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感觉正是人们怀疑如此恐怖的世界的真实性的开始。
在这样的世界里,一切有生命的东西都消失了,剩下的只有永无休止的
复仇,永远得不到拯救的冲突,得不到任何形式的理解,然而理解的缺少甚
至并不意味着一个黑暗的世界——因为本来就没有光可以拿走。
(威廉?戈文,1952 年5 月18 日)
秘密居所中的生活──《安妮日记》,
安妮?弗兰克著
安妮?弗兰克的日记是一段段温柔的内心独白,给它挂上“经典名著”
的标签显得太厚重了,但是这么称呼它却一点也不为过,因为安妮?弗兰克
这个生气勃勃、情绪化、聪慧又有些自我怀疑的小女孩成功地把青春期的经
历和感受用完美而经典的形式表现了出来。她这本书不是那种被长久搁置在
图书馆书架上的名著,而是温暖、激动人心的表白,供我们反复地体会和玩
味。
从另一个层面讲,这本日记也是一部经典之作。巧的是,在女孩子生活
中变化最大的2 年中,安妮?弗兰克生活在令人震惊的环境中:她和另外7
个人一起躲藏在他父亲在阿姆斯特丹的工厂后面一所隐蔽的阁楼里。就这
样,这本日记讲述了一群整日害怕被纳粹抓走的犹太人的生活,它运用的实
际上就是约翰?赫塞在其作品《墙壁》中所创出的那种纪实手法。
日记中没有阴郁的贫民窟故事,也没有错踪复杂的恐怖事件。真正的现
实与想象出的现实截然不同,而安妮?弗兰克的日记只不过大篇大篇地讲述
了她的乐趣、她的爱和她的发现。在这中间也有厌恶和恐惧的时刻,但是整
本日记是那么生动,简直触手可及,使人能深切地感受到人类本性的共同之
处。这些人也许就生活在隔壁,不管怎么样,他们对家庭成员的爱,他们的
压力和满足都是人类的本性。
因为这本日记并不是以追忆的手法写的,所以它包含了那处恐怖生活的
每一瞬间,安妮?弗兰克的声音变成了600 万死去的犹太人的灵魂的呼声。
很难说这本书在哪一方面更“重要”一些,不过当人们把它作为完整的内心
独白来体验时,就会忘记它被看作文件所具有的双重意义,因为人们会清楚
地感觉到这个逐渐成长为成熟女性的女孩子的存在,好像她就蜷伏在旁边的
沙发里。
她的父亲早在1933 年便举家迁出了德国。1942 年6 月,在安妮开始记
日记后的几个星期,纳粹给安妮的姐姐玛戈特发了征召令,于是安妮全家躲
了起来。“我开始把我最重要的财产放进一个书包里。? 。这本日记,发夹,
手帕、课本,一把梳子,还有一些旧信。”凡?丹恩一家带着他们16 岁的儿
子彼得和弗兰克一家一起躲了起来。后来,因为“爸爸说如果我们有能力就
应该再救一个人”,所以一个名叫杜塞尔的老牙医也被塞进了这个隐密的住
所。他睡了安妮的床,安妮便睡在一张和椅子拼在一起的沙发上。
安妮生来就是个作家,她兴致勃勃地描绘了避难所中的居民,包括他们
的所有的缺点和美德。赫塞在其作品《墙壁》中努力表现的那种平常生活的
效果,在这本日记中自然而然地得到了体现。不过,安妮?弗兰克的日记比
《墙壁》更深入地触及到了人和人之间关系的本质,比《墙壁》更成功地让
我们了解处于威胁中的生活。
当今世界上的每一个家庭都感受到了感胁。就像弗兰克一家害怕盖世太
保敲开他们那扇隐藏的大门一样,今天的每个家庭也都生活在对战争敲门声
的恐惧之中。安妮给了当今这个生活问题一个肯定的答案,因为她展示出普
通人如何在艰难困苦之中不懈地追求更崇高的人生的价值。
两年在小心谨慎、时时约束自己的活动中过去了。躲藏起来的人们用速
记、拉丁语等方式与外界保持着紧密的联系。据安妮的描述,杜塞尔居然试
着进行牙科手术。她自己一面学习学校的课程,一面钻研了神话、芭蕾和“家
族谱”。她记录了一些家庭纠纷——凡?丹恩夫人强烈反对卖掉她的裘皮大
衣去黑市换烟草!同时也记下了有趣的场面,比如她父亲躺在地板上试图偷
听到楼下重要的商业谈判,安妮则平躺在他旁边,帮他多听一些,不过生意
上的事很枯燥,她不久就睡着了。
书中最美妙的部分是她的爱情故事。像石头下一朵成长的小花,她在这
段特殊的时光中经历了自己的初恋。“我把自己的全身心都投入了进去。但
是有一点,他可以碰碰我的脸,再也没有别的了。”她在日记中记述了一切,
从那台用来去彼得卧室的取土豆的装置,到那个吻到她耳朵上,搞错了位置
的初吻。双方的父母对两个年轻人在黄昏中坐在窗旁幽会深感忧虑。而安妮
却害怕她姐姐因此感到孤独和嫉妒,于是在这隐密的住所里,两个女孩子开
始互相写信给对方。最后,随着安妮不断成熟,对性格的了解代替了最初爱
的盲动,她对彼得不再抱有那么多美丽的幻想。在这当中,安妮写下了对母
亲、父亲、姐姐,包含了爱与痛苦这个普遍问题的深入思考。
这个逐渐展开的一个女孩子成长中的心理历程,加上这群人现实中所处
的危险使安妮的日记超越了一般日记的水平效果。她的日记带着类似构筑精
巧的小说中的矛盾不断向前推进。
安妮最后的几篇日记奇迹般地做了一个高潮式的总结,一段日趋成熟的
自我剖析:“如果我认为很严肃,而其他每个人都认为那很滑稽,那么我就
必须开个玩笑,把自己解脱出来,”她的话反映了典型的青春期的自我意识,
“最后,我把自己的心再转过来,这样,缺点在外面而优点放在里面? 。在
内心里我只听从安妮的,但是外表上我只是一只无拘无束调皮的小山羊。”
这只调皮的小山羊却可以写出这样一番话:“在所有的理想都被打碎和
摧毁的时候,在人们表现出他们最丑恶的一面,不知道是不是信仰真理、正
义和上帝时,我们年轻人要坚持自己的主张和观点是难上加难。”
“我没有丧失自己所有的理想真是个奇迹,因为它们看上去那么荒诞不
经,简直难以实现。不过我还是要继续拥有它们,因为不管怎么样,我仍相
信人们在心灵深处是善良的。我只是不能把自己的希望建筑在迷惑、悲惨或
是死亡的基础之上。我看到世界正在渐渐变成荒原,我听到越来越近的雷声,
这雷也许将会把我们毁掉,我可以感受到千百万人所受的痛苦,但是如果我
抬头仰望天国,我想一切都会被改正,这种残酷将结束,和平与宁静将重新
降临? 。”
“我希望即使死后也能继续活下去,”安妮写道, “我感射上帝给了我
这件礼物,这种探索我的内心,把我心中的一切都表达出来的可能性。”她
现在也许正躺在博根…贝尔森墓地众多的尸体中,因为1944 年8 月,那敲门
声终于降临到阿姆斯特丹这扇隐密的门上。当他们被带走后,他们的荷兰朋
友在残存的物品中找到了这本日记并把它保存了下来。
想一想有多少创造力、多少生命的绝美,在种族屠杀中被扼杀,这是一
种极大的痛苦。但安妮的日记使她活了下来。从荷兰到法国、到意大利、西
班牙。德国人也出版了她这本书。现在她来到了美国。她肯定会被广大读者
所喜爱,因为这聪慧奇妙的女孩找回了对无限的人类精神世界的深深愉悦之
情。
(梅叶?列文,l952 年6 月15 日)
蜘蛛来了──《夏洛特的网》,
埃尔文?布鲁克斯?怀特著
埃尔文?布鲁克斯?怀特为孩子们写了本书,这在我们成年的人看来是
件好事,因为它呼唤了宏大的出现。他的这本书写得生动又充满活力、温柔
亲切又充满意外,写得优雅、幽默并充满对生活的赞美,它还具有那只有最
富想象力的小说才具备的极为关键的简洁性。
韦尔伯?生特——他是头春天的小猪——他感情温和,真挚,对天气的
变化与蟋蟀的歌声极为敏感,他有长长的眼睫毛,他充满希望,总很愿意尝
试,勇敢,羞怯时却易于昏倒。他对朋友忠心耿耿,胃口很好,有张很舒适
松软的床。要是他突然有个获得彻底自由的机会,他颇有可能会不知所措。
夏洛特?A?凯维提卡(“不过你只要叫我夏洛蒂就行了”)是书里的女
主人公。她是只“有橡皮糖那么大”的灰蜘蛛。她有8 条腿并能挥动它们致
以友好的问候。当她的朋友们清晨醒来的时候,她问候道:“你早!”尽管
有时她自己通宵未睡,忙于工作。她初见韦尔伯时就告诉他说她喝血,而韦
尔伯在初次见面时则恳请她不要那么说。
另一个好人形象是普坦尔顿,一只小田鼠,书里有只鹅,用些低级平庸
的方法是不能让它吃惊的。“韦尔伯,这不过是老花招罢了? 。他是在试图
引诱你成为他的俘虏——虏,他是在迎合你的胃口。”这只鹅总是不断地重
复他讲的每句话,他说“这是我的独特独特独特癖性。”
这本书所讲述的是地球上的友谊、慈爱与保护、冒险与奇迹、生与死、
信任与奸诈、喜悦与痛苦,以及时间的流逝。就一个文学作品而言,它几近
完美,在它完成的方式上几近奇迹。它所想证实的就是——被体现在故事中,
在夏洛蒂在其网上写下“某头猪”之后,牧师讲给集会教区教众听的活里—
—“人必须要一直提防奇迹的到来。”道林博士曾在另一个场合说过:“噢,
不,我槁不明白。不过,就此而言我首先不明白的是蜘蛛是怎么编出一张网
来的。当那些字出现的时候,大家都说这是个奇迹,但并没有人指出这张网
本身就是个奇迹。”书的作者可能只会这么说“夏洛特独自自成一个门类”。
“冒冒冒——冒着重复自己的危险,”正如那只鹅说的,《夏洛特的网》
是本值得敬佩的好书。
(欧德拉?威尔特,1952 年10 月19 日)
自己的世界──《第二性》,
西蒙?德?波伏娃著
“一个人对女人是否仍然存在,她们是否将永远存在,她们是否应该存
在,她们在这个世界上占据什么样的位置,以及她们应该占据的位置等等这
些问题感到迷惑。”这些问题是十分激进、复杂尖锐的。而且波伏娃所提供
的答案也是微妙且有深度的。这当然不是一篇词藻华丽的新闻纪实,也不是
为她所属的性别来进行辩护的火药味极浓的宣战书。它从广义上来讲是一部
真正的文学作品,我们不能够把它简单地看作是一篇扩展了的论文。
从本质而言,这是篇专题论文,它调查了历史、哲学、经济学、生物学、
纯文学、社会学与人类学中最为斑杂的形形色色的潮流。除了这位法籍作家
之外,我想不出第二个掌握如此宽阔知识面的无论是男是女的美国学者。
本书开篇即切入主题。在历史的长河中妇女们从古至今就是一个象无产
阶级一样一直处于劣势的群体。第一册书借助生理和历史方面的事实,以及
民间传说和神话的帮助来阐释这些主题。在进行分析的时候作者采用了一个
结构十分谨慎的理论方案。这一个方案源自于三个方面:存在主义理论(当
然,尤其是萨特的理论,但也参考了克尔凯戈尔和海德格尔的理论),心理
分析,以及历史唯物主义。
这个事实:波伏娃女士带着极大的偏见对待历史唯物主义——而且还怀
疑性地区别对待苏联的标语、口号和苏联的现状,在考虑当前的加缪、萨特
争论时便是极为关键的。
如果说第一册书是基于历史,主要进行分析的话, 那么第二册书的首要
任务则是诊断。比起大多数也具有她那样的分析和语言能力的学者们来说,
波伏娃是一位好得多的诊断医生。这真是让人吃惊。我猜测她是一个非常了
解自己的人。
这的确是本了不起的好书,即便有时它会令男性感到不快。对那些将出
版的金西及其同事所写的报告有兴趣的人来说,波伏娃的这套书应该是被当
作参考指南。因为波伏娃女士讲述了很多重要的、我们从印第安纳州实验组
无法得到的性行为。统计学对性行为各种类型所做的平面图需要靠波伏娃这
样的历史深度,哲学思考与观察人微的心理学的敏感性来维持平衡。
我的不同意见基于大量具体问题及两个有普遍意义的论点之上。针对前
一部分的问题我将通过举例谈论一小部分,如果一个人牵强地将作者的某个
论断生搬硬套地用到他们自己的逻辑极限上时,就会显得这个作者希望且认
为所有的女人都有可能成为艺术家或学者。我们知道,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
都没有这种潜在力量,而且他们也并不希望有这种潜能。
我认为在《第二性》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