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901年:一个帝国的背影-第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国排外运动之所以发生,乃由于华人之渐渐自觉,外来新文化,实与中国国情不适之故。更加建造铁路之时,漠视坟墓,以至有伤居民信仰情感。而近年以来,瓜分中国常为世界各国报纸最喜讨论之题目,复使中国上流阶级之自尊情感深受刺激。最后更以欧洲商人时常力谋损害华人以图自利,此种阅历,又安能使华人永抱乐观?至于一二牧师做事毫无忌惮,以及许多牧师为人不知自爱,此则吾人不必加以否认怀疑者。(《瓦德西拳乱笔记》,1900年12月26日记。王光祈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1月版,第86页。)

  瓦德西客观地审视了西方势力对东方古老文明的肆意践踏,以及由此而导致的1900年发生在中华帝国的东西方巨大的冲突。

  只是,这时候的大清帝国的朝廷已经不可能对帝国的命运有任何自己的见解了。 

月亮门里的盘算

  慈禧在西安所住的房子有个圆形的月亮门。因为是冬天,门外挂上了棉门帘。军机大臣王文韶晋见的时候,只看见外面的长方形门帘而忘了里面还有一道圆形门,于是掀开门帘往里走,一下子被圆门的下沿绊了个跟头,栽在慈禧面前。接着,另一个军机大臣赵舒翘也来晋见,同样也是一头栽在了慈禧的面前。

  慈禧在西安的行宫是原来帝国的陕西省衙门,衙门里的北院为巡抚所居,南院为总督行馆。巡抚的院子房间多一些,于是慈禧连同光绪一起住进了北院。院子内破败不堪,杂草丛生,不少房间漏雨。尽管当地官员尽最大努力修缮了一番,但还是显得过于简陋,拿慈禧的话来说,“仅蔽风雨而已。”她和皇上的房间可能不至于漏雨,但是包括随行太监和其他宫内人等的房子就顾不上许多了,皇亲国戚数百人把巡抚院门前小胡同的民房都塞得满满的。

  时值陕西大旱。都说皇上是条龙,但是这条龙并没有把雨水带来。多年未遇的大旱灾使本来北方最富庶的关中地区饥民遍地。把草根树皮都吃光了的百姓老幼相扶,像黄土高原上的沙尘暴一样向南滚动,都聚集到西安附近的平原上来了。现在的西安是帝国的“都城”了,太后和皇上在此,饥民的大量聚集令负责皇室安全的官员心惊胆战,他们调集了大量官兵把太后和皇帝居住的“皇宫”围了个铁桶一般。饥饿的百姓知道皇上近在咫尺,就拼命地向“皇宫”拥来,他们认为越靠近皇上越不可能饿死。果然,慈禧下令在西安城关设立粥厂救济饥民,但是每天举着破碗围着粥锅的饥民达十万人以上,粥厂里犹如汹涌澎湃的人海,坐在巡抚院子里的慈禧都能听见哭喊鼎沸之声。她下令增加粥锅的数量,最后,二十多口直径两米的大锅锅下熊熊燃烧,锅内日夜蒸腾,远看仿佛西安城沦陷于战火,近看才知道帝国的“临时都城”成了个公共大饭堂。慈禧又命令修建“暖厂”,顾名思义,就是给饥民们避寒的地方。这样的“暖厂”每一座都规模巨大,全城建达十多处时,西安城又成了个巨大的宿营地。1900年西安赈灾规模在帝国历史上是前所没有的——“非圣驾在此,断乎无此财力。”(胡延:《长安宫词》。载《清代野史》卷二,巴蜀书社1998年9月第一版,第707页。)

  在帝国各地通往西安的数条大道上,木轮马车满载着货物,在操着不同口音的官军的押解之下,马头向西,风尘滚滚,浩浩荡荡,日夜不绝。车上装载的不仅是大米,更多的是帝国各地官员向太后表示的“孝心”:山珍海味、鸡鸭鱼肉、土特产品、奇花异果、绫罗绸缎、狐貂皮张、宝石玉器、工艺古玩——各地官员表示“孝心”的车队除了有官军一路保护外,还配有相当一级的官员陪同,为的是把各地大员们亲手写的供奉清单面呈老佛爷。在帝国北方的运输业从来没有过的繁荣之中,有一种插着黄色旗帜的车队特别引人注目…车上装的全是白花花的银子。帝国各省各地每年往朝廷上缴银子,一直是让老佛爷烦心的事情,因为那些“没良心的东西”总是用各种借口少交或者迟交。而现在不大一样了:慈禧到达西安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各省派出催银子的钦差,这些钦差到达各省督府,把帝国皇室的流离失所一描绘,很少有大臣不心疼的,于是上缴银子的事今年显得颇有些自觉了。

  1900年的西安是帝国北方最幸运的一个城市。

  慈禧也知道西安不是北京。她骨子里是小户人家的闺女,知道过日子的不容易;同时她也是一国的皇太后,知道那些经手钱粮的官员们经常有什么花招。所以,尽管各地的贡品陆续到达西安,慈禧还是决定亲自掌握财权。她刻了个小手章,上面的印文是“凤沼恩波”。小印章挂在她的腰间,皇室内的支出,哪怕是领取“一钱一米”,都要找她盖章——这个差使在京城的皇宫时是内务府大臣和太监总领做的。在京城,她一个人每月的花费在4万两银子以上,而现在,整个皇室所有的费用被她控制在了1万两以内。不久就又是她的生日了,有人想为她请戏班子唱戏,她想都没想地开口就骂了一顿,并且宣布以后一切节日庆典、典礼筵宴统统取消。

  关中的冬季的严寒冻死了不少饥民,为减缓寒冷,慈禧和皇上的房间里都铺上了很薄的毡子,但已破旧不堪。有人提议更换,慈禧坚决不准。后来睡觉的房间的玻璃破了,她让宫女剪出图案稠密的窗花贴上。除夕之夜,太后照例赏赐皇帝、皇后和各大臣物品,但是滞留在京城皇宫里的几个皇妃亲手制作并且派人送来的一些棉布袜子她没舍得赏出去,那是她自己也很需要的。有人给皇帝去找上等貂皮没找到,只有用直隶官员送来的下等貂皮给皇帝做了件马褂。皇后和妃子们只要暖而顾不上豪华了,青衣棉袍,个个像土财主的家眷。太监们为了防寒,头上都用土蓝布裹着,看上去“状如营兵”。元宵时刻,慈禧下令民间不许点灯,为的是荒年省油。太监们不愿意太后的住处“没有一点喜气”,于是用纸糊了几个灯笼挂在慈禧的门楣上,第二天就被寒风刮没了。有个姓缪的专门为皇宫画画的云南女人跟随慈禧跑出来了,幸亏有了她,她能陪着慈禧说话,“闲论古今”,因此慈禧称她为“缪先生”。“缪先生”能为慈禧搪塞寂寞,但不知没有“缪先生”的皇上在没有了珍妃的日子里整日看着皇后的那张脸该怎么度过关中的漫漫寒夜。

  其实,珍妃仅仅是光绪皇帝为众人所知的“痛”。一块亮在明处的伤疤千人看万人摸无论如何也有麻木的时候。作为一个有着壮美的山河与四万万人口的帝国之君,光绪内心深处最隐秘的“痛”是另一个如花似玉江南女子。他因为无法彻底忘记她那柔媚鲜美的容貌而必须一个人默默忍受着煎熬。虽然光绪名为帝国的皇帝,可他甚至见不到他在这个帝国内最喜爱的女子。他一生惟一一次见到她是在光绪十三年的冬天,那时年轻的皇帝要结婚了,五位满洲秀女入宫候选皇后。光绪只看了一眼就将她永远记在了心底,他拿着一块如意向她走去,可这时候慈禧在旁边咳嗽了一声,然后轻轻地说了一句:“皇上!”并“以口示意其首列者”——慈禧的侄女裕隆正站在五位满洲秀女的第一位。光绪停下了脚步,他又看了一眼那个令他心仪不已的江南女子,最后转身将手中的如意“授其侄女”。裕隆成了大清帝国皇帝光绪的皇后。其时,五位满洲秀女中礼部左侍郎长叙的两个女儿被选为后来的谨妃、珍妃,而江西巡抚德馨的两个女儿立刻被送回了老家。慈禧知道一旦将皇帝真正爱恋的女子留在宫中,即使为妃也必有后患,因为那个“诱惑”了光绪的巡抚女儿定会让皇上日后“不思正事”。

  光绪皇帝就这样亲手放弃了他一生中的最爱。像他其他的所有遭遇一样,他总是在做不能原谅自己的事情,于是一生都处在备感自己无能的恼怒中,这种恼怒别说发泄甚至都不能流露,光绪由此成为最可怜的一位皇帝。历史描述他的时候无不都是痛心的文字。光绪已经被抚养他至18岁的这个老女人用各种威仪和虐待吓成了只能是这样的一个人。大清帝国的皇帝连自己喜欢什么样的女人都决定不了,对于眼前这个混乱不堪的帝国他又能怎么样呢?

  西安知府胡延是个忙人,他新近被任命为“内廷支应局督办”,一听这个官衔就知道他要为皇室操办一切。能够有幸接近太后和皇上是他升官发财的千载难逢的好时机,只是伺候皇室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胡延几乎心力交瘁。有一天,慈禧写了一些“福”字赏给各大臣,大臣们集体谢恩之后刚退下,胡延听见慈禧在屋里轻轻地叹息了一下:“胡延较前清瘦,首郡政繁,劳苦可知也。”胡督办听见后,感动得差点没就地跪下,他含着眼泪跌跌撞撞更加忠心耿耿地跑前跑后张罗去了。

  在世界历史上,皇室因为某种变故而流亡的事情不算新鲜。皇家一旦沦落到民间,似乎都变得更像“一群人”了,皇家的脾气也顿时小了不少。“太后之性情,平日极为温蔼,好书画,喜观戏,但有时发怒,则甚为可怕。”(《景善日记》1900年农历五月初五日。)慈禧的脾气之大,帝国人所共知,而今年竟是更甚。年初,从正闹义和团的山东赶到京城参加考试的济南府考生王国军被录取为状元,这个前程似锦的新科状元的高兴劲儿还没过去,内监便给他送来慈禧的赏赐,一条五尺长的白绢和一句话:赐自尽。这个苦读数年终于熬出结果的山东青年还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法便在内监的监视下上了吊。原来,慈禧调阅他的考试文章时,只看见了他的名字便立即大怒,在其文章上批了下一行字:你亡国君大清,我死济南国军。正为义和团的事情而烦恼的慈禧认为这个人竟然敢叫“亡国君”,肯定是在蓄意诅咒她。在那些烦恼的日子里,最受折磨的是太监们。一个太监奉命陪同住在颐和园的慈禧下棋,这个太监在快赢棋的时候忘了形,说他要将老佛爷一军!这个太监立即被拉下台阶打了40板子,当天晚上他就爬到昆明湖边栽到湖里淹死了。义和团进了京城之后,太后打太监的次数骤然增多。每天早上,稍有差池的太监就被罚自己掌嘴,清脆的打嘴巴声成了慈禧那些日子每天的晨曲。一声“皇太后进膳”的呼喊声等于是个行刑的命令——几个掌刑太监排列整齐,都背着个黄布口袋,里面装着十根竹竿前来陪同慈禧进膳,因为每顿饭都会有太监挨打,行刑声和哀求声将伴随着她吃饭的整个过程。帝国宣战之后,慈禧的寝宫外常常跪着一大片她认为有过错的太监——“每天责打太监不下百人。”后来她开始不喜欢挨打的太监的哀求声和哭声了,于是让行刑的太监在打人的时候用数层浸湿的棉纸把挨打的太监的嘴封上,挨打的太监还没被打死就被憋死了,宫里向慈禧报告被窒息而死的行刑结果的名词是“气毙”。

  在西安寒冷狭窄的“行宫”里,尽管“御膳”菜肴的花样远不够百道,房间里也没有几大缸南方水果熏出来的清香,相反满屋子都是炭火散发出的呛人的味道,但慈禧显得安静多了。她裹着皮褥子开始思考——这不是一个帝国的统治者关于国家命运的思考,而是一个民间老太婆坐在炕上的盘算,盘算的内容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无非就是这日子该怎么过。

  现在的日子好像不会太受罪。向各省派去催要税银的大臣个个都是心腹,看来问题不大。南方的封疆大臣们还算是有良心,只要他们的车马不断,这里怎么也不会断了供应。岑春煊被授了陕西巡抚,想必这块地方闹不出大乱子;庆亲王已经在北京和洋人接上了头,他的头衔是“特命全权钦差大臣”,是代表朝廷和洋人们交涉的,洋人们别以为大清国没了主子。更重要的是庆亲王从京城送来了几个太医院的御医,这是要紧的事,有个毛病,总不能招当地的土医进宫,不方便不说,开的方子谁敢吃?有了毛病干挺着弄不好要出人命。

  慈禧正盘算着,一个令她吃惊的消息传来:军机大臣刚毅死了。慈禧并不会为一个忠心耿耿跟随她多年的大臣死去而吃惊,一个大臣对她来讲活着和死去都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令她吃惊的是刚毅的死法。刚毅,这个一心支持废除光绪、狂热吹捧义和团“法术”的满族大臣,这个为了载漪的野心而鼓动帝国向使馆进攻、向洋人开战的风云人物,1900年8月联军攻陷北京城后,他被联军列入坚决惩办的要犯名单。他是这个名单上第一个死去的帝国大臣,不过他不是被处死的,他是自己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