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笑不出来,甚至认为顾客买东西选商品,是有求于自己,而自己的服务则是一种
对顾客的恩赐和施舍,当然也就谈不上微笑服务了。所以,必须首先摆正自己和
顾客的位置关系,认清自己所从事商业流通工作的意义和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并
把顾客看作为“衣食父母”,认识到没有顾客就没有商业的经营,从而经过不断
的锻炼,培养自己热爱顾客的情绪,展开微笑服务。
(二)要有一颗为顾客热忱服务的心。营业人员有了对顾客的高度责任感和
为人民服务的热心肠,发之于内,形之于外,自然就会做到:春风满面、微笑服
务。“一个沉睡的人是不能唤醒别人的”,只有捧出自发的热情,以情感人,才
能影响、启发顾客的情感,心心相印,脉膊相通,才能创造兴旺的经营局面。
(三)“以诚待人”。“诚者天之道地,诚者人之道也”,所谓“诚”,就
是“信”,“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之道”。在经营中,要使“微笑”
产生预期的效果,关键在于真诚,“诚则灵”,这似乎是微笑的真谛,如果没有
“诚”,其“笑”就毫无意义,甚至会让人感到“诡秘”,“奸诈”。
科学证明,在商业微笑服务中,可以通过顾客大脑皮层的信号活动,产生一
个巨大的“场”,从而促进买与卖的密切联系,推动营销活动顺利发展。
总之,微笑待客是搞好商业人际关系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营业人员通过不
断提高自我修养,发挥主观能动性,以自己和谐友好的接待,达到促进业务销售
的目的,不仅能沟通购销渠道,而且能够给企业增加利润。
二、顾客至上鱼无水等死不可以存生店无客冷清不可以兴隆
□衣食父母
“顾客乃衣食父母也”。这句千百年来在商界流行的谚语,揭示了顾客对于
商业经营的重要的经济地位。
“顾客是上帝”。这句带有泊来品味道的格言,揭示了顾客对于商业经营至
高无上的社会地位。
古今中外,经商者无不看到顾客是须臾不可离开的对象。离开了顾客,不只
是货物没有销路,资金占用,商品积压,更重要的是断了自己的财路。
衣食,没有了父母;经营,失去了上帝。结论是顾客至上。
顾客至上,就是讲顾客在经营中,是压倒一切的重要因素。不管你资金有多
少,商品有多好,价格有多贱,没有顾客,就会“门可罗雀”死气沉沉,失去了
生机。顾客至上,就是要热爱顾客,对顾客有深厚的感情,充分认识到顾客对于
搞好商业经营,促进商品销售的重要地位,很难设想一个经营者看不到顾客的重
要地位,没有热爱顾客的感情,却能很好地为顾客进行服务的情况。
□人道主义
经营者和顾客的关系是一种人与人的关系。当社会的发展使人从自然界解放
出来后,社会地位就越来越高。如何正确认识经营者和顾客之间的这种人际关系,
早已成为重要的课题。人道主义作为一种历史观,既是一种伦理原则,又是一种
道德规范,它是欧洲中近代作为反对以神为中心,贬低人的价值,否定现实生活
的意义而提出来的。这种以人为中心,把人作为解决社会问题的出发点,主张肯
定人的价值,保持人的尊严,发展人的个性,肯定追求世俗幸福的权利理论认为,
人是伟大的,人聪明,力量无穷无尽,有不断进步的能力和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利,
有充分发展的可能性,人是万物的尺度,是世间最美丽的东西,甚至认为“人”
比“上帝”更伟大、更高贵,世间最珍爱的东西应该就是“人”。这种以“人”
为中心的人道主义作为反封建的武器,在历史上起过重要的进步作用。
人道主义的内涵在中国古已有之,今天已得到健康发展。春秋战国时代孔子
的“仁”的思想,就是强调爱人,使中国文化特别重视人际关系,这种儒家伦理
在其发展进程中有着两方面的内涵:一是规范型伦理,如三纲五常、忠、孝等;
一是理想型伦理,如“由内圣开出外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等。这两方面结合就构成孔子的仁爱——“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从而致使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中特别注重和睦相处,宽宏大量。
人道主义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增加新的内涵。增加了为人民服务的新内容,
它强调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认为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其利益高于一切。它
强调爱人民,把人看成是世间最高贵、最纯洁的象征;它相信人民的力量是无穷
无尽的,具有不断进步和完善自己的能力,每个人都有无穷的向善能力;它主张
在全体劳动者内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平等互助的,任何人在对待他人的关系
上不能享有特权,应该平等对待。
顾客至上,是由商业经营的特点和顾客的本质决定的。商业经营是必须由双
方构成的交易统一体,没有顾客至上的精神,不重视顾客的利益,不为顾客着想,
就得不到顾客的青睐,经营就没法进行。商业经营的这种特点,决定它必须遵循
“顾客至上”的原则。在商品交换过程中,顾客购买的目的是取得商品的使用价
值,而且需要其商品符合它本身的价值,并在购买中得到良好的服务。由于顾客
是购买的主体,有着选择购买的权利,所以顾客的这种本质就决定了商业经营必
须奉守“顾客至上”的原则。因为只有“顾客至上”,才能把买卖双方结合起来。
要做到“顾客至上”,就要把顾客的需求放在第一位。树立与顾客休戚相关
的群众观点、经营观点,不能为了盈利而损害顾客应得的利益,必须坚持社会效
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发扬商业劳动模范张秉贵同志对顾客“一团火”的
精神,不论业务大小,都尽力为顾客提供方便,热忱服务,做顾客的贴心人,做
到不“以业谋私”,不“优亲厚友”,自觉端正商风,不能为多拿奖金,多得实
惠,而欺骗顾客,从中渔利。要不断改善服务观点: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在经营
中要从单一化柜台服务的老观念中解放出来,转变为售前、售中、售后服务的新
观念;从“一手钱,一手货”单纯买卖的旧观念,转变为质量第一、负责到底的
新观念;从依靠名牌紧俏商品揽生意的旧观念,转变为在开拓中竞争,在竞争中
求发展的新观念;从单做生意的旧观念,转变为办好“文明窗口”,既促进物质
文明,又传播精神文明的新的服务观念。
□迎合顾客
顾客至上,是商业经营中的一种精神,它需要落实贯彻在商品流通的整个过
程中。要迎合不同的顾客的需要,采取不同的服务方式。
(一)对待儿童要迎合他们的多种多样的需要。儿童在家庭、集体、社会的
帮助下成长的很快,需求变化也快,目前我国儿童已有4 亿之多,是一个最广阔、
最稳定、最具有潜力的市场。有经验的经营者把儿童划分为“婴儿”、“学前”、
“学龄”三个阶段,分别满足不同的需要,对“婴儿”在商品设计、价格乃销售
策略上,都从父母角度出发,因为他们决定着购买权和选择权;对“学前”儿童
在商品设计和销售上要迎合儿童心理,在价格策略上符合父母心理,因为这时儿
童提高了选择权;对“学龄”儿童从商品设计到销售因素都应从儿童出发,因为
这时大部分是儿童向父母要钱购买,对于贵重商品要考虑到家长的影响。由于儿
童经常由年轻母亲照顾,常常参与购买,所以要考虑到儿童母亲购买心理的满足。
天津食品街“三毛餐厅”由于充分考虑到儿童的需要,使餐厅的布置、设计都符
合儿童的兴趣,如同童话世界一般,彩电不断播出各种动画片,对来吃生日蛋糕
的儿童,免费拍一张生日照片,送一生日礼物,虽收费较多、却赢得了很多儿童
的光顾。
(二)对待青年人要满足他们追逐潮流的需求。青年市场一般指15岁到29岁
的消费市场,目前在我国约有2。5 亿人,是一个具有潜力的广阔市场,且具有较
大的扩散性。由于青年人富于幻想、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事物,往往是新产品
的试用者和“时尚”的带头人,对市场变化影响很大,这就需要迎合青年人的需
要,提供那些反映时代潮流风貌的商品,符合现代科技需要的商品,既集中又系
统、既美观又实惠的商品。由于青年人情绪变化强烈,
易于冲动,性格成熟、温和,具有理智,这就需要使经营的商品和他们的兴
趣、特点结合起来,善于利用广告、商品陈列、优质服务来激发购买。
(三)对待女性要注意满足她们多方面的需要。女人一般总比男人更关心服
装、鞋帽、化妆品、装饰品、卫生用品和其它时尚商品,主持家务的女性,更是
经常想着家务之需,是一个广阔又有弹性的市场。“爱美是人的本能”,更是
“女人的天性”,当她们选择了某种商品后,能附带说“这件商品真好”,或
“你真有眼力”,总不会受到反感,会促进销售。由于目前妇女就业人数多,工
作、家务重,总希望从繁重的家务中解放出来,对方便、省时、省力的洗衣机、
吸尘器、搅拌器等家用电器很有购买兴趣。
(四)对待老年人要迎合他们的特殊需要。老年人在我国已有1 亿之多,如
何关心他们生活已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老年人伴随着不可抗拒的生理变化,
在衣、食、住、行上都有着自己的特殊需求。在服装上冬季喜欢保暖、散热慢为
重点,夏季宜单薄、透气,款式上一要合体,二是雅观;在食物上喜欢高蛋白、
高质量、高水平、低糖、低盐、低油、低度酒等色、香、味、形多样化的食品,
尤其喜爱那些既有疗效,又能延年益寿的滋补食品;在用、住、行方面,除了希
望提供正常情况下的商品外,还需要提供有助于增加他们的健康感、安全感、方
便感的物品,如气压热水瓶,老年人都很喜欢用。
总之,“人”从儿童到青年,由青年到中年,以至老年,在不同生活阶段有
着不同的需要,善于经营的人应该认真研究他们的各个不同阶段的需要,开发各
种细分市场,千方百计及时满足各种不同的需要。这样,才能算是真正做到了
“顾客至上”。
三、以诚招客待客犹如雪天一盆火处事莫似严冬一块冰
□招引顾客
做生意,最关键的是要有顾客来购买货物。如何吸引顾客前来购买是做好生
意的重要问题。
买与卖双方在经济利益上又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卖方通过交易获得应有的利
润,买方通过交易要获得应得的商品使用价值。同时,双方都希望在交易中获得
良好效益,卖方想要多盈利,而买方想少花钱,这样两个相互矛盾的方面要走到
一起来,实在是一个难题,中国商业的长期发展则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那就
是在等价交换基础上进行——以诚招客。
“诚招天下客,信连八方人”。这是中国商人历来招徕顾客的经营哲学。
它强调要做好生意,不仅要“货真价实,公平买卖”,还需要在和谐的人际
关系上努力。认为做好生意,财源茂盛和商业职业道德有着密切的关系,经营者
在经营中如果能够做到诚恳待客,信誉昭著,就会吸引“天下八方”大量的顾客
前来购买,使买卖兴旺起来。
做生意一天离不开顾客,没有顾客的买卖是不能存在的。那么,究竟“客”
从何处来呢?《生意经》曰:“货叫人点头自来”。这里面强调了做生意既
要以“货叫人”,又要以“人点头”。所谓“货叫人”就是货物质量要好,有吸
引顾客的魅力;所谓“人点头”就是经营者要做到“诚”、“信”,“诚”
就是要诚实、诚恳,“信”就是要讲信用、有信誉。如果卖方以好货相售,
又服务周到,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就必然会赢得大量的顾客前来购买,形成
“诚招天下客,信连八方人”的兴旺局面。
“诚”是商业道德,“信”是商业信誉。“诚”能招唤顾客,“信”能联络
顾客,在经营中讲道德,守信誉使顾客盈门,就会大发利市。所以,几千年来,
无数商人总结出“货真价实”,“买卖公平”,“童叟无欺”,同时又强调要讲
究“诚”、“信”的警言。
为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