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近代中期宗教史-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湿婆主毁灭。罗易在众多的印度教经典中最看重《梵经》,因为它的一神论 

  色彩最鲜明,认为世界上最高的存在是“梵”,只有梵是最真实的,其他的 

  一切都是梵的“幻现”。罗易坚持《梵经》这一基本思想,视梵天为最高的 

  创造者。 

       如何理解梵的本性,在印度教中也是有不同见解的。传统上以拟人观看 

  梵,称它为“原人”,有千头、千眼、千足。由原人的头生出婆罗门,从肩 

  生出刹帝利,由腿出首陀罗。这是种姓制度的一个思想依据。罗易反对把梵 

  视作人,认为它是非人格,无名状的,是一种抽象的一般的存在,却又可以 

  为人们所理解。罗易想以这种理论作为铲除种姓制度的思想武器,消除印度 

  教徒的种姓隔阂。 

       印度教有强烈的消极遁世倾向。罗易认为这是阻扼民族觉醒和政治上走 

  向成熟的重要因素。他极力反对转世轮回和因果报应说,这种观念让人禁欲 

  苦行,以此作为摆脱轮回之苦的门径。罗易鼓励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积极为社 

  会服务,参予社会变革的实践。他吸收基督教和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的人文思 

  想,建立一种新的道德体系,提倡努力进取,平等博爱,以改变人们的传统 

  道德观念。 



① 培伦主编:《印度通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 年版,第342 页。 

② 同上。 


… Page 70…

     改造旧的宗教礼仪也是罗易领导的宗教改革的重要内容。印度教特别看 

重繁琐的宗教礼仪,有数不清的宗教节日和祭祀活动,视其为神人沟通、摆 

脱苦难所必需。祭祀必须由婆罗门主持,他们是“人间之神”,垄断经典的 

解释权。复杂的礼仪充满神秘色彩,禁锢人们的心灵,而且还加强着种姓制 

度。罗易认为,信仰神,体验神的主宰作用,并非一定要借助那些礼仪,只 

要克制自己的情感,投入沉思默想之中,就可获得关于神的真知。内心的真 

诚信仰和实践上自觉地遵行神意,就是虔诚的教徒。在罗易创建的梵社庙堂 

中就不设神像,不搞什么仪式,只是静静地祈祷,沉思。 

     罗易改革印度教最大的功绩是将理性精神注入了印度教,改变重启示的 

神秘主义传统。他不主张盲目迷信经典,而是从现实生活的需要和经验出发 

研究和理解经典,从中阐发出符合时代精神的教义来,这是对印度教的最根 

本性的改革。 

     罗易是推进印度教改革的卓越思想家,又是位有胆识的社会活动家。他 

顶着顽固分子的攻击将其改革的思想付诸实践,向延续几千年之久的陈规陋 

习宣战。1828年,罗易组织了梵社。这是个宗教性社团,也是个社会政治性 

的组织。在罗易领导下,梵社一视同仁地聚集各方人士,组织实施广泛的社 

会改革计划。首先,梵社积极推动反萨蒂制度 (寡妇殉夫)的斗争。它的成 

员深入到群众中做宣传,劝阻殉夫者,其间遇到很大阻力。萨蒂制度根深蒂 

固,即使那些受害的妇女也是相当顽固地坚持这一习俗。罗易广泛争取社会 

各界的支持,他直接向英国的自由派人士和英国的殖民当局做工作,迫使当 

局颁布了禁止萨蒂的法令。其次,梵社致力于提高妇女地位的工作。他大造 

舆论,反对童婚,反对禁止寡妇改嫁,主张妇女有受教育的权利,有财产继 

承权。罗易认为,寡妇所以自愿焚身殉夫,无财产继承权是重要原因。丈夫 

一旦死去,其遗孀就失去生活的经济来源。给予寡妇继承亡夫遗产的权利, 

就为取消萨蒂制度准备了经济条件。梵社本身在提高妇女地位方面做出榜 

样,他的成员不搞童婚,吸收妇女入梵社,创办女校,发行妇女专刊。再次, 

梵社积极倡导消除种姓制度,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陈述种姓制度的弊端, 

也推动殖民当局在法律上限制种姓制度。不过,这毕竟是触动了印度最深层 

的社会结构,阻力就不只是来自政治和宗教方面了。种姓一直是印度人联结 

个人和社会的纽带。如果打破种姓制度,印度人就必须重新确认自己的地位, 

重新寻找进入社会的途径,这取决印度人民个性发展的程度,就不是思想批 

判和简单的几条法规能够解决问题的了。就这一点来说,梵社不可能完成从 

根本取消种姓制度的任务,它的贡献在于跨出了历史的第一步。 

     罗易特别看重教育改革,他认为愚昧无知是印度落后的重要原因,因而 

把启迪民智作为民族复兴的基本道路。早在1816年,罗易在加尔各答就创建 

印度学院,这是印度按现代方式进行有组织的教育和西方教育的开始,在印 

度教育史上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该学院课程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使用英 

语和印地语。罗易力主废除梵文教育制度,认为它只会向青年灌输对本人和 

社会毫无实际用途的语法细则和抽象区别,使人思想僵化,丧失活力。这是 

一种使受教育者永远保持中世纪的愚昧状态,使国家永远处于黑暗之中的教 

育制度。罗易说,新式教育就应该把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科学知识传授给青年 

人。在罗易的倡导下,印度的新式学校发展很快,为印度培养了大批新型知 

识分子。 

     在本文叙述的历史时期,锡克教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锡克教的创始人是 


… Page 71…

那纳克(1469—1539年),他是印度教虔诚派运动的成员,后来吸收伊斯兰 

教苏菲派的成分,提出新教义。他坚持一神论,视真主为唯一的信仰对象, 

反对印度教的多神崇拜、偶像崇拜、种姓制度、苦行及消极遁世,革除印度 

教的繁杂教仪,主张在神面前人人平等。锡克教自它的第三代领袖开始行祖 

师制,称历代领袖为师尊,那纳克被追谥为第一代师尊,第十代师尊哥宾德·辛 

格 (1666—1706年)时废除祖师制。 

     早期锡克教主教宗教宽容,不同宗教间和睦相处。特别反对印度教和伊 

斯兰教间相互残杀,奉行非暴力主义。它的第五代师尊曾卷入莫卧儿朝廷内 

部争夺皇位的斗争,受到阿克巴的儿子吉汗吉尔的处罚。这事是个转折点。 

锡克教由此放弃了宗教宽容思想和非暴力主义,将与伊斯兰教作战纳入信 

条,尊与伊斯兰教作战而死的领袖为殉教者。自第六代师尊起,锡克教教团 

建立了纯粹军事性的组织,向黩武政治的转变成为锡克教历史上的一个特 

色。1661年,第九代师尊得格·巴哈都尔继位。他继承了先辈的好战传统, 

处处与莫卧儿朝廷为敌。在发动了一次对莫卧儿的圣战失败后,得格·巴哈 

都尔被俘,1675年被处死。这更激起了锡克教徒对莫卧儿人的仇恨心理,他 

们认为,得格·巴哈都尔只是一个和平主义的游方宗教徒,并没有损害任何 

人,却被莫卧儿人以煽动暴乱处死,这是对锡克教的凌辱。锡克人从此更为 

好战,与世人为敌,同莫卧儿、印度教徒、英国人开始不断的战争。第十代 

师尊哥宾德·辛格(1675—1708年)为适应这种战争生活,加强内部的集权, 

建立了“卡尔沙”,即神权政体。锡克教的哲学基础没有改变,但外表和仪 

式有很大更动。男教徒的名字加“辛格”,意为“狮子”,女教徒名字加“考 

儿”,意为“公主”。入教典礼称“帕胡尔”,意为“剑的洗礼”,用双锋 

剑搅匀水以洒身。以“师尊万岁”为该教口号,教徒必须祀奉祖师那纳克, 

严守教规。教师要蓄长发,身佩匕首,梳头髻,戴环饰,着宫廷仪式裤。严 

禁教徒吸烟饮酒、寡妇殉夫、杀婴、搞偶像崇拜,只许将精力全部贯注到刀 

剑武功上,准备随时战斗,杀戳敌人。依靠这样一套新名称、新服饰、新礼 

仪,哥宾德·辛格动员了锡克人的全部精力,将其引向一个唯一指定的方向。 

锡克民族也被塑造成一种有特定目的的民族。1708年,第十代师尊被一个阿 

富汗人杀死,生前他曾宣布,以后的师尊会从“卡尔沙”中找到。这样,父 

子相袭的师尊制实际上就被废除了。 

     哥宾德·辛格之后,锡克人向旁遮普扩展势力,在这里,他们遇到一支 

信奉印度教的队伍。后者曾大败锡克人,但却未能从根本上战胜他们。锡克 

人为自身生死存亡而战的自觉性和团结一致支撑着自己,成为力量的源泉。 

据说,锡克教的敌人曾哀叹,要完全消灭锡克人的势力,必须等到他们的宗 

教热忱消散之后才有可能。在旁遮普,锡克人组成12个战士社团,称“密尔 

斯”,由强有力的酋长领导,建立起“神权政治的联盟封建制度”。 

     锡克人的团结一致,以对外部敌人的作战为前提。1767年以后,深入旁 

遮普的印度教势力被打败,锡克人之间的战争就开始了,各“密尔斯”为争 

夺联盟的统治权相互倾轧。英国人利用了他们的这个弱点。1849年,经过两 

次战争之后,英国人打败了锡克人,控制了旁遮普。 

     基督教在近代向印度的传播,与西方殖民者的侵入是同步的。1498年5 

月17日,瓦斯科·达·伽马到达印度西海岸。1502年,达·伽马第二次来 

到印度,占据一些据点。整个16世纪,葡萄牙在东方称雄,由葡萄牙支持的 

天主教修会开始派传教士到东方来。1517年,圣方济各会传教士到达果阿。 


… Page 72…

1542年,耶稣会传教士沙勿略奉葡萄牙国王若奥三世的派遣,以教皇保罗三 

世使者名义到达果河。沙勿略吸收不少印度低种姓人加入天主教,唆使这些 

人拆毁印度教庙宇,捣毁偶像,建筑天主教堂。1579年,两位耶稣会士被派 

到莫卧儿宫廷,1594年,耶稣会士哈维尔和平西哈被邀请到莫卧儿宫廷,但 

他们企图说服莫卧儿的统治者们改宗基督教的努力却毫无结果。 

     17世纪初,耶稣会士诺贝利到果阿,他改变使印度人欧洲化的传教策 

略,着婆罗门服饰,学习当地语言,用简明易懂的方式,结合印度人的文化 

心理特点传教,收效不小,许多高种姓的印度教徒改信天主教。但诺贝利的 

策略受到罗马教廷的谴责。 

     17世纪开始,荷兰、英国、丹麦等国的势力先后进入印度,新教各宗派 

也开始到印度传教。17世纪初,荷兰人在印度建立联合东印度公司,取代了 

葡萄牙人的地位,荷兰归正宗传教士开始渗入印度。1616年,丹麦人建立了 

丹麦东印度公司,1705年,两名德国哈雷大学的传教士受丹麦国王的派遣到 

印度传教。英国于1600年建立东印度公司,英国的新教传教士也随之来到印 

度,他们中间较有影响的是国教会牧师亨利·马丁(1781—1812年)。他于 

1806年抵印,1810年用印地语译成《圣经·新约》,后来又将其译成阿拉伯 

语和波斯语。基督教各宗派,包括耶稣会,都把办学校、医院、慈善事业当 

作传教活动的重要一环,想借此引起当地人的好感,促其皈依,也确有效果, 

同时间接促进了印度近代文教卫生事业的形成和发展。 


… Page 73…

                         七、清朝前期的中国宗教 



     1644年6月6日,在清军包围之下的北京城内,传闻吴三桂将于今日护 

送崇祯太子朱慈娘回京。亡明的官员们备好銮仪法驾,随卤簿 (皇帝专用的 

车驾仪仗)迎候太子于朝阳门,望尘伏道左,及登舆,仰视非太子,乃清摄 

政王多尔衮。众人惊愕之间,大队清军已入城。6月15日,多尔衮命令京城 

大半屯驻清兵,划东城、西城、北城、中城为八旗营地,而汉人则一律驱至 

南城,划南城为民居。其时,内城中有两位西洋人士,也当在迁出之列。两 

人向摄政王上了一道奏折,申明自己是来华传教的天主教传教士,以阐教为 

本,劝人忠君尽孝,贞廉守法,现居所存有修历法用的大批资料,请仍准居 

留原处。第二天竟获准,并在教堂门口贴了一道不准滋扰的上谕。这两位洋 

人就是天主教的耶稣会士汤若望(德国人,1622年来华)和龙华民(意大利 

人,1597年来华)。这是清朝政府第一次与基督教接触,充分表现了入主中 

原的少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