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现代前期军事史-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各国的全面动员本身事实上也是在正式宣战之前开始的。这就使动员、 

集中、展开占用的时间,即从宣战到主力开始作战的时间,比以往战争大为 

缩短。 

     德国、法国的动员于8月5日同时完成。德国8月7日开始运送军队,8 

月17日,往集中地域运送军队的工作已经完成。 

     法国8月6日开始运送军队到集中地域,8月18日完成,比德军晚一天。 

     英国远征军从8月4日—7日完成动员,并从8月9日起开始向法国的 

布伦、勒阿弗尔、鲁昂这三个港口运送。8月14日—8月20日,英军从上陆 

港口经铁路被运送到集中地域莫伯日、朗德雷西。 

     奥匈于8月14日完成动员。进攻塞尔维亚的军队从7月30日即开始运 

送,进攻俄国的部队从8月6日开始运送,两部分均在8月20日基本结束。 

     由于国土辽阔和交通落后,俄国的动员和集中十分缓慢。边境附近军区 

的动员在第6天完成,内地军区第8天完成,远方军区到第21天才完成,有 

半数第二线师则用了28天。俄军的集中也用了很长时间,到动员的第15天, 

德、法两军的集中已基本结束,而俄军只集中了三分之一的军队。到第 30 

天集中了三分之二,西伯利亚的部队则在第60天以后才陆续到达。 

     铁路在各国的军队运送工作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各国的铁路在动员开始 

后就移交军事当局管理,客运受到严格限制甚至完全停止。德国向西部边境 

集中部队是通过15条复线进行的, 一昼夜可通过660列列车。总共运送工 

作用了大约1万1千列军用列车。法国军事运输依靠10条铁路(一部分是复 

线)进行,每昼夜通过能力为560列军用列车。 

     动员结束后,各交战国都拥有了庞大的陆军。协约国的陆军总人数达到 

了1059。2万人,其中俄国533。8万,法国387。1万 (包括殖民地),英国 


… Page 83…

65。8万,比利时37。5万,塞尔维亚38万,黑山6万;德奥军事集团陆军总 

人数达612。2万,其中德军382。2万,奥匈230万。协约国拥有轻炮12134 

门,重炮1013门;德奥集团拥有轻炮11232门,重炮2244门(不含要塞炮)。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战争动员的另一个特点是:动员和集中期间,各国 

都积极地使用了掩护部队,以掩护本国军队的集中和展开,破坏敌人的动员 

和展开。 

    德军出动了3个骑兵军、1个步兵师和6个步兵旅进行掩护。掩护德军 

集中的是平时就驻扎在边境地带的5个军。负责总动员期间掩护西部边境的 

部队还在战前即已到达比利时国境,其主要任务是在比利时境内夺取便于主 

力展开的有利地区。8月4日,一支由25000名步兵、8000名骑兵组成的德 

军部队在124门火炮的支援下侵入了比利时领土,几天后又有3个军投入作 

战。 

    法国为了掩护军队的展开,向边境出动了6个军和6个骑兵师。计划在 

亚尔萨斯方向实施主要突击的法军还在主力集结之前,便实施了一系列局部 

作战,以夺取阿登山脉和孚日山脉的山间道路。 

    俄国统帅部组织了两支快速部队突入东普鲁士境内,在敌后进行了一系 

列活动。 

    奥匈军队也将骑兵开到边境附近,以查清从德涅斯特河到杜布诺、卢茨 

克、霍耳姆、卢布林一线的敌军兵力和集团。奥军掩护部队并顺利地实施了 

夺取塔内夫森林地带的作战,以占领有利的出发地区。 

    第一次世界大战动员的第三个特点是:各交战国对于工业动员的重视程 

度都很不够。由于速决战的思想在各国都占上风,各国参谋总部都认为平时 

所积累的武器弹药和各种军事装备的储备能够满足整个战争的需要,而对于 

战争的消耗则计划用专业化军工企业的日常武器生产来补充。因此,各国对 

于将工业转入军事生产以适应战争需要普遍准备不足。像德国甚至认为工业 

动员并非十分必要。由于缺乏必要的工业动员,大战爆发后各国的动员储备 

品只在数月之内即消耗殆尽。 



                        3。各国军队的战略展开 



    战略展开,即军队按战略计划完成战略部署的行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 

中,多数国家是在宣战后采取公开方式进行战略展开。 



      (1)陆军的展开 

    陆军的展开分为西欧战区、东欧战区和巴尔干战区。 

    西欧战区包括比利时、卢森堡大公国、亚尔萨斯、洛林、德国和莱茵各 

州的法国的东北各省。这个战区东至莱茵河,北至荷兰,西至斯凯尔特河口 

到塞纳河口的海岸,南至塞纳河——巴黎——瑞士边界这条假设线。战区正 

面宽480公里,纵深500公里,西部是平原,便于大军团行动,东部多半为 

山地,限制了军队的机动。 

    交战国在战前即沿边境线修筑了很多要塞。其中著名的如法国的凡尔 

登、图尔、厄比纳尔、贝耳福,比利时的列日、那慕尔、于伊,德国的梅斯、 

迪尔霍芬堡垒 (提翁维尔)以及莱茵河的一些要塞。法国的要塞配系具有重 

大的战役意义和战略意义,比利时的要塞也具有战役意义,德国的要塞除梅 


… Page 84…

斯外,其余要塞都没有防御意义,因为德军准备很快将战线推到法、比境内。 

     在西欧战场上,德军的展开最为顺利。德国在法、比边境共展开7个集 

团军(22个军、12个预备队军,共68个师)、4个骑兵军 (共10个师), 

还有要塞守备部队3个预备队师、6个半准预备队师和17个半后备旅,共160 

万人,火炮5000门(其中500多门重炮)。其主要集团第1、2、3、4、5 

五个集团军配置在梅斯以北,在长达200公里的正面上集中了约110万人, 

其余兵力(第6、7集团军)从梅斯向南至瑞士边境展开。这样,德军统帅部 

以主力径比利时对法国进行歼灭性突击的战略计划,在兵力展开方面已初步 

实现。 

     与德军对峙的是法军、比军和英国远征军。法军5个集团军和1个骑兵 

军沿法国同德国、卢森堡、比利时的边界,在南至贝耳福、北至伊尔松长达 

345公里的正面上展开。其中第1、2集团军在亚尔萨斯和洛林地区展开,第 

3、4、5集团军在凡尔登西北展开。法军与德军几乎同时展开,但由于法军 

统帅部对德军的战略企图判断错误,致使法军不得不改变部署,向北面调动 

部队,将其左翼延伸到那慕尔,法军为此丧失了3周的时间。 

     比军完成展开较早。到8月6日,其6个步兵师、1个骑兵师都已配置 

完毕。英军的4个步兵师、1个半骑兵师则到8月20日才到达莫伯日、勒卡 

托地域。 

     双方在西欧展开后兵力对比是:德军展开78个师,160万人,法、英、 

比联军展开75个师,156万人,双方兵力相当;德军在梅斯以北的主要突击 

方向上有110万人,联军也有100多万,兵力也大致相等。但是,从兵力部 

署上看,德军从北到南成一线配置,间隔不大,兵力集中,而法军由于战略 

判断失误,又不敢破坏比利时的中立,致使比军与法军左翼之间出现了 110 

公里宽的空隙,这给德军首先击败比军提供了极好的机会。 

     东欧战区包括俄国的西部边界地区、东普鲁士、波兹南与西里西亚两省 

的东部及加里西亚。战区从波罗的海至俄国——罗马尼亚边界,横宽850— 

900公里,纵深750公里。其基本地形是平原,有利于大部队的展开和行动, 

战区内的道路网对于德国和奥匈来说更为有利。另外,在军事工程、军事经 

济等问题上德、奥准备得也要更充分一些。 

     按原定计划,德国在东部采取守势。到8月10日,德国的第8集团军已 

经展开,共15个步兵师、1个骑兵师,约20万人,1044门火炮(其中重炮 

156门)。德军利用地形特点,并未占领绵亘的正面,而是在主要方向上的 

筑垒地域和湖间隘路作独立基地 (以军为单位)的配置。 

     用于对俄作战的奥军集中在散多梅希东南至切尔诺夫策一带,共4个集 

团军,即第1至第4集团军。其中第2集团军在奥军右翼侧塔尔诺波尔、布 

斯克、斯特雷地域及其以南展开,第3、4集团军分别在利沃夫、桑博尔地域 

以及拉迪姆诺、亚罗斯瓦夫、普热米什尔地域展开。第1集团军在奥军左翼 

的桑河的塞尼亚瓦、尼斯科地域展开。第1、第4集团军即左翼为奥军的突 

击集团,应在维斯瓦河和西布格河之间实施快速而坚决的进攻,在德军支援 

下粉碎波兰西部的俄军。第2、3集团军则应粉碎从克列明涅茨、杜布诺、卢 

茨克方向采取行动的俄军。 

     俄军兵力集中在两个独立的方向上——西北方向和西南方向。西北方面 

军展开两个集团军,即第1集团军和第2集团军。西南方面军在400多公里 

的弧形地带展开了4个集团军,即第4、5、3、8集团军。为了履行对法国的 


… Page 85…

义务,西北方面军在尚未完成集中和展开之前就向东普鲁士的德国第8集团 

军展开进攻,结果造成了西北方面军的失败。西南方面军也是在主力尚未完 

成展开的情况下发动了在加里西亚的进攻。只是由于奥军在展开过程中犯了 

重大的错误而使俄军成为胜利者。 

     巴尔干战区的军事行动在塞尔维亚领土上进行。奥匈最初在这里集中了 

3个集团军(第2、5、6集团军),后来为了应付同俄国的作战,抽调了第2 

集团军到加里西亚。这样奥匈在巴尔干战区便只有5、6两个集团军,14万 

人。其任务是进攻塞尔维亚部队,对其两翼侧进行纵深包围。 

     塞尔维亚展开了4个集团军,编为12个步兵师、1个骑兵师,其野战部 

队共有24万7千人。其部署是:第1集团军沿多瑙河在100公里的正面占领 

阵地,执行防御,其主力沿帕兰卡、托波拉地域展开;第2集团军在贝尔格 

莱德地域;第3集团军在瓦列沃地域;第4集团军从西面掩护摩拉瓦河河谷, 

其左翼侧同黑山集团军衔接。 

     黑山集团军共45,000人—60,000人,100门野炮,100门山炮,主力 

驻扎在西部边境,面对黑塞哥维那和奥国卡塔罗海军基地。 

     总起来看,德国的战略展开是最成功的,法国则将主动权让给了德军, 

受敌人的摆布;俄军在两个方向上同时展开,两处兵力大致相等,不分主次, 

因此在两个方向上都未形成压倒优势。奥匈的展开与法国一样不成功,其第 

2集团军被迫由巴尔干战线调往俄国战线,从而丧失了时间和主动权。 



      (2)海军的展开 

     海军的军事行动几乎遍布各大海洋,其中以北海、大西洋东北部、地中 

海、波罗的海、黑海等为主要海战区。 

     英国海军拥有4个大舰队、几个独立分舰队和编队。第1舰队 (宣战后 

改名为主力舰队)是英国最强的舰队,专门对付德国的公海舰队。宣战后, 

第2和第3舰队合并成海峡舰队。 

     德国海军由公海舰队、波罗的海舰队、太平洋分舰队、分驻在各个海洋 

的中队与舰艇组成。公海舰队是德国海军的最大联合编队,用于对英国海军 

主力的战斗,舰队的主要基地是威廉港。 

     法国海军编为两个联合编队——地中海舰队和海峡海军。地中海舰队的 

主要基地是土伦,海峡海军的主要基地是布勒斯特。 

     奥匈海军驻泊在亚得里亚海,有两个战列舰分舰队,一个巡洋舰总队, 

两个舰队驱逐舰和驱逐舰区舰队,一个潜艇区舰队和由一些旧舰组成的预备 

队。其主要基地是波拉。 

     俄国舰队由波罗的海舰队、黑海舰队、西伯利亚区舰队、里海区舰队组 

成。波罗的海舰队是其主力,基地主要是赫尔辛福尔斯。黑海舰队的主要基 

地是塞瓦斯托波尔。 

     同陆军一样,各国海军也大都从7月中旬开始实行预备动员,其动员和 

展开也是在短期内完成的。另外,海军的部分舰艇编成甚至整个舰队都不需 

移动,舰艇和编队即能立即投入战斗。这是海、陆军展开的不同之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