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簇人马,旗上大书五字“秦大将章邯”。其人拍马向前,排
开一阵,公孙乾慌忙引兵赶至。章邯横枪勒马,问曰:“来将
何人?愿通姓名。”乾曰:“吾赵国大将公孙乾也!因皇孙异
人私离赵国,我今奉旨特来拿还。”邯言曰:“吾乃秦国大将
… Page 308…
周朝秘史 ·633·
章邯,你三合中间胜得我,将皇孙与你归赵,三合输于我,连
你性命无还!”乾听罢,举剑杀向前来,章邯亦挺枪迎敌,两
马相交,双器交举,战上五十余合,公孙乾气力不加,拨回马
便走,章邯随后追赶十里方回。
不说公孙乾败回赵国,且说章邯保着异人还秦,至晚来到
咸阳入城。次日,异人被楚服入宫,朝见太子。却说国君与夫
人,忽见异人归回,喜不自胜!笑而言曰:“吾子归矣!”于
是异人先拜国君,后拜夫人,言曰:“不肖之男,久违龙颜,
不能披彩衣取双亲之乐,如荆刺在背,今侥幸回来,望双亲赦
儿之罪!”国君曰:“若非不韦为使报说,险失贤孝之儿耳!”
夫人喜与国君言曰:“妾乃楚人也!当更其名曰子楚。”国君
曰:“善!”于是,子楚跪告国君夫人曰:“蒙祖皇屡举兵攻
赵邯郸,赵王几欲杀我,全赖不韦将金五百两赂与赵之当权者
与看守者,方得命而归,若非此人,岂得至于今日!再生之德
实不可忘此人,伏望殿下,重赏不韦。”国君从之,唤不韦曰
:“今将城西腴田一百亩及宅子一所赏汝,侯明日奏知父王,
封赠官职!”不韦曰:“承赐!”拜谢而出。
却说子楚与朱氏就在华阳夫人宫中居住。忽一日,秦王升
殿,太子安国君出班奏曰:“臣子异人,先因夺璧之仇,为质
子于赵,屡被赵王怒詈,欲杀异人,幸得阳翟大贾吕不韦,以
金五百两买赂赵之当权监守之人,侥幸脱亡归秦,皆此人之功
也!伏望陛下封赏此人。”王曰:“依卿所奏!”就宣吕不韦
至阶下,不韦山呼礼毕。王曰:“朕皇孙异人得卿救还,封卿
为东宫局承之职!”不韦叩头谢恩。秦王谓章邯曰:“联恨赵
王辱骂寡人,封卿为大将军,领兵二十余万,前去伐赵。”
于是,章邯谢恩出朝,引兵就行,来到韩国阳城之南三十
五里,负黍亭下扎寨。探马飞报阳城县令缪名闻知,忙点民兵
… Page 309…
周朝秘史 ·634·
出迎。当时章邯出马谓缀名曰:“我秦王攻赵,借此经过,与
你韩国无仇,何故引兵拦吾!”名曰:“吾韩与赵实是唇齿之
邦,唇亡齿寒,汝今伐唇,齿又何安?为此拒兵,实不相瞒,
若是要过负黍,除非军生两翼,马能驾云!”章邯大怒!持枪
直取缪名,缪名抡刀来迎,两马相交,战二十余回,章邯卖个
破绽,缨名抡刀砍人,章邯躲过,翻身一枪,剌杀缪名落马,
四万余人尽皆降伏。章邯入城,下令安民,引兵入赵,以得赵
邑二十余城,直至赵国大城下寨。
次日,赵王升殿,群臣奏曰:“今有秦王命章邯为将,领
兵二十万,前来报皇孙被质之仇!今兵已在城下下寨。”王惊
谓公孙乾曰:“此祸是汝放异入以致如此,可速引兵迎敌。”
于是,乾领兵十万出城,与章邯交战,乾与战三十余合,大败,
被秦将斩首九万余级,遂飞报赵王。赵王惧,问群臣曰:“何
计可退此兵?”上大夫蔺相如奏曰:“臣有一策名移祸计,可
退秦兵!”王问曰:“何计?”相如曰:“可差使命入西周报
与赧王,说秦王意欲一统天下,强伯诸侯,先伐赵国,后征西
周,赧王知之,安得不惊,必然发符遣使,连合诸侯攻秦,秦
自抽兵而西回,我王可以高枕无忧矣!”赵王大喜!即遣穆仲
为使入西周去,毕竟使周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 Page 310…
周朝秘史 ·635·
第一○七回
秦王代周统天下 田单兴兵复聊城
话说周赧王五十九年七月下旬一日升殿,近臣奏曰:“今
秦遣章邯为将,亲率大兵二十万攻赵,赵不能敌,特遣穆仲为
使前来,陛下可发兵救赵王,若不许我必危矣!赵亡必来攻周,
愿陛下思之。”周王听知,心中忧惧,宣穆仲入朝,拜舞已毕,
穆仲曰:“今主上被秦兵攻急,特遣小臣前来求救,愿陛下会
合诸侯攻奏秦。”周王曰:“卿且先回,待聚合诸侯,随后领
兵前来。”穆仲拜辞归国,周王随即发檄,诏各国诸侯起兵救
赵。正商议间,飞马来报:“秦命相国吕不韦发兵往赵,令章
邯移兵攻周西路,又遣右将军缪姓,领兵十万攻周东路,二路
军马目今俱会于镐京之北下寨,愿陛下早定计!”周王听知,
唬得魂不附体,手足无措,问于群臣曰;“何计可破?”众皆
默然。
忽有一人,面如重枣,口若悬河,官拜征西将军之职,河
西人也,复姓司马坤又元,近前奏曰:“七国诸侯俱周之子孙,
功臣之苗裔,本自为一。威烈以来,强以并弱,大以吾小,王
纲解纽,礼乐征伐出于诸侯。目今之秦,国富兵强,难以为敌,
陛兵弱将老,若能降之,免动刀兵,乃社稷之幸也!”王曰:
“那料文武创业八百余年,至此一旦休矣!朕若不降,军衰将
寡,生灵涂炭!”于即引文武入秦,顿首受罪,尽献得其邑三
… Page 311…
周朝秘史 ·636·
十六,户口三万。秦王大喜!受其献降,遂遣大将章邯领兵十
万入周,取其宝器数百车入秦乃迁西周。丽泉有诗曰:
文武崩来八百秋,纷纷逐鹿战未休,
强秦徒得楚获尽,谁知江山却姓刘。
当时,周既降伏于秦,秦王喜不自胜。一日,顾谓群臣曰
:“朕欲并吞六国,以何国为始?”群臣奏曰:“魏与秦为邻,
地隔千里,兵不满万将非其人,厚敛于民,君弱臣佞,从而征
之,无有有服之理!魏国既为我有,余地如拾芥矣!”奏王大
喜!于是,即命章邯为将,领兵五万杀奔魏国而来。离魏一百
二十里之地于吴城下寨。吴城守将靡名引兵出迎,列开阵势,
两马相交,双枪并举,战不三合,被章邯斩于马下,遂领军入
城屯扎。韩王闻秦动兵,恐来伐己,乃自朝于秦,秦王大喜!
复其爵邑而还。
秋月,秦王病重,诏章邯班师返朝。于是,章邯回兵,是
夜秦昭襄王薨,文武百官举哀,哭于白虎之殿,立秦安国住即
三日而薨,百官亦举哀,孝事未完,东宫局承吕不韦言曰:“
天下不可一日无君,今孝文王已丧,太子可以为君,而镇诸侯
万民。”太子楚曰:“今孝文王虽崩,肉尚未冷,何敢就登大
位?朕欲以孝治天下,朕岂可自失孝乎?愿守服三年,再登大
位。”群臣服其议,皆莫敢言。不韦又言曰:“今天下诸侯纷
纭,咸有觊觎强秦之心,若不早登大宝,分兵阻隘,恐秦地更
为他人,况天子之服,以日易月,上古有之,殿下何故不明?”
于是,子楚即群臣山呼万岁,号秦庄襄王。
秦庄襄壬元年,报入裁燕国。且说燕王设朝,文武群臣山
呼讫,王谓群臣曰:“朕憾齐占聊城,朕欲兴师,谁敢领兵?”
… Page 312…
周朝秘史 ·637·
中将军陈人出奏曰:“臣愿为将,以复其城!”于是,燕王命
陈人为上将,兴兵十万!是日领兵就行,前至聊城北三十里下
寨。陈人与裨将言曰:“来日我引兵挑战佯败,你伏兵东山之,
待彼过后,出兵取城,吾再杀回,两下夹攻,可以成功!”裨
将领命讫。齐将蒙靡果然以兵出迎,与陈人战于城下,战不三
合,陈人佯败荒走,靡以兵来赶,过东山之前,燕兵见靡过了,
杀奔人城去了。靡催兵正赶之际,忽守门军人报道;“燕兵杀
入聊城!”靡闻之大惊!急回复聊城,陈人催兵来赶,两下夹
攻,靡败遭擒,陈人入城安民,将靡斩讫,写表奏知燕王。燕
王大悦!封陈人为大将军,将兵屯于聊城。探子飞报入齐。
齐王升殿,百官班列,公子田单出班奏曰:“今彼燕王,
以陈人为将,兴兵拨了聊城,目今兵屯聊城,伏望我王,火速
兴兵,不然兵临城下,将至濠边!”齐王惧而言曰:“卿可为
将,点兵与战!”于是,田单领兵十万,前至聊城东五十里屯
扎。次日,引兵直逼城下,陈人已知,点兵十万出城,与战三
十余合,田单兵少,大败而还,陈人引兵入城。
却说田单大败归寨,闷闷不悦,无计可施,坐于寨中,忽
有军人报曰:“寨门外有一隐士,自称来与画策而取聊城。”
田单曰:“速请其人入寨!”礼毕,田单问曰:“先生辱临,
必有识见!”隐士对曰:“生姓鲁名仲连,闻知公子与陈人相
待,犹豫不决,特来献策。”田单曰:“久闻先生大名,今幸
相会,不知先生以何计教吾?愿闻其命!”仲连曰:“燕王为
多疑而易谗,陈人忠勇有谋而无成,不如令奸细人以间谍遥言
私入燕地,传说陈人屯民兵聊城,杀退田单,欲自为王,彼闻
必信,定削陈人之兵权,公子以兵下寨逼城,燕王既来解陈人
之兵,陈人之兵,陈人恐我攻城,必不肯以兵还燕王,燕王愈
惊,故此使其君臣相疑然后小生作书,书内陈说利害,射矢与
… Page 313…
周朝秘史 ·638·
陈人,陈人见惊,必然自杀,有须公子汗马之劳而得聊城矣!”
田单大悦曰:“先生神机妙算,想行必应!”于是,田单使奸
细之人入燕,谣言传说陈人,谋反之事。
燕王设朝,群臣闻知百姓谣言陈人谋反,果入奏知燕王。
燕王言曰:“朕料此人必反,今此果然”王谓百官曰;“今兵
权尽在他手,何计可获此人?”群臣奏曰:“我王可传诏命前
去军前,只说秦国动兵,恐来伐燕,令彼星火分兵十万与使,
前来保城,若兵分而至燕,我王亲引此兵,一鼓可擒陈人矣!”
王曰:“善!”即发使命前去聊城见陈人。陈人接着按读毕,
正欲分兵,忽守城军人来报:“今田单引兵攻城!”陈人犹豫
不决,欲分兵恐不能制,欲拔兵全还,怕失其城,无奈只得谓
使臣曰:“公且先去奏知燕王,待我杀退田单,引兵前。保燕,
若分兵,必失此城。”使回将此奏知燕王。燕王惧而言曰:“
此跋扈反者已实,既若不反,必然分兵。”又谓群臣曰:“此
贼谋反,尔等何计可擒此人?”群臣曰:“我王休忧,只管收
兵,守住险隘,不与粮草,任纵他在聊城反乱,必有能入于燕
矣!”王曰:“善!”遂分兵守住各处关隘,不放一卒入燕。
却说陈人守城岁余,见城中粮尽,差人去燕王处乞粮,被
把隘兵拿住,言曰:“你陈人反燕,又来求粮。”就将使者杀
之,只令一卒报与陈人。陈人自谓曰:“吾遭齐人之间矣!”
遂闷闷不已。于是,田单令鲁仲连作书曰:
江西逸士鲁仲连,沐浴百拜,致书于大将军麾下,窃闻之,
智者不倍时而弃利,勇士不怯死而灭名,忠臣不先身而后君。
今公行一朝之忿,不顾燕王之无臣,非忠也。杀身亡聊城,而
威不信于齐,非勇也。功废名灭,后世无称,非智也。故智者
不再计,勇士不怯死。今死生荣辱,尊卑贵贱,此其一时也。
… Page 314…
周朝秘史 ·639·
愿公之谋计,而无与俗同也。且楚攻南阳,魏攻平陆,齐无南
面之心,以为亡南阳之害。不若得济北之利,故定计而坚守之。
今秦人下兵,魏不敢东面。横秦之势,合则楚国之形危,且弃
南阳,断右壤,存济北计必为之。今楚魏交退,燕救不至,齐
无天下之规,与聊城共据。期年之敝,即臣见公之不能得也。
齐必决之聊城,公无再计。彼燕国大乱。君臣过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