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智慧之旅-第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信心是力量的泉源,是行事为人的明灯,由于一切认知都来自经验,而经验本身并非一成不变的实体,其可信度很值得怀疑。不幸人在判断过程中,必须有个参考的依据,而世间本来就是各种机缘交会的结果,如果没有一个假定的起点,不论什么都值得怀疑。所以有些人能在某种信心下,勇往直前,在广袤的世间开拓出一片经验天地;有些人则终其生观望怀疑,寸步难行。
  笛卡儿的信心所在便是“我思”,由此而引导出他所有的哲学观。基督耶稣更是直接,当他面对受到上层阶级压迫的贱民时,即一针见血的说出:“信我者得永生”。以往我无法接受这种预设的信心,因为再荒谬的事,一朝相信了,当然就能全盘接受,这种盲从的人生又有什么意义呢?
  二十多年来,我坚持着追寻真理,而在这一剎那,我终于发现基督耶稣不愧为智者,他是对的,金钱也好,名利也好,甚至科学、鬼神,只要能够真信,而且信之不渝,都能让人得到身心平安,引导人走过这段孤独的旅程。
  对我而言,了解这个“真理”远比接受更为重要。只是在探索的过程中,要历经各种艰困险阻,意志稍不坚定,就难免误入歧途,蹉跎了宝贵的一生。
  在当时,我还不能具体说出自己所得到的信心是什么。但是,信心就是信心,既然已经脚踏实地,至少证明了自己追求的方向没有错误。再花上几十年,去了解这个信心的实质内容,绝对是值得的。
  以我的了解,每一个人的经历及遭遇,都有其必然的因果。我不应该自以为是,假真理之名去干扰理当发生,且必然发生的现实。我个人的遭遇,可以视为在这个动荡的时代中,现代西方科技文明与古老东方精神文明冲击下所产生的一丝火花。如果只是浅尝辄止,不加淬练,充其量不过为人世间添了一个自以为是的“得道者”而已。
  人既然是一种经验体,每当时代变化超过了人认知的极限时,人便会丧失信心。这种冲击越大,人反思的动力越强,相互因果之下,一种崭新的思想体系与结构便在无形中蕴酿出来。人智在成长,事物也相对地在变化中,更猛烈的冲击又带向另一个高潮。
  当前这个时代,正是人类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堆砌的顶点,难免具有太多切合人性的诱因,给予太多声色的假象,有心人往往在探索稍有所得之余,便满足在胜利的欢呼声中,浑忘了他原始的目的,而成为时代的宠儿。
  如果时代是永恒的,如果每一个成功的人都得到了平安幸福,则前述的现象未尝不是人生的真道。但据我所知所见,世上亿亿万万众生皆自陷于无名的烦恼、惶恐、痛苦之中,我上邀天眷,在紧要关头得到了光明境界的开示,坚定了人生的信念,得以超脱烦恼,登临彼岸。而回首望去,世人犹在苦海之中奋斗挣扎,究其因莫不是对自己缺乏信心、对信心缺乏了解之故。
  我苟有所得而藏私自奉,则不啻为愚迷无知、玷污真道。“我”既已不存,道心常在,为什么不效法佛陀,继续努力,寻求一种符合时代需求,能渡尽众生的法门?要做到这一点,我必须彻底了解这个时代的各种知识,以及社会上的各种问题,并且找到一种可行的方案才行。由此,另一段崭新的、更为艰困的旅程,又展现在眼前。
  尼奥与东尼也看出了我的改变,他们认为是读经的效果,又有什么分别呢?我很感激他们,感激凯洛琳,感激过去所遭受的一切,可是他们还能给我什么启示呢?
  我知道是离去的时候了,到哪里去呢?这我一点也不担心,我相信自有机缘,心中倒是非常笃定。
  我先去找老马,告诉他我最近的一切变化,良友关心,自然为我高兴。当夜我便留宿在他家中,他有个书房,书架上全是些由台湾带来的小说。我翻来翻去,没有一本看得下去。正想睡觉时,无意中在一个角落里,有两本格格不入的黄色线装书,跃进了眼帘。我一看,竟是佛经,一本是《金刚般若波罗密经》,一本是《六祖坛经》。
  《金刚经》我在很久以前曾经看过,而且每次为父、母超度时所持诵的,都是这本经书。由于译文生涩,并未引起多大的兴趣。而《六祖坛经》却在开卷之后,恰似一字一剑,剑剑俱中要害,把我心里的余惑,斩了个精光!
  六祖是禅宗之第六位祖师,即唐朝之释惠能和尚,因继承了佛祖的衣钵而称祖。
  缘因释迦佛在灵山法会上,为众说法前,突然拈起一朵花,面带微笑。一时间众佛弟子不知所措,只有金色头陀摩诃迦叶尊者,也会心一笑,佛便将衣钵付与摩诃迦叶尊者,是为正式传授之初祖。佛教在印度传了廿八代之后,至达摩大师。他认为大乘佛教将在中国大兴,故渡海东来,后人遂称其为东土之初祖。其后传慧可、僧璨、道信、弘忍以至惠能,共传了六代。至六祖时,机缘成熟,佛教大盛,至此便不再传授衣钵。
  佛教修行之方法,端视各人之根性而定,小乘佛法以劝人诵经行善为主,大乘佛法则以济世渡人为首要目标。至于佛祖衣钵之传人,其境界更进一层,让有机缘、慧根深厚的求道人,不用文字语言,完全靠观念思考,直接了当的,立即得识佛法的真相。这种方法,很受当时中国社会上力求突破的知识分子之欢迎,因此信仰者愈众。
  秦汉之初,中国本土在老庄以及孔孟思想的影响下,知识分子多半重视自然或实际事务,忌谈鬼神等超自然之现象,因此没有建立起宗教的观念。佛教在汉朝传入中国,由小乘而大乘,皆以经文之读诵,果报轮回等观念的教导,以及渡人济世的目标为主。
  直到达摩来华后,揭橥“廓然无圣”的大道,排斥功利观念,在中国士大夫群中,引起了阵阵的共鸣。因为黄老思想是中华文化的根基,素来强调“公天下”的观念,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得更透彻: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这种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正是人性升华的极致。士大夫立刻吸收了这种“最高乘”的佛教思维,从而与本土文化融汇贯通,在佛教则为“禅宗”,在儒家则为“理学”。
  禅宗因为重视抽象思维,拓广了知识分子的眼界及观念。早期中国社会的文化发展蜕变于农业,故崇尚自然。后来社会日渐发达,务实的人际关系的需求,使得儒家主张的伦理蔚为主流。中国读书人徜徉在这种“人与自然”、“人与人际”的客观认知中,颇能俯仰天地间、怡然自得。
  佛家重视“心”,标榜人的问题在于自心,故求“明心见性”。这种主观认知的存在,一向是中华文化所未触及的,中国人只谈“无欲”,并未深究“欲来自心”!“心生万物”!知识分子由此得到了一种崭新的、超脱的认知。
  这种认知最大的特色,是将宗教与思想合而为一,产生了一种新的文化。从此以后,人与自然、人际、人心三个范畴,成为中华文化探讨的精髓。
  六祖原来是广东省南海的一个樵夫,没有受过教育,一字不识。一天,他在卖柴时,听到一个客人在读佛经,心中若有所悟,便向客人请教。客人说他所读的是《金刚经》,又说禅宗五祖弘忍大师在湖北黄梅县的东禅寺说法,劝人常念此经,持诵即可以成佛。六祖听了,便设法先把老母安顿好,再专程到黄梅参见五祖。当时五祖门下有僧俗弟子一千余人。他一见六祖,便问:
  “你是哪里人?来求什么?”
  六祖说:
  “弟子是广东人,远程而来,希望成佛。”
  “你是广东人,广东未经开化,你怎么可能成佛?”五祖说。
  “人虽然有南北之分,但佛性却是一样,弟子为什么不能成佛呢?”
  五祖还待多说,可是身边僧徒众多,事务繁杂,便先叫六祖到马厩养马、舂米,这样过了八个多月。有一天,五祖召集徒众,示谕说:
  “人世生生死死,苦海沉沦,而你们终日只求平安幸福,等到大限一到,哪里还有平安?现在我希望你们本着个人的智能,不要多加考虑,尽快各写一首偈来。若有人觉悟了,我就把佛祖的衣钵和法门传授给他,作为第六代祖师。”
  当时寺中徒众虽多,却有一位神秀禅师,声名远播,当时为教授师,人人都认为衣钵非他莫属,没有谁敢僭越。
  这是一个千古的难题,出家人求佛求法是天经地义的,但是求做第六代祖师,就有违出世的基本精神。神秀也知道这个偈本该他写,但如果刻意去写,就难逃谋求祖师宝座之嫌。如果不写,又从何表达自己的见解和修为呢?
  神秀矛盾不已,一再考虑,虽然把偈写成,却不敢呈给五祖。过了四天,想来想去,觉得不如把偈写在走廊的壁上,届时若五祖欣赏,便表示自己有此缘分。否则是自己修为不够,只好再行努力。于是,神秀趁夜深无人时,提笔在壁上写着: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其实五祖出这个题目,就是为了神秀,神秀学识人品虽是一流,但却拋不开“名障”,不具备作“祖”的条件。如果神秀不求自我表现,把继承衣钵的念头放开,一切听任自然,倒反而是实至名归了。
  第二天,五祖见了壁上偈,便说:
  “这首偈立意不错,大家不妨常常读诵,照着去做。”
  所有的门人弟子都很崇敬神秀,也都知道这首偈是他作的,满以为神秀必然会继承衣钵,一时皆大欢喜。
  在大家传诵中,六祖也听到了,只觉得偈中意境不高,便到廊前亲自来看。因为他不识字,便请旁边一位来礼佛的政府官吏念给他听,六祖听完,便说:
  “我觉得这偈应该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那位官员听了,感觉此偈颇有意味,便也把它写在墙上。这事惊动了徒众,上下骚然。五祖知道时机未至,即使是出家人,未悟大道,亦与凡人无异。盖门人尊崇神秀,在权势争夺下,必将加害六祖。便说此偈不通,命人将之擦去。
  第二天,五祖悄悄到舂米之处,看到六祖勤苦工作之状,便问道:
  “米舂好了没有?”
  六祖知道五祖的深意,便答道:
  “已经舂好了,只差筛一下。”
  五祖没有说话,只用禅杖在石碓上敲了三下就走了。
  六祖心有灵犀,知时机已至,当夜三更时,便到五祖的禅房去。五祖正在等他,立刻为他解说《金刚经》,在说到:“人心的各种状态,莫不是因为外界刺激而产生的,只要不刻意去想,不刻意去排斥,在没有自我的干扰下,一任自然,就是真如佛性。”六祖一听,剎时间云破月开,恍然大悟。
  任何一个修行的人,都会面临这个问题。即心中的念头,永远像是潮水一般,随起随落。有些教派用克制的方法,强迫自己忽略心的存在,于是他的生命便成为一个战场,无休无止地与自然的力量搏斗。也有的利用严格的戒律、用痛苦的刺激、用各式各样的仪式、诵经、社会活动等,使注意力转移。
  这些方法都可以收到部分的效果,但得经过相当时间的修练,使之习惯成自然。然而,这就是修行的真正目的吗?对某些只为了追求内心平安的人或许是的,但对追求人生真谛者而言,这种过程却是没有必要的浪费。
  释迦牟尼佛的智能就在于祂确能洞悉人性,了解人生的真理。祂一生说法四十余年,弟子们所记录的经典有三千多部。最初由大乘说起,发现弟子们领悟不多,立刻改说小乘。缘因人的悟性、根源在在不同,所说之法也因人、因时、因地而异。佛之伟大就在于祂能以不同的方法,使人人都能在他个别的条件下,获得解脱。
  在释迦牟尼佛的时代,人们的观念狭隘、知识有限。而佛的思想体系之博大精深,不仅当时无人能企及,甚至在今日科学昌明之际,也无人能够超越祂启示的范畴。祂先利用宗教的形式,奠定了群众的基础,并把祂对人生真理的体验,传授给摩诃尊者,直到世人有了足够的体验后,也就是时机成熟时,自然蒂落果熟,惠及大众。
  但是包括禅宗诸位大师在内,他们虽然能够体会佛所传下来的人生真谛,却未能脱离宗教的形式与范畴。当然,人类对宇宙的认知有一定的程序,在科学知识尚不完备前,自然界的诸种现象,当然无法用人类已有的概念,加以正确地说明。
  因此,智者们遂把一些未知的现象,划为禁地,假定有一个力量超人、无所不在的主宰。人只要无条件地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