市场中能做的,也是他们通常的做法,就是降价。
    的确,我们可以预计市场上吉他的价格会从700美元跌到500美元一把。随着价格的下降,潜在的购买者是很敏感的:需求量(不是总需求!)会从800把上升到1000把。同时,供给量(不是总供给!)会从1200把降到1000把。这时就没有吉他过剩了:买方和卖方的计划完全吻合;市场在500美元的水平上达到完全协调状态。卖方再也没有动机通过降价与其他卖方竞争了。
    最后,考虑相反的情形。假设当前的市场价格低于500美元一把。在每把吉他卖300美元时,人们会急切地计划购买1200把(需求量),但是生产者只计划生产和销售800把(供给量)。当生产者的生产计划完成后,很多消费者会失望,他们想买吉他可是发现吉他都卖完了。这时就出现了短缺,和过剩正好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