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古人在室外尚左,所以如果需要解下马来另作他用就解左骖,这是对别人的尊重。《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公使阳处父(晋大夫)追之(指被晋俘获又释放的秦大夫),及诸河,[秦人]则在舟中矣,[阳处父]释左骖以公命赠孟明(秦大夫)。”《史记·管晏列传》:“越石父贤,在缧绁(léixiè,雷榭。指牢狱)中。晏子出,遭之途,解左骖赎之,载归。”这是对国家法令的尊重。《史记·司马穰苴列传》:“[齐]景公遣使者持节赦贾(庄贾,齐景公宠臣,因迟到被司马穰苴斩了),驰人军中。穰苴曰:‘将在军,君令有所不受。’问军正曰:‘驰三军法何?’正曰:‘当斩。’使者大惧。穰苴曰:‘君之使不可杀之。’乃斩其仆(赶车人)、车之左驸(同拊。fù,富。夹车木)、马之左骖以徇三军。”这是对军法的尊重。《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晋文公]解左骖而盟于河。”这是为了杀马以盟,用左骖是对河神的尊重。古代驾车的驭手在车箱的正中或左边,释左骖也比较方便,不妨碍继续驾驭。
因为以四马为常,所以古人常以驷为单位计数车马。《论语·季氏》说“齐景公有马千驷”,这不只是说他有四千匹马,也指他有一千辆车。一车为一乘,说到多少乘也就意味着多少组与之相应的马。《国语·晋语》:“秦后子来仕,其车千乘;楚公子干来仕,其车五乘。”千乘言后子富有,五乘言公了干贫穷。《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载,晋文公为公子时出亡在外,“及齐,齐桓公妻之,有马二十乘,公子安之”。有二十套车也就有了相应的其他财富,因此他安于齐而不想奋斗了。又《襄公二十二年》:“楚观起有宠于令尹子南,未益禄,而有马数十乘,楚人患之,王将讨焉。”由于同样的理由,楚人从观起无缘无故拥有大量车马而感到了子南把持国柄培植个人势力的威胁。乘既然常与“四”这个数字相连,所以也就可以作为计数之词。《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写秦军打算偷袭郑国,中途遇到郑国商人弦高,为了让秦军产生郑已有备的错觉,弦高“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乘韦,既四张熟牛皮。
古代的达官贵人都要乘车。《汉书·董仲舒传》:“乘车者,君子之位也;负担者(背、挑重物),小人之事也。”《晏子春秋·内篇谏上》:“景公有男五人,所使傅之者皆有车百乘者也,晏子其一焉。”有车百乘即大夫之家。同篇中还有晏子的一句话:“有车之家,是一国之权臣也。”车,已经成为等级制度的一个部分,因此历代帝王都要对车服品级制度作出规定,任何人不得僭越。另一方面,该乘车而不乘也是为礼制和社会舆论所不允许的。《论语·先进》:“颜渊(孔子最得意的学生)死,颜路(颜渊之父)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外棺)。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孔子的儿子)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从大夫之后”是谦辞,孔子这时正作鲁大夫,大夫就必须乘车。《史记·范睢列传》:“范睢曰:‘……睢请为见君于张君(张禄,范睢自己的化名)。’须贾曰:‘吾马病,车轴折,非大车驷马,吾固不出。’范睢曰:‘愿为君借大车驷马于主人翁。’”“固不出”即“当然不能出门”,不是须贾的双足不肯沾地,而是身份的限制,他这位魏国的大使不能丢魏国的面子。
二、车的部件和马饰
1.车的部件
车厢叫舆。舆的左右两边立木板或栏杆可以凭倚,叫荩▂ǐ,乙)。前边的横木可以手扶,叫式,通常写作轼。行车途中对所遇见的人表示敬意就扶轼低头,这个动作也叫轼。《论语·乡党》:“见冕者与瞽者(盲人)虽亵(熟悉)必以貌(以表情致礼),凶服者式之,式负版者(版:指国家档案)。”《礼记·檀弓下》:“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再进一步,对所尊敬的人所居住的地方也要轼,《史记·魏世家》:“[魏文侯]客段干木,过其闾(lǚ,驴。里巷的大门),未尝不轼也。”《礼记·曲礼上》:“式路马。”路马是天子的马的专称。敬君兼及其牲畜,未免太过分了。《万石君列传》:“过宫门阙,万石君必下车趋,见路马必式焉。”万石君以敬慎事上著称,但见到主子的马而“式”,被作为恭谨过人的例证写出来,说明别的臣子并不都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