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王城唱晚--中国八大古都的忧伤与宿命-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八月仍随皇帝回上都避暑)。1267年(至元四年),建设新都城的宏大工程正式破土动工。新城位置就在中部的西北面,面积相当于中都的三到四倍,这可真是历史上不多见的大〃项目〃了,投入的人、财、物力暂且不论,光时间就费了整整十年。为了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忽必烈委任河北最大的地方势力头子张柔判行工部尚书事,他儿子张弘略为筑宫城总管。工程进行到第六年(1272年),城墙宫室初具规模,忽必烈下令,中都改名为大都,北京从此成为世界历史上无论规模和影响都首屈一指的都城。

第7节:北京:在必然与偶然之间(3)


  可以说在都城北京的命运史中,忽必烈是个绕不过去的〃贵人〃。那么,忽必烈为什么选择燕京这块地方建设自己的首都呢?今天分析起来大概有如下几方面的原因:

  第一,忽必烈从年轻时起就仰慕汉文化,所谓〃在潜邸时,访求贤才,虚己咨询,延聘四方名士,问以治道〃。到他哥哥蒙哥(宪宗)即位以后,更是委托他管理〃漠南汉地军国庶事〃。他一心想做个文治武功独步古今的中国皇帝,而不是在荒野大漠里妄自尊大的可汗,因此,都城迁入汉地势在必然,否则何以为华夏天子?

  第二,忽必烈毕竟是蒙古人,有他独特的战略考虑。凡漠北关外崛起然后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始终对发祥地保有一份特殊的感情,并且本能地视之为永久的大后方。因此,都城尽管设在汉地,但却不宜过分远离大后方,以免险生不测时进退失据。事实证明,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战略远见,一百年后当徐达、遇春的军队挟风雷之势直逼燕京,元顺帝能带着子孙嫔妃及扈从兵马从容北遁,就是因为大都去口外不过百数十里,倘若都城远在南方,就决不可通过人烟密集的汉族地区而逃归漠北,也就没有后来的北元政权和鞑靼王国了。

  第三,高寒地区的民族怕热不怕冷,对中原气候很不适应。唐时吐蕃占领长安,十二天就自动撤军,后晋时契丹进占开封,也只住了三个月,水土不服无疑是重要原因。耶律德光(辽太宗)全胜班师时就说过〃汴州炎热,水土难居〃的话。蒙古人抗热的能力恐怕比契丹人更不如,为此他们才会在每年四月到八月不辞车马劳顿到上都去避暑。北京不算太热,而且离上都也较近,不失为理想的定都之所。

  第四,当时北京具有为建都提供后勤支持的资源和条件。在这方面,水是被放在第一位来考虑的。中国北方地区因为缺水致使生态不断恶化,再加上战乱等原因,凋敝的农业经济很难承受起一个帝国首都所带来的沉重负担。赵匡胤当年统一天下之后,一直想把都城从开封西迁,先洛阳,后长安,分两步走。但最终一步也未能走出,主要原因就是上述两个故都〃京邑残败、宫阙不修;年食不充、畿内民困〃。当然,开封情况也好不了多少,但至少一免迁徙之费,二享漕运之便江、淮之米可逆汴水而直达。在忽必烈时代,元大都地区堪称水源充足,而且他身边又有一位杰出的水利学大师郭守敬,郭守敬不单是修凿多条渠道,在畿辅周围灌田万顷,而且把昌平和西山一带的泉水引入积水潭,然后由南面出城再东拐,直达通州,连接京杭大运河。从此,江南的粮食就可以从河道或海道一直送进北京城内。忽必烈看准了水是保持大都繁荣稳定的基本前提,在这方面,他也舍得投入,于是,此后的几十年间,北京发展很快,南方的一些废都、故都渐渐地不能望其项背了。

  然而,统治中心远在北隅,对南方汉人而言却是顾虑重重。从江淮起家的朱元璋,当然不会把国都建在北京,这倒并非因为他是南方人,怕冷,而是回顾历史,从未见过汉人大帝国把统治中心放在偏远北隅的先例。朱元璋决心定都南京,这里毕竟是他的老窝。可人算不如天算,他没想到南京作为大明帝都只维持了五十二年。1403年明成祖朱棣从他侄儿建文帝手中夺得皇位之后,他突发奇想把都城从南京迁到北京(即元大都,那时叫北平府)去。

  不过,朱棣的迁都计划并没有一步到位。虽然1403年(永乐元年),他就宣布建立北京,将北平府改为顺天府,但这只是让北京取得了陪都的地位,南京仍然号为京师,也就是首都。不过北京这个陪都不同寻常,它一开始就建有一整套的政府机构,设有北京留守、行后军都督府、行部、国子监等等。所谓〃行〃,就是中央派驻的意思。北京的行部是六部的综合机构,设尚书两人、侍郎四人。六部的具体业务,由郎中等官员分工负责。

  到了1406年(永乐四年),朱棣开始在北京大兴土木。因为规模大,要求高,基建工程足足费时一十五年,直到1420年(永乐十八年)冬天,才基本完工。朱棣确实是北京城市建设史上贡献卓著的人物,今天北京二环以内城池宫室的规模和格局就都是他那个时期留下来的。

第8节:北京:在必然与偶然之间(4)


  1421年(永乐十九年)春天,朱棣迁都到北京,北京改称京师,老京师变成了陪都南京(应天府)。朱棣回到北京后,只活了三年半时间就在征蒙古的途中病死了,皇位由他的儿子朱高炽继承。朱高炽一直不支持父亲的许多政策(包括都城北迁),他一即位就宣布要还都南京,取消北京的京师称号,北京都司也复称行在。不过,他皇帝当了不足一年就死了,由儿子朱瞻基继了大位。朱瞻基(宣德帝,庙号宣宗)在位十年,既没有取消他父亲南迁的成议,也没有实施南迁的行动,其未能决断的主要原因应当是出于大局安危的考虑吧。

  明朝的定都问题一直到1441年(正统六年)才最后解决。这年,朱瞻基的儿子朱祁镇(英宗)颁诏,定北京为都,复称京师。这样,北京的国都地位总算确立下来了,但后来的历史证明,这对于明朝来说并非是一件好事。作为国都,北京实在过于接近边境(而且是最具威胁的边境)了,因为这点,它一次又一次地给明朝造成灾难性的后果,最后政权的覆灭也不能不说与此有关。就在朱祁镇定都北京之后八年(1449年),崛起的蒙古瓦剌大举入侵,直逼京畿,结果导致土木堡一场大败,朱祁镇本人也当了俘虏。皇帝被抓走了,怎么办?北京城里乱成一团,〃群臣聚哭于朝,议战守〃,有人主张迁都南京,以于谦为首的主战派极力反对,他们担心,一旦迁都,就会像宋朝南渡一样,再也回不来了。为了保卫这座孤立在敌前的首都,于谦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事实上,当时如果没有于谦领导下的北京保卫战的胜利,蒙古军队定会把北京城烧杀掳掠一空,北京城的命运走向就不好说了。

  当蒙古人的势力逐渐衰落下去时,女真在满洲却一天天强大起来。满人进了北京以后,围绕着是不是在北京建都的问题上发生过争论。保守的满洲贵族们心系关外的故土,留恋旧有的生活方式,主张〃还守沈阳,或退保山海〃。独揽大权的摄政王睿亲王多尔衮野心大,眼光也远,他说先帝(皇太极)说过〃若得北京,当即徙都,以图进取〃,必须按既定的方针办。在多尔衮的坚持下,北京被再次定为帝都。如果单纯从〃图进取〃的角度看,多尔衮未必不会考虑到都城进一步靠南会更有利一些,但当务之急却是先进关站稳脚跟再说。北京是大明京师,让顺治帝在这里登基,就意味着满人正式入主了中国,时不我待,越快越好。况且这也是当时自己占领下的惟一一座旧都,没有其他选择的可能。与此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要想在中国建立长治久安的统治,必须取得广大汉人在政治上的认同感,即承认新朝是传统皇权的合理继承者。

  于是,在清朝二百七十年间,北京作为国都,享受到了优先而系统的建设和发展的机会,这方面的成就,当然反过来使其国都地位被进一步确认。

  如果从公元938年耶律德光定幽州为南京算起,北京作为帝都,为时大约八百年(扣除辽末金初的五十年、金末元初的六十年和明初的五十年)。这是帝都北京的光荣和宿命,是偶然,但同时也是必然。

  因为就像飞机一定要抵达地面,不管是以优美的方式还是悲壮的方式,北京的帝都身份只要条件具备的话,那是迟早要到来的:

  从纯军事角度讲,首都城市必须建立在有利的地理位置上,有险可恃,以有助于战时的守御,此即所谓的〃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勿近旱而水用足;下勿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管子o乘马》)。但实际上,作为国家的根本所在,首都〃大山之下〃或〃广川之上〃的地理位置仅具象征意义,古代中国真正的战争时期少有两军长期对峙于首都之下的现象。一旦大军压境,往往早已人去城空。因此,古代中国的首都更多地建在政治需要与军事需要相结合、并且也更有利于实施政治统治、具有便利交通条件的重要战略位置上,以有利于战时指挥调度,同时也有利于政治统治渠道的畅通。西安赖以建都的关中平原东临滔滔的黄河,其余三面则是大山环峙。它的西南面有太白、终南、骊山、华山等峰峦构成的秦岭山脉,西面是高大的陇山,北面有梁山、黄龙山、岐山等构成的北山山系。只有函谷关一线开向东方,山川形势十分险要,历来有〃金城千里〃、〃四塞以为固〃之说。与西安较为类似,地处九州之腹的洛阳背靠邙山,面对龙门,东有虎牢险关,西接函谷要隘,因而被认为是〃天地之所合,阴阳之所和。控以三河,固以四塞〃。除此之外,南京则以〃长江天堑,龙蹯虎踞〃,且〃控引二浙,襟带江淮〃,具有重要的战略优势。而北京与关中一样,具有非常优越的军事地理条件。这是北京成为帝都的必要条件之一。

第9节:北京:在必然与偶然之间(5)


  与政治、军事因素一样,经济因素也是古代中国择都所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很明显,首都所需物资如果不能得到有效供给,城市的政治功能就难以得到有效发挥。与西方中世纪城市较强的经济属性不同,中国古代城市政治、军事功能非常强大而经济功能却较为弱小,城市仅仅是〃王公贵族的营垒,帝国广阔疆界中实现行政统治的独立的岛屿〃(《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城市的生存与发展仰赖于农村的经济给养。而在各等级的封建城市中,首都又因其消费人口的众多而必须通过行政的力量从全国各地聚集资源,首都所需运送的物资数量也更巨。

  这种经济的因素从两个方面影响了中国古代都城的选择:一是所选定的都城位于富庶的农业区域中心。在这方面,中国古代八大古都中的西安、南京、杭州等三大古都的优势体现得较为明显。西汉时期西安所处的关中平原为当时天下最为富庶的农业区域,〃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史记o货殖列传》)。南京位于已得到较大开发的长江三角洲西端,三国时期为吴国首都。而富庶的区域农业经济也正是南宋选择杭州作为首都的重要原因之一。二是所选择的都城交通相对发达,能够较为便利地从各地运输物资至此。洛阳之所以自西周初年起即被作为陪都建设,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定都于此有利于集聚贡赋、积储物资,因为洛阳处于〃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的中心位置。在开封被定为北宋王朝首都之前,这一城市已发展成为交通非常发达的〃北控燕赵,南引江淮〃的水陆都会。

  而汉唐以来中国政治重心与经济重心的分离,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的综合和大运河的兴修,则是北京最终于元代以后发展成为统一帝国首都的根本原因。

  至关重要的原因是,长城沿线以北游牧民族与南方农耕汉族之间长期持续不断的争夺是我国大一统王朝首都位于北方的决定性因素。因为较之农耕经济而言,北方草原上的游牧经济的最重要特征即在于其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无论雪灾还是旱灾,任何一次较大的自然灾害都可能对其基本的生存造成直接威胁。为了维持生存,草原民族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南向入侵。而草原民族的长期马上骑射生活又使其较之南方汉族更具战斗力。尽管从春秋战国开始,南方汉族政权为抵御草原民族的入侵而开始修筑长城,直到晚近的明朝长城又再一次得到强化,但是长城从来没有真正阻挡住来自北方的入侵。因此,对于任何一个已实现内部统一的封建王朝来讲,〃攘外〃便成为维持其统治的一项长期不断的基本任务。维持国家统治的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