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喋血东线-苏德的较量-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希特勒在1943 年4 月15 日最后下定决心,发布第6 号作战命令,命令中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我已决定,一旦天气好转,即应实施今年的第一次进攻——“堡垒”战役(德军对库尔斯克突出部进攻战役的代号)。这次进攻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它将使我们在春季和夏季掌握主动权。因此,必须十分谨慎地全力做好一切准备。在主要突击方向上,应使用最精锐的兵团、最优良的武器、最好的指挥官和大量的弹药。每个指挥官、每个士兵都必须懂得这次进攻的决定性的意义。库尔斯克的胜利应该成为全世界的火炬。”
  但德军在准备和时间问题上一再失算,德军的进攻日期一再推延,经过3 个月的准备,计划7 月5 日凌晨发动进攻。
  为了实施“堡垒”战役,德军动用了精锐部队(中央集团军群和南方集团军群)和经验丰富的将领,共约5 个集团军,90 万人,投入大量兵器,坦克2700 辆,包括最新的“豹式”、“虎式”坦克,飞机2050 架,大炮和迫击炮共1 万门,包括威力大、装甲坚固的“斐迪南”式自行火炮。
  在发起进攻之前,德军各突击部队里都宣读了希特勒的告士兵书:“今天你们将开始一场伟大的进攻战,这次作战将对整个战争的胜负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你们应懂得,一切都可能取决于这次会战的结局。”
  其实,苏军最高统帅部早已洞察德军的阴谋,及时识破了德军统帅部1943 年夏季的作战计划,不但查明了法西斯德军统帅部的总企图,而且还准确地判断了法西斯德军在整个苏德战场的部署、德军在库尔斯克突出部地域的战斗编成、人员编成和德军的主要突击方向,后来又准确地查明了德军开始进攻的时间。苏军统帅部决定将计就计,准备先利用防御的有利条件,在防御战中疲惫德军,尔后进入反攻,彻底粉碎集中在库尔斯克突出部的德军,然后计划在正西方和西南方向展开战役,摧毁德军从斯摩棱斯克到亚速海的防御。
  为了准备大反攻和在运动中大量消灭德军,3 月14 日,斯大林急召朱可夫元帅从西北前线返回莫斯科研究军务,研究哈尔科夫地域的态势问题,斯大林说:“从3 月中旬以来,那里的情况严重恶化了。自从由克拉马托尔斯克地域进攻的敌装甲坦克和摩托化部队,把西南方面军赶过顿涅茨河以后,就在哈尔科夫西南出现了因难的局面,斯大林要求朱可夫在天亮以前赶到西南方面军司令部,迅速查明情况,采取措施。
  朱可夫到前线后了解到局势很坏,德军占领哈尔科夫后,没有遭到特别的抵抗即向别尔戈罗德方向前进,并占领了卡扎奇亚洛潘,德军多次企图在3 月底突破苏军防线,均未得逞。这时双方都在准备决战。为加强沃罗涅日方面军的领导,斯大林任命瓦杜丁上将为方面军司令,并令其以固有的毅力着手巩固方面军的部队,并建立纵深梯次防御,准备参加即将展开的“斯大林格勒”式的大战。
  根据苏军最高统帅部的指示,苏军构筑纵深梯次的防御体系,在这一地域构筑了8 道防御地带和地区,总纵深达300 公里。参加作战的部队以沃罗涅日、中央、西南和布良斯克4 个方面军为主。大约133 万余人、大炮和迫击炮2 万门、坦克3600 辆、飞机3130 架。此外指挥员、政治工作人员和党团组织为提高士气做了许多工作,大战前夕成千上万名战士加入了共产党。斯大林责成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制定实施这一战役的具体计划。
  库尔斯克会战前,苏军武装力量不论在数量和质量方面都超过了德国法西斯军队。苏最高统帅部已具有一切必要的手段,在所有最重要方向都牢牢掌握着战略主动权,并迫使德军服从自己的意志。
  7 月5 日凌晨2 时20 分,苏军中央方面军和沃罗涅日方面军先发制人,在德军发动进攻之前,对德军集团的集中地域实施炮火准备,库尔斯克会战由此开始。苏军的炮火准备把已做好进攻准备的德军战斗队形和指挥系统打乱。德军指挥部为了恢复被打乱的指挥系统,不得不把进攻推迟了1 个半小时至2 个小时。
  5 时30 分,德军1 个兵力集团在炮火准备后,由奥廖尔以南地域发起进攻,从北向库尔斯克实施突击。6 时,德军由别尔戈罗德地域从南向库尔斯克发起进攻。
  在库尔斯克弧形地带的北部正面,德军以坦克第四十一军和坦克第四十七军(共3 个步兵师和2 个坦克师)实施主要突击,德军的主要突击是在普霍夫中将指挥的苏第十三集团军地带内实施。同时,为了向两侧扩大突破口,德军以步兵第二十三军的两个步兵师向马洛阿尔汉格尔斯克实施突击,以坦克第四十六军的3 个步兵师向格尼列茨实施突击。
  7 月5 日在奥尔霍瓦特卡基本方向上,德军以3 个坦克师和5 个步兵师和兵力进行了5 次猛烈冲击,德军将300 多辆坦克同时投入战斗,其中有“虎”式重型坦克100 余辆,每10 至15 辆重型“虎”式坦克及“斐迪南”式自行火炮结成一个群,在第一梯队中行进:每50 到100 辆中型坦克结成一个群,在第二梯队中行进;步兵则紧随在坦克之后前进。德军大群轰炸机轮番在苏第十三集团军的上空出现,它们用轰炸为坦克开辟道路。
  在各个被攻击地段的主要防御地带的前沿,战斗非常激烈。苏军炮兵首先投入战斗,苏军反坦克炮以直接瞄准猛烈射击德军坦克,工兵和坦克爆破手炸毁和焚毁德军坦克。德步兵遭到苏军各种武器的猛烈射击。苏军战士非常英勇顽强。伊吉谢夫大尉的炮兵连一天内歼灭德军19 辆坦克,自己也遭到猛烈的突击,全体官兵虽然在战斗中英勇牺牲了,但守住了阵地,没有让德军突人。
  苏中央方面军司令估计德军是向第十三集团军实施主要突击,遂向这个地段派出歼击航空兵和轰炸航空兵。截止12 时,苏航空兵出动了520 架次,并对德军坦克和附近预备队实施突击。加上苏军反坦克炮的猛烈射击,使德军遭到了巨大损失,迟滞了进攻速度,但未能阻止德军的进攻。到7 月5 日日终,德军在付出巨大代价后,才在奥尔霍瓦特卡地域楔入苏防御纵深3 至6 公里。
  7 月6 日晨,苏军在轰炸机群支援下开始了反突击,使德军的进攻停顿下来。
  德军在马洛阿尔汉尔斯克地域和格尼列茨地域两个辅助方向上突破苏军防御的企图,也未得逞。7 月6 日,德军对苏第十三集团军中路和左翼的进攻失败后,又于当日下午将坦克第九师投入战斗,并向苏步兵第三零七师防守的波内里发起进攻。苏中央方面军司令和第十三集团军司令及时以火箭炮、迫击炮和反坦克歼击炮兵加强了这个方向。到7 月7 日终,德军在激战中突入了波内里北郊,但是,7 月8 日晨,苏军进行了坚决的反击,又将德
  军击退。7 月8 日,德军第二次在波内里和萨莫杜罗夫卡地段上发动的进攻也未得逞。德军把坦克第二师和坦克第四十一师投入了战斗。德军集中了大量坦克,4 次猛攻苏军阵地,但每次都因遭到巨大损失而被击退。在最初几天的战斗中,德军指挥部虽然把第九集团军突击集团的全部兵力几乎都投入了战斗,但仍未能在任何一个地段上前进5 公里以上。在以后数天内,德军在这里只稍许加大了一些楔入苏军防御的深度。7 月10 日,德军第九集团军被迫停止进攻,转入防御。
  德军以惨重的代价得以在臭尔霍瓦特卡以北地段越过苏军主要防御地带,楔入第2 道防御地带。在4 天的战斗中,德军最多不过前进了10~12公里。
  德军又以坦克第三军和劳斯步兵军的兵力在舒米洛夫中将指挥的苏近卫第七集团军的防御地带上,向科罗查总方向实施辅助突击。
  德军在进攻的第一天,就把坦克第四集团军和“肯百夫”战役集群的突击集团的全部兵力5 个步兵师、8 个坦克师和1 个摩托化师投入了激战。尽管德军把1000 辆左右的坦克同时投入了战斗,但仍未能在任何方向上获得决定性的胜利。
  7 月6 日,德军指挥部以航空兵密集的突击支援地面部队进攻。到交战的第2 日日终,向奥博扬进攻的德军费了很大力量才突破了第六近卫集团军中路的主要防御地带,逼近苏军第2 道防御地带,并在战线的一个狭窄地段上楔入苏军第2 道防御地带纵深达10 到18 公里。德军的继续进攻,被苏军展开在第2 道防御地带上的坦克第一集团军和近卫坦克第五军所阻。德军向翼侧的进攻也被苏军粉碎。德军统帅部为了抵抗苏军的反冲击,被迫消耗大量兵力,从而削弱了德军的突击集团,并且缩小了进攻地段。截止7 月9 日,德军在奥博扬方向楔人苏军防御达35 公里,在科罗查方向上楔入8~10 公里。
  由于苏军在奥博扬方向上的顽强抵抗,德军统帅部决定改向朴罗霍罗夫卡实施主要突击,命令拥有700 辆坦克和强击炮的坦克第四集团军的基本兵力,从西南向朴罗霍罗夫卡实施突击,来围歼利波夫顿涅茨河和北顿涅茨河之间的苏军,从而在苏军防线上打开一个缺口,然后再从东南实施突击,攻占库尔斯克。7 月8 日晨,德军重新发起进攻,但为苏军的反突击所阻。
  苏军最高统帅部认为:德军向朴罗霍罗夫卡的突击是最后的挣扎。粉碎德军进攻的条件已经成熟,并着手调遣兵力部署,准备进行反攻。
  7 月11 日,布良斯克方面军的军队和西方方面军左翼各集团军也完成了转入反攻的最后准备。
  7 月12 日,主要战事是在朴罗霍罗夫卡地域展开的。在这里实施反突击的苏第五近卫坦克集团军各兵团同向朴罗霍罗夫卡进攻的德党卫坦克军和坦克第三军相遇。双方进行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坦克交战,计2000 辆坦克和自行火炮参战。在这次大规模的坦克遭遇战中苏军获得了胜利。苏第五近卫坦克集团军在其他军队的协同下实施了突击,阻止了从西南向朴罗霍罗夫卡进攻的德军主要集团。到日落时,德军集团被迫转入防御。这一天,苏军沃罗涅日方面军在其他方向上的反突击只取得了局部的胜利,但是这一天却成为德军进攻的未日,德军统帅部被迫放弃合围库尔斯克突出部苏守军的企图。7 月15 日,德军南路被迫转入防御。16 日,全线后退至原出发地。苏军则陆续转入追击。
  这时整个欧洲的战局对法西斯方面也十分不利。7 月10 日,英美联军在西西里登陆,意大利显然不会再打下去了。希特勒害怕意大利本上和意大利占领的巴尔干半岛失守会使其南翼暴露,决定采取军事行动。不仅要堵截盟军的登陆部队,而且还要保卫意大利和巴尔干半岛,防备意军背叛。7 月13日,克卢格和曼施泰因奉命到达东普鲁士并被告知元首的决定:停止“堡垒”攻势,抽调一部分师到西欧,其中包括党卫军装甲军所属的师。
  但是,谈何容易!事情正如梅伦廷所说的那样,“我们现在的处境,就像一个人揪住了一只狼的两只耳朵,怎么敢撤手放开它!”
  曼施泰因认为:“在取消‘堡垒,战役的时候,东部战场的主动权终于落入苏联人手中。”
  7 月10 日英美联军登陆西西里,标志着战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即终于迫使德国不得不在欧洲大陆上的两条战线上同时作战。
  7 月12 日,库尔斯克会战进入苏军反攻阶段。在这个阶段,苏军实施了两次进攻战役,其代号分别为“库图佐夫”和“鲁缅采夫”。苏军西方方面军近卫第十一集团军和布良斯克方面军第六十一、第三、第六十三集团军,于7月12日对防守奥廖尔地域的德军第二装甲集团军和第九集团军实施了突击。
  7 月13 日,苏西方方面军第五十集团军发起进攻。15 日,苏中央方面军第四十八、第十三、第七十集团军对德军奥廖尔集团的南翼也转入反攻。德军力求迟滞苏军进攻,急忙从南线其它地段向受到威胁的方向调来7 个师。为了增加苏军的突击力量和扩大战果,苏军最高统帅部决定使用战略预备队。19 日,苏第三近卫坦克集团军在布良斯克方面军地带内的奥廖尔方向进入交战。20 日,苏第十一集团军在西方方面军第一近卫集团军和第五十集团军地带内进入交战。29 日,苏布良斯克方面军攻克博尔霍夫。8 月5 日,苏布良斯克方面军在西方方面军和中央方面军配合下,攻占了奥廖尔。到8 月18 日,苏军前出到德军在布良斯克以东构筑的防御地区。
  经过37 天的战役,苏军向前推进约150 公里,击溃德军15 个师,解放了大片苏联领土,为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