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心灵解锁-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暴发户是社会变动时期的怪胎,姑且不说“文革”时期像王洪文那样“穷得只剩下空头政治”的暴发户,像过眼烟云一样成为历史的匆匆过客,单就社会转型的新旧交替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又有另一个极端的暴发户出现。这就是“百万元刚起步,千万元不算富”的富翁,他们富甲一方,披金戴银,遍体金光,挥金如土,纸醉金迷,其荒淫腐败的程度世无所比,在精神上却“穷”到了极点,被讥讽为“穷得只剩下钱”。
  据说有的暴发户为显示自己的富有,放爆竹时把百元钞票裹在上面“听响儿”,有的用各种钞票当壁纸糊墙壁,有的包了六七个二奶,每个给买一套住宅,每周轮流“巡幸”,有的追求“帝皇气派”,保镖成群,美女如云,极尽豪华、糜烂之能事,还有的以吸毒为荣耀,一掷千金,在所不惜。
  暴发户心理属于一种病态心理,这种暴发户在暴发前,大多社会地位低下,甚至属于被人瞧不起的那些“琉璃球”、“嘎杂子”、“二进宫”之类。他们因为穷,没有负担,不闯就没有生路,于是就借改革开放的春风,钻政策不完善的空子,疯狂地聚敛财富,逐渐地鼓起了腰包。可是他们要发展,要扩大经营,资金是个缺口,就设法结交、拉拢、贿赂有权势的干部,借此得到优惠政策和贷款,采取空手道的办法发了大财。由于他们过去大多受过穷,吃过苦,而如今钱来得又易如反掌,所以不懂得珍惜和节俭,其挥金如土的程度是前所未有的。这种病态心理对社会的负面影响很大。这些暴发户们通过他们经营的商业,潜移默化地渗透到社会上。尤其是在娱乐消费上极力追求的“帝皇气派”,使得一些反人文精神的沉渣泛起,如“新贵族娱乐城”、“大富豪酒吧”、“满汉全席”等,搅得人心浮躁,是非颠倒;还有的名目不断翻新的各种“洗浴中心”、“KTV包房”、“温情陪护”等,鼓吹及时行乐的现世主义的腐朽哲学,宣扬“过把瘾就死”,“一旦拥有,别无所求”等享乐思想,更是污浊了社会风气。武汉汉正街的第一代富豪中,几乎都是在三四年中暴富起来的,有几位个体户暴富后,整天吃喝嫖赌,醉生梦死,很快债务缠身,店面转让,把家业糟光,至今下落不明。这样的暴发户虽说是极少数,但由于活动能量大,还有些“跟屁虫”的呼应,媒体的误导,给社会造成一种错觉和假象,使得一些不安分的人为获得财富铤而走险,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
  对于这种暴发户的心理调整,首先要进行法制教育。暴发户的暴发过程往往是个与违法相伴的过程,他们通过行贿获得贷款,投机取巧钻政策空子,打擦边球,都属于违法行为。至于“包二奶”、走私、吸毒等更是国法所难容的。他们起初是敢于冒法律之大不韪,来攫取金钱,而在握有金钱之后,就更大胆地亵渎法律。一般地说,政策允许的勤劳致富决不会短时间暴富的。对这类人只有抓住他们的致命弱点进行法制教育,使他们反思自己的违法行为,校正他们的不规范的经商行为,尤其是赌塞他们偷税、漏税的漏洞。通过这些强制性的措施,让他们认识到今后要想发展唯一的出路必须是遵纪守法,否则就不能摆脱许多暴发户败落的前车之鉴。
  其次要对其进行抚今忆昔的对比教育。这些暴发户几乎都有过穷困潦倒的切身经历,在暴富之后往往容易忘记过去,甚至不愿提起过去。伟大的列宁说:“忘记过去就等于背叛。”引导他们抚今追昔,忆苦思甜,想一想过去生活的艰难岁月,看一看今日的富足生活,借此启发他们的良知,使之认识到他的发家并非是他个人的本事有多大,而是时代赋予了机遇。这就使他们省悟出不该攫取不义之财,不该肆意挥霍钱财,而应该遵纪守法,以诚为本,只有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再次要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公益事业,树立正确的人格理想和价值追求。许多暴发户是靠偷税、漏税发家的,而国家的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应以此为出发点,鼓励暴发户积极捐助公益事业,用以弥补心灵的缺憾。这样做可以使暴发户有一种心理上的轻松感,使他经受一次精神炼狱的考验,进而树立起正确的人格理想和价值追求,在烈火中求得凤凰的再生。
最后要对其进行“守成”教育。俗话说:“创业容易守成难。”古往今来,家道的兴衰总脱离不开“成由勤俭败由奢”的客观规律。而暴发户的致命伤却是钱来得容易,花得大方。为此,要引导暴发户学习那些大富豪的治家经验。许多重量级的富豪都是以勤俭持家闻名于世的,台湾的大富豪王安一向以勤俭闻名,他女儿在英国留学,让她住学生公寓而不让她自己租房,每月的生活费用也刚好够用而不多给。按说,对自己的掌上明珠远隔万里,在异域求学,让她生活得舒适些,是不费吹灰之力的,可是他却坚持让女儿过清苦生活。这实际上也是从守成角度考虑的,清苦的生活更有助于磨练意志,对子女,对家业无疑都是有益的。当然,要让暴发户认识到“守成”的问题,需要有个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可是一旦他们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意义,他的事业就会立于不败之地。


 投资不大回报大——谈拍马心理

  近读报纸,发现了一条奇特的新闻,称“日本拍马屁成为新职业”。在繁华的东京大街上年轻的小山宇举着一个告示牌,上面写着“奉承屋”,“每分钟收100日元”。有位叫做林妙子的女生出于好奇想感受一下,小山就把妙子赞美得比一个著名的摇滚歌星还要美,说得她美滋滋的。
  有位男生被小山说成特像好来坞当红小生汤姆·克鲁斯,而且比克鲁斯更前途无量。他听得心旷神怡,笑得合不拢嘴:“我感觉美极了。”小山的恭维吸引了好多顾客,生意竟然非常火暴。拍马作为一种职业在我国尚未出现,但拍马这种行为却由来已久,应该说比起一衣带水的邻邦更为老道。我国的拍马者不象日本那样“每分钟收100日元”,却常常是拍马者要付出些体力的、物质的或精神的代价,以期用这种显得投资来换得大的回报。
  有位年逾五十的干部跟他的顶头上司出差,途中遭遇车祸,上司受了轻伤,这位干部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伤势很重。在他们住进医院以后,伤重者和伤轻者的位置却被颠倒过来。凡是来探望的人,不论是大干部还是小干部,都首先看望上司,对这位小干部只是顺便慰问一下。不仅如此,就是本单位派来陪床护理的,也是作为重病号护理,陪护在上司床边,洗脸时给洗脸,吃饭时给喂饭,服药时给倒水,还借此机会直接地或变相地赞美、夸耀上司,似乎是得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极力作出无微不至的姿态来进行感情投资。而对这位小干部却视为一般病号,连上司的一半的护理都得不到,为此主治医生都感到不公平。其实这也不难理解,给上司拍马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的,如今的车祸为大家提供了这个机会,怎能不充分利用呢?至于那位干部年逾五十,没有升迁的机会,没有感情投资的价值,当然就有必要集中精力保证重点了。据说,某单位有个职工一年内提了两级,晋升为部门主管。在一次与好友喝酒时他泄露了“天机”:他是因为能在关键的时候,给经理送点“精神礼品”。后经了解,原来是每当员工给经理提意见时,他常常挺身而出,为经理辩解,使经理摆脱难堪。大家把他这种拍马屁的行为称做“精神贿赂”。
  显然,这种拍马的心理是出于一种自私的目的。如果说日本的街头“奉承屋”是为了赚钱,满足眼前的个人利益的话,那么我国盛行的拍马,则是以眼时的小的付出来换取将来的大的回报。这种拍马的人没有那些业务精干的人的那种钻研业务的刻苦精神,在业务上也不具有拔尖的才能,更没有钻研业务所培养的耿直、刚正的品格。可是他们想发展,想出人头地,凭着自身的能力不能与强者竞争,而借助于拍马却可以抱住粗腿向上爬。出于这样的心理机制,那些平庸的人就以此为捷径来达到自己的目的。纵览古往今来的拍马者,无不是满足自己的私欲为动机的。
  其实,拍马者的行为都是很露骨的,明眼人一看便知。对于被拍的当事人却好像察觉不出来,所以很少听说拍马被马踢了的事情。这是由于人,特别是当了领导的人,都有一种虚荣心,喜欢听赞歌,喜欢听到他人对自己成绩的肯定,喜欢听到有助于以后升迁的舆论。这种虚荣心理表明,被拍者也是出于一种私欲而对此感兴趣的。看来,拍马者和被拍者是出于同样的目的,属于同一种心理情绪,只是表现形式有异,自然就容易一拍即合了。许多被拍者对于他有用的人也是一个拍马者,许多拍马者对他的下级也是一个被拍者。他们的拍马并不一定出于自觉自愿的,有的甚至是违心的,只不过是为达到某种目的而已。这一点近似于日本街头的“奉承屋”主人,为赚你的钱才低声下气地给你拍马,不会是像吸毒有瘾那样不拍马就不好受的。
  对于拍马者的心理调适的前提,必须与被拍者采取联合行动,用俗话说就是“拍马被马踢”,才能使拍马者失去市场。假如拍马者拍马时,被拍者出于正义感或者严词抵制,或者不听其奉承,或者不受其礼物,让拍马者讨个没趣,失去面子,他就不敢再拍你的马屁了。这是治理拍马恶习的有力措施。遗憾的是有的被拍者十分乐意接受拍马,以满足虚荣心和不可告人的目的,为拍马者提供了滋生的温床,构成互惠互利的关系。俗话说:“苍蝇不抱无缝的蛋。”的确,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没有愿意接受拍马者就不会出现拍马者。因此,被拍者应净化自己的灵魂,摒弃私心杂念,素面朝天,认识到拍马的媚人言辞是为了迎合你的虚荣心,并非他真的把你看得那么水平高,那么有本事。这种虚妄的言辞只不过是拍马者想利用你的迷魂药。只有当你的自身修养完善了,品格正直了,你就会认清拍马行为的本质,对肉麻的拍马产生反感,也就会觉得拍马没有意思了。
  拍马者应该认清拍马行为所付出的代价,决非完全是“投资不大回报大”。表面看来,给上司进些贡,打打小报告,唱唱赞歌,或者鞍前马后地效劳,而得到职称晋升、职位提拔,社会效益和物质效益都是可观的,殊不知,你却因此失去了人最宝贵的人格,职称、职位的晋升反倒使你群众威信滑坡。你会离群众越来越远,人们看不起你,在群众中树立不起威信,成为上司的看家犬样的人,这可谓是因小失大的人生不等式。再之,人际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你的实惠是通过拍马得到的,要保住现有的实惠,就必须继续给上司拍马、进贡。一旦你不想再拍马、进贡,就被说成是翘尾巴,一脚把你踢开。弄得你前功尽弃。可见,拍马犹如走钢丝一样,风险多多。与其花费精力拍马,花费金钱进贡,到莫如摒弃异想天开,踏踏实实地作好自己的工作。
  认识到拍马所导致的这些危害,有助于你规范自己的行为,轻松地拍马的心理误区走出来。


娜拉不是你那样——谈出走心理

  娜拉是挪威著名作家易卜生的名作《玩偶之家》的人物,她本来很爱她的丈夫海尔茂,在海尔茂身染重病时,她经柯洛克斯泰之手偷偷地借了一大笔钱给丈夫治病。后来海尔茂要辞退柯洛克斯泰,娜拉为其说情,劝丈夫不要辞退他。海尔茂为此勃然大怒,骂娜拉是“坏东西”、“伪君子”,根本不听娜拉的解释。娜拉由此认识到海尔茂的真实面目,她不再愿意做家中的花瓶,决心冲破宗教和旧道德的束缚,她打开门走出去,门砰的一声在她身后关上了。娜拉的出走,是出于反抗宗教和旧的道德束缚,也是为了报复心目中只有自己的名声、地位的自私的海尔茂,反映了娜拉女性意识的觉醒。因此在当时的历史境遇中娜拉的出走是有进步意义的。老托尔斯泰在晚年也离家出走,跑到一个小火车站倦缩了一夜,因着凉而患病以至身亡。他的出走与娜拉不同,是因为与老伴发生口角,一气之下而出走的。
  出走的行为,今日仍不乏见,不过绝大多数是不能与娜拉相比的,却与老托尔斯泰相近似。虽说今日的出走也是出于对某件事的气愤,可是却得不到人们的同情,甚至还会受到人们的谴责。这类事是不胜枚举的。譬如,有个年轻的女人爱上了本单位卫生室的一个医生,双方都离不了婚,他们就抛下爱人和孩子一起出走,至今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