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直话直说的政治-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麦凯恩的个人政治利益,决定跨党选票成为不可能。但推动这一跨党选票的政治力量,却说明两党都在重新组合。这一不稳定的状态,正是里根与克林顿的政治遗产的综合体现。本来,共和党被新英格兰地区的财阀所主导。这些大资本家对于“新政”以来民主党的干预性大政府的理念,不仅不坚决反抗,而且亦步亦趋,跟着大兴福利、提高税率。他们只不过是希望企业界的人能够出来领导政府而已。所谓“里根革命”,则打破了这些新英格兰金融巨头对共和党的统治,联合了南部和西部的保守势力。从此以后,所谓新英格兰温和派在共和党内变得一蹶不振。当今的布什政府更是试图继续里根式的保守主义,以南部作为政治基地来确立自己在全国政治中的优势。
    但是,虽然里根主义与布什主义属于同一政治血脉,其社会基础却有所不同。里根的保守主义,是南部的基督教保守派与西部的个人自由主义者(libertarians)的联盟。其共同的敌人是罗斯福新政以来的自由派(liberals)。在他们看来,自由派倡导大政府,提出所谓“伟大社会”的计划,要把美国变成一个福利国家,是1970年代经济与社会危机的根源。但是,这两派力量却有根本的区别。南部保守派有着庞大的教育程度甚低的白人下层选民(即所谓蓝领阶层)作为基础,以基督教保守主义为主要意识形态,要求政府替天行道,贯彻基督教的精神,干预个人的道德与生活领域,直接挑战政教分离的理念。特别是在堕胎、同性恋等问题上,南部保守主义都坚持极不宽容的右翼宗教立场。他们反对新政以来的联邦政府,主要是打着州权的旗号,要在这一旗帜下维护他们在南部的宗教和种族的既得利益,反对联邦政府以政教分离、种族平权等旗号对南部的生活方式进行干预。西部的个人自由主义者,则包括大量专业阶层。这些人受的教育较高,思想开放宽容,拒斥的是群体对个人的压制,不管这个群体是工会、政府,还是大企业、教会。他们投里根的票,是因为反对的是政府干预个人生活、无限扩张福利、把这个人挣来的钱装到那个人的兜里。
    当南部保守主义还是共和党内部的异端、以自由派为主导的“新政”民主党主导着美国政治之时,个人自由主义者和南部的保守派就结成了天然的政治联盟。里根虽然是个虔诚的基督徒,但他的政治基地是加州,骨子里是个人自由主义者,一生的政治信仰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让“政府从老百姓的生活中走开”。所以他减税十分坚决,但执行起南部保守主义的道德信条来,却是嘴硬手软,甚至当加州州长时还签署了容许堕胎的法案。
两党政治第6节 美国两党政治的新格局(2)
    从里根卸任到布什上台的12年间,美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克林顿执政8年,不仅改造了民主党,而且改变了美国的政治图景。克林顿意识到,里根已经埋葬了传统自由派的政治前途。民主党要想执政,就得抛弃“新政”以来的大政府理念。所以,他严守财政纪律,限制福利的增长,制定了一系列亲企业、鼓励自由贸易和个人创意的政策,宣布“大政府的时代已经结束”。如此一来,南部保守主义和西部个人自由主义的联盟丧失了共同的敌人,其联盟就开始散架。许多个人自由主义者成了克林顿的选民。加州如今更是民主党的稳固基地。特别是在管理经济的问题上,以企业界为背景的共和党一直在选民中压民主党一头。但克林顿之后,选民变得更信任民主党掌管经济。
    等布什上台时,他不仅“享受”着里根的遗产,而且不得不面对克林顿给他创造的政治难局:许多个人自由主义者已经接受了克林顿的经济政策。布什在这方面,可打的牌并不多。他所可以借助的,基本上只剩下南部基督教保守主义这一支,其社会基础比里根要单一得多。所以他唯一可走的棋,就是巩固这一坚如磐石的政治基地,从里根那里进一步右转,以基督教保守主义作为自己的意识形态,形成了媒体所称的当今美国政治中极度的“两极化”(polarization)现象:一半人以宗教般的狂热捍卫布什,另一半人成了“谁当总统都比布什好”的ABB(Anyone but Bush)。
    不过,这一“两极化”的用语容易使人产生望文生义的误解,以为美国左的更左,右的更右。在现实生活中,实际上出现的是如下两种现象:第一,两党在政治上都向右转。从里根开始,右翼在共和党内就压倒了温和派。布什则比里根更右,更意识形态化。克林顿对民主党的改造,也是抛弃“新政”以来的一些左翼理念,把左派党变成了中间党。第二,一般美国的选民,不仅没有两极化,反而趋同化,在一些重大政治与社会问题上的看法比以前更加接近。比如大部分美国人都支持死刑和更严格的枪支管制。他们强烈反对在升学、就业上对有色人种的特殊照顾,但也要求政府保证有色人种在社会中不受歧视。他们对堕胎意见分歧,但一般都反对联邦政府出面禁止堕胎。总之,比起1930年代和1960年代来,左右两翼的选民之间的鸿沟已经窄多了。这也是为什么在罗得岛、纽约、夏威夷、康涅狄格、马萨诸塞、马里兰和加利福尼亚等几个最反布什的州,都选了共和党人当州长。
    这样的现实,给民主党和共和党带来了不同的问题。两党都向右转,左翼社会力量就没有人代表,由此引起民主党左翼的反叛。2000年大选,纳德举起绿党的旗帜和民主党决裂,把布什送进了白宫。共和党由于布什义无反顾地右转,其极右翼少数派(如当年布坎南的选民)就掀不起大浪。但是,中间的温和派受到了忽视。特别是当选民的政治分歧日见平和,而职业政客为了赢得自己的核心选民的支持仍然一意孤行地走极端之时,中间派力量就不得不开始重新寻求自己新的代理人。
    这就是克里和麦凯恩跨党选票为什么具有感召力的原因。麦凯恩出身的亚利桑那州,本是极右翼的教主戈德华特的老家。里根就是在1964年支持戈德华特竞选总统时登上全国政治舞台的,并成为戈德华特之后右翼的领袖。不过,亚利桑那州近20年人口结构变化甚大,新移民,特别是倾向民主党的拉美裔大量涌入,使已经不是保守主义的核心基地,渐渐变成一个温和的州。同时,麦凯恩本人虽然对外强硬,但在内政上观点温和,2000年大选时对南部的基督教保守主义的种族倾向曾公开谴责,在伊战后又反对布什的减税,强调消除联邦赤字的重要,得到许多中间选民的支持。这也是他能够左右这次选举的力量所在。
    克里看到经济日渐好转,伊战则危机重重,靠经济牌打倒布什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只有借伊战作为自己的主要武器。但是,1960年代末和1970年代初,民主党由于反对越战,在国防问题上失去了选民信任。乃至伊战最黑暗的时刻,选民仍然在伊拉克问题上更信任布什。克林顿虽然在内政问题上促成了民主党的右转,但其任内没有重大国家安全危机,没有机会在国防上完成右转的使命。克里不在总统任上,在这个问题上更没有信誉,所以希望借麦凯恩之助,使民主党在国防上重新建立信誉,彻底完成民主党的转型。这一去向,在近年来涌现的所谓“新民主党”人中,也颇有市场。
    克里和麦凯恩的跨党选票虽然很可能因麦凯恩对个人政治利益的计算而变得不可能,但这一假设中的联合选票一旦实现,就将成为突破了两党政治架构的100多年未有之大变。更重要的是,这一联合选票的支持率,比现在任何一党的选票的支持率都高出许多。这说明尽管政治领袖之间还没有达成共识,但突破两党政治或对两党进行重新组合的社会基础已经形成。
    如果克林顿不是因性丑闻遭共和党的暗算,戈尔就会在2000年继任为总统。碰上“9•;11”,一个民主党的政府就会乘机抢占强硬的国防和外交路线的高地,挽回越战以来对外软弱的恶名。如此一来,共和党在政纲上就更无优势可言。所以,2000年布什阴差阳错地就任总统,救了共和党一命。今年他连任的意义,就是卡住民主党在国防、外交上右转的道路,保持共和党这一几乎是绝无仅有的优势。但问题是,布什今年要胜只能是险胜,并不能解决共和党社会基础过于狭小的难局;如果一败,民主党就可能把克林顿开始的革命完成。一个右翼的民主党,虽然面临着其左翼的反叛,但社会基础远比布什的社会基础要广泛。而以后的共和党如果想摆脱现在这样狭窄的社会基础,向中间靠拢,其右翼由于在布什任上已经发展得过于强大,一旦反叛起来,恐怕比纳德对民主党的反叛更有杀伤力。所以,有的保守派评论家忧心如焚地说:今年布什一败,共和党就要玩儿完。
    可见,里根与克林顿到底谁大,我们还要“且听下回分解”。
    2004年7月1日
两党政治第7节 美国人挣多少?(1)
    世人都说美国富。但一般的美国人到底挣多少?对这个问题,即使在美国住了10年也难有个概念。美国人注重个人隐私,特别是财产上的隐私,对自己的收入不谈,对别人的也不问。媒体上曝光的,常常是些名流的收入,几百万乃至上亿皆不是新鲜事,但没有代表性。
    美国是个用统计数据管理的社会,数据从来都不缺。比如,美国的人均国民经济生产总值达38620美元,在全国14300万纳税的家庭中,中等家庭的收入接近45000美元。但这样的数字,还是过于抽象笼统。中等家庭规模各异。即使求个2。6的平均数,每个家庭处境还是不同。比如,有的家庭必须每年花上万美元供孩子上大学,有的则没有这个负担。过中等家庭的日子是个什么滋味,还是难以体会。
    另外,富与穷是个主观感觉的问题。这个感觉每天在变,很难有个确定的结论。不过,美国人觉得自己是穷是富,对政治却有重大的影响。如果大部分美国人觉得自己太穷,日子越过越难,在任总统的位置多半就保不住。如果大家觉得日子过得蒸蒸日上,在任总统则几乎肯定连任。2000年这个问题则变得更加复杂。根据经济学家的数学模型,目前经济恢复强劲,布什没有理由落选。但是,一系列民调显示,老百姓的自我感觉,和经济数据并不一致。GDP在涨,企业利润在提高,老百姓却觉得日子不好过。美国人的富与穷,成了典型的半杯子空还是半杯子满的问题,就看政治家怎么包装这个现实了。
    今年初出版一本《低工资的美国》(Low Wage America),多少为我们了解一般美国人的收入提供了一些线索。该书的一个结论是:越来越多的美国人挣的工资难以养家。在上个世纪的大部分时间,一般美国家庭是男人工作。换句话说,一个核心家庭只有一个人在外面挣钱。于是,“家庭工资”,也就是足以养活一个家庭的工资,成了劳工阶层工资的理想标准。
    如果以这个标准衡量,当今的美国人就有了普遍的家庭财政危机。在2001年,1亿个有全职工作的美国人中,大部分人的收入在35,000美元以下。32。8%的人能够挣到4,500美元以上。能够挣到65,000美元的,不过占这1亿人中的15。7%。美国生活费用甚贵。按一般中产阶级的标准,即使65,000美元养活一个有孩子的家庭也并不太宽余。可见,绝大部分美国人挣的工资,养家很勉强。
    当然,如今时代不同了,妇女早已走出家门工作,一个人的工资并不代表一个家庭的收入。但是,即使把妇女的工资算进去,前景也不乐观。目前三分之一的美国家庭只有一个人工作。这样的家庭中,不少是因为挣钱的人收入甚高,配偶不需要工作。在另外三分之二的家庭中,则常常有两个或三个人在外面挣钱。不过这些第二份或第三份收入,常常低得可怜。比如,大部分家庭中的妻子都出去工作,但她们中有固定的全职工作的不到一半。一般而言,这些妻子们的中等收入只有18,000美元。在一个典型的“双职工”家庭中,妻子的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36。1%。若以这个比值估计,大部分家庭的收入恐怕过不了5万。
    父母挣的钱无法养家,未成年的孩子只好出门打工。美国常常指责一些穷国雇用童工,侵犯人权。但你走到美国的店里就明白,青少年打工属于司空见惯。老实说,孩子打工主要不是穷困现象。美国人从小注意培养孩子自食其力。许多富家子弟常常会出去打工,这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