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1-会计错弊与防范综述-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计错弊的疑点或线索;
     如查帐人员在工作之余散步时无意观察到被查单位(工业企业)设有销售自产产品门市部,联想到在查帐过程中未见其有销售自产产品销售业务的帐务处理,以此为线索,后来查明被查单位以行政部门耗用自产产成品的形式,将部分产成品移到本企业的门市部,并将其销售收入存入“小金库”。

    会计错弊防范的方法
    1。核对法
    核对法就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书面资料相互交叉对照,以验视其内容是否一致,计算是否正确的一种方法。包括核对凭证、帐户记录、报表、分析报告、检查报告、预算、计划、方案等。例如,在财务审计中进行查帐,一般要在下列资料间进行核对。
    (1)原始凭证同有关原始凭证,记帐凭证同所附或有关原始凭证,以及记帐凭证同汇总记帐凭证。核对内容是所附或有关的原始凭证数量是否齐全、日期、业务、内容、金额同记帐凭证上的会计科目及金额是否相符,以及原始凭证之间,记帐凭证同汇总记帐凭证之间在内容上是否一致。
    (2)记帐凭证或原始凭证同帐户记录。核对内容是凭证的日期、会计科目、明细科目、金额同帐户记录内容是否一致。各种帐簿转次页,承前页金额是否前后相符。
    (3)明细分类帐同总分类帐户。核对内容是帐户记录同有关报表项目是否相符。
    (4)明细表帐同有关报表。核对内容是明细表的总额同有关报表上的项目金额是否相符。
    (5)明细分类帐同所编报表。核对内容是帐户记录同有关报表项目是否相符。
    (6)报表同有关项目。核对内容是不同报表上的相同项目或有勾稽关系的不同项目,其名称及金额是否相符。
    用核对法确定书面资料是否真实正确是有条件的。必须作为佐证证据的资料真实正确,则同它对照的书面资料,经核对相符,才能确定是真实正确的。如果作为核对依据的确证证据资料并不真实正确,则书面资料即使同它核对相符,仍非真实正确的。例如现金付出凭证所附发票收据,系支付属于企业管理费的差旅费,但发现所附发票收据反映的差旅费有虚报不实情节,则记帐凭证即使在会计科目、金额上同所附发票收据相符,亦不能确定记帐凭证真实正确。因此,首先要审阅原始凭证,鉴定其是否真实正确,才能进行有效的核对。
    在缺乏佐证证据时,用核对法来确定书面资料是真实正确的,可看其是否满足另一个条件,那就是两个数据是通过不同途径取得的。具备这一条件的两个数据,经核对相符,可以认为两者都正确无误。这种情况在会计资料中屡见不鲜。例如总分类帐的期末余额,尚同有关明细分类帐各帐户期末余额合计核对相符,就可以认为两数都是正确的。
    采用核对法,在核对了的两方余额后面,可由核对人用有色铅笔注上已经核对符号,如“√”。这样,核对工作完毕以后,末注有已核符号的,即应进一步查询,查明原因。核对不符的,应在两方金额后注上“?”,表示已经核对,但是不符,以便进一步检查。
    一个数字如经两次以上核对,可用不同的核对符号,以资识别。例如第一次核对,用“√”,第二次核对,用“·”符号。
    采用核对法,可由两人合作,也可由一人单独进行。两人合作,可以一人看初次资料,并读出科目和金额等,另一人听看有关资料,并同时由双方作相应的核对符号。一人单独进行,可先看初次资料,再看有关资料;也可接着先看有关资料,再看初次资料,再看其后的初次资料,再看有关资料,这亲往返,比固定先看一方资料,核对另一方资料较为省力。两人核对,读听看结合,可节省时间。一个单独核对,可兼看两方资料,还可审阅资料,可以避免疏忽,但较费时间。
    核对法还包括复算。
    再以财务审计为例,主要的复算工作有:
    ①原始凭证单价乘数量的积数,小计、合计的加算等。
    ②记帐凭证明细科目金额合计。
    ③帐簿每页各栏金额的小计、合计、总计及其他计算。
    ④报表有关项目的小计、合计、总计及其他计算。
    ⑤预测、分析、检查、预算、计划与有关数据。
    复算是否真实正确,也以与审阅有关帐证的内容为前提。进行复算要求审计人员熟悉和应用会计、分析、检查、统计、业务核算、计划等专门方法。
    例如复算分析数据,要熟悉比较法、因素分析法等经济活动分析的专门方法,才能复核数据来源、计算程序和运算结果是否正确。
    2。查询法
    查询法是向被审单位内有关人员调查询问,了解书面资料未能详尽提供的信息以及书面资料本身存在的问题,目的是使书面资料成为切实可靠的审计证据。例如,经核对发现资料内容不一致,计算数据不准,或经检查,发现采购不需用的材料,销售收入和利润未同步增长者,都要运用查询法,进一步收集证据。查询法对于提供的解释和回答,应以审计标准衡量,务使提供的审计证据充分可靠。查询时,最好有审计人员两个以上参加,并作成书面记录,经解答人员签字证实,或取得书面解答。
    查询法有广泛的用途,不仅可用来审查书面资料,还可用来证实客观事物。对于不能盘点或观察的债权债务,例如应收帐款、应付帐款之类,可用通讯方法向对方查询。一般称函询法或询证法,乃是查询法的一种。
    函询应收、应付帐款,发函应以审计者名义出面,并由审计人员寄发,内容不限于要求核对的余额,还可包括本期发生额。应将被审单位有关帐户抄写清单寄出,要求对方在规定期内予以核对,寄还审计者收取查核。为了保证函询的实效,函询工作应全部由审计人员办理,不宜让被审单位人员插手。必要时,审计人员还要亲临对方,查询疑点。
    查询法可大量用于经济效益审计,特别是管理审计、业务经营审计。用于管理审计的查询法已逐步发展成为一种特殊的审计方法。
    审计人员运用查询法要讲究方式方法,谋求被询人员的真诚合作,提供确实有用的审计证据。
    3。比较法
    比较法就是把说明被审项目的书面资料、同有关项目进行比较,取得审计证据。例如,以不同时期的报表项目相比(如资料平衡表上在产品比上月增长很多),以本期的有关项目相比(如利润未同产品销售收人同步增长),以被审项目同其他单位的相同项目相比(如把资金利润率同先进工厂相比)等,均足以说明情况,发现问题。
    4。分析法
    分析法是通过分解被审项目内容,以揭示其本质和了解其构成要素相互关系的方法。分析常常是揭露问题的有效手段。例如,对属于企业管理费的其他费用项目,将其与借方发生额参照摘要,按用途归类分析,可以查明有无请客送礼、回扣佣金等不合理开支及其数额。分析法又可用来核实某些资产的计价。例如,对于应收帐款明细帐户,可分别按照所欠时间长短(如三年以上、一年以上、半年以上、半年以下),客户所属经济成分(如国营、集体、个体、中外合资、联营等)加以归类分析,从而审核应收帐的计价是否恰当。
    5。顺查法
    顺查法是按照经济活动发生的先后顺序依次检查的方法。以财务审计中的查帐为例,它的审查次序就是按照会计事务处理程序,依次审查会计资料:
    (1)审阅原始凭证并核对记帐凭证;
    (2)审阅记帐凭证并核对帐簿;
    (3)审阅帐薄并核对报表、审阅报表。
    6。逆查法
    逆查法是逆经济活动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检查的方法。仍以财务审计中的查帐为例,它就是不顺次按会计事务处理程序,而反其方向逐步审查会计资料的方法。审核次序是审阅报表并核对帐簿,审阅帐薄并核对记帐凭证,审阅记帐凭证并核对原始凭证,审阅原始凭证。例如,审查会计报表的次序:
    (1)审阅会计报表并核对总分类帐;
    (2)总分类帐核对明细表;
    (3)明细表核对明细帐;
    (4)审阅明细帐并核对记帐凭证及原始凭证,审阅记帐凭证及原始凭证。
    7。详查法
    详查法是对全部某类经济活动一无遗漏地加以审查的方法。例如根据群众检举审查某采购员的贪污舞弊行为,则对该采购员经办的购货业务要采用详查法审查。详查法的好处是确证案情的大小,取得证明该采购员贪污舞弊的全部证据,避免挂一漏万。
    采用详查法,工作量较大。在管理工作日益受到重视、内部控制日益健全的情况下,可视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和有效程度,相应采用不同广度深度的抽查法。除专题、专案审计外,一般不采用详查法。
    详查法同全部审计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详查法是一种审计方法,它是相对于抽查法而言。而全部审计是审计的一种类别,它是相对于局部审计而言的。全部审计不一定采用详查法,可视被审单位具体情况采用抽查法。例如在财务审计中,如被审单位内部控制比较健全有效,则即使检查全部帐目,对其中的一部分,仍可采用抽查法。
    8。抽查法
    抽查法是抽取一部分经济业务进行审查的方法。抽取的部分,要计对审计目的,富有代表性,才能取得有意义的证据。例如审查产品生产成本是否真实正确,由于各种产品各个月份的成本计算,一般都采用相同的方法,存在采用抽查法的条件。在内部控制健全的前提下,可抽查某个月份的可比产品和不可比产品各一种。抽查可用逆查法,从产品单位成本表出发,一直追查到原始凭证。
    抽查法可分为任意抽样法、判断抽样法和统计抽样法三种。任意抽样法由审计人员在总体中任意抽取一部分进行审查。它所取得的审计证据是否充分可靠,风险是否较大。判断抽样法根据审计目的、被审单位内部控制完备程度和所需要的证据,由审计人员根据经验,确定抽查什么和抽查多少。抽查所得结果是否有效,有赖于审计人员的判断,而判断是否正确,则有赖于审计人员的经验。兹以审查材料收发业务为例,说明如下:
    (1)在财务审计中,据判断,认为材料明细帐帐户的余额越大,占用的储备资金越多,帐户越重要。因此把帐户金额的大小作为抽查多少的标准。
    9。盘点法
    盘点法分为直接盘点法和监督盘点法两种。
    直接盘点法是由审计人员亲自到现场盘点实物,证实书面资料同有关的财产物资是否相符的方法。如果相符,可以认为资料真实。
    监督盘点法是审计人员观察盘点,借以证实书面资料和实物是否相符的方法。一般用于数量较大的实物,如厂房、机器设备、材料、商品、用具等。
    审认人员身临现场观察盘点工作是否认真负责,必要时,可以部分地进行复点或自点。
    1O。调节法
    从一定出发点上的数据着手,将已发生正常业务而应增、应减的数字对它进行调整,从而求得需予证实的数据的方法。用于银行存款,调节法可以证实实际存款数与帐面余额是否相符。编制银行存款调节表是为此目的通常采用的方法。但调节法不仅可以用于银行存款,还可以用于其他类似场合。
    当盘点日同书面资料结存日不同时,结合实物盘点,通过两个时期中间帐目的调节,可以考察书面资料是否真实正确。例如,材料帐面结存日期是1986年12月31日,而审计人员监督盘点日期是1987年1月10日。这就可以用调节法,把盘点日期的库存量调节为帐面结存日期的库存量,借以考查帐实是否相符。调节公式如下:
    被查日(书面资料日期)存量=盘点日存量+被查日毛盘点及发出量…被查日毛盘点日收入量
    设某种材料1986年12月31日帐面结存100公斤,通过核对及审阅并无错弊,其时被审单位盘点实存量也是100公斤。1987年1月1日到10日期间收入205O公斤,发出1800公斤。1月1O日期初余额及收发数额均经核对,审阅和复算无误。1987年1月1O日下班后监督盘点实存量为350公斤。调节计算如下:
    被查日存量=350公斤+1800公斤-2050公斤=100公斤
    11。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审计人员进入被审单位后,对于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进行、财产物资的保管、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等,进行实地观看视察,注意是否符合审计标准和书面资料的记载,借以收集书面资料以外的审计证据的方法。
    例如,对一所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