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二三子恤不相睦,无患吴矣。
(2)勤恤其民而与之劳逸,是以民不罢劳,死知不旷。
“恤”字在古代有三个意思:一是“怜悯”、“体恤”;二是“忧虑”、“担忧”;三是“救济”。A句中“恤”字后与“不相睦”三字相连。细析全文,即可找出“不相睦”大夫中的“二三子”,再依据下文“无患吴矣”,不难推导出A句中的“恤不相睦”“担忧你们不团结”。可见,A句中“恤”字解释为“忧虑”、“担忧”。B句中“恤”很容易误释为“救济”,因为“恤”字后有“其民”二字,虽然将“恤其民”解释为“救济那些人民”也能讲得通,但再根据后面的“与之劳逸”推导,则只能解释为“怜悯”或“体恤”。
其次,要注意几个义项之间的联系,把几个义项的内在关系搞清楚,成为一个有机的“板块”,自然有利于记忆。比如一个“干”字,在甲骨文中像盾的轮廓,所以本义为“盾牌”。盾牌挡御刀箭的进攻,必相冲撞,可引申为“冲犯”、“冒犯”、“触犯”;冲犯的目的是设法求得利益,又可引申为“求”、“谋求”;“冲犯”如果方向是朝上的,那就是“冲上”、“向上冲”等。从多义词的内在联系人手,科学地归纳梳理文言的多义词是一个好方法。
4.活用性 文言实词的活用.实际上是古汉语的一种特殊的词性变化和词序关系。词性变化主要是名词及形容词的词性临时发生变化,有少量的动词和数词也发生变化。词性的变化,必然会引起词义的改变。
词类活用在现代汉语也有,如“鲸吞”、“蚕食”、“清洁首都”、“富裕农民”等。成语中更不胜枚举,如“星罗棋布”、“虎踞龙蟠”、“斗折蛇行”等,而在文言文中更为普遍。因此,要了解词类活用的基本规律,更要培养一种语感、一种意识。例如,有一题为:“下列各句加点词中与‘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用法相同的一项是”,又有一题为:“下列各句加点词语不属于词类活用的是”,两题都是从“活用性”上命题的。
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还要注意区分近义词的细微差别。
有的题,在题干中点出一个加点的词,然后要求选出与它词义相同或不同的一项。解答这类题先要根据语境确定题干中加点词的确切意义,然后再观察、辨别待选项之间的细微差别,要分清它们的词义轻重、词义大小、适用范围。
下面着重讲一下推断词义的方法。全面地说,有以文解文法、以事解文法、以理解文法、以情解文法,重点是以文解文法。以文解文法的客观依据就是这种规律。“追亡逐北”中的“北”在《过秦论》中已学习过,从它的结构可以推断“北”的意思,“追亡逐北”是并列结构,“追”与“逐”意思相同,可推知“亡”与“北”意思相同,“亡”为逃亡者、败逃者,“北”义同。这就是同义互解。“燕使乐毅伐破齐,尽降齐城”,这个“降”为使动用法,因为是乐毅“破齐”,不可能他“投降于齐城”。又有句为“(汝先君)以身殉国,继之以死”,认为这个“殉”与“乃是天子报尔先人之殉命也”的“殉”同意是不对的。因为下句是“继之以死”,这就制约着同时也阐释着上面一个“殉”不能释为“死”,而只能取其“顺从”、“屈从”的意思。对“然吾亲老,汝归勿速言,令兄弟徐言之可也”的考查,重点就在一个“速”字,让考生在“惊慌”与“匆忙”之间作出选择。只须注意到“徐言之可也”的“徐”,就有答案了,“徐”就是“慢”,就是“不要匆忙”。
高考中常常涉及以理解文的问题。一试题中,将“使老弱女子乘城”中“乘”解为“巡视”。“巡视”乃“到各处视察”,“使老弱女子”在城中“各处视察”,完全不合情理,所以是错项。这从反面告诉我们以理解文的重要性。
以上讲的是一般推断实词词义的方法,在考场上如何推断实词词义,是必须灵活掌握的。考场上推断实词词义的方法有:(1)分析要考查的文言实词的字形,根据形旁来推测义项;(2)寻找结构相似的句式,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意义相近或相反;(3)结合上下文语意把握实词含义;(4)根据实词在句中充当的成分加以推断;(5)利用联想推断法来推断。
运用联想法来推断,可以这样操作。先借助熟悉的成语来推断,因为成语中保留了许多文言词汇。例如下题,要求选出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
A.善才绳之 绳:捆绑
B.先涕泣不自胜 胜:控制
C.朕之恨深矣 恨:遗憾
D.请今日为始 请:请求
要理解“善才绳之”中“绳”字的意义,可联想成语“绳之以法”,其中“绳”是制裁”的意思,在这里可以当此意义解释,而“捆绑”的意思太狭窄了。由此,可以排除A。B项的“胜”,可联想成语“喜不自胜”或“不胜酒力”,其中“胜”可解释为“能承受”。C项的“恨”根据上下文语境看,应理解为“怨恨”。利用排除法可知,D项是四项中解释正确的一项。
再如“身”在古文里经常当“自身”、“自己”讲,成语“身体力行”(亲身实践,努力实行)就可以使我们联想到这个意义。联想推断还包括对文言文中通假字的联想。例如,《鸿门宴》中“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一句里,“倍”带了宾语“德”,肯定不能当“倍数”讲。联想到与它同音的“背”字,是一个通假字,当“违背”的意思讲就通了。
从近年高考对本考点的考查中,我们初步得出这样的结论:常见文言实词语境义的选择和古今同形的复音实词的古今意义的比较是考查的重点。常见文言实词语境义的考查还应注意课外语句与课内语句之间的联系。
命题走向及分析
我们以1999—2003年高考全国卷文言文试题为例,梳理一下文言实词命题的特点和走向。
1999年:文言实词古今义辨析
2000年:文言实词句中含义的推断
2001年:文言实词句中含义的推断,文言实词古今义辨析
2002年:文言实词句中含义的推断
2003年:文言实词句中含义的推断
可以看出,文言实词考查有三个特点:①坚持考查常用实词的含义,例如:私访、资产、应对、绝食(1999年),省、审、樵、信(2000年),拔、附、乘、北、反问、南面、鼓噪、扰乱(2001年),竟死、将兵、曲折、结发(2002年),都是常用实词。②坚持考查根据语境理解词义的能力,只要读懂了相关的句子,大致理解了句义,推断词义就不太困难。③坚持“能力立意”的命题原则,不考名词术语,不考“词类活用”、“通假”等文言语法知识,而是考查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高考精题荟萃
1.(1999—全国—11)下列句子中加黑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A.密走私访,别获盗者 B.资产巨富,在郡多有出息
C.每见则谈问玄理,应对肃敬 D.人灾,绝食者千余家
'答案'D
'分析'A项中的“私访”,是指官吏们隐瞒身份到民间调查,这个意义古今相同;B项中的“资产”,与现代汉语中把“资产”解释为“财产”是一致的;C项中的“应对”,意为“答对”,古今意义相同;D项中的“绝食”,文中指由于大水、人灾而引起的粮食匮乏,以致千余家无粮吃,与现代汉语中指表示抗议的“断绝饮食”意义不同。
2.(2000—全国—11)对下列句子中加黑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威自京都省之 省:探望
B.不审于何得此绢 审:知道
C.自放驴,取樵炊爨 樵:打柴
D.后因他信,具以白质 信:使者
'答案'C
'分析'A项中,“省”解为“探望”,这是“省”的基本用法,现代汉语中遗留着这个用法,如“省亲”;B项中,“审”是多义词,文中胡威想弄清绢的来路,“审”译为“知道”才符合上下文的意思;C项中,从“取樵”这一动宾搭配中可以知道“樵”是名词,不能译为“打柴”;D项中,“信”译为“使者”,是这个词的基本意义。
3.(2001—全国—11)对下列句子中加黑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城之不拔者二耳 拔:被攻取
B.齐人未附 附:归附
C.使老弱女子乘城 乘:巡视
D.齐人追亡逐北 北:指败逃者
'答案'C
'分析'A项中,“拔”译为“被攻取”是准确的。“拔”主要有两个义项:一是抽出、拔出,由此引申为提拔;二是高出、超出,如“出类拔萃”中的“拔”。“攻取”是由“拔出”作的引申,攻取城寨必拔下敌方军旗,译为“被攻取”,与上下文意贯通。B项中的“附”与“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中“附意思相同。C项中,“乘”应译为“登上”,老弱女子怎么会去“巡视”呢?D项中“北”解释准确。
4.(2001—全国—12)下列各句中加黑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乃纵反间于燕
B.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
C.而城中鼓噪从之
D.燕军扰乱奔走
'答案'A
'分析'A项中,“反间”意思古今相同;B项,文中乐毅想谋反后为君,“南面”是“为君”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中指方位意思不同;C项,文中“鼓噪”指擂鼓呐喊,以壮齐军声威,与观代汉语中指“喧嚷”意思不同;D项,文中“扰乱”指的是“混乱”,与现代汉语中意思不同。
5.(2002—全国—11)对下列句子中加黑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专以射为戏,竟死 竟死:竟然因此而死.
B.广以将兵,乏绝之处,见水 将兵:将领和士兵
C.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 曲折:指行军的弯曲道路
D.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 结发:指刚成年的时候
'答案'D
'分析'A项中,“竟死”表示的意思是“一直到死”,“竟”取“从头到尾”这一义项;B项中,“将兵”是“统领士兵”的意思;C项中,“曲折”指事情的复杂经过;D项中,“结发”指到了成年,选项的解释是正确的。
6.(2003—全国—11)对下列句子中加黑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讽帝大征四方奇技 讽:劝告
B.咸私哂其矫饰焉 哂:讥笑
C.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 遇:优待
D.太宗初即位,务止奸吏 务:致力
'答案'C
'分析'C项的“遇”应为“对待”,“遇……尽礼”是“以礼善待”的意思。
二.理解常见文言文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返回'
文言虚词常识
阅读文言文,虚词如果理解错了,有时也会影响对句子的理解。所以,掌握主要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是阅读文言文必不可少的。文言虚词的考查题型都是选择题。—是对四个虚词分别进行解释,要求选山正确的项或错误的项。二是在题干中给出示例,要求选出与示例相同的选项,有时候也从课文中选取一些句子作为选项。三是选取阅读材料中含有同一个虚词的两个不同句子,进行词义的比较。一般是两组,涉及两个虚词四个句子。复习文言虚词.先对《考试说明》规定的虚词的主要用法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对《考试说明》未作要求的常用虚词的用法也应该有一定的了解。解题时,要善于从文言虚词在句子中的位置和起的作用来分析和判断它的用法,尤其要学会分析虚词前后的词语之间的语法关系。
和文言实词相比,文言虚词的数量要少得多,但用法比实词灵活。使用频率高,语法功能强,在汉语发展中变化较大。因此,掌握起来相对困难一些。虚词虽不表示明确的含义,但它能显示多种语法关系,表达出特定语境下的语气,特别是能表达出句与句或者词与词之间的关系,有时文言虚词也含有一定意义。把握的办法也是两条:一是把最常用的文言虚词熟记于心一—不是通过背字典的方式,而是通过阅读的实践,结合典型的句子,日积月累,以期丰富;二是掌握因文定义的方法,结合具体上下文作出合理的判断。2003年的《考试说明》共列18个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这16个虚词从词性上可这样分类:一词多类异用的有15个,即者、之、乎、乃、以、于、而、则、且、所、为、其、与、也、焉;句末虚词有5个,即者、也、乎、焉、与;表连接的虚词有6个,即因、而、则、以、与、为。这样,用词性统帅用法,就使繁多的文言虚词用法有了头绪,也使解题时对文言虚词进行语法分析有了根据。
如何掌握虚词呢?一句话。还是通过整体阅读去了解虚词,一味地死记硬背没有好处。掌握文言虚词,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