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喋血东线-苏德的较量-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冬天里的复苏
 
 
  在高加索会战的同时,苏军还向库尔斯克和哈尔科夫方向及顿巴斯展开了进攻,这次进攻于1 月中旬开始,由沃罗涅日方面军在西南方面军和布良斯克方面军部分兵力的配合下,对德B 集团军群的主力沃罗涅日集团进行了几次战役。
  为了歼灭德军沃罗涅日集团,苏军先后实施了奥斯特罗戈日斯克—索什和沃罗涅日—卡斯托尔诺那两次进攻战役。
  为了粉碎奥斯特罗戈日斯克、卡缅卡、罗索什地域的匈牙利第二集团军、德军第二十四装甲军和意大利阿尔卑斯步兵军,夺占利斯基坎捷米罗夫卡铁路,并为尔后向哈尔科夫和顿已斯两个方向实施进攻创造条件。苏军沃罗涅日方面军的第四十集团军、坦克第三集团军、空军第二集团军、独立步兵第十八军和骑兵第七军会同西南方面军第六集团军实施了奥斯特罗戈日斯克—罗索什战役。
  苏军定于1 月14 日发动主攻,但是预先在1 月12 日以一定兵力进行的试探性侦察就使德军乱作一团,以致苏军能够突入匈牙利防御纵深4 公里多。1 月13 日,沃罗涅日方面军第四十集团军转入进攻。14 日,其他参战部队全部转入进攻。苏军在作战中,对德防御中的地雷场第一次使用了坦克推动的滚压式扫雷器开辟通道。据苏联报道,火力准备和直接瞄准火炮射击的效果极佳,以致敌炮兵观察所在最初的几分钟内就被摧毁,苏军的步兵和坦克一4 拥而入,几乎毫无损失。那些轴心国部队扼守一年而没有加固的野战防御阵地终于在1 月15 日被苏军从3 个方向突破。虽然匈牙利装甲师一再进行反冲击。16 日,匈牙利军队的通信系统陷入瘫痪,防御处于完全无组织的状态。17 日,苏军第四十集团军左翼各兵团前出至奥斯特罗戈日斯克地域,在此与独立步兵第十八军相遇。18 日,雷巴尔科的第三坦克集团军和莫斯卡连科的第四十集团军在阿列克谢耶夫卡附近会师,包围了匈牙利第二集团军的大部、意大利阿尔卑斯步兵军的一部以及第二十四装甲军和克拉默集群的全部。此前,经波德文尔诺那向卡缅卡进攻的苏坦克第三集团军第十二军已前出至卡尔片科沃地域,并与独立步兵第十八军取得联系。这样敌重兵集团基本兵力(13 个师)不仅已被合围,而且被分割成奥斯特罗戈日斯克和罗索什两个孤立部分,德军被围集团于19 日~27 日遭到歼灭。苏军空军第二集团军对粉碎该集团起了重要作用。
  德军被苏军分割包围,切断了退路。希特勒这时仍表示不太想让第二集团军从沃罗涅日退却。然而,对这些部队来说,斯大林格勒的先例是不能再重演。它们放弃并纵火焚烧了沃罗涅日城,趁着猛烈的暴风雪,许多股被围部队且退且战向西逃跑,其中大部分部队冒着摄氏零下25 度的严寒向雷耳斯克长途跋涉了190 多公里才与自己的部队会合。他们的重型装备几乎丢失殆尽。
  此次战役,苏军向纵深推进140 公里。德军15 个师被歼,6 个师遭重创,86000 多名官兵被俘。苏军在德军防御中打开了250 公里宽的缺口,为实现沃罗涅日—卡斯托尔诺那战役和向哈尔科夫方向进攻创造了条件。
  1 月24 日,苏军沃罗涅日方面军第四十集团军和加强坦克第四军向戈尔舍奇诺耶、卡斯托尔诺那方向实施突击,对盘踞沃罗涅日的德军形成合围态势。德军开始撤向顿河对岸。沃罗涅日方面军第六十集团军各兵团在追击德军过程中于25 日解放了沃罗涅日。苏军沃罗涅日方面军第三十八集团军于同日,布良斯克方面军第十三集团军于26 日先后转入进攻,向下斯托尔诺那总方向实施突击。28 日,苏军第四十、第十三、第三十八集团军的突击集团军在卡斯托尔诺那地域会师,切断了德军向西退却的主要道路,同时,苏军第十三、第四十集团军各一部顺利西进,构成了合围的对外正面。德军第二集团军主力和匈牙利第三军(约9 个师)在卡斯托尔诺那东南地域陷入合围。苏军沃罗涅日方面军和布良斯克方面军主力利用既得战果,开始向季姆河及奥斯科尔河方向发动总攻。2 月2 日,苏军前出到指定地区,战役结束。尔后,苏军在行进间向库尔斯克和哈尔科夫两个方向发展进攻,继续实施歼灭被围歼之敌的战斗。
  沃罗涅日—卡斯托尔诺那战役的结果,苏军击溃了德军一个重兵集团即11 个步兵师,解放了沃罗涅日和库尔斯克大片地区,向纵深前进了约120 公里,为向库尔斯克和哈尔科夫两个方向进攻创造了条件。
  1943 年2 月初,在苏德战场上已出现了有利于苏军在宽大正面上展开进攻的条件。西南方向上的情况对苏军最为有利,因为德军在那里的防线已被苏军摧毁。
  顿河方面军在粉碎被围在斯大林格勒附近的德军集团后,已经能够腾出身来完成新的任务了。2 月5 日,顿河方面军改名为中央方面军,并将一部分从斯大林格勒调往库尔斯克地域。
  此时,法西斯德军统帅部也采取了紧急措施,以改善德军在苏德战场南翼的态势。这时,欧洲的第二战场仍未开辟,德军统帅部乘机将其全部预备队匆忙从西欧调到苏德战场,并变更了苏德战场上的德军部署。其中在库尔斯克到亚速海之间行动的德军集团中,战斗力量强的是顿河集团军群,它拥有23 个师,其中包括11 个坦克师和机械化师。德军统帅部指望通过这些措施在苏德战场南翼建立强大的突击集团,发起反攻。德军不但要阻止苏军顺利向前推进,并要重新夺回战略主动权,为在斯大林格勒城下被歼的德军报仇。
  根据当时情况,苏军最高统帅部决定在苏德战场南翼继续发动进攻,解放第涅伯河左岸乌克兰地区。1943 年2~3 月间最重要的战事是在苏德战场南翼展开的。
  担任库尔斯克方向和哈尔科夫方向进攻的是苏军西南方面军和南方方面军,主要任务是消灭德军顿河集团军群和解放顿巴斯。西南方面军的主要突击集团由第六集团军、第一近卫集团军和波波夫中将的快速集群组成,主要是从斯塔罗别尔斯克地域向马里乌波耳总方向展开进攻,前出到亚速海沿岸,切断德顿巴斯集团西退的道路。西南方面军的左翼部队向伏罗希洛夫格勒方向进攻。南方方面军的任务是攻占罗斯托夫,尔后沿亚速海岸向西发展进攻。
  德军统帅部鉴于它的顿巴斯集团已面临被苏军从北面深远合围的危险,便于1 月底开始加强顿河集团军群的左翼。2 月上旬,德军从罗斯托夫和西欧调来8 个师,其中有5 个坦克和机械化兵团,大大加强了顿河集团军群的抵抗力量。
  1 月29 日,苏军第六集团军向巴拉克列亚方向发起进攻,苏军对顿巴斯德军集团的进攻战役由此开始。
  最初,苏军西南方面军的进攻发展十分迅速。第六集团军于2 月6 日收
  复了巴拉克列亚和伊久姆,2 月8 日切断了哈尔科夫—洛佐瓦亚铁路线,胜利地向克拉斯诺格勒和诺沃莫斯科夫斯克挺进,沿途几乎没有遇到德军的抵抗。第一近卫集团军迂回过德军防御坚固的斯拉维扬斯克。2 月11 日,其右翼兵团收复了洛佐瓦亚,其左翼兵团与快速集群的兵团协同,展开了夺取斯拉维扬斯克和克拉斯诺阿尔美伊斯科那的顽强战斗。向沃耳诺瓦哈实施的突击,没有得到发展。从东突破德军防线以便同第一近卫集团军会师的近卫第八军,在第三近卫集团军地带内投入战斗,于2 月12 日逼近迭巴尔策沃车站,但未能继续前进。
  德军统帅部从罗斯托夫和法国调来的师团,在利西昌斯克、克拉斯诺阿尔美伊斯科那一线组织防御,力图阻止苏军向南发展进攻。同时,德军统帅部还着手组建新的兵团,企图对西南方面军的右翼实施突击。
  2 月9 日,德军开始撤离北顿涅茨河下游和顿河地区。南方方面军追击后退之敌。苏军从冰上渡过顿河,于2 月14 日解放了罗斯托夫和诺沃切尔卡斯克。同日,南方方面军司令对所属部队下达了追击德军,前出到米乌斯河地区的任务。2 月17 日,南方方面军到达米乌斯河。德军利用预先构筑的阵地,迅速地组织了强固的防御。南方方面军几次企图冲破德军防御均未成功。
  向西和西南发展进攻的苏军西南方面军在1 月29 日至2 月17 日期间,方面军的右翼在战斗争向前推进了200~250 公里,左翼向前推进了120 公里。
  为了挽救苏德战场南翼德军的危机,希特勒下定了反攻决心。德军统帅部计划在反攻中围歼进抵哈尔科夫以西和西南的苏军,夺回战略主动权。德军统帅部取消了在战役中遭到严重损失的B 集团军群和顿河集团军群的建制,以其残部为基础,补充了兵力和武器,建立了新的南方集团军群。这个集团军群在别尔戈罗德到塔甘罗格一带活动。防守在苏沃罗涅日方面军右翼对面的德军第二集团军残部,在补充兵力和火炮之后编入了中央集团军群。德党卫坦克军和坦克第四十八军,分别开到苏西南方面军的右翼和左翼。德坦克第四十军、维金机械化师、步兵第三三三师组成一个突击集团,企图粉碎苏西南方面军的快速集群。德军统帅部还计划使用7 个坦克师、1 个机械化师和3 个步兵师,并以强大的炮兵集团和航空兵750 余架飞机对沃罗涅日方面军实施反攻。德军坦克师和机械化师还补充了装备,其中有新型的“虎”式坦克。反攻预定在2 月19~20 日开始。
  到2 月18 日,德军已组成两个突击集团:一个在克拉斯诺阿尔美伊斯科耶地域的坦克第四十军;另一个在克拉斯诺格勒地域的党卫坦克军。坦克第四十八军的各师集结得迟了一些,直到2 月22 日才到达进攻的出发地域。
  而苏军指挥部对此情况作了片面的估计,错误地判断了德军统帅部上述措施的意图。西南方面军司令在得到与其右翼对峙的德坦克第四十军和坦克第四十八军各兵团正转移的情报后,误认为德顿巴斯集团开始向第涅伯河对岸撤退,认为德军很快就将放弃顿巴斯。他把自己的判断报告了苏军最高统帅部,同时也通知了沃罗涅日方面军司令。沃罗涅日方面军司令发现德党卫坦克军从哈尔科夫地域向克拉斯诺格勒方向撤退,也误认为德军将在沃罗涅日方面军的地带内向波尔塔瓦撤退。两个方面军的司令都认为必须立即全力进攻,全歼他们认为将要后退之敌,并争取在春季道路泥泞季节到来之前,推进到第涅伯河地区。两个方面军的司令都将自己对情况的判断和企图上报给苏军最高统帅部。苏军最高统帅部决定向南进攻,消灭顿巴斯德军集团,
  推进到第涅伯河,同时对战场中段的德中央集团军群实施猛烈的突击。
  苏军西南方面军右翼军队沿离心方向继续对波尔塔瓦、德涅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和马里乌波耳等地进攻,把战线拉长到400 多公里。因此,各兵团不得不在宽阔的地带上进攻,火炮和迫击炮的平均密度很小。各坦克兵团的兵器缺额很大。方面军向西和西南进攻,远离了供应基地,弹药和燃料开始感到不足。苏军这时已经超过了支援和补给的距离,加以收复的机场还不能使用,他们也失去了有效的空中支援。军队愈向西推进,离开供应基地愈远,修复被破坏了的铁路和桥梁的工作却进行得很慢,连续3 个月的作战,人员和兵器缺额很大,部队已十分疲倦。
  当苏联西南方面军和南方方面军向顿巴斯进攻时,苏沃罗涅日方面军也于2 月2 日开始进攻哈尔科夫和库尔斯克。向哈尔科夫实施突击的沃罗涅日方面军中路和左翼军队,将德“兰斯”战役集群各兵团逐出奥斯科尔河地区后,开始沿向心方向对哈尔科夫顺利地发展进攻。2 月7 日,苏第四十集团军攻占了科罗查。2 月9 日,解放了别尔戈罗德。在左翼进攻的坦克第三集团军各兵团于2 月5 日黄昏到达北顿涅茨河,并开始在楚古耶夫和贝辰涅格地域从冰上强渡该河。2 月9 日,在中路进攻的第六十九集团军在收复了沃耳昌斯克后,也开始强渡北顿涅茨河,哈尔科夫已指日可待。
  为了固守哈尔科夫,希特勒统帅部组成了一个由劳斯将军指挥的特种任务步兵军,下辖由奥斯科尔河地区退下来的步兵第一六八师和大日耳曼摩托化师、以及由西线调来的步兵第一六七师,使哈尔科夫的德军增加到2 个军的兵力(党卫坦克军和劳斯步兵军)。
  2 月13~14 日,在哈尔科接近地上展开了激战。苏军第四十集团军从西北、坦克第三集团军从南迂回哈尔科夫。2 月1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