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管理制度这种东西也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几千年前的刑法本质上就是管理制度。从古到今一直在强调管理制度,就是因为管理制度能提高组织的效益。然而,很多组织的管理制度并不能起到应有的效用,关键要找到怎样的制度才是适用的,才是既能威慑又能激励受众的。
实行怎样的管理制度要跟组织所处的外部环境以及内部实际情况相适应。
从近代企业产生以来,组织管理制度发展的总趋势是“从硬到软”,或者是从强制制度向约束制度发展。
麦格雷戈的“X理论”以及泰勒的“经济人理论”认为人天生是懒惰的,没有责任心,只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而劳动,甚至不愿意工作。在这种理论的影响下,管理者在制定管理制度时,也只会考虑到以怎样的方法强迫员工劳动。所以,在工业经济初期,管理制度是强制性的“硬”要求,严格规定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甚至对员工完成某项工作的动作都有要求。这种程序化的管理制度完全没有对员工的关心,只是一味地以提高生产效率为目的,员工迫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也只能服从这种强制制度。电影片段中陈总舵主提出的n条近乎残忍的会规就是强制型管理制度的典型。
陈近南似乎也是“X理论”的积极倡导者。更确切地说,陈总是荀子“性本恶”的拥护者。他坚信只有严厉的制度才能对下属产生鞭策的效果,并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
随着时间的推移,“X理论”和“经济人理论”在西方已经逐渐地没落了,员工是“社会人”,除了经济上的需要外,员工渐渐会反抗过于苛刻的制度,争取自己的权利以及在社交、个人成就等方面的需要。相应地,企业管理制度出现了“软化”的趋势。正如“人际关系之父”罗伯特·欧文提出的改善工作条件、制定《童工法》、缩短工作时间等管理方法,都是前所未见的。此时的管理制度已经开始对人本身有了关心和思考。这在陈总舵主n+1这个场景中似乎也有体现。
陈不仅是一个“强硬派”,在柔性管理上也有一定造诣。他知道单凭严厉的规章制度是无法让韦小宝就范的,他更洞察到韦小宝在钱(社交)、女人(生理)、权利(个人实现)上的需要,然后巧妙地设置一个期望,并与其结为师徒。这样剩下的结果就只有一个,就是韦小宝的言听计从了。
时间又回到现代,“柔性管理”、“人性化管理”成为近期理论界和企业界讨论得最为热烈的一个话题,反映在管理制度上就是“软化”的问题(即管理制度的软化)。大家似乎已经达成了一个共识,人性化管理的一个必然趋势就是管理要柔性,制度要软化。但是要怎样柔性,软化到什么程度,都没有一个定论,即便是在西方发达国家也是如此。那到底如何是好呢?
经过我们上边对陈总舵主管理手腕的分析,大家应该知道谜底了。在不同企业实行同一种管理制度软化措施显然是不可行的。我们先把中国企业进行管理制度软化这个大的特殊性(也就是中国企业的共性)解决了,然后各企业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加以小的调整就事半功倍了。
“柔性管理”、“人性化管理”这些都是从西方发达国家引入的概念或思想。就中国企业现在的实际情况,还不适合实行跟西方完全一致的“柔性管理”,但是这种管理思想的精髓我们必须吸收过来。现在我国企业的员工管理关键是要“软硬兼施”,反映在管理制度上就是要将原来一味的强制性管理制度适度软化。而指导这项工作的思想应该是以中国传统思想(例如,孔孟的儒家思想和荀子的法家思想)为主,辅以西方的管理思想。另外,在进行改革时,切忌一步登天,而要循序渐进、摸着石头过河才是最稳妥最明智的做法。
第一部分 “鼎”级管理
第2节 “瓜子激励”的启示
陈近南在用几句虚无缥缈的话获得了其他下属效忠的承诺后,就准备向完成本次盗取《四十二章经》的关键人物——韦小宝下手了。我们且看陈总舵主是怎样激励核心员工的。
场景n+1
人物:陈近南 韦小宝
陈近南:你跟我进来!
陈近南:小宝,你是个聪明人,我可以用聪明的方法跟你说话。外面的人就不行!
韦小宝:不解!
陈近南:读过书明事理的人,大多数已经在清廷里面当官了。所以我们要对抗清廷,就要用一些蠢一点的人。对付那些蠢人,就绝对不可以跟他们说真话,必须要用宗教形式来催眠他们,使他们觉得所做的事都是对的,所以“反清复明”只不过是个口号,跟“阿弥陀佛”其实是一样的。清朝一直欺压我们汉人,抢走我们的银两跟女人,所以我们要反清。
韦小宝:要反清抢回我们的钱跟女人,是不是?复不复明根本就是脱了裤子放屁,关人鸟事呀!行了,大家聪明人,了解!继续!
没事儿侃两句——
对不同的员工要用不同的激励方法。
陈近南在招收会员时是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战略方针的。这就给他动员大家时带来一定的麻烦,在开帮众大会(现在的说法是全体股东大会)时,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唯物辩证法的指导下,对某些低能帮众用“反清复明”的公司战略就可以麻醉。对韦小宝等核心员工则没那么简单了。除了用“银两跟女人”等实际利益去短期激励外,陈总还软硬兼施,安插了大小双儿在他身边,随时准备将不听话的韦经理就地正法。这可谓是将韦经理的命运与天地会的命运系在一起了,陈近南真不愧为一位管理大师。
组织要生存,要发展,最重要的资源是人。
组织获得了合适的人力资源后并不代表就可以一劳永逸了。怎样最大程度地发挥这些人力资源的效用就成为这个阶段急需解决的问题。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是必须的,他是企业将其远大理想转化为具体事实的连接手段。综观当今国内外企业的激励方式,概括起来大概有三种,即以经济利益为核心的激励机制,对人力资本的权利和地位进行的激励以及通过企业文化进行的激励。同样的方法,为什么有的企业运用起来十分有成效,有的就不行呢?
在讨论怎样才能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之前,我们先回答这样几个问题:
(1)建立这个激励机制的目的是什么?
(2)是否一定要建立这个机制,建立的成本是多少,通过激励我们能得到的收益又是多少?如果不这样做,还有没有其他成本更低的办法达到类似的效果?
(3)激励的对象是谁,他们是否值得去激励?
回答完这几个问题,再来考虑一下怎样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的问题。虽然前三个问题的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但里面是否还深藏着什么呢?这还是应该认真去思考一下的。
第一个问题,建立激励制度的目的是什么?很显然是提高员工工作效率,进而提高整个组织的业绩以获得更多的利润。虽然答案如此直接,但现实中就存在很多为了激励而激励的现象,甚至是仅仅为了建立一个好看的机制,如果是这样的话,后果就可想而知了。大家扪心自问,您周围是否发生过这样的事情。
第二个问题是有关必要性的。如果根据您企业的实际情况得出的答案是必须建立的,恭喜你,通过这一关的检测了。
最后一个问题看似简单,但是很多企业根本就没想过这个问题。所以他们到死也不会明白,他们苦心建立起来的激励机制为什么没有效用。问题在于,您激励的对象是否正确,也就是说他们是否真的值得去激励?如果您的员工本来就不是称职的员工,不具备职位要求的能力,那么,无论如何去激励也不会有太大的效果。简单地说,问题出在招聘上,这是最要命的。想不到这几个问题中还有那么多需要注意的吧?
我们看看陈近南是怎样考虑的。
首先,他十分明确自己激励下属的目的是希望他们能偷得《四十二章经》,进而获得宝藏并切断龙脉,这样反清复明(他表面上是这样说的,但实际上是不是自己想做皇帝就不得而知了,编者认为这种可能性极大)就希望大增了。
第二个问题,他自己去偷经书的难度极大,现在只需要给韦小宝一个荣华富贵的期望就可以了,没有直接的成本。在当时来说,这是成本最低、收效最大的方法。
最后,陈总慧眼识人,他认识到韦小宝的机警、滑头等特点正好符合该工作的要求,发展潜力很大。在与韦小宝面谈之前,陈近南已经确定了这几个问题的答案了,剩下来的就是如何让韦小宝为他卖命,也就是怎样激励他的问题了。
在开始讨论如何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之前,大家先看看一个从嗑瓜子中悟出的道理。
我们公司附近有一家川菜馆。由于该菜馆价钱公道,味道地道,服务周到,于是我便成了那里的常客,几乎每天的午餐都在那里解决。这家川菜馆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在客人落座之后,服务员会给每一位客人端上一盘炒好的葵花子。吃着葵花子,品着花茶,等待上菜的时间就会变得很短。
天天嗑瓜子,对嗑瓜子就产生了兴趣,后来专门对嗑瓜子研究了一番,发现了一些规律:
(1)无论人们喜欢与否,很容易拿起第一颗瓜子;
(2)一旦吃上第一颗,就会吃起第二颗、第三颗……停不下来。
(3)在嗑瓜子的过程中,人们可能会做一些别的事情,比如,去洗手间等等,但是,回到座位上以后,都会继续嗑瓜子,不需要他人提醒督促。
(4)大多数情况下,人们会一直嗑下去,直到嗑光为止。
为什么会这样呢?总结一下,我认为有三大原因:
(1)嗑瓜子这种行为很简单。因为简单,人们很容易开始这种行为;因为简单,人们很容易掌握技巧,成为熟手,并且不断改进嗑瓜子的方法,这个过程增强了人们的自信,在潜意识中人们期望享受这个过程。
(2)每嗑开一颗瓜子人们马上就会享受到一粒瓜子仁。这一点至关重要。嗑开瓜子后马上享受到香香的瓜子仁,这对嗑瓜子的人来说是一个即时回报;就是这种即时回报微妙地发挥着作用——激励着人们不停地去嗑下一颗瓜子。
(3)一盘瓜子一个一个嗑起来,过一会儿就有一堆瓜子皮——能够看到嗑瓜子的成就。
作为管理者,如果谁有办法能够让他的下属像嗑瓜子一样愉快地完成工作,那么他就成功了。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已经发现,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困难。
首先,我们要学会分解任务,把复杂任务分解为若干个简单的、容易做的小任务。就像嗑瓜子一样容易做,再把这些容易完成的小任务分到员工手中。员工一定会乐于接受这样的任务。
第二,我们要及时促使下属开始工作。例如,帮他明确工作目标,提供工作条件,规定开始的时间。在下属对任务充满热情的时候就让他开始工作。
第三,对于员工每一次完成任务都要给予及时的激励。这种激励必须是及时的。就是说,员工完成任务以后,第一要激励,第二要马上激励。
第四,向你的下属展示他的工作成就,并且让他知道,你看到他的成就很开心。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简单来说必须具备“嗑瓜子”的几个特质。
首先,分配给下属的工作或任务必须是他能(或者是经过努力后)完成的,这样才能令人看到希望。
其次,必须给员工完成任务提供必要的帮助并限定其完成的时间。有帮助,有压力,有动力,这样才能驱动人朝目标不断前进。
最后,领导应该及时给予下属帮助和反馈,使他们有持续前进的动力和能力。
陈近南对其下属是十分了解的。他精辟地把下属分为两种人——聪明人和蠢人。对于大部分不够聪明的下属(也就是蠢人),他就用“反清复明”这些虚无缥缈的目标去麻醉他们。后面的剧情大家也清楚地看到这些没有思想的人都是死得最快的,而韦小宝等聪明人也就是“天地会”的核心员工最终就找到了宝藏。
面对聪明的韦小宝,陈总显示出的是令人恐惧的睿智。他在短短的时间里对韦小宝了解得十分清楚,他知道韦小宝需要什么,并在安排任务时,让小宝坚信任务有难度但经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
陈总的激励手段最可贵的一点是,他的激励是一种长期性的激励。
首先,他与韦小宝结成师徒关系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