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读不尽的人生-欧美小说史话(下)-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尼古拉·阿列克赛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是苏联著名作家,他的一生虽然是短暂的,但却是无私无畏地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服务的典范。从1927年他双目失明后,他以顽强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难,从事文学创作活动。1933年,他写成第一部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受到千百万读者的喜爱,1935年,奥斯特洛夫斯基荣获列宁勋章。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小说根据作者的亲身经历写成,通过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生活道路,反映了十月革命前后以及国内战争时期、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广阔斗争图景,显示了苏维埃国家新的一代在紧张激烈的阶级搏斗风暴中锻炼成为具有钢铁般的坚强意志和崇高品德的无产阶级英雄人物的过程。

  保尔·柯察金在他的哥哥,铁路工人阿尔青的启发、教育下,在共产党员水手朱赫莱的影响下,逐渐走上了自觉革命的道路,从一个贫困的厨娘的苦孩子成为共青团员和红军战士。保尔立场坚定、爱憎分明,具有高度的阶级觉悟和顽强的战斗精神。无论是在保卫苏维埃政权的艰苦岁月里,还是在和平建设的火热年代里,他处处都表现出热爱苏维埃、热爱人民的优秀品质。

  作者在描写主人公性格时,还着力描写了他对缺点的态度和克服缺点的自觉行动。例如,保尔后来完全被病魔困倒,永远没有归队的希望的时候,他曾经产生了绝望的心情,甚至想用手枪来结束自己的生命。但是在这生与死的激烈斗争面前,他终于把党和人民的利益作为他行动的最高准则。他无情地剖析自己不健康的思想,严厉地批判自己的懦弱和胆怯:“这是假英雄!任何一个笨东西都会随时杀死自己!这是最怯懦也是最容易的出路。”作家通过主人公内心激烈矛盾和感情尖锐的冲突,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既使生活到了实在难以忍受的地步,也要能够活下去,使生活变得有用处。”

  小说中最有名的一段警言是:“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虚度年华而痛悔,也不会同过去的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从艺术手法上讲,作者采用了内心独白、格言、警句、书信、日记以及抒情插风等多种手段。特别是占有相当大比重的内心独白,仿佛打开通向保尔精神世界的大门,对于展示主人公的精神境界和内心感受常常具有画龙点晴的效果。

  重新得到的祖国——阿·托尔斯泰的《苦难的历程》

  阿历克塞·托尔斯泰(1883—1945)是苏联杰出的语言艺术大师,曾三次获得斯大林奖金。托尔斯泰热烈拥护推翻沙皇封建专制制度的二月革命,但对十月革命却缺乏应有的理解,他于1918年忍痛离开他如此珍爱的祖国,流亡国外。在侨居国外期间,看到苏维埃政权在祖国的日益巩固。1923年春天,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史诗性长篇小说《苦难的历程》反映了作者世界观的成长过程。他在自传中写道:“《苦难的历程》就是作者良心所经受的一段痛苦、希望、喜悦、失望、颓丧和振奋的历程,是对于整整一个巨大的时代的感受。”贯穿在小说中的基本主题是俄罗斯人民的命运、祖国的新生、俄罗斯知识分子的出路。阿·托尔斯泰说:“可以把三部曲《苦难的历程》的主题确定为:失去了的和又重新得到的祖国。”

  《苦难的历程》这是托尔斯泰在二十年的时间经过精心构思和反复修改所完成的三部曲长篇小说。它包括《两姐妹》、《一九一八年》、《阴暗的早晨》。它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和国内战争等重大政治历史事件为背景;故事的发展从彼得堡到外省,从荒僻的乡村到硝烟弥漫的战争前线,从伏尔加河到库班,从乌克兰到莫斯科,画面十分广阔;反映了俄国社会在本世纪初由地主资产阶级专政到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转变,具有史诗性的巨大规模和豪迈气魄。

  三部曲的中心主人是四个性格不同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卡嘉、达莎和她们的恋人罗欣和捷列金。前二人是革命前彼得堡名医蒲拉文的女儿,充满对爱情和幸福生活的个人幻想。罗欣是贵族出身的青年军官,抽象地热爱祖国但不相信人民。捷列金是穷大学生出身的工程师,爱祖国也相信人民,同时又幻想在革命斗争之外寻求个人幸福。小说的情节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主人公们各奔东西,他们的个人幻想遭破灭开始,以一九二○年国内战争行将结束,他们到了莫斯科幸福团聚,并在全俄第八次苏维埃大会上见到列宁、斯大林,决心同人民一起为建设新的俄罗斯祖国结束。作者通过男女主人公们在动荡的岁月里各自曲折复杂的探索和追求,令人信服地表明:知识分子只有在同人民革命斗争的结合中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和真正的幸福。

  三部曲《苦难的历程》是一部多情节线索的作品。整部作品结构宏伟,人物众多,事件纷繁。但作家以四个主要人物的苦难历程为主,形成四条线索,构成一幅完整的社会画面。托尔斯泰运用大师的手笔,开拓自如,纵横豁达,把四个人物安放在重大的历史事件的背景上,使史诗性的描绘和个人命运的叙述错综交叉,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倔把宏观的史诗与微观的个人命运结合得天衣无缝,加强了作品的审美效果和认识价值。

  由于题材的决定,阿·托尔斯泰广泛采用心理分析的手法,以揭示人物内心复杂的斗争和净化的程度。四个主人公的精神成长的速度与深度不同,但都需要运用这种手法揭示各人的精神世界。在语言运用上,阿·托尔斯泰炉火纯青、熟练准确,表现出语言巨匠的卓越非凡的才能与素养。

  血与火的赞歌——法捷耶夫的小说

  亚历山大·来历山德洛维奇·法捷耶夫(1901—1956)是苏联杰出的作家、文学批评家和社会活动家。

  《毁灭》小说描写苏联国内战争期间,远东地区的一支一百五十人的游击队受到日本帝国主义干涉军和白匪军的包围、追击,在共产党员莱奋生的领导下,经过严酷的斗争,终于突破了敌人的包围,转移到新地区。这时他们虽然只剩下十九个人,从表面上看,这支游击队似乎是“毁灭了”了,但是,他们胜利地完成了任务,并锻炼得更为坚强,准备迎接新的斗争。

  这部作品的主题思想,正如作者所说的那样,在国内战争中进行着人材的精选,一切敌对的都被革命扫荡掉;一切不能从事真正的革命斗争的、偶然落到革命阵营里的都被淘汰掉;而一切从真正的革命根基里、从千百万人民大众中间站起来的,都在这次斗争中受到锻炼,并且不断壮大和发展。人的最巨大的改造正在进行着。同时,作者在这部小说中强调了布尔什维克党在游击队中的领导作用,指出抽象的、全人类的、永恒的道德是没有的。如果一切行为和行动都是为了革命的利益,都是从工人阶级的利益出发,那就是道德的。凡是破坏革命的利益、破坏工人阶级的利益的一切行为都是不道德的。

  在小说中,写敌我战斗的场面并不多,主要是写战争环境中游击队的日常生活,从而着重表现人民群众在革命斗争中精神面貌变化的过程。

  由于小说较好地描写了作为当时革命运动基本力量的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的代表人物的成长,所以,这个特定地区的一支游击队的战斗历程,实际上就成了苏联国内战争时期真实生活的缩影。

  作者塑造了无限忠于共产主义事业的游击队长莱奋生的正面形象,表现了革命斗争中党的领导作用。同时,作者也成功地刻划了有许多缺点、但已经获得革命战士的新品质的莫罗兹卡和把自己看得重于一切,经不起斗争考验,终于在关键时刻临阵脱逃,使队伍蒙受重大损失的密契克的形象。

  在我国,鲁迅早在1930年就象普罗米修斯偷天火给人间一样地把《毁灭》翻译过来,鲁迅称《毁灭》为“纪念碑的小说”,他说他“就象爱亲生的儿子一般爱它。”

  《青年近卫军》小说描写卫国战争期间的斗争生活、德国法西斯侵占了顿巴斯的克拉斯诺顿市,到处烧杀抢掠。苏共州委书记普罗钦科、区委领导人刘季柯夫等人领导群众和侵略者展开一场气壮山河的斗争,其中有一批年青而英勇的“青年近卫军”成员。他们带领青年伙伴四处出击,神出鬼没,处死判徒,散发传单、收集武器、破坏交通、夺取敌军物资,追歼德寇散兵游勇;驱散敌人想掠往德国的牲畜等。使德寇防不胜防,胆战心惊。为了庆祝十月革命节,青年近卫军战士在城内主要建筑物上升起了鲜艳的红旗,居民们莫不欢欣鼓舞,德寇当局魂飞魄散,他们费尽心机,妄图一举扑灭地下组织。除夕夜,几个青年近卫军队员夺取敌军车上的新年礼品,不料被发现,其中三个人叛变了,致使刘季柯夫及“青年近卫军”大部分成员先后落入敌军摩掌。全体被捕者在法西斯监狱中进行了英勇壮烈的斗争,最后全部壮烈牺牲于该城解放前夕。

  作者在广阔的战争背景上,歌颂了一个英雄主义集体。同时,他用更多的笔墨,刻画了五名“青年近卫军”的总部委员、“苏联英雄”称号获得者的辉形象。他们既在严酷的斗争中显示出高贵的品格和坚强的毅力,也在爱情、友谊、家庭等生活领域中表现了高尚的情操,纯洁的灵魂和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在法捷耶夫笔下,这五个典型人物性格丰满、特点鲜明,是战争时期一代青年的典型,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青年近卫军》通篇闪耀着理想主义的光彩,给人以奋发、升腾的力量。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和对胜利的坚定信念,成为全书的基本格调。法捷耶夫还常常以抒情的笔调、细腻地描述了年轻人的感触、思索、冥想,给作品增添了无限的诗意。

  顿河的儿子——肖洛霍夫及其小说

  米哈伊尔·亚历山大罗维奇·肖洛霍夫(1905—1984)是一位在国际上享有很高声誉的苏联作家。在近八十年的生涯中,他经历了苏联十月革命,国内战争、社会主义建设、卫国战争等各个重要历史时期,也经历了战后苏联的政治变化。肖洛霍夫以他丰富的创作,记录了时代的风云和历史变异,他给他笔下的作品留下了复杂的印记。肖洛霍夫来自顿河地区,成为作家后,依然长期生活在故乡顿河哥萨克地区,他的几部巨著都是以顿河人民为主人公的,是顿河给了他创作的源泉。

  《静静的顿河》主要描写顿河哥萨克在两次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国内战争)与两次革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中的历史,揭示顿河地区社会各阶层的居民由于战争和革命而在日常生活风习、社会生活和人的心理中所产生的巨大变化,揭示卷进1914—1921年间所发生的各种事件的强烈漩涡中的个别人的悲剧命运。

  史诗揭开了闭塞的顿河哥萨克的生活内幕。作者叙述了顿河哥萨克形成的历史。他们在沙皇政府愚民政策的腐蚀下,逐渐丧失了爱好自由的传统,培养成一副偏狭而又畸形的心胸,崇尚等级观念,追求愚蠢的荣誉,盲目地效忠沙皇,并且认为自己的优越于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农民,享有种种特权,竭力排挤和剥削“外乡人”。几百年来,由于沙后反动政策的麻醉,哥萨克成为镇压革命、绞杀革命的凶手。他们过着独特的经济生活,脱离了国内的阶级斗争。因此要在哥萨克社会中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无疑是一场特别复杂的斗争。

  小说以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深刻地反映了战争和革命年代哥萨克人的动荡分化与悲欢离合,真实地展现他们所走过的曲折道路,从而令人信服地证明:一个民族只在顺应历史潮流,才能兴旺昌盛;一个人不管有多大才智,如果脱离人民,不随历史潮流而动,必将走向沉伦堕落,被无情的历史车轮碾得粉碎。

  小说主人公葛利高里·麦列霍夫是一个十分复杂而又很有个性的人物,他在动荡历史年代走着一条独特、坎坷的人生道路。他既不是死硬的反革命分子,也不是坚定的革命派,而是动摇于革命与反革命之间的复杂人物。在短短的四、五年间,葛利高里两次参加红军,三次投身反革命叛乱,其动摇徘徊是非常明显的。然而,革命与反革命两军对垒,泾渭分明,中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