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数商人总结出“货真价实”,“买卖公平”,“童叟无欺”,同时又强调要讲
究“诚”、“信”的警言。
为什么在经营中要“以诚招客”呢?
因为商业经营的目的是为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对商品的需要,在买卖商品的
过程中,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这种人际关系如何对经营的发展有重要
的影响,良好、高尚、和谐的人际关系,会促进彼此之间的联结、共识,而那些
使人心情不悦的不和谐的人际关系。会影响彼此之间的联结,而且还会起离异作
用。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商业战线的广大职工“以诚招客”认真维护消费者的
利益,模范地执行国家制定的商业法规,积极开展优质服务,充分体现着国家对
人民的关怀,对稳定社会局势,促进经济发展有着积极作用。
□经商准则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以诚招客”呢?
首先,要模范地执行国家制定的各项商业法和商业政策。模范执行政策需要
按商品营销目录供应商品,实事求是的宣传介绍商品,销售时明码标价,按价出
售,不以次充好,不以副顶正,不掺杂使假,不硬性搭配,讲究优质服务,接待
顾客要“诚恳、热情、细致、周到”,一言一语、一举一动都体
现出高尚的商业职业道德。
其次,要正确对待如何在经营中取“利”的问题。自古以来,经商取利,有
贪贾廉贾之分,中国商业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尤其重视:“廉贾经商,取利守义”。
所谓“廉贾”,就是在经商过程中财货取之有道,重在调剂商品余缺,沟通商品
有无;所谓“贪贾”,即不择手段谋取个人财富,完全没有任何道义所循,置社
会责任于不顾。中国商业的发展在世界商业史上有着独自的特色,就是因为长时
期在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影响下,注重伦理,使商业活动和伦理思想及其“义利之
争”密切联系。由于我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了“义”和“利”的相互关系
的争论,造成在早期出现的商人那里就提出了以下的经营原则:(一)反对追求
厚利认为追求厚利是唯利是图,“胜而无耻”,是不道德的。(二)提倡货真价
实。不要“伪饰”,不能虚诳,不以假充真,《周礼。地官。司市》载:“凡市
伪饰之禁,在民者十有二,在商者十有二,在贾者十有二,在工者十有二”。即
早在周朝时设摊买卖的“贾”规定了十件商品中有两件不合质量的不准出售,在
尺寸上不合标准的车辆、用器,在精度、幅度、颜色上不合规定的布帛等不准出
售,并在市场中专门设“司市”,掌握“量度禁令”,设“胥师”辨别货物之真
伪,禁止把不合标准的货物出卖。(三)提倡公平交易,反对狡诈行为。在商农
之间贸易价格要相当,收购价格不能过低,过低就会破坏农业生产;也不能过高,
过高商贾就不好经营。儒家的大成至圣先师孔子,虽然赞成经商,并愿把知识侍
价而沽,但是却明确提出“重义轻利”的伦理原则。墨子虽主张“义利并重”,
但影响远不如孔子。直到明清之际,随着资本主义在我国的萌芽,王夫之、颜元
又重提“义利并重”,颜元曰:“正其谊(义)以谋其利,明其道而计其功”。
□取利守义
廉贾经商取利,要守何“义”呢?
(一)诚信无欺。以诚实不欺为经商所遵循的信条,《岩镇志导》记载:商
人梅庄余“弱冠行贾,诚笃不欺人”。《济阳江氏族谱》记载:商人江长遂,
“业卤差宛陵,待人接物,诚信不欺”。《水帘春艺》记载:“著名老店,如扬
州之戴者林,苏州之孙春阳,嘉善之吴鼎盛,京诚之王麻子,杭州之张小泉,皆
天下所知……然此名家得名之始,只循‘诚理’二字为之”。
杭州胡余庆堂药店,高悬“戒欺”匾额自警警人。所有这些表明中国商人受
儒家文化“诚”、“信”影响很深,不仅做为“德”来信仰,而且贯彻在经商实
践之中。
(二)货真价实。即出售商品不掺杂使假,不以劣充优,不以假冒真,不以
次顶好,不价高货次。据《谢承书》记载:东汉公沙穆使人到市上卖猪,因猪有
病而叮嘱:“如售,当告买者言病,贱取其价,不可言无病,欺人取贵价也”。
当公沙穆知道猪卖时并未说有病时,立即找到买主,告之,并退还多收的钱,买
主说“即以成交作罢”时,公沙穆终不收钱而去。《后汉书》记载:韩康在长安
卖药,“言不二价”三十余年,人人皆知。《魏书》记载:赵柔与子善明到市上
卖梨,有人向赵柔买梨,言明价格是绢二十匹,而另一商人闻后愿出三十匹购买,
善明想卖后者,赵柔曰:“与人交易,一言便定,岂可以利动心哉”。
(三)称准量足。即在出售商品时,卖者给与准确计量,不得缺斤短两,分
量不足,《许文穆公集》记载:“公尝与他贾市米,岁计倍赢,公竟谢去。
并曰:‘夫出入不同量,以是为利,是计百非我愿也’。“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商业在发展过程中,很好的把商业经营
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了起来。一方面要赚钱盈利,另一方面要服务社会。
□忠厚哲学
中国商业文化的一个特点:“忠厚不折本,刻薄不赚钱”。
“忠厚”与“刻薄”是两种对立的人的伦理行为。它集中反映在人与人的关
系上,是人们对人的行为的道德评价。发生在经营过程中的“忠厚”、“刻薄”,
由于使人与人的关系建立在商品交换的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使人对这种行为的道
德评价更具有强烈的“善”与“恶”的色彩。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经常对人的某
种行为说长道短,议论纷纷,其中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他人或自己行为所作的关
于好(善)或坏(恶)的判断便是道德的评价。这种评价的活动一般有两个层次
:一是区分其行为的善恶;一是再进一步肯定善的行为,鞭挞恶的行为。
“忠厚”是在经营过程中,顾客通过对货主的服务行为、服务态度以及所提
供的货物等所作的一种良好评价,反映了顾客对货主满意的情绪。“刻薄”是在
经营过程中,顾客通过对货主的服务行为、服务态度以及所提供的货物所作的一
种反感的评价。这两种不同的道德评价,对“买”与“卖”双方起着不同的作用
:“忠厚”可以便双方相向凝聚;而“刻薄”则使双方相背离散。经营的关键在
于能吸引顾客,让顾客在大量的购买活动中,促使企业兴旺发达,而“忠厚”的
行为则能使企业经营正向发展:“刻薄”的行为使企业的经营背向发展。这样久
而久之,“忠厚”必使企业盈利,“刻薄”
必使企业赔钱。
总之,要做到“以诚待客”,经营者要不断的加强商业职业道德的修养,从
思想上认识到经营商品是为顾客提供满足生产和生活所需,是社会的一种分工,
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一种社会必要劳动。不能借机欺诈顾客,使顾客在
经济上吃亏,情绪上生气。同时积极开展微笑服务,做到“百问不烦,百拿不厌”,
不挖苦顾客,不克扣顾客的商品,自觉维护消费者的利益,真正做到“以诚待客”,
就能使“客似云至”,这样,买卖岂有不兴旺的道理呢?
四、柜台语言守柜台未言先含笑等顾客销货礼在前
□语言艺术
柜台语言,是经营者打开商业零售业务销售的一把匙。所谓“柜台语言”,
就是营业员在商业经营过程中,使用的一种具有服务特点和服务对象的规范性的
语言,它包括营业员在接待顾客时打招呼、介绍商品、迎送顾客、服务咨询等用
语。
掌握柜台语言对于促进搞好零售业务的经营有着重要作用。商业零售业务离
不开和顾客打交道,离不开使用柜台语言,只有通过柜台语言这种在商业经营中
人们认识事物、交流思想、表达感情的工具,才能达到沟通买卖双方的思想,融
洽购销双方的情感,促成交易的目的。经营者如果不能运用恰当的语言,不讲究
柜台语言艺术,就无法实现与顾客的良好思想交流,也就谈不上成功地进行商品
交易了。它的具体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讲究柜台语言艺术,可
以融洽买卖双方的思想感情,体现商业的职业道德和精神文明。我国是一个文明
礼仪之邦,历来讲究说话要有礼貌,主张“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
礼勿动”,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这对于沟通买卖双方的情感也是一个重要
方面,所以历来人们在经营中总是强调“脱货求财说好话,切莫开口就伤人”。
做生意最忌“失口于人”,伤害顾客的尊严和情绪,引起交易中的不快,丧失经
营时机。如果能掌握科学的柜台语言,就可以在与顾客的言谈中,不仅把商品的
知识,介绍给顾客,而且还能促进业务经营,既满足了顾客的消费需要,也在不
断增加经营效益中体现出商业文明。
(二)讲究柜台语言艺术,可以不断提高服务质量,赢得商店的信誉,扩大
销售,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商业经营离不开为顾客服务,而服务的一种主要方
式就是通过柜台语言使顾客了解商品,得到购买的知识,买到可心的商品,达到
精神的满足。营业员在接待顾客时,首先要同顾客打招呼,然后再介绍推荐商品,
无论是向顾客打招呼或交谈,都有一个得体不得体的问题,得体的规范性柜台语
言,能使顾客感到温暖舒心。古人说“言为心声”,美好的语言能给顾客提供一
个良好的销售环境和条件,尽快达成交易,以至给顾客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招
徕“回头客”。
□把握分寸
怎样讲好柜台语言呢?
讲好柜台语言要明确其基本内容和要求。柜台语言,既不是文学语言,也不
是专业用语,有着自己特定的语言环境、特点和艺术。由于社会生活中不同地区、
不同行业、不同场所有不同的语言环境,所以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场所所
运用的柜台语言不同。然而它们却有着共同的规律,如注重语言的语气、语调、
语词的感情色彩,谈话停顿断断续续,不是长篇大论,随时根据顾客的多少、需
求的变化和交易的发展情况等加以调整。它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努力:第一,
柜台用语准确、生动、亲切、简练,有利于促进销售。准确,是柜台用语要求的
最重要的内容,不能文不对题,所答非所问,必须有针对性、
有实效性,恰当得体、生动、亲切、简练,也是柜台用语的突出特点,就是
既要语言文雅、语感优美、口语化、形象化,又要语言温和、感情真挚,还要通
俗易懂、简明扼要、说到顾客心里。
第二,柜台用语要规范化。即对不同顾客,不同情况,以不同的模式或范畴
的标准语言来表达经营用语。如对顾客近柜时的称谓和招呼用语,应根据不同地
区的风俗习惯和顾客的年龄、性别、职业等分别称呼,对广大顾客可称“同志”,
对老年顾客可称“老先生”、“老大爷”、“老大娘”、“老太太”、“老师傅”
等;对儿童可称“小朋友”、“小同学”、“小弟弟”、“小妹妹”等;对外国
顾客和归侨可称“先生”、“太太”、“夫人”、“小姐”等;对结伴的顾客可
称“您们”、“同志们”、“诸位”等,对北方顾客应当注意尽量使用“您”的
人称代词。接待顾客还有一套习惯用语,一般是刚见到顾客时说“欢迎您来参观
选购”、“您需要看点什么”,饮食、理发、洗澡、旅馆、服务行业,顾客来到
后应说“请坐”、“请稍坐”、“请稍候”,使顾客有“到店如家”的感觉;营
业繁忙时,营业员应注意把“您好”、“请”、“对不起”、“谢谢”等习惯用
语,针对不同情况脱口而出、运用自如;如果商品断档不能简单答没有,应表示
对不起,认真帮助解决;如果顾客挑得仔细,不能简单催促,不应说“快挑”、
“都一样”、“还没挑好”,应说“您可以细挑”、“慢点没关系”、“我帮您
参谋”。当顾客离柜时,应说“再见”、“再会”、“请拿好”。
第三,使用柜台之用语时要注意技巧。尽量避免用命令式语气,要多用请求
式,有时营业员为看样品方便需要顾客移动位置,不要说“你过来!”
应说“请您这边看”;同时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