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颈肩肌肉紧张综合症、颈椎病,这是知识分子常见的一个证候,尤其是现在搞电脑的人,每天坐在电脑面前干这个,姿势不动,这个姿势很固定,所以颈肩肌肉紧张导致的头疼,颈椎病导致的颈肩疼痛,造成头痛,造成后头部疼痛,桂枝加葛根汤就是一个很好很好的方子。我们怎么用呢?我一般是这样,葛根30克,看情况,有时候用的少一点就20克,不能低于20克,桂枝10克,白芍30克,白芍的量加大了,实际上就是桂枝加芍药汤,再加葛根,主要是白芍和甘草配合起来,酸甘化阴,缓解颈肩部肌肉的痉挛,用上这么几个药以后,炙甘草6…10克,生姜、大枣一般在治疗颈椎病、颈肩部肌肉紧张综合症时不太用,而且我们还观察到一个什么问题呢,这些人坐在那里不动,肌肉紧张,气血活动不流畅,特别容易受风、受寒,尤其是在夏天的时候,那个电脑的房间都是开着冷气,凉风在吹着,所以都有一种风湿的问题,活动活动就舒服了,所以我就常常加一点袪风湿的药。加哪两味药呢?威灵仙加上10克,秦艽加上10克,气血失和以后,常常有津液不能滋润,血液运行有点不畅的感觉,所以我就又加上鸡血藤30克,养血疏络。在一般情况下就用这个方子,你要是愿意的话,再加上一点大枣,或者加上一点生姜,这就是典型的桂枝加葛根汤再加威灵仙、秦艽、鸡血藤这么一个方子,缓解颈肩部肌肉的紧张、痉挛,有比较好的疗效。有很多人吃了这个方子之后呢,就出现颈项部的肌肉痉挛缓解了。
桂枝汤加减举例的第二个方子,是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原文第18条,“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这一条的断句,我的建议是“喘家”,逗点,而不是“喘家作”,逗点。“喘家作”那是喘病发作,喘病发作那不一定用桂枝汤。“喘家,作桂枝汤”是什么意思呢?是医生给病人开的桂枝汤。“作”是一个谓语,这里把主语省掉了。
在《伤寒论》里经常说“作汤,作什么什么汤”,经常有这样的话,作桂枝汤是医生给病人开桂枝汤。为什么要给病人开桂枝汤?因为病人新得了太阳中风。新得太阳中风叫“新感”,病人原来有多年的喘这叫“宿喘”,喘家就是平素有多年喘病的人,你看他哮喘都成专家了,这才叫做喘家,喘家就是有多年喘病史的病人。这种病人新感中风以后,就容易引发肺气宣发肃降的失调,然后引发宿喘的发作,所以这条讲的是新感引发宿喘。这个时候你是治新感呢还是治老喘?这个老喘,喘了十几、二十年了,你能够立竿见影的有效吗?所以你必须治疗新感,治新感用桂枝汤。可是 他毕竟有肺气不利的这种喘呀,所以要加厚朴、杏子,比不加厚朴、杏子要好,为什么加厚朴、杏子佳呀?这样的一个新感引发宿喘的病人,你再给他用桂枝汤治疗的时候,加厚朴、杏子兼以宽胸、利气、降肺、平喘,比不加厚朴、杏子要好,是这样一个意思。
这是加厚朴杏子汤的第一个适应证。
接着看第43条,“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太阳病应当发汗,泻下是一种错误的治疗。泻下以后,邪气陷于胸中,肺气不利,出现了轻微的喘,这是个什么症候呢,是个新感新喘。新感用桂枝汤解肌袪风、调和营卫,由于中风误下,风邪陷于胸中,使肺气不利,出现了新喘。肺气不利,你用厚朴和杏子宽胸、降肺、利气,同时也能治这个新喘。所以它才说,“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所谓“主之”,就是这个病用这个方子是最恰当的,主者,当也。主和当在古汉语音是接近的。我们现代汉语读起来,主和当声音完全没有关系,在古音里它的音是相近的,主就是当的意思,就是应当。这个证候,新感而导致新喘,风邪雍肺所造成的这个喘,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新感可以得到治愈,新的喘也可以得到治愈,所以它才说,最适当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所以才说,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可见两条,第18条和第43条,它的症状不一样,新感引发宿喘的,用桂枝汤加上厚朴杏子,比不加厚朴、杏子要好,所以说,加厚朴、杏子佳;而第43条,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既可治新感,也可以治新喘,所以它说“主之”。可见仲景在用文字上是很严谨的。
应当说,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今天在临床上用的不是太多。我们学校有个体育老师,这个体育老师的孩子小的时候经常感冒咳嗽,喘。到了儿童医院后就说是肺炎,每一次去都说是肺炎,反复发作。儿童医院总是给清肺1号、清肺2号,那就是麻杏石甘汤的加减方,总是按肺热来治。确实,用完这个方子之后,发烧退了,喘暂时缓解,过几天她又发。那个时候任应秋老师在世,我说请任老师看看吧。任老师一看,说你用的什么方子呢,我说用的儿童医院的清肺1号、清肺2号。他说清肺1号、清肺2号由什么药物组成啊?我说麻杏石甘汤为基本方,加银花、连翘、芦根、白茅根、黛葛散组成。他说你看这孩子脸色这么淡白,舌像这么淡白,不能再用清热的药了,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这个孩子就吃了一个星期的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说来也怪,从此,她的咳喘发烧没有再犯过了。这个给我很深刻的印象,所以当我们遇到一个发烧、喘的病人的时候,如果他的舌是淡的,没有更多里热的征象,我们不一定就想到了那个麻杏石甘汤,我们要想到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好,这是第二个加减方,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在太阳病篇有四个治喘的方子,这是我们遇到的第一个。后面我们遇到后三个的时候,一定还会回来和我们现在遇到的桂枝加厚朴杏子汤的适应证相鉴别。
下面看第20条,“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太阳病应当发汗,或者汗不得法,药量太重了,该用桂枝汤的或者用了麻黄汤,结果造成了“遂漏不止”。这个漏是什么意思,漏就是淋漓不止的意思,结果就造成了汗出淋漓不止。汗生于阴而出于阳,汗是阴液所化,出汗太多,就会导致阴阳两伤。有的同学可能会说,老师,出汗不是流出的水吗,造成伤阴、伤津我能理解,它怎么能伤阳气?其实出汗可以带走许多热量,热量不就是阳气吗?出汗的时候有许多热量外泄了,那不就会伤阳吗?但是具体到每一个病人,是伤阴为主,还是伤阳为主,还是阴阳两伤,和他的身体素质是有关系的。如果这个病人平素是阴虚的话,那可能是以伤阴为主;如果这个病人平素是阳虚的话,那么汗出太多,伤阳的症状对他来说,就可能最突出。而我们现在讲的这一条,是汗出太多,导致了阴阳两伤。你怎么知道是阴阳两伤?我们是根据他的临床症状表现。“其人恶风”,一个因素是表邪未解,仍然有恶风寒,再有一个因素是因为汗出太多,阳气被伤,温煦失司。下面一个症状:“小便难”。什么叫难?求之不得谓之难。想尿,有小便的意思,结果尿不出来,尿少,这一方面是阴液被伤,化源不足,另一方面是阳气被伤,气化失司,所以才导致了小便难。小便难这个症状,提示了阴阳两伤。下面讲“四肢微急,难以屈伸”,四肢轻度的拘急,活动不太利索,这是阴伤呢还是阳伤呢?应当说,这仍然是阴阳两伤,因为阴液被伤,筋脉不能够滋润,阴液被伤,筋脉失濡,失去了濡润,所以筋脉出现了轻度的拘急痉挛。其实,阳气被伤,经脉失温的时候也可以出现拘急痉挛。
我想我们北京在冬天是寒冷的,当你穿着很少的衣服,为了漂亮,结果在外面等车等了很长时间,好不容易回到了家了,你坐的车又不是空调车,车上又是很冷,回到家里之后,家里给你来了电话,你拿起笔来啊,把电话号码记一记。结果你拿起笔之后,手不会写字了,北京人叫“冻拘挛儿”,有这句话吧,你说那是不是寒冷邪气伤了阳气,阳气被伤,温煦失司,经脉失去了温煦而造成的拘挛啊,所以这里的原文“四肢微急,难以屈伸”,既可以是被阴液所伤,经脉失濡的表现,也可以是阳气被伤,经脉失温的特征。因此我们分析这一条,它的基本病机是什么呢?太阳病,出汗太多,阴阳两伤,表未解。在这种情况下,表未解我们要解表。阴阳两伤,按照我们常规的思路,应当阴阳双补,但是张仲景用的是桂枝加附子汤,他只用了补阳的药,没有用补阴的药,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治疗思路呢,这是固阳以摄阴的思路。我引用后世的一句话,来阐述它的机理。后世有一句话说“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这是针对大失血的病人,气随血脱的时候,先用大剂量的独参汤来益气固脱。我用这个道理来解释仲景在这里固阳以摄阴,有形之阴液不能速生,无形之阳气所当急固。所以仲景没有用沙参、玉竹、麦冬这些滋阴补液的药去补它的津液,而先用了附子助阳气,固阳以摄阴,先让他不出汗了,阴津和阳气不再继续丢失,这就是桂枝加附子汤的用意。这种重视固护阳气的思想,这种固阳以摄阴的治疗思路和方法,特别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有一年修三环路的时候,我们北京中医药大学门前修和平东桥、和平西桥,那些工人为了赶进度,真的是24小时施工啊,有一个水泥工,他的工作就是把水泥装到模具里之后,然后就拿那个电动的工具把水泥杵实,那个东西很重的,我是拿不动的,这么一个工人他感冒了,那个队里的医生就给他用发汗药,感冒发烧还在工地上工作,老吃着发汗药,出汗烧就退,然后继续拿着那个工具杵水泥。后来,这个东西拿不动了,出了汗烧暂时退,一上班又发烧起来,再吃发汗药,出了汗烧退了,再去工作。后来不动也出汗,那个东西拿不动了。施工队里的人说,你看都成这个样子了,真的是没劲了,你这个棒小伙子,那学校旁边有个中医学院国医堂,你到那里看看,正好我在那儿。小伙子说我感冒一星期了,然后就是发烧,出汗,出完汗就干活,现在别说拿那个东西,我连走路都走不动了,一会儿一身汗,一量体温还发烧,舌头淡淡的,我用的就是桂枝加附子汤,炮附子用了15克,让他煮的时间长一些,桂枝用的是15克,赤、白芍各10克,剩下的是生姜用了大概10克吧。这药吃了两回,烧就退了,汗就止了,很快体力就恢复了,所以固阳以摄阴的方法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在外感病的病程中,汗出太多造成的这种阴阳两伤而表邪还在的时候,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下一个方证是桂枝去芍药汤证和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证。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men4)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这是第21条。
“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这是第22条。
大家可能注意到了,我在读第21条的时候说“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men)者”,把这个满字读成(men4)。这个满字在汉代有两个读音,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是如果一个容器盛满了水,水满,这个时候读(man3),水满谓之(man3);如果这个容器不是盛水的,而是盛气的,气满你就不能读(man3)了,气满谓之满(men4),这个满字,后来写成懑,再后来,就改成了门字下面一个心,再简化就成了“闷”。闷是胸闷的闷,但是最古的时候,不是这么写,而是写成满,所以我们在这里读“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men4)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为什么读(men4)呢,因为胸为气海,所以当气机不利,出现胸闷的时候,它写这个满字我们当然读(men4)了。在《伤寒论》里,凡是这个满字和胸相联系的,和胁相联系的,我们都读(men4)。
但是在习惯上,和腹相联系的、腹部的我们就读(man3),腹部不是胃肠系统吗,胃肠系统是盛水谷的,盛水谷的,盛水的,盛饮食物的,我们就可以说腹胀满(man3),而不读腹胀(men4)。
太阳病,不应当泻下,泻下以后,造成了胸闷,这是表邪内陷胸中,因为表离胸是最近的,所以表邪内陷胸中,使胸中气机不畅快,出现了胸闷。脉促就是脉快,那么这个脉快是邪陷胸中,胸中阳气抗邪的一种表现。它为什么快?在这里还没有完全化热,因为胸阳不足,胸阳不振,奋力抗邪,它就是以这种增快心率的方式,来勉强抗邪的一种表现。我这句话没有说得太清楚,比方说,我们一个人平常扛上30斤的大米走路,什么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