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喋血东线-苏德的较量-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43 年1 月22 日,苏军对被围德军发动了全线进攻,德军溃不成军。1月24 日,保卢斯把德军所处的绝境告诉希特勒:“部队弹尽粮绝。。已无法进行有效的指挥。。伤员18000 人,无衣无食,也无药品绷带,继续抵抗下去已无意义。崩溃在所难免。部队请求立即允许投降,以挽救残部生命。”但是,希特勒却做了这样的回答:“不许投降。第六集团军必须死守阵地,直至最后一兵一卒、一枪一弹。他们的英勇坚持对建立一条防线和拯救西方世界将是永远难忘的贡献。”
  继续抵抗已无多大意义,也不可能。但希特勒仍希望第六集团军继续抵抗下去。
  1943 年1 月30 日,是希特勒上台执政10 周年。保卢斯来电说:“最后崩溃不出于24 小时。消息是令人沮丧的。”但希特勒决定给在斯大林格勒前线的保卢斯集团封官加爵。希特勒对约德尔说:“在德军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陆军元帅是被生俘的。”于是,他给保卢斯发去一份电报,授予他元帅节杖军衔,所部117 名军官也各升一级。
  l 月31 日,保卢斯给希特勒发去电报:“第六集团军忠实于自己的誓言并认识到自己所负的极为重大的使命,为了元首和祖国,坚守自己岗位,打到最后一兵一卒、一枪一弹。”事实上,保卢斯并未战至最后一兵一卒,就在他发出电报之后不久,他就成了苏军的俘虏,这个骄横跋扈、显赫一时的德军元帅这时完全失去了“不可战胜”的威风,灰溜溜地当了俘虏。
  1943 年2 月2 日,被围德军全部投降和被歼。顿河方面军司令罗科索夫斯基向斯大林报告说:“1943 年2 月2 日16 时,顿河方面军的红军完成了您的命令,击溃和消灭了被围的敌军斯大林格勒兵团。。斯大林格勒市和斯大林格勒地区的战役已结束了。”
  保卢斯集团30 万人全部被歼了。
  在这场延续200 天的大血战中,德军伤亡100 万人以上,损失坦克3000辆、飞机3000 架、大炮12000 门,这是希特勒发动侵略战争以来的一个最大失败。这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它标志着希特勒开始由战略进攻走向战略防御,直至最后失败。
  希特勒对保卢斯的“贪生怕死”后悔莫及,他在最高统帅部会议上说:“他们已经在那儿投降了——正正式式、完完全全地投降了”,保卢斯“在最后时刻玷污了许许多多人的英名。他本该以一死而摆脱一切痛苦,升入永生不朽和民族长存的天国,但他却偏爱去莫斯科”,“就我个人来说,使我最伤心的是,竟然提拔他这样的人当陆军元帅。我本来想以此来满足他最后欲望的。在这次战争中,我将不再任命陆军元帅了。”
  不过,希特勒还是作出了一项自欺欺人的决定。于2 月3 日发表特别公报:“斯大林格勒战役已经结束。第六集团军在保卢斯元帅的卓越领导下,忠实地履行了他们打到最后一息的誓言,为优势敌人和不利于我军的条件所压倒。”然后播放了贝多芬第5 交响乐的第2 乐章,宣布全国致哀4 天,一切娱乐场所停止活动。
  对于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失败,德军师长特拉米尔抱头痛哭地说:“我们也遇到过失利,遇到过一切,但是这样惨败,却从来没有。”一个德国老将军这样哀叹道:“我快60 岁了,我在德国军队里服务了40 年,但这种失败却没有见到过。”
  斯大林对苏军所取得的胜利激动不已。对于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发挥过重大作用的朱可大和华西列夫斯基,斯大林给予了最高的特别奖赏:1943 年1 月18 日,晋升朱可夫为苏联元帅,1943 年2 月16 日,授予华西列夫斯基元帅军衔。朱可夫在二战爆发时只是个军长而已,而华西列夫斯基在1943年1 月18 日才被授予大将军衔,此后不到一个月就升为元帅.他们的晋升速度,堪称世界之最。
  朱可夫将军说:“苏联军队在斯大林格勒附近的胜利奠定了战争中向有利于苏联的根本转折的基础。”的确,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八德黑兰会议
 
 
  以希特勒为首的法西斯侵略者首先向全世界人民发难,挑起战争,其最终结果是促使全世界不同政治信仰、不同种族、不同语言、不同国度的人民结成联盟、并为希特勒一伙修筑死亡之路。反法西斯联盟越战越勇,希待勒灭亡的命运已定,只是时间的问题。为了尽快地战胜共同的敌人,以及就战后的安排交换意见,英、美、苏三国领导人决定在1943 年的深秋进行会晤。这次会晤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也就是希特勒的最后时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为全世界所瞩目。
  为了开好这次会议,三位领导人曾进行了长时间的书信往来,他们一致认为,三国领导人的会晤是必需和重要的。1943 年秋,国际反法西斯战争进程中出现了有利于同盟国的明显转折,在苏德战场、北非一地中海战场和太平洋战场上,国际反法西斯同盟都取得了重大胜利,战略主动权已经完全转入同盟国手中。因此,不仅出于军事上,而且也出于政治上的考虑,迫切需要三位领导人会晤,就进一步加强合作,协同作战,以便尽快击败法西斯侵略者,并就战后处理战败国,重建被解放的国家,建立维护和平安全的国际机构等重大问题进行安排。
  但在什么地方举行会议,曾经成为一个难题。斯大林希望会议在离苏联较近的地方举行,理由是苏德战场上正进行着激烈的战争,他作为一个最高统帅不能长久离开莫斯科。而罗斯福却借口美国宪法不允许总统长期不在华盛顿。
  1943 年9 月6 日,罗斯福在给斯大林的信中表示他“可以到诸如北非那样远的地方进行会晤”。丘吉尔则希望会晤最好在塞浦路斯或喀土穆进行。斯大林却在9 月8 日提出伊朗作为“三巨头”会晤的最合适的地点。两天后丘吉尔答复说,他“同意去德黑兰”。然而,罗斯福仍坚持在别的地方会晤,并提出了各种方案。10 月14 日·他在给斯大林的信中写道:“开罗在许多方面是吸引人的,据我所知在那里的城郊、金字塔附近,有一家旅馆和几所别墅,这些场所都可以完全和外界隔绝起来。在前意属厄立特里亚首都阿斯马拉,据说有一些非常好的建筑物和一个任何时候都可以使用的飞机降落场。其次,也可以在东地中海的某一港口会晤,只要我们每人都备一条船,如果这个想法合您意的话,我们可以提供一艘很好的船,完全听您和您的随行人员支配,使您完全可以独立活动,同时可以同贵国舰队保持经常的联系。另一个建议是在巴格达附近会晤,在那里我们可以设三间舒适的营房,周围布置足够数量的苏联、英国和美国警卫人员。最后这个想法似乎是值得考虑的。”
  苏联政府仔细考虑了罗斯福的建议,还是认为不能采纳。10 月19 日,斯大林在给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信中写道:“很遗憾,我不能认为您所建议的那些地点比德黑兰更合适。问题不在于安全,因为安全问题并不使我担心。”接着斯大林作了说明,1943 年夏秋两季苏军开展的攻势节节胜利,这表明苏军对德国的攻势能继续下去,夏季攻势可能发展成为冬季攻势。斯大林写道:“我的所有同事都认为,这些军事行动需要最高司令部每天的指导,并且要由我亲自同司令部联系。在德黑兰,和其他的地方不同,可以通过电报或电话与莫斯科直接联系。因此我的同事们坚持以德黑兰作为会晤地点。”
  一周之后,罗斯福回了信,他仍然拒绝去德黑兰,理由是通往伊朗首都
  的航线有高山阻隔,那里经常一连好几天不通飞机,因此飞机从华盛顿运送急需总统批阅的文件,可能会耽误很长时间。鉴于这种情况,斯大林考虑让苏联政府第一副主席莫洛托夫代替他参加首脑会议,这样的活,选择会晤地点的困难就不存在了。斯大林表示,他希望他所提的建议将能使有关各方面都满意。
  至此,形成了这样一种局面,如果罗斯福继续拒绝去德黑兰,那末斯大林就可能根本不参加拟定举行的会晤。罗斯福不愿失掉与苏联首脑亲自接触的机会,最后终于改变了自己的观点。11 月8 日,他写信给斯大林,通知斯大林,他同意于11 月28 日至12 月1 日在德黑兰举行三国首脑会议。
  在德黑兰会议召开之前,为了加强主要同盟国之间的了解和联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为召开首脑会议事先作了安排,1943 年10 月19 日至30 日,苏、美、英三国外长在莫斯科召开会议。三国代表团的领导人是苏联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美国国务卿科德尔·赫尔、英国外交大臣安东尼·艾登。此外,三国的一些高级军事参谋人员也参加了会议。会议讨论了有关战争进程及战后安排等重大问题。据艾登回忆:“三国政府同意了议程,每一主角都有一个他认为特别重要的题目。苏联人所关心的是1944 年春天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最合乎赫尔心意的题目是关于战争目标的四国宣言和维持和平的国际组织。我的目的是就建立盟国可以磋商与战争有关的机构达成协议,因为这些问题正纷纷找上门来。所有这些主要目的都一一得到实现。”
  三国外长会议通过了四国宣言,即《四国关于普遍安全的宣由于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在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中国作为四大同盟国之一的国际地位受到普遍重视。据赫尔回忆,关于中国参加四国宣言的事他曾同莫洛托夫商量过,赫尔说:“美国政府就中国局势做了并正在做一切可能的事情。在我看来,不能把中国从四国宣言中删去。我的政府认为,现在如果苏联、大不列颠和美国在宣言中把它抛到一边,那在太平洋战区很可能要造成可怕的政治和军事反响。”莫洛托夫表示承认赫尔说得有道理。于是通过外交途径商定,中国驻莫斯科大使傅秉常与三国外长一起在“四国宣言”上签了字,所以成为四国宣言。
  宣言的主要内容是:美、英、苏、中政府共同遵照1942 年1 月1 日《联合国家宣言》及以后历次宣言,一致决心对它们现正与之分别作战的轴心国家继续采取敌对军事行动,直至各轴心国在无手件投降的基础上放下武器为止。。
  它们认为必须在最短期间,根据一切爱好和平国家主权平等的原则,建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所有这些国家不论大小,均可加人为成员国,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四国宣言具有重大的国际意义。它为战后和平的缔造奠定了基础,并为后来的联合国工作确定了一些基本原则。
  外长会议还通过了另外三个宣言,即关于意大利、奥地利和德国暴行的宣言。
  10 月30 日,外长会议结束。斯大林在克里姆林宫的叶卡特琳娜大厅举行宴会,招待与会代表。赫尔与斯大林坐在一起,并进行了长时间的愉快的谈话。据斯大林当天的译员别列日科夫回忆,斯大林低声对他说:“注意地听一下,把我下面的话逐字逐句地翻译给赫尔先生听:苏联政府研究了远东的局势问题并已作出决定,在盟国打败希特勒德国、结束欧洲战争之后,苏
  联将立即对日本作战。请赫尔先生转告罗斯福总统说,这是我们政府方面的立场。但目前我们还要保守秘密。”赫尔自己在回忆录中也说,斯大林告诉他一个异常重要的信息,“我对他表示衷心的感谢”。
  经三国外长会议的准备和安排,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德黑兰举行了美、英、苏三国第一次首脑会议(1943 年11 月28 日至12 月1 日)。参加会议的人员还有三国外交顾问和军事参谋部代表。
  英、美代表团到达伊朗首都后,按原计划他们的首脑都要住在各自的大使馆里。如果这样安排,罗斯福每天要乘车经过毫无保卫的几条街道前往苏联大使馆和英国大使馆(两处相距不远)。在罗斯福搬进美国大使官邸不久,莫洛托夫便告诉美国驻苏大使哈里曼说,苏联情报人员已经发现,在亲纳粹的伊朗人和纳粹特务中正在策划着一个阴谋,企图暗杀这次会议的三巨头或其中的一个。所以斯大林建议罗斯福搬到苏联大使馆内一所单独的楼房,那里有苏联警卫人员严密保护,可以安全地举行会议。丘吉尔所下榻的英国大使馆和苏联大使馆紧挨在一起。只要用几块高高的挡板截断两个使馆间的街道,再在中间开辟一个通道,就能把两个使馆连成一个整体。这样苏英两国代表的安全就有了保证,因为这一片领土都警卫森严。罗斯福欣然接受了斯大林的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