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 解谶
【汉水茫茫 不统继统】:指武昌起义,在南京建立了民国「政 木又」。
「汉水」指武昌。
「不统继统」:不讲帝王血统的元首,继承了中华大统。
【南北不分 和衷与共】:中国不再分南民国政府、北清政府,统一了,全国都拥护共和。
2。 解颂
【水清终有竭】:清朝终有灭亡时。
与第33象预言清朝立国的「黄河水清」相呼应。
【倒戈逢八月】:「八月」。1911年的武昌起义阴历是八月二十日。
「倒戈」:反戈一击。武昌的清朝新军各标营都发展了革掵傥人,他们率领清军起义,是为「倒戈」。
武昌起义拉开了辛亥革掵的序幕,清朝迅速灭亡。
【海内竟无王】
两层含义:一,民国为「议会制共和」,中国不再是王室天下(与君主制共和有别)。二,没有统一的王帅,终致袁世凯称帝、军阀割据。
【半凶还半吉】
本句字谜和意义融为一体。意指民国建立后,半凶半吉。吉的是:推翻满清帝制,共和深入人心。凶的是:袁世凯称帝,然后又有战乱了。同时,又是字谜,隐「袁」字,指大总统袁世凯,与图中元(袁)首相应。袁上半部为吉,下半部形似「凶」。这种象形字谜,在《推背图》第17象就用过——「完全女」指寇准的「寇」。
……………………………………………………………………………………………………
二、陈曦试解图
金圣叹点出图中「元首」,现在都清楚是用元袁谐音,喻指袁世凯。 但图中的「鬼」却没有一致的解答。
图中的水,显然是指清廷,与颂中【水清终有竭】呼应。
笔者以为图中的「鬼」,是指西方列强。鬼,鬼子,日本鬼子、俄国鬼子、英国鬼子、美国鬼子、德国鬼子之类的民间称谓。鬼半身浮于水上,一面喻指列强凌驾在清廷(清水)之上,一面喻指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礻土
会」。
图中:水落,元首被鬼托出。喻指清朝亡,袁世凯成为元首,得到了列强的支持。
三、文征解卦
「益」,下为震,代表雷;上为巽,代表风。
卦象:「强风配快雷,声威增长之象,有损上益下之意」。正合本象的兴共和、废君主、建苠主。
…………………………………………………………………………………………………………
四、史实精要:清水竭,元首出
辛亥革掵后,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继任临时大总统。民国之初实力很弱,孙中山与当时军事实力最强的袁世凯斡旋,使得同年2月12日,袁劝逼清帝退位。次日孙中山辞职,3月把袁世凯推上总统宝座,实现共和,袁在北京组建政府。
袁世凯上台得到了列强的支持,是以承认列强的已得利益换来的。1915年日本想用二十一条作为支持袁世凯称帝的条件,实际在袁世凯的软拖硬抗下,这21条落实在《中日新约》上只签定了其中的12条——其中的11条也加进了限制条件,甚至是「留待日后磋商」。袁说:「满洲外的要求,我尽量全数驳回。满洲内的要求,多少答应几点,而这几点纵答应了,我有办法要他等于不答应。不但如此,我还要杀他个回马枪!」
这个回马枪:使日本人按条约可以在东北买地,却买不到地,因为袁世凯密令卖地于洋人者杀无赦;使日本人在东北只能生活在附属地,跨出一步就有生命危险——将遭到袁世凯授意的暗杀;使日本人能按约当中国机关的顾问,但是没人理他们……日本很快开始反袁。
袁世凯青年时就在朝鲜抗过日。朝鲜那时还是中国属国,承华夏礼仪,自认为炎黄子孙。1882年朝鲜兵变,清廷派军前往。23岁的袁世凯率一营官兵为先锋,未等大军登陆便击溃了叛军,平定了汉城。1884年清军大部被调回(因中法战争),仅剩3个营的兵力驻守朝鲜。不久,朝鲜亲日派大臣在日本挑动下政
变,占领王宫,并包围清军。清朝的两位官高主将惧战,袁世凯当机立断,率一营(约500人)将士,在「铲 除 国
贼,杀尽倭寇」的誓师声中,奇迹般地攻克皇宫,平定了轻敌的上万叛军,把日军赶出了朝鲜。1885年袁世凯回国,朝鲜又发生动乱。袁世凯带少数亲兵卫队前往,不出一月就摆平了局面。
孙中山等初建的中华民国,是美式的总统制,44天后准备移交给袁世凯就变成了制约总统的法式内阁制。两年后袁改回总统制,又过了不到两年,在君主立宪制的忽悠声中复辟帝制。在全国的反对声中,坐了83天皇帝的老袁1916年3月22日自觉取消帝制,依旧当大总统。77天后病逝。
武昌起义后,在孙中山的斡旋下,袁世凯用他的实力和权谋结束了满清在中
华268年的「统 氵台」,协助开启了民国的共和时代。翻回来看看这一象的图谶,预意信然。
更正:至此,读者会有异议:「为什么本象主角是袁世凯?孙中山才是民国之父」——别急,《推背图》后面确实有「国父孙中山」的隐喻。。
10…30 05:20
第41象(原三八象 震下离上 噬嗑)第一次世界大战
谶曰
门外一鹿
群雄争逐
劫及鸢鱼
水深火热
颂曰
火运开时祸蔓延
万人后死万人先
海波能使江河浊
境外何殊在目前
………………………………………………………………………………………………
金圣叹:「此象兵祸起于门外有延及门内之兆。」
导读
※ 众解精华
※ 史实精要:一战中的中国
一、众解精华
1。 解谶
【门外一鹿 群雄争逐】:意指一战发生在境外。
「门外」:国门之外。群雄逐鹿:战争。
【劫及鸢鱼 水深火热】
借成语「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意指一战殃及中国,人民「水深火热」。当时日本趁机侵占山东,烧杀奸淫,占地殖民。
2。 解颂
【火运开时祸蔓延】:第一次世界大战战火蔓延。
【万人后死万人先】:似指一战死人很多。
有的版本作「万人生」,似讹误。
【海波能使江河浊】
「江河」:喻中国;「海」,喻世界。
一战也把中国搅入了。同时喻指中国这条河必然汇入世界的海洋,闭关锁国已经不可能了。
【境外何殊在目前】
境外一战的惨烈,对中国也不太陌生,因为境内的山东,日本和英国已经跟德国打起来了。
…………………………………………………………………………………………………………………………
3。 解图
有人将谶中的「鸢鱼」解为飞机舰艇,将「水深」解为潜艇,将「火热」解为炮火,似牵强。因为《推背图》中图、解文是喻指一桩相关的历史事件的,上述武器在图、颂中没有提及。
图中可见门外死人,喻指一战在国门以外,死人多。
4。 文征解卦
「噬嗑」,音:是客;下为震,指雷,上为离,指火。
其象为「口中插物之象,必须咬断,方能合拢,乃诸事被阻,务必去除,方可成功」。
正合一战中日本趁机侵占胶东半岛,如插入中华口中之物。「噬嗑」为周易第21卦,隐喻日本提出的欲亡我中华的「二十一条」。
……………………………………………………………………………………………………………………
二、史实精要:一战的中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8月~1918年11月)主要发生在欧洲,是同盟国对协约国的战争。后来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卷了进来,约6500万人参战,1000万人丧生。
同盟国是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意大利、保加利亚、土耳其等,协约国初期是英国、法国、俄罗斯帝国和塞尔维亚。后来很多在亚洲、欧洲和美洲的国家都加入了协约国,连意大利也倒戈对抗同盟国。
日本为了摆脱国内危机,趁机提出要消灭山东的德国势力。袁世凯政府外交上节节抵抗、节节失败。1914年8 月23日,日军开始行动,9 月2
日背弃承诺在中立区龙口登陆,10月6 日进驻济南,控制了德国修建的胶济铁路的西段,然后才进攻德军占领的青岛。11月7
日,在英军1500人的配合下攻陷青岛,10日德军正式投降。
日军占领青岛后,即开始大量移民接管青岛。日军到处烧杀奸淫,还定出针对华人的21款死罪。10月14日,又在平度县贴出斩律5条,规定:「一人违禁,全村处斩」!不少村民被集体屠杀。
1917年初,英法开始在中国为一战前线招募劳工,先后有14万华人奔赴一战西线,沙俄政府招募9万劳工开赴一战东线。段祺瑞赶走复辟的张勋后,1917年8月宣布加入协约国,对同盟国宣战,此后部分华工开始直接参战。
一战中,西线华工牺牲近万人,不知是否有颂中「万人后死万人先」之意?合同期满后,大部分华工回国,余下3000人定居法国,在巴黎形成第一个华人社团。东线华工则鲜为人知,据「苏
耳关 」政府统计,一战后有4~5万华工编入了「苏 耳关 」「 纟工 军」。
20多万华工在一战中为中国争得了战胜国地位,但在巴黎和会上,中国不但没有得益,在日本的强烈要求下,列强却要把德国在中国的利益转给日本,中国政府拒绝签字,国内引发了「五四运动」。
1988年11月,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70周年时,法国向当时仅存的两位老华工吕虎臣、曾广培颁发了荣誉军团骑士勋章,并在巴黎市里昂火车站街头,隆重挂嵌一面铜质牌匾,用中法文铭刻着:「1916至1918年间曾有14万名华工参加盟军的抗战工作,有数千人献出了生命」。
1998年11月,纪念一战结束80周年时,1。8米的华工纪念碑在巴黎十三区的布迪古(BAUDRICOURT)公园揭幕,碑上有中法文镂刻的金字:「纪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为法国捐躯的中国劳工和战士」。
第42象(原三九象 震下艮上 颐)二战,抗日战争
谶曰
鸟无足
山有月
旭初升
人都哭
颂曰
十二月中气不和
南山有雀北山罗
一朝听得金鸡叫
大海沉沉日已过
………………………………………………………………………………………………
金圣叹:「此象疑一外夷扰乱中原,必至酉年始得平也。」
导读
※ 辨析
※ 众解精华
※ 文征解卦
※ 钪日十大谎言
一、辨析
因为《推背图》主要预言中国的事,故有人把「十二月中气不和」解释为美军偷袭珍珠港,不妥。同样,把「南山雀」解释成日本在太平洋的军事力量,把「北山罗」解释成美国的罗网,或者美总统罗斯福的「罗」,同样不妥,那就和中国无关了。
有人把「十二月中气不和」解释成西安事变,虽然单句解释没问题,但是这样在总体上,颂中有日本兵败,没有日本侵华,有尾无头。故笔者采用了大多数人的解释——七七事变——这件中华历史上的大事,《推背图》没有预言就太奇怪了。
…………………………………………………………………………………………
二、众解精华
1。 解谶
【鸟无足 山有月】:「鳥」去足,换成「山」是「岛」字,指岛国日本。
【旭初升 人都哭】:日本侵略,太阳旗到,万人哭。
2。 解颂
【十二月中气不和】
「十二月中」:十二月的中间,指六月,日本全面侵华打响第一枪在阴历六月。
1937年7月7日夜,发生了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在7月8日(阴历六月初一)凌晨交火。
【南山有雀北山罗】
「南山有雀」:指南面有汪精卫伪政府。精卫是鸟,所以称「雀」。
「北山罗」:东北有日本扶植的伪满州国,溥仪姓爱新觉「罗」。
颂前两句指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全面侵华,随后日本扶植了东北的伪满州国,以及南面的汪伪政府,中国内忧外患。
【一朝听得金鸡叫 大海沉沉日已过】
「金鸡」:酉鸡年,酉在五行中属阴金(申为阳金)。正如金圣叹所猜:日本正是鸡年(1945)投降的。
…………………………………………………………………………………………
3。 陈曦解图
图中一「日」,指日本。鸟立于石山上,是「岛」字,指岛国日本。
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