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6_旧唐书-第1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叶属汝州,襄城、舞阳属许州,方城还唐州,西平属豫州

  襄城 隋旧县。武德元年,于此置汝州,领襄城、汝坟、期城三县。贞观元年,废汝州及汝坟、期城二县,以襄城属许州。开元四年,属仙州。二十六年,还属许州。其年,改属汝州也

  龙兴证圣元年,分郏城、鲁山置武兴县。神龙元年,改为中兴县。其年,又改为龙兴

  临汝 先天元年置。贞元八年,以梁县西界二乡益之,兼移县于石壕驿。

  许州望 隋颍川郡。武德四年,平王世充,改为许州,领长社、长葛、许昌、繁昌、黄台、氵隐强、临颍七县。贞观元年,废黄台、繁昌、氵隐强三县,以洧州之扶沟、鄢陵,汝州之襄城,嵩州之阳翟,北沣之叶县来属。十三年,改置都督府,管许、唐、陈、颍四州,而许州领长社、长葛、许昌、鄢陵、扶沟、临颍、襄城、阳翟、叶九县。十六年,罢都督府。显庆二年,割阳翟属洛州。开元四年,割叶、襄城置仙州。二十六年,仙州废,以叶、襄城、阳翟来属。其年,又以叶、襄城属汝州。二十八年,又以襄城来属。是岁,又以叶属汝州。天宝元年,改为颍川郡。乾元元年,复为许州。长庆三年,废溵州为郾城县,属许州。旧领县九,户一万五千七百一十五,口七万二千二百二十九。天宝领县七,户七万三千二百四十七,口四十八万七千八百六十四。在京师东一千二百里,至东都四百里。

  长社 郭下。隋颍川县。武德四年,改为长社,取旧名

  长葛 隋分许昌县置,取旧名

  许昌 旧县

  鄢陵 隋置洧州,后废为县,属许州

  扶沟 隋县。武德四年,置北陈州。其年,州废,县属洧州。九年,洧州废,来属

  临颍 隋旧县。建中二年,隶溵州。贞元元年,州废来属

  舞阳 汉县,治所在古城内,属仙州。开元二十六年,隶许州。元和十三年,移治于吴城镇

  郾城 本属豫州。长庆元年来属。

  汴州上 隋荥阳郡之浚仪县也。武德四年,平王世充,置汴州总管府,管汴、洧、杞、陈四州,领浚仪、新里、小黄、开封、封丘等五县。七年,改为都督府。废开封、小黄、新里三县入浚仪,复以废杞州之雍丘、陈留,管州之中牟,洧州之尉氏来属。龙朔二年,以中牟隶郑州。延和元年,复置开封县。天宝元年,改汴州为陈留郡。乾元元年,复为汴州。建中二年,筑其罗城。旧领县五:浚仪、雍丘、陈留、中牟、尉氏,户五万七千七百一,口八万二千八百七十九。天宝领县六,户十万九千八百七十六,口五十七万七千五百七。在京师东一千三百五十里,东都四百一里。

  浚仪 古县,隋置,在今县北三十里,为李密所陷。县人王要汉率豪族置县于汴州之内,要汉自为县令。义宁元年,于县复置汴州,以要汉为刺史。武德四年,移县于州北罗城内。贞观元年,移于州西一里,延和元年六月,割浚仪十四乡分置开封县

  开封 汉县,在今县南五十里。贞观元年省,并入浚仪。延和元年六年,析浚仪复置,并在郭下

  尉氏 隋县,属颍川郡。武德四年,于县置洧州,领尉氏、扶沟、康阴、新汲、鄢陵、宛陵、归化七县。贞观元年,废洧州及康阴、宛陵、新汲、归化四县,以扶沟、鄢陵属许州,尉氏属汴州

  陈留 隋县,属汴州。武德四年,属杞州。贞观元年,废杞州,陈留属汴州

  封丘 隋县

  雍丘 隋县。武德四年,于县置杞州,领雍丘、陈留、圉城、襄邑、外黄、济阳六县,权于州内以仓院置。贞观元年,废杞州及济阳、围城、外黄三县,以襄邑属宋州,陈留、雍丘属汴州,而移县入废杞州。

  蔡州上 隋汝南郡。武德四年四月,平王世充,置豫州总管府,管豫、道、舆、息、舒五州。豫州领安阳、平舆、真阳、吴房、上蔡五县。七年,改为都督府,废舆、道、舒、息四州。贞观元年,罢都督府,废平舆、新蔡二县,复以道州之郾城,息州之新息,朗州之朗山,舒州之褒信、新蔡五县来属。天授三年,又置平舆、西平两县。开元四年,以西平属仙州。二十六年,省仙州,复以西平来属。天宝元年,改为汝南郡。乾元元年,复为豫州。宝应元年,改为蔡州。旧领县十,户一万二千一百八十二,口六万四百一十五。天宝领县十一,户八万七百六十一,口四十六万二百五。去京师一千五百四十里,至东都六百七十里。

  汝阳 隋旧县。治郭下

  朗山 汉安昌县,隋改为朗山

  遂平 隋吴房县。元和十二年,讨吴元济于文城栅,置行吴房县,权隶溵州。贼平,改为遂平县,隶唐州。长庆元年,复隶蔡州

  郾城 隋旧。武德四年,于此置道州,领郾城、邵陵北武、西平四县。贞观元年,废道州及北武、邵陵、西平三县,以郾城属豫州。本治溵水南。开元一十年,因大水,移治溵水北。元和十二年,于县置溵州。长庆元年,废溵州,以郾城隶许州

  上蔡 隋县

  新蔡 隋旧。武德四年,于此置舒州,领新蔡、褒信二县。贞观元年,废舒州,新蔡属豫州

  褒信 后汉县

  新息 隋县。武德四年,于县置息州,领新息、淮川、长陵三县。贞观元年,废息州及淮川、长陵二县,以新息属豫州

  平舆 隋置。贞观元年废,天授二年复置

  西平 汉县。贞观元年废。天授二年复置。元和十二年,隶溵州。州废,隶蔡州

  真阳 汉慎阳县,隋为真阳。载初元年,改为淮阳。神龙元年复。

  滑州望,隋东郡。武德元年,改为滑州,以城有古滑台也。二年,陷贼。及平王世充,复置,领白马、卫南、韦城、匡城、灵昌、长垣七县。八年,废长垣县入匡城,以废东梁州之酸枣县来属。天宝元年,改为灵昌郡。乾元元年,复为滑州。旧领县七,户一万三千七百三十八,口六万四千九百六十。天宝,户七万一千九百八十三,口四十二万二千七百九十。去京师一千四百四十里,至东都五百三十里。

  白马 郭下。汉县。卫南 隋楚丘县。后以曹有楚丘,乃改为卫南县,治古楚丘城。仪凤元年,移治西北滨河之新城。永昌元年,又移于楚丘之城南

  韦城 隋分白马县置于古城韦氏之国城

  匡城 汉长垣县,隋改为匡城

  胙城 汉南燕县,隋改为胙城,隶滑州

  酸枣 汉县

  灵昌 隋分酸枣县置。灵昌者,河津之名。

  陈州上,隋淮阳郡。武德元年,讨平房宪伯,改为陈州,领宛丘、箕城、扶乐、太康、新平五县。贞观元年,废扶乐、箕城、新平三县,复以沈州之项城、溵水二县来属。长寿元年,置武城县。证圣元年,置光武县。天宝元年,改陈州为淮阳郡。乾元元年,复为陈州。旧领县四,户六千三百六十七,口三万九百六十一。天宝领县六,户六万六千四百四十二,口四十万二千四百八十六。在京师一千五百二十里,至东都七百一十七里。

  宛丘 郭下。隋县

  太康 汉阳夏县,隋改太康,以县东有太康城

  项城 隋旧。武德四年,于此置沈州,领项城、颍东、鲖阳、南顿、溵水五县。贞观元年,废沈州,以县属陈州

  溵水 汉汝阳县。改为溵水。建中二年,隶溵州。兴元元年,废溵州,县隶陈州

  南顿 隋县。武德六年,省入项城。证圣元年,割项城置光武县,以县有光武庙故也。景云元年,改为南顿,复古名也

  西华 汉县。武德元年,改为箕城县。贞观元年,省入宛丘。长寿元年,割宛丘置武城县,以县本楚武王所筑故也。神龙元年,复为箕城。景云元年,改为西华,复古名也。

  亳州望 隋谯郡。武德四年,平王世充,改为亳州,领谯、城父、谷阳、鹿邑、酂五县。五年,置总管府,管谯、亳、宋、北荆、颍、沈六州。七年,改为都督府。贞观元年,罢都督府,亳州不改。十七年,废谯州,以临涣、永城、山桑三县来属。天宝元年,改为谯郡。乾元元年,复为亳州也。旧领县八,户五千七百九十,口三万三千一百七十七。天宝,户八万八千九百六十,口六十七万五千一百二十一。至京师一千七百里,至东都八百九十八里。

  谯 郭下。贞观十七年,自古谯城移入州城置

  酂 汉县。隋属沛郡。武德四年,改属亳州。开元二十六年,移于汴城垣阳驿置

  城父 隋旧

  鹿邑 隋旧

  真源 汉苦县。隋为谷阳。乾封元年,改为真源。载初元年,改为仙源。神龙元年,复为真源。有老子祠

  临涣 隋置谯州,领县四。贞观十七年省,以临涣、永城、山桑属亳州,蕲县属徐州。县本治铚城,十七年移治所于废谯州。元和九年,割属宿州

  永城 隋县,属谯州。贞观十七年废,属亳州。旧治于马浦城东北三里。武德五年,移置于马浦城

  蒙城 隋山桑县,属谯州。州废,隶亳州。天宝元年,改为蒙城。

  颍州中 汉汝南郡。隋为汝阴郡。武德四年,平王世充,于汝阴县西北十里置信州,领汝阴、清丘、永安、高唐、永东等六县。六年,改为颍州,移于今治,省高唐、永乐、永安三县。贞观元年,省清丘县。八年,又以废涡州之下蔡县来NP。天宝元年,改为汝阴郡。乾元元年,复为颍州。长庆二年,以颍州隶滑郑节度使。旧领县三,户二千九百五,口一万四千一百八十五。天宝领县四,户三万七百七,口二十万二千八百九十。至京师一千八百二十里,至东都九百六十里。

  汝阴 郭下。汉县

  颍上 隋置治所于古郑城。武德四年,移于今治

  下蔡 隋旧。武德四年,于县置涡州,下蔡隶之。八年,州废,县属颍州也

  沈丘 古曰寝丘,至隋不改。神龙二年,改为沈丘。

  宋州望 隋之梁郡。武德四年,平王世充,置宋州,领宋城、宁陵、柘城、谷熟、下邑、砀山、虞城七县。其年,以虞城属东虞州。五年,废东虞州,仍以虞城来属。贞观元年,废杞州,以襄邑县来属,仍省柘城县。十七年,以废戴州之单父、楚丘来属。永淳元年,又置柘城县。天宝元年,改宋州为睢阳郡。乾元元年,复为宋州。旧领县七,户一万一千三百三,口六万一千七百二十。天宝领县十,户一十二万四千二百六十八,口八十九万七千四十一。去京师一千五百四十里,至东都七百八十里。

  宋城 郭下。治古睢阳城。汉睢阳县,隋改为宋城

  襄邑 隋置。武德二年,属杞州。贞观元年,属宋州

  宁陵 汉县,久废。隋特置。贞观元年,并柘城县入

  虞城 隋分下邑县置。武德四年,属宋州。其年,于县置东虞州。五年,州废,县属宋州。

  砀山 旧安阳县,隋改为砀山,属宋州

  下邑 汉县

  谷熟 汉县。武德二年,于县置南谷州。四年,州废,县属宋州

  单父 古邑。隋于县置戴州,大业废。武德五年,复置戴州。贞观十七年,戴州废,县属宋州

  楚丘 治古巳氏城,属戴州。贞观十七年,属宋州

  柘城 秦县,久废。隋复置。贞观初废。永淳元年,析谷熟、宁陵复置。

  曹州上 隋济阴郡。武德四年,改为曹州,领济阴、定陶、冤句、离狐、乘氏,并置蒙泽、普阳等七县。其年,省普阳县。五年,以废梁州之考城来属。贞观元年,省定陶、蒙泽二县入济阴。十七年,以废载州之成武来属。天宝元年,改曹州为济阴郡。乾元元年,复为曹州。旧领县五,户九千二百四十四,口五万四千九百八十一。天宝领县六,户十万三百五十二,口七十一万六千八百四十八。在京师东北一千四百五十三里,至东都东北六百五十七里。

  济阴 郭下。隋县

  考城 隋旧。武德四年,于县置梁州,领考城县。五年,州废,以县属曹州

  冤句 汉县。武德四年,分县西界置济阳县,属杞州。贞观元年,废济阳,并入冤句

  乘氏 汉县,春秋之重丘地也

  南华 汉离狐县,累代不改。天宝元年,改为南华

  成武 汉县。隋属戴州。州废,属曹州。

  濮州上 隋东平郡之鄄城县也。武德四年,置濮州,领鄄城、廪城、雷泽、临濮、昆吾、濮阳、永定、安丘、长城九县。五年,废安丘、长城二县。八年,废昆吾、永定、廪城三县。贞观八年,割济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