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内窃密泄密案纪实-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解得知这位老者的图是从上次出现的商贩手中以每张2 元买来的,转手就卖3 元
一张,邢军遂将老者所有的27张图全部买下。
  次臼早8 点钟,联合调查组再次来到古玩市场,邢军带着联合调查组的人在大
厅内转了两圈,在通向二楼的楼梯下,发现了目标。邢军走上前蹲下身翻看了几下
比上次还多的标有“机密”
  字样的地图,假意挑选并与摊主搭话。摊主见邢军是个“老客户”,更是有问
必答,承认其家中确实还有不少地图。邢军见时机已到,当即亮出了执法证件,说
明身份与来意。在没收了所有七八十张涉密地图后,调查组责令摊主交出其余地图,
并接受调查。
  全力追缴
  商贩姓田,他交待说地图是从废金属购销站买来的。二话没说,调查组的车径
直开到了废金属购销站。
  在购销站,其法人代表陈某如实说明r 情况,找出了购销经营中的账目记录。
陈某回忆说,地图是2002年1 月11日由某造纸厂送来的,连同少量的本夹、纸壳共
计1520公斤。除田某以外还有两个人买走了地图。调查组根据得到的线索,兵分两
路。
  一路去造纸厂调查核实地图的来源,一路去寻找另外两个买图的商贩。一天下
来;调查组分别从三名商贩的家中查缴出200 多公斤地图,又从购销站的废纸库中
翻出许多,将所收缴的地图一过秤,总计追缴地图650 公斤。
  去造纸厂调查的人员工作进展却不顺利。根据造纸厂主管业务的厂长韩某回忆,
这一吨半地图是2001年底,由4 个人用卡车送来销毁的,由于不能用于生产卫生纸,
韩某即表示拒收。他说:其中一个戴眼镜的领导跟我商量说,大多数都已卸下车,
再装车运走太麻烦,给俩钱留下算了,我答应给他们500 元钱,拿r 钱后他们就开
车走了。韩某虽记得一些细节,可就是没问他们县哪个单位的。
  经调查组分析认定,这些地图肯定是某上级测绘部门发给所管辖单位的,况且
每张图的背面都有统一的一组号码,上级主管部门不可能没有记载。所以,应到印
发地图的上级主管部门进行鉴定。同时,鉴定这些图是否还在保密期限内。而且在
第一天的收缴过程中只收缴到650 公斤,距实际数量至少还差一半,那么另一半地
图哪里去了?调查组决定再次兵分两路,一路由市保密局局长带人持图去A 市的测
绘主管部门进行鉴定,另一路由联合调查组重返购销站追查另一半地图的下落。 。
去A 市测绘主管部门进行鉴定的人员经省保密局沟通,在主管部门的配合下,很快
就得出结论:此图是发给驻N 市某中直测绘单位的,且未解密。           追查地图的一路人马则直奔购销站。经过六七个人一天的奋战。调查人员将50
多平方米的库房、七八吨的废纸翻个底朝上,将翻出来的地图一过秤,整整700 公
斤规格、比例、密级不等的地图,与前几天所收缴的加在一起,共计1350公斤。
  依法处理
  泄密事件至此已经很清楚了。早在2001年11月4 日,驻N 市某测绘单位气象室
图库搞维修,负责人陈某未经请示、登‘己、审批,擅自带领手下3 人将2 吨多的
涉密地图运到N 市某造纸广销毁。由于地图材质特殊,打成纸浆有困难,主管业务
的厂长韩某表示拒收,陈便与韩协商,最后,韩愿意付500 元钱将已卸下车的一吨
半地图留下,陈同意后;拿钱带领3 人开车离去。
  2002年1 月11日,韩某将存放在库内两个多月的全部涉密地图以及少量的废书
夹及纸壳共计1520公斤,以每公斤0。75元的价格卖给了某废金属购销站。2002年3
月至8 月间,购销站先后多次将涉密地图以每市斤1 元的价格分别卖给田某等3 名
以卖旧书为业的商贩200 多公斤。
  这起泄密事件查清后,驻N 市某测绘单位党委对此事件的主要责任者和有关人
员做出了严肃处理。给事件的主要责任者。
  图库负责人陈某行政撤销职务处分;给负有领导责任的、图库负责全面工作的
副主任王某行政严重警告处分;给图库工作人员刘某行政严重警告处分;对图库以
安全保密为专题,进行一次集中整顿;单位领导在本单位党委会议上做出深刻检查。
  根据有关法规,有关部门做出处理决定:对N 市某造纸厂进行通报批评,给予
主管业务厂长韩某撤销厂长职务、调离岗位的处分,给予该厂法人代表鞠某行政警
告处分;对某废金属购销站通报批评,给予购销站法人代表陈某以警告处分:对上
述相关单位;人员在营销涉密地图过程中的非法所得予以没收。
  值得深思
  当看到涉密地图以吨为单位堆在眼前时,带给人的震惊是可想而知的;当其堂
而皇之地游走于众人之中时,竟没有一个人意识到它们是不该出现在这些地方的。
倒卖涉密地图的购销站和摊贩固然有错,但这种错误怎及得上某测绘单位对涉密资
料的不负责任来的大而可怕呢?
  购销站所收废旧书本等都是卖给造纸厂的,购销站为什么还要接收造纸厂返销
的地图纸呢?购销站的人说:“我们有销路。
  只不过最近没顾得上,再过几天把它卖给邻近城镇的鞭炮厂,用地图纸做鞭炮
那才好呢。“这句话真让人倒吸了一口冷气,再晚几天。这些图说不定会落到什么
地方去了。
  而这起泄密事件的主要责任则在驻N 市某测绘单位。一是当事人缺乏保密意识
和责任意识,只图省事方便,不认真执行测绘监销的保密规定,从而造成了秘密地
图大量流向社会。二是内部管理疏漏,销毁涉密地图不履行请示、登记、审批手续,
擅自做主,为一些贪图小利的人转买转卖创造了条件。试想,如果该单位把好最后
销毁这一关,还会发生泄密事件吗?   
                   就这样把秘密弄丢了
  吕永红
  都说有些涉密人员的保密意识淡薄,工作中,只图一时方便,忽视保密。但到
底这意识“淡”在哪儿?却很少有人能说清楚。下面的几件小事,是一位保密工作
者在日常工作中随手记下的,也许能回答这个问题。
  他把秘密带回了家
  使用计算机的人,都离不开磁盘。但是,磁盘给人们带来的不仅仅是方便。稍
有疏忽,这可以随时拷贝并可随身携带的小磁盘就会变成泄密的大漏洞。
  一天上午,我遇到一位秘书,他谈起一件事。目前,他负责起草一份敏感事件
的处理预案,密级定为机密。因为班上太忙,他将文件拷在磁盘上带回家中。结果,
儿子抢先占用了电脑。要参加电视台儿童节目组的在线知识竞赛,害得他直到夜里
2 点多才把文件起草好,不想早晨起来一忙乱,又把磁盘忘在了家里,正准备让在
家休息的妻子用电子邮件发过来。闻此,我赶紧阻止他:还是回家拿吧,不能再错
了。
  看来,加强涉密载体的管理不能仅仅写在文件上,还需要基层保密工作者认真
宣传和落实。
  偶然拿到了一张带密磁盘
  前日,我到某部门公干,临走时需要复制一些资料,该部门的处长热情地找出
一张磁盘给我拷贝了一份,当我回到办公室打开磁盘时才吃惊地发现,里面竟存有
该部门实实某秘密项目的完整方案,右上角“机密”两字赫然在目。看来,忙碌的
处长是忘记了涉密磁盘必须标明密级并不得降级使用的规定了,只考虑工作而忽视
了保密。
  加强磁盘的管理已成为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而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加强保密意
识,在涉密磁盘上标明密级,按照相应密级的文件管理。需要外送磁盘时最好使用
新磁盘,如用旧磁盘则最好经过消磁处理(涉密盘必须如此)再拷入资料。
  看到了手机泄密的全过程
  移动电话的使用,为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提供了极大方便。
  然而,人们在享受高效快捷通讯的同时,殊不知它也成为一个如影随形、不知
不觉的贴身问谍。手机在向通话对方传递声音的同时,也把此声音信息和通话者周
围的环境声音发送给窃听者。令人遗憾的是,许多领导干部和涉密人员对这一事实
没有清醒的认识。
  不久前,我去看望一位老朋友,这位仁兄是某重要部门的负责人,正在处理一
个急件,因找不到上级领导而着急,近中午时这位仁兄终于拨通了领导的手机:
“喂,某某首长吗?我是某某单位的小谢,中央某某部来了一个机密件,内容是关
于我所某某项目进行现场试验的安排事宜,要求下午3 点以前报到某某省总指挥部,
想请示一下您的意见。”领导如此这般地一顿指示。终于使小谢如释重负。事情是
及时办好了,但秘密也有可能在不知不知不觉中泄漏出去了。   
                     麻痹的代价
  江芳
  2000年7 月的某天,某看守所内一位年近五十身穿囚服的妇女神色黯然地在判
决书上签字。判决书上写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一条,判
决如下:被告人黄兰兰以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判处有期徒刑8 年,
剥夺政治权利3 年。”看着这份省高级人民法院的终审判决书,两行凄楚的眼泪顺
着她的脸颊慢慢地流下来。
  她有美好的过去
  黄兰兰出生在一个经济不发达地区,家境也不宽裕。但忠厚的父母认定读书才
是惟一出路,勒紧腰带,供女儿上学。黄兰兰不负父母的厚望,在学校里是个品学
兼优的好学生。1973年是黄兰兰人生的重大转折,幸运之神向她招手,她作为优秀
青年被推荐到省城的一所大学读书。此时的黄兰兰可谓春风得意,沉浸在喜悦中的
她,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父辈的期望、自己多年的理想,一下子就实现
了。
  入学三年,大学政治系的学术氛围熏陶了她,在良师的指点下,她尽情地在知
识的海洋里畅游。1976年9 月,苦学3 年的黄兰兰怀揣着大红的毕业证书回到家乡,
被分配到某乡工作,七十年代末调到中学当了一名政治教师。1982年,被组织上选
调到县委统战部工作,1997年黄兰兰担任了县台办副主任。
  她的家乡是一个台胞集中的县,1949年,该县的4000多名青壮年随着溃退的国
民党军队去了台湾。80年代初,海峡两岸音讯中断30多年后,开始有了相互往来。
一批批去台老兵怀着对家乡的深深眷念之情,踏上了回乡省亲路。受到家乡亲人盛
情款待的台胞们,纷纷为家乡的经济建设出谋划策,希望家乡越来越繁荣兴旺。在
台办工作的黄兰兰,整天忙忙碌碌地做台胞接待工作,看到一批批台胞乘兴而来,
满意而归,她虽然辛苦但感到非常欣慰。
  别有用心的林女士
  但是,在善良的人群中,也夹杂着带有不良企图、负有“重任”的人。
  1997年11月的某天,黄兰兰接待了40多岁的林女士。此人是某情报机关的间谍,
以回乡探亲为由,伺机搜集情报。通过接触,她选中了在县台办工作的黄兰兰。
  林利用黄兰兰急于招商引资、谈成项目的心理,频频发起进攻。
  某天,林女士对黄兰兰讲:“大姐,我住宾馆太寂寞了,住老屋又不方便,住
你家吧,让我也享受一下天伦之乐。”
  “我家太小,你会不习惯的。”
  “没关系,我能与你相识是一种缘份,小点没关系,能加深林女士坚持着,住
进了黄兰兰并不宽敞的家。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狼总是要吃人的。这是中国的千年古训,
有些人记住了,而有些人却忘记了。
  1998年的某天,林女士对黄兰兰讲:“我非常想为台胞回内地投资做点事,也
有些台湾朋友托我打听有关对台胞投资的政策,你能不能找些资料来给我看看。”
  “这有什么不可以,下班时我带些来,谢谢你给我们做宣传工作。”
  急于招商的黄兰兰,完全丧失了应有的警惕。
  “你下班了?,,等得心焦的林女士见黄兰兰回家来连忙迎上来。
  “这是一些资料,你看一下吧。”
  林女士喜上眉梢,鱼儿上钩了。
  一阵感谢之后,林女士逐份翻阅。“嘿,有这些东西,我就可以向我的朋友介
绍大陆的投资环境、投资政策。我这也是为家乡建设出力啊!!”
  “是、是、是。”黄兰兰忙不迭地附和着,她太需要这位在境外有一定社会关
系的人来帮她引进资金项目,工作成绩可是考核干部的重要标准啊。
  拿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