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西风吹书读哪页-纽约时报书评 100年精选-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跌落的。既然小说里既没有源于士兵们出自生理方面痴心迷恋的伟大爱
情,也没有任何源于他们罪过的英雄般的赎罪举止,我们就该聪明地转向玛
格丽特?米德而不是但丁,去请求她做为我们的向导。琼斯先生所关注的是
个人与群体间几近有机的生物关系,是一个在道德上可算作(原始部落)土
著人的种族的图腾、禁忌与狂欢仪式,是那些填补了和平时期部队生活真空
的情感压力。他极出色成功地向我们展示了那些当人们生活在本无根底的便
利中时使人毁灭的力量。
小说的中心主题是不墨守陈规。作者采用了“金色男孩”的观点。(受
人喜爱的男孩)讲述了一个宁愿吹军号而不愿拳击的士兵的故事。军队里并
没能哪条例规定人必须要拳击,但要是他不与人比试的话,却是有人会即兴
采取些行动让他吃点苦头的。这些被称作“处理”小说的头号主人公,列兵
罗伯特?E?李?普莱威特——他曾在阿灵顿跳过踢踏舞——就受到了“处理”。
他所做的抵制“处理”的努力引起了对士兵的解体以及——至少在梭罗
看来是这样的——对人的形成的研究。不幸的是,反抗最终成为目的,成为
为反抗而反抗(除一人之外,琼斯先生所有的反判者们都隐人了这种谬误之
下),而起因却丢失了。
这并非说明这部小说涉及精心构思的象征主义。它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
士兵生活的实质而不是象征符号。正是《从这里到永恒》这本书中真正雄辩
的美德,使得琼斯先生让我们信任他的人物,无论是高级将领还是政界要人,
他们都是军事机器非人的无名范围里的人——号手普莱威特;上士沃顿,他
一方面象圣徒般虔诚投身于管理他的连队,一方面却又勾引他顶头上司的妻
子;布鲁姆,他成功地完成了外部调整但随后却自杀了;以及马洛,这个哲
学反叛者。
他们正在谈论布鲁姆的自杀,马洛赞许道:
“这世上的每个将军必须得配有6 千个列兵。所以我才不会阻止任何人
去自杀呢。他要是来向我借枪用的话,我会给他的,因为他要么是当真的要
么就是想试图维持那个自由的幻想。如果他当真,我就给他枪;如果他只是
演演戏,我就骂他王八蛋。在我们这个世界上,伙计们,人只能靠一种方式
获得自由,那就是为自由而死,而在他为自由而死之后自由对他又没有任何
好处。伙计们,这就是事情真相,简单极了。”
然而,他们的悲剧却不仅仅在于6 千名列兵中,而是在于他们生活的无
根底无根据中,但军队在这点上却丝毫帮不上忙。
《从这里到永恒》用词极生僻,描述极直率,它注定要引起震动。它是
本写给成年人看的书,琼斯先生很技巧地运用了亵渎神灵的言语,就像大多
数士兵通常会做的那样,对他们而言,诅咒发誓是种将无法忍受的事情变得
可以忍受的方式。不过,该书的极端自然主义在这个时候赋予了它一种尤其
独特的重要性,此时我们的很多严肃小说为了寻求心理上而并非社会的关系
已变得 自省得厉害,又有点儿女人气。
从《从这里到永恒》就其对士兵生活的终极价值的 论述来说,它可能
不如罗伯特?亨瑞克的《没有武器, 没有盔甲》一书那么深沉。然而,
它值得人们花长时间去仔细读它书里对部队生活细致入微且几乎不可思议的
洞察力,读它尖刻的对话与纯粹的叙述技巧,读它对有时隐藏在最原始的动
物性冲动下的柔情的展示,读它的缺乏假英雄,读它的喜剧性的荒诞不经与
讽刺,而最最关键的,是读它对人在邪恶面前体现出来的堕落反常的揭示。
琼斯先生很显然是根据自身经历创作出这本书的。他出生于伊利诺亚州
罗宾逊城,毕业于罗宾逊高中,随后便在部队服役5 年。他参加了瓜达尔卡
纳尔岛战役,在战斗中受了伤,他还目睹了珍珠港轰炸事件。当他退役的时
候他的军衔还只是列兵,因为他曾两次受到一次是从下士、一次是从中士的
降级处分。
尽管这个故事在珍珠港轰炸事件之后不久便终止了,但它仍是部比起其
它所有以战争为背景的小说好得多的战争故事。任何一个曾穿过军装的人都
会看得出来这是一部真正确切真实的著作,其人物刻划远比《裸者与死者》
更为真实,而它又不像《年轻的雄狮》和《爱的行动》那么明显受主题控制。
从各个意义上来说这都是部气势宏大的小说。
在如斯蒂芬?克莱恩在其《红色英勇勋章》一书中所做的那样,琼斯也
为我们这个时代在他的这本书里将自然主义的极限向前推进了一步,同时又
透析了人的心灵。虽然有不少写得更为微妙的关于美国士兵的书,有不少更
为精雕细琢、运用更多自觉意识技巧的书,却没有一本比这本书写得更为正
直,或对其材料有更确切的把握。
毋庸置疑,《从这里到永恒》一书对我们的文学是一项重大贡献。它带
着对浪费人们生活的力量的鄙视,以出于对在更低一个层次深度发现爱、荣
誉和勇气的人的热爱而写作完成,在这个层次上这些力量没有那么明显但却
更为持久。它的作者跨越了无人能与他共享经历的海洋与我们高谈,但还是
同在一个有普遍价值观的世界。他使得我们关注他的士兵,而通过关注这些
士兵而得以关心我们自己。
(大卫?但普塞,1951 年2 月25 日)
来自地下的故事──《看不见的人》,
拉尔夫?爱立信著
地狱的地形现在还在描绘之中。它的界限不断变化,海岸线在受着侵蚀,
新住着巫女的珊瑚岛在出现,但是,所有去过那儿的人却说着同样的话。这
些报道极少会被人错认为来自其它地方。在地面上的生活多姿多彩,而地下
的生活却有很大一部分是相同的——地狱的印迹,痛苦的标记,在每一位地
下居民身上都能找到。这里,是最能体现兄弟精神的地方。当向着地狱飞驰
时,但丁注意到了一个人,他因为长时间的沉寂而显得声音微弱。他向但丁
喊道:“不管你是影子还是活人,请可怜可怜我!”
是幻影还是活人?看得见还是看不见?如果我们这样向“看不见的人”
致意,他也许会露出会意的微笑。他告诉我们,他生活在地下的洞穴中。为
了把这洞穴照亮,他用坏了1369 个灯泡。这些都是免费的。这是陀思妥耶夫
斯基式的笔法。在其《地下室手记》中,陀思妥耶夫斯基说:“我们在严肃
地讨论事情;但是如果你不肯屈尊注意我的话,我就离开你,回到我地下的
洞穴中去。”
“看不见的人”也在严肃地讨论着他的事儿。在这本书中讲述的故事可
以加上这样的副标题:“美国地下室手记”或“在看得见白人的世界中看不
见的黑人”。这是故事的一部分,但是它却从更深层次上揭示了“看不见的
人”变为看得见的过程。而这些描述不太可能成为真人。它不可能变成真正
的黑人或白人,因为,尽管本书对于肤色的刻画极富深度,它迟早也会消失。
从本质上来说,你并不能选择成为看不见的黑人或是现在时髦的白人。
“让我们下到脚下那黑暗的世界中去吧。”维吉尔说道。而本书中的“看
不见的人”是从大学象牙雕刻的大门中消失的。故事开始的那天,几个从北
方来的白人慈善家来到了南方的一所黑人学院。他们是来庆祝奠基仪式的。
而“看不见的人”那时正是学院的一名学生,并被选中当其中一位白人的司
机。在不经意中,他向那个白人展示了本来不应被看到的地下世界。在这天
结束之前,白人富翁和黑人学生醒悟过来,学生被赶出学校去了纽约。
到了大都市中他越发变得看不见了。一个政界要人看到他在哈莱姆区的
一次驱逐行动中的表现后,觉得他在自己的党派中大有用处。降临在许多“看
不见的人”身上的社会秩序的秘密,不管他们是否对此已有所知晓,总会制
造出一种虽不真实但却非常可信的气氛,从而使许多真诚且遭受着痛苦的人
茫然不知所措。本书的高潮是哈莱姆区的暴乱之夜。它是生动描写的典范,
值得被记住。在对待这个超现实的夜晚时,爱立信先生表现得如此权威却又
令人毛骨悚然地幽默,而他对各种力量的观察又是如此的客观,以至于读者
完全有理由觉得,他在控制住了自己的愤怒的过程中,也主宰了自己的艺术。
也许对从地下来的朝圣者来说,用寓言的方式来描述地面上的人和其居
民是本性使然。他们的存在并没有像他们体现出来的那么有意义。在一个为
了秩序以人民为借口而消灭了我们的利益的大的象征性框架中,他们只以各
种力量或简单的好或坏的形象出现。这正是生活在地下的代价。我们被剥夺
了个性,没有任何光来照亮我们的特征。
任何对于美国黑人愤怒的创作有所了解的读者,都会在爱立信先生的作
品中找到更深刻的意义。他会找到走向自立的艰难而痛苦的脚步。作者并没
有贩卖虚假的宽宏大量。他没有为自己要任何东西。这是一本完全真诚,饱
含苦难而且深刻的美国作品。
“我只能消失,变成一个离开肉体的声音并且没有任何实质,我还能干
什么呢?”在结尾处“看不见的人”问我们。“当你对我视而不见时,我除
了告诉你真实的情况还能干什么呢?这正是我感到恐惧之处:究竟有谁知道
我正在用低沉的声音为你诉说?”
但是,这不是另一次向着黑暗尽头的旅行。作者用这本书标出了从地下
到阳光之地的路线。《看不见的人》应该被归在这样一类书中,这类书记载
了人类为了寻找从源头到入海口而作出的种种努力。
(瑞特?莫里斯,1952 年4 月13 日)
残忍的福音传教士的城市──《慧血》,
弗兰纳里?奥康纳著
这部处女作出于一个来自佐治亚州的南方人之手。从语言上看,它是由
田纳四…佐治亚方言经过巧妙融合形成的缩略、简要、直率的风格,说明作者
是个文字驾驭能力极强的作家。弗兰纳里?奥康纳在文学上有一股粗犷劲儿,
同时是有一种观察的愤懑,一种像荒野里动物的眼睛一样,能狡黠地一眼看
出敌人的形状、细节及动物式意图的能力。《慧血》里的世界便是一个荒野
里冲突的世界。
来自田纳西东劳得的海士尔?摩兹22 岁上从部队复员后,回到离他出生
地不远的某个南方小城。他受到了艾萨?霍克斯的蛊惑——此人是个“瞎眼”
的街头布道者,每天带着他15 岁的堕落的女儿莉莉?赛巴丝?霍克斯在城市
游荡。和霍克斯的邂逅使海士尔?摩兹想起了童年时代和乘着老式福特汽车
在南方旅行布道的祖父的灾难性经历。小说的情节跳跃着越过迅速而野蛮,
不事修饰但又充满了力度和深刻的观察的章节,向人们展示了海士尔走向崩
溃及最终毁灭的过程——他不论在生理上,还是在心理上都已成为又一个霍
克斯,站在二手的管塞克斯汽车的引擎盖上鹦鹉学舌般徒劳地向市民布道。
通过一系列冷酷残忍的事件,海士尔想在狡猾和布道上把霍克斯比下
去。他宣布成立新的宗教,“没有基督的教堂”。
在美国的陀肯汉,残忍的福音传教士的城市,人们遇到的不是受到诅咒
成为受害者的人,而是脾气暴燥,为生活所迫聚到一起,除了卑鄙和粗俗更
不知世上还有何物的高级动物,玩弄阴谋的女房东,诅咒的女侍者,住在阴
魂不散的房子里的人们,妓女,以及假装失明的男人。这些人的人数不断增
加,慢慢显出他们瞒天过海、巧舌如簧、自相矛盾的本质。人们永远不会相
信这些人是真正的罪恶,相信的只是他们的乖张。他们几乎不属于人类,而
是属于基因学家称为“变异”的一族。
场面冷酷而又富于戏剧性的力量令人震惊,刺人心痛,然而奥康纳小姐
却像是咬紧牙关,像个假小子一样兴高采烈地叙述着她的故事,有几次她写
出的章节不得不努力摆脱她,此时她便被迫走向骇人听闻,或是远远超过它。
奥康纳小姐的风格紧凑得令人窒息。她的直接,她的不加修饰,简直就
像让行刑队员枪毙靠墙罪犯的命令一样。它极其完美地表现出陀肯汉的居民
们一心卑鄙,意欲敲诈,骚扰别人的罪恶企图。你不能信手拿起这本书,也
无法随随便便将它扔下,因为它强加于你,正如书中的人物接受他们的命运
一样——那是一个来自黑暗的无法抵抗的重击。也许身体上受到猛然一击的
感觉正是人们怀疑如此恐怖的世界的真实性的开始。
在这样的世界里,一切有生命的东西都消失了,剩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