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负责人。在整个陵园工程的大规模修建和扩建方面,李斯起了重要作用。
第四个时期,公元前210年—前208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巡视途中暴病身亡。第二年,他最小的儿子胡亥即位,称为“秦二世”。秦始皇死后,秦始皇陵工程还没有彻底完工。此时,内政混乱,宦官赵高大肆铲除异己,丞相李斯被迫害致死,修陵工程也换人负责。据《史记》记载,农民起义军攻到临潼附近,少府章邯向二世皇帝奏曰:“盗已至,众强,令发近县不及矣。丽山徒多,请赦之,授兵以击之。”由此来看,章邯此时应是陵园事务的负责者,二世批准他的奏请,修陵刑徒被临时赦编为军队,由章邯率领去和起义军作战,秦始皇陵园的工程也就草草收场了。
陵园规模探测
对秦始皇陵园第一次全面的科学考古勘察工作开始于1962年,考古工作者对这座帝陵进行了为期数月的调查与勘测之后,考古人员绘制出了秦始皇陵园的第一张平面布局图,这是秦陵第一次在世人面前显露端倪。
经探测,陵园的范围有56。25平方公里,面积相当于78个故宫。如此大面积的陵墓在世界上也实属罕见,秦始皇陵第一次吸引了考古界关注的目光。
俯瞰秦始皇陵园,其规模之宏大、气势之雄伟,古今无人能出其右。整个陵园以封土堆为中心,东西长、南北宽都为7。5公里,东到今代王镇,西到临潼城边,南到骊山,北到鱼池建筑遗址,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陵园。刘向对此有过评价,“自古至今,葬未有盛如始皇者。”39年的修建时间,72万的劳工总数,难以数计的地下埋藏。。。。。。,跟它相比,著名的胡夫金字塔只能是“小巫见大巫”了。
封土的由来
何谓封土?它又是怎么产生的呢?
在“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原始社会,人们对葬礼考虑的很少,即使到了春秋时期,根据《周易》、《淮南子》等文献记载,“古之葬者不封不树”。人死后,也是直接埋到荒郊野外,没有任何纪念物。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及文化的进步,古代的葬礼也逐渐隆重起来。在河南安阳殷墟遗址,考古专家发现,春秋中晚期的贵族已经开始在墓室上营建巨大的享堂。
到了春秋末期,据说孔子因为自己四处讲学,恐怕回到家乡后找不到父母的坟墓,就在他们的墓穴上筑起了4尺高的土丘,来作为标记。这就是“封土”的由来。
“冢墓”的兴起是在春秋中晚期的楚国。到了战国中晚期,秦国冢墓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变化,自秦献公开始,冢墓规模越来越大,封土越筑越高,树木也越种越多。
讲究“事死如事生”的帝王们认为,只有将陵墓造得如同都城一样,才能显示他们的尊荣与权势,秦始皇是这一礼制的忠诚继承者。到了秦始皇修建自己陵园的时候,冢墓已经有了具体的设计思想,《史记》称之为“树草木以象山”。秦始皇将战国以来的厚葬之风发挥到了极致,以至自己陵园的规模和格局,再也没有后来的帝王可以望其项背。
可是,秦始皇陵的封土究竟有多高呢?
变幻莫测的高度
秦始皇陵园的封土是用一层层土夯筑而成的,远望像一座突兀拔起的山丘。在封土四周的断面上,仍可以清楚看到上下叠压的夯土层,经过2000多年的风雨岁月,夯土依然细腻坚实,可见当时工程劳作之艰辛。陵园附近的村子中至今还流传关于当年夯土修建的故事:当年监工为了检查夯土是否夯得结实,每完成一段,都会命人站在远处向夯土层射箭,如果没有箭射进去,工程合格;一旦有一只箭扎进了土层中,负责打夯的人就要被斩首。在如此残酷的规定下,夯土层的牢固程度可想而知。
历代学者都对秦始皇陵进行过研究:
《汉书·楚元王传》记载:“其高五十余丈,周回五里余”;《三辅故事》也说:“始皇葬郦山,起陵高五十丈”当时1丈约为2。3米,陵高50余丈,即115。5米。
1906年,日本学者足立喜六来到秦陵实地考察并拍摄了照片,在他的记述中,封土高度为76米;
1917年,一位叫维克托。萨加伦的法国学者也对封土进行了调查,测得封土高度约为46米。
。。。。。。
关于始皇陵封土的现存高度,由于众人的观测点不同,因而说法也不一致,这是由秦始皇陵所处的地势决定的。秦陵地势南高北低,而且中间高东西两侧低,落差比较大。整个地形好像一条鱼的脊背,从不同的角度测量始皇陵的高度,会得出不同的数值。如果从陵园外城的南门和北门之间拉一根直线,恰好通过封土顶端的中心。所以文献上所说“陵高五十丈”或“陵高五十余丈”应该是包含了地势南北高差的因素在内的。
目前封土堆基部东西长345米,南北宽350米;顶部的平台东西长24米,南北宽10。4米,面积为249。6平方米。至于高度则众说不一。
面积如此之大的封土,其土又是取自何方呢?
《史记·秦始皇本纪》说“复土郦山”。《正义》曰:“谓出土为陵,即成,还复其土,故言复土。”也就是说把原来从墓穴中挖出来的土,再回填到墓上去。《水经·渭水注》说:“始皇造陵取土,其地汙深,水积成池,谓之鱼池。池在秦始皇陵东北五里,周围四里。”
1975年6月,经过考古人员实地考察,在始皇陵封土东北2。5公里的鱼池村与吴西村之间,确实发现了一处低洼的大水池,这证明郦道元的说法,是有因由的。由此推断,秦始皇陵封土的来源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从墓中挖出来的土回填;二是从鱼池一带的取土。
皇陵的故事
“事死如事生,礼也”。
—《左传哀公十五年》
史书中说,公元前2世纪,秦国首都咸阳是“挥汗如雨、吐气成云”的超级都城。在这座巨城边的骊山脚下,驻有70万工匠,他们在为秦帝国的缔造者修建史无前例的巨大陵墓。关于这个工程,有许多耸人听闻的记载。丞相李斯的奏表称,陵墓挖掘得太深,遇到了坚硬如铁的地层,再也无法掘入。负责记录历史的官员更在修陵的39年时间里,观测到数十次日月星辰的奇异变化,特别是彗星这样的不详之物,频频在始皇帝头上扫来扫去。
更令人充满了好奇的是,这个陵墓的灵魂所在——秦始皇的地宫,到底是什么样子呢?民间存在着许多的传说。流传最广的说法是,秦陵的地宫内有水银灌铸的五湖四海,秦始皇躺在纯金打就的棺材里,飘荡在水银制成的江河上,巡视着帝国的疆域。当然,在真相不为人知以前,这些仍然只是传说。
1976年10月,发现秦陵陪葬墓
《诗经》语,“棠棣之花,鄂不恚|,凡今古人,莫如兄弟”,意思是棠棣树上开的花,都是非常的光艳美丽;从古到今,最亲密的,除了兄弟还能有谁呢?
翻开历史这本书,在“帝王家”这个篇章里,“骨肉相残”、“杀父弑母”的记载比比皆是。原来,在权力面前,人性中“恶”的一面可以表露的如此淋漓尽致。
秦二世胡亥在宦官赵高帮助下坐上了皇帝的宝座。但“做贼心虚”,他始终担心会有人谋反,赵高“灭大臣而远骨肉”的建议正中胡亥的下怀。于是他将“公子十二人僇死于咸阳,十公主磔死于杜”,“僇”,“磔”都是古人行刑的方式,前者多半杀死之后还要暴尸,而后者则直接将活人撕裂,都是很残忍的处置手段。因此连见多识广的司马迁写到此处,都要连呼“宗室振恐,黔首振恐”!胡亥的残忍由此可见。
可是,这些被杀害的公子、公主究竟葬在何处呢?史书中没有他们的踪迹。
历史总在不经意中还我们一个答案。1976年10月,在始皇陵东侧的上焦村西,距始皇陵外城350米处,秦陵考古队经过多次钻探,发现了17座陪葬墓群。这些墓均为东西走向,南北呈一字形单行排列,墓与墓间距2—15米。从试掘的8座墓来看,这些墓的墓葬规格很高,墓葬形制都是带斜坡墓道的甲字形墓(秦代的平民墓没有墓道)。8座中的6座都是一棺一椁,而且随葬品丰富。
根据墓室内的人骨架判断,可知有女性2人,男性5人。经过鉴定,除1具女性为20岁左右外,其余年龄大致在30岁左右。
墓室中还出土了一件造型生动、张口鼓目的银蟾蜍。在它的口腔内侧刻有“少府”2字,说明它出于秦代中央手工业制作官署——少府,这应当是属于皇室才能拥有的器物。
令专家大为不解的是,这些墓葬虽然棺椁讲究,随葬品丰富,但所埋的死者骨骼却非常零乱,一般都是身、首、肢体分离,很明显是被肢解后埋入的。其中有1个头骨上还插着1支铜箭头,说明是先射杀,后被肢解的。尸骨零乱的程度表明,墓主人均非正常死亡。
17座陪葬墓的规格、棺椁和随葬品表明墓主人的身份不一般,而墓内零乱的尸骨又说明墓主人生前是惨遭屠戮,然后被埋在陵园附近。这些迹象表明它们必然与秦王室有某种关系,结合这些疑点,专家们初步断定墓主人应当是秦始皇的子女们。
在进一步考察后,专家们还发现,这17座墓墓向一致,排列整齐,说明是同时挖好、同时埋葬,没有先后顺序。尤其是在有的墓葬中还发现了挖墓人当时烤火留下的灰迹,说明当时的天气很冷,这也与史书记载的“二世二年春”诛杀诸公子的时间基本吻合。专家分析,这里埋藏的还只是那场“兄弟倪墙”惨剧中的一部分遗骸,应该还有另外的遇难者尸骨在秦陵的未知处埋藏,并且总有一天会大白于天下。
历史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杀害他们的元凶——秦二世胡亥,只比他的兄妹们多活了不到300天。胡亥还未过足皇帝瘾,赵高已经派人拿刀逼宫来了。胡亥对赵高的女婿阎东哀求说:“只要留下性命,情愿交出皇位,只做一介草民。”也许胡亥的兄弟姐妹们临死时都说过类似的话,可是有谁听呢?
1976年10月,发现马厩坑
马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据史书记载,秦人的祖先原本只是西北大地一个飘忽不定的游牧部落,正是因为替周天子养马有功,才得到了“封地”和“嬴姓”。秦人以擅长养马驯马而著称于世,因此马在秦人的生活里有着很高的地位。
《战国策·韩策》记载,“秦马之良,戎兵之重,探前蹶后,蹄间三寻者,不可胜数”,就很好的说明了秦朝的马不但多,而且都很精良。秦始皇当年能够并吞六国,一统海内,和他的良马精兵是分不开的。
1976年10月到1977年1月,考古队先后在秦始皇陵园内发现了2处马厩坑和跽坐俑(养马人):一处位于秦始皇陵东侧的上焦村一带,西距秦陵外城东墙约350米;另一处则位于秦始皇陵西侧内外城墙之间。
上焦村一带的马厩坑现在已发现的有98座,这些坑分作南北向3行,每行1000余米,排列密集有序。经过钻探和部分发掘得知,坑内有的埋有1匹真马,有的埋有1尊跽坐的陶俑,有的则俑马同坑,所有的马坑都是长方形竖穴土坑,东西走向,马头面西,陶俑则多数面东。
发掘清理过程中,发现有马的四肢蜷曲卧,应当属于杀死后埋葬;有的坑底有4个洞,专家推测,此类马都是被活埋的。活埋时,先把马腿置于洞内,前面留有一个小坎,坎上挖个缺口,刚好将马脖子卡在缺口处,这样马就无法动弹,只得听凭摆布了;还有的马坑内虽然没有发现专门的埋马设施,但马的四肢作挣扎状,并有绳捆扎的痕迹,似乎也是被活埋的。总的来看,这些坑中的马活殉的数量占大多数。
在陪葬坑内还发现有喂马的陶罐、陶盆、陶灯,陶器都放在马头的前边,有的盆内还放有谷子和草,反映了秦代已经开始实行分槽喂养马匹,这在当时是很进步的。
另外,在有的陶盆、陶罐上还刻有“大厩”、“中厩”、“小厩”、“宫厩”、“左厩”、“大厩四斗三升”,“左厩容八斗”等陶文。这些陶文为确定陪葬坑的性质提供了确切的文字依据,同时也为专家研究秦代的养马制度提供了弥足珍贵的资料。
“大厩”、“中厩”、“小厩”等都是秦代宫廷的厩名。说明这批陪葬坑是象征着秦始皇生前宫廷养马的场所。跽坐俑则是象征着马厩内的养马人,他们身旁往往放有铁镰、铁叉、铁锛等生产工具。种种迹象表明,这些埋有真马和陶质圉俑的陪葬坑,是作为秦始皇生前宫廷厩苑的真貌而在陵园内设置的。
另一处马厩坑位于秦始皇陵西侧内外城墙之间,坑平面呈曲尺形,总面积达到了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