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个性特点是“暗藏杀机”,并非无稽之谈。她确实是一个少妇与人母的美丽形象。而在《风月宝鉴》这个双面镜里,“美丽”是辩证唯物对立统一的。
此处的林黛玉,以《石头记》第一女主角的身份,隐射大清国第一太夫人孝庄皇太后。她在私下里祭奠一个人,一个恰好于七月四日死去的男人——儿子顺治皇帝的父亲孔有德。这是《石头记》记载的最惊人的清宫绝密。
《五美吟》回忆了孝庄文皇后与定南王孔有德的情史与两人偷情而怀孕福临的历史。女诗人用五位历史上着名的女人,来说明自己行为的合情合理,表现了“从来不信什么是阴骘司地狱报的,凭是什么事,我说要行就行”(凤姐语)的女皇个性。
“死金丹”是指贾敬(孔有德)之死,“独艳理亲丧”似乎是指贾珍外出,尤氏在家独自处理了丧事。贾敬的灵柩“用软轿抬至铁槛寺来停放”,接着就大段介绍起妙玉的历史与脾气来(暗度陈仓也)。妙玉说:“古人中自汉晋五代唐宋以来皆无好诗,只有两句好,说道:‘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而宝玉听了,如醍醐灌顶,哎哟了一声,方笑道:“怪道我们家庙说是‘铁槛寺’呢,原来有这一说。”——强调贾敬(孔有德)虽然永远不敢住进宁国府(皇宫),但他有资格停灵于皇家的家庙里。
作者的文笔飘忽游移,写的情节都与贾敬的丧事扯不上边,让人觉得文不对题。似乎不是尤氏在“理亲丧”,而是妙玉与贾宝玉在谈论贾敬停灵铁槛寺的丧事,林黛玉在祭奠一个与“铁槛寺”和“土馒头”有关的人,但不是自己的父母。
如果将贾敬隐射孔有德,林黛玉隐射孝庄皇太后,贾珍与贾宝玉隐射顺治皇帝,尤氏隐射顺治皇后,史湘云与妙玉两人共同隐射孔四贞等联系在一起。事情才算搞明白了。
原来是孔有德的情妇孝庄皇太后、孔有德的儿子顺治皇帝、儿媳妇顺治皇后与女儿孔四贞,共同为孔有德料理丧事。哪里是什么“独艳理亲丧”?而且,孔有德死于顺治九年七月四日,顺治十一年六月孔四贞扶灵归京,康熙十八年孔四贞从桂林回到北京(当年吴三桂已死)。这几件事情相差25年,竟然都写在《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死金丹独艳理亲丧》一回里。真是“天外书传天外事,两番人作一番人”也。
下面分析一下孝庄皇太后祭奠与缅怀情夫孔有德的内容。第六十四回原文:(1)雪雁方说道:“我们姑娘这两日方觉身上好些了。今日饭后,三姑娘来会着要瞧二奶奶去,姑娘也没去。又不知想起了甚么来,自己伤感了一回,提笔写了好些,不知是诗是词。叫我传瓜果去时,又听叫紫鹃将屋内摆着的小琴桌上的陈设搬下来,将桌子挪在外间当地,又叫将那龙文鼎放在桌上,等瓜果来时听用。若说是请人呢,不犯先忙着把个炉摆出来。若说点香呢,我们姑娘素日屋内除摆新鲜花果木瓜之类,又不大喜熏衣服;就是点香,亦当点在常坐卧之处……”说毕,便连忙的去了。
宝玉这里不由的低头心内细想道:“据雪雁说来,必有原故。若是同那一位姊妹们闲坐,亦不必如此先设馔具。或者是姑爹姑妈的忌辰,但我记得每年到此日期老太太都吩咐另外整理肴馔送去与林妹妹私祭,此时已过。大约必是七月因为瓜果之节,家家都上秋祭的坟,林妹妹有感于心,所以在私室自己奠祭,榷礼记》‘春秋荐其时食’之意,也未可定……”
第4节 孝庄太后祭奠孔有德(2)
注解:“必是七月因为瓜果之节,家家都上秋祭的坟,林妹妹有感于心,所以在私室自己奠祭。”——强调是七月初四,林黛玉孝庄皇太后祭奠死于七月初四的孔有德,并非祭奠父亲林如海或母亲贾敏。
(2)进了潇湘馆院门看时,只见炉袅残烟,奠余玉醴。紫鹃正看着人往里搬桌子,收陈设呢。宝玉便知已经祭完了,走入屋内,只见黛玉面向里歪着,病体恹恹,大有不胜之态。
注解:
祭奠情夫孔有德,使林黛玉孝庄皇太后十分难过,“大有不胜之态”。
(3)黛玉一面让宝钗坐,一面笑说道:“我曾见古史中有才色的女子,终身遭际令人可欣可羡可悲可叹者甚多。今日饭后无事,因欲择出数人,胡乱凑几首诗以寄感慨,可巧探丫头来会我瞧凤姐姐去,我也身上懒懒的没同他去。才将做了五首,一时困倦起来,撂在那里,不想二爷来了就瞧见了,其实给他看也倒没有什么,但只我嫌他是不是的写给人看去。”
注解:
林黛玉孝庄皇太后借古喻今,写诗缅怀故情夫,不愿意让别人看,却专门等待贾宝玉看。此处的“探丫头”隐射孝庄皇太后与多尔衮生的早产女儿。“二爷”隐射孝庄皇太后与孔有德生的儿子顺治皇帝。林黛玉的话,真是“王顾左右而言他”,“无为有处有还无”也。
(4)黛玉笑道:“既如此说,连你也可以不必看了。”又指着宝玉笑道:“他早已抢了去了。”宝玉听了,方自怀内取出,凑至宝钗身旁,一同细看。只见写道:西施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自忆儿家。
效颦莫笑东村女,头白溪边尚浣纱。
注解:
西施是范蠡的情夫,后献给吴王夫差。吴王被弄死之后,又跟随范蠡隐居江湖,是个暗藏杀机的女人。林黛玉孝庄皇太后以越国的美女西施自喻,认为自己倾国倾城,才嫁给皇太极为妃。但“吴王”皇太极偏爱姐姐宸妃,使自己独守空房,所以自己才红杏出墙,与降将孔有德有了婚外的恋情。自己是“一代倾城”,难免“水性杨花”(“逐浪花”)。吴宫空守,寂寞难耐,“满院春色锁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是合乎世道人情的。总不能学东施,一辈子无人问津?头发白了,还在溪边浣纱吧。此处的“空自忆儿家”,乃日夜思念儿子的真正父亲也。
虞姬
肠断乌骓夜啸风,虞兮幽恨对重瞳。
黥彭甘受他年醢,饮剑何如楚帐中。
注解:
林黛玉孝庄皇太后以虞姬自喻,以西楚霸王隐射死于桂林的孔有德。认为黥彭为义而殉国,虞姬为情而殉难,足为后人之楷模也。孔有德虽然战死了,但像西楚霸王一样,仍不失为一个英雄的称号,自己恨不得学虞姬啊!
明妃
绝艳惊人出汉宫,红颜命薄古今同。
君王纵使轻颜色,予夺权何畀画工?
注解:
林黛玉孝庄皇太后以汉朝的王昭君自喻,从心里赞扬王安石的诗句“仪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慨叹自己的一生与王昭君一样悲惨,也是红颜薄命。王昭君没有得到汉天子的垂爱,是由于小人从中作梗,汉天子将选美的大权送给了宫廷画师毛延寿,致使王昭君汉宫冷落,远嫁匈奴,为匈奴呼和邪单于生了孩子。老汗王死了,王昭君又转嫁他的儿子,又为小汗王生了孩子。而孝庄皇太后的遭遇与王昭君差不多,由于皇太极专宠自己的姐姐宸妃,庄妃因受冷落而红杏出墙,与孔子后裔孔有德野合而生了顺治皇帝。皇太极死了,自己与顺治孤儿寡妇执掌朝政,为了得到摄政王多尔衮的支持,而被迫下嫁了小叔子,还为他生了一个女儿。结果是:第一个丈夫皇太极(一僧)死了——自己没有为他留下后人。第二个野男人孔有德(一道)如今也死了——自己为他生了一个顺治皇帝(贾宝玉)。第三个合法男人小叔子多尔衮(贾政与贾琏)又死了——自己为他生了一个女儿(探春)。想不到自己的亲儿子24岁也死了,亲生的女儿又像当年的王昭君一样远嫁匈奴。母女二人,命运相同,都是《金陵十二钗》的悲剧女子啊!真是“绝艳惊人出汉宫,红颜命薄古今同”。
绿珠
瓦砾明珠一例抛,何曾石尉重娇娆。
都缘顽福前生造,更有同归慰寂寥。
第5节 孝庄太后祭奠孔有德(3)
注解:林黛玉孝庄皇太后以晋朝的绿珠自喻,认为自己是女人中的珍珠,而自己合法的丈夫清太宗皇太极,远不如当年的石季伦那样有情有义。他专宠自己的姐姐宸妃,反而冷落了自己这个绿珠小妹妹。“痴心女子负心汉”,古今皆然。绿珠为穷困潦倒的石崇跳楼而死,自己当年也想为皇太极殉葬。但是,男人们了解女人的这一片痴情吗?幸亏遇到孔有德(贾敬)如此知冷着热的男人,安慰了自己的“寂寥”,但也为子孙后代造了孽啊(第三回“东安郡王穆莳拜手书”——穆莳乃山东人孔有德也,“穆”者儿子也,“莳”者移植也,孔有德是移植儿子的恩人啊)。
“都缘顽福前生造”——“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孽子不肖出在荣国府的女人身上(孝庄),而造衅的渊薮却在宁国府家长贾敬身上(孔有德)。
“都缘顽福前生造”——“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宿孽总因情。”隐射贾府的家风败坏皆从贾敬开头(孔有德),罪孽的根源是一个淫字(孝庄)。
一首“绿珠”,揭开了一个关于贾敬为贾府罪孽渊薮的红学死结。如果不从《石头记》整体上综合分析正反两方面的信息,单看小说里关于贾敬的故事情节,一个连宁府都不愿意回的炼丹修行的贾道士,怎么可能成为宁荣二府子孙后代的罪魁祸首呢?
红拂
长揖雄谈态自殊,美人巨眼识穷途。
尸居余气杨公幕,岂得羁縻女丈夫。
注解:
林黛玉孝庄皇太后以隋朝的红拂自喻,认为自己私通孔有德,像当年红拂对李靖投怀送抱一样,也是敬其才华,慕其潇洒,所以一见钟情,情不自禁。孔有德年轻有为,像李靖那样“长揖雄谈态自殊”。而自己独守空帏,不甘寂寞,才像红拂那样“美人巨眼识穷途”。丈夫比自己大21岁,日理万机,又纵欲过度,像隋朝的杨素一样活不了几天了,而自己正年轻美貌,风骚欲流,还想利用满汉两股势力登上皇太后与国母的宝座。一个行将就木的男人,岂能拴住自己:“尸居余气杨公幕,岂得羁縻女丈夫。”
(5)宝玉看了,赞不绝口,又说道:“妹妹这诗恰好只做了五首,何不就命曰《五美吟》。”于是不容分说,便提笔写在后面。
注解:
当年十八岁的顺治皇帝(宝玉),并不明白母亲的内心世界。认为孝庄皇太后(林黛玉)“必是七月因为瓜果之节,家家都上秋祭的坟”,所以才写了五首诗,纪念古代的五位美女。其实,这是说不通的。
(6)至次日饭时前后,果见贾母王夫人等到来。众人接见已毕,略坐了一坐,吃了一杯茶,便领了王夫人等人过宁府中来。只听见里面哭声震天,却是贾赦贾琏,送贾母到家,即过这边来了。当下贾母进入里面,早有贾赦贾琏率领族中人哭着迎了出来。他父子一边一个挽了贾母,走至灵前,又有贾珍贾蓉跪着扑入贾母怀中痛哭。贾母暮年人,见此光景,亦搂了珍蓉等痛哭不已。
注解:
此处的贾母隐射国母孝庄皇太后。贾母痛哭贾敬,不是母亲哭儿子,而是国母痛哭与自己有乱伦关系的汉族臣子也。“他父子一边一个挽了贾母,走至灵前,又有贾珍贾蓉跪着扑入贾母怀中痛哭。”——隐射顺治皇帝与玄烨“父子一边一个挽了”孝庄皇太后,“走至”孔有德的“灵前”,顺治皇帝与玄烨“跪着扑入”孝庄“怀中痛哭”。
由此可见,《死金丹独艳理亲丧》——实乃《死金丹孔门理亲丧》也。
贾敬被《石头记》作者说成贾府的罪魁祸首,隐射孔有德是明亡清兴的罪魁祸首,这是《石头记》作者的基本观点,也是无法回避的红学死结。至于是非曲直,历史自有公论。
“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宿孽总因情。”——乃第五回《红楼梦曲子》的最后定论。也就是说,最早降清的汉族将军孔有德,因与孝庄苟且成奸,遂使满蒙汉三股政治与军事势力牢固的结合在一起,从而主宰了17世纪中国的历史——“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原来满蒙汉三方“堂堂须眉”你争我夺了半个世纪,都被孝庄皇太后利用了。明朝灭亡,清朝入关,孔有德乃是汉族的第一罪人。正像秦桧是南宋灭亡的第一罪人一样。
结论是显而易见的——《石头记》不是家谱,是国谱。《红楼梦》不是八十回的断臂,而是百二十回的全璧,万万腰斩不得。否则就无法解释第五回的《红楼梦》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