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剑桥中国隋唐史-第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权势已很稳固,开始不想再以武后为靠山,开始不太尊重她的母系亲属:仍 
  然极有权势的原来隋朝的皇室杨氏。666年阴历八月,皇后只得采取行动对 
  付他们,处死两个异母哥哥和一个叔叔,谎称他们毒死了皇帝当时宠爱的魏 
  国夫人,她是皇后姐姐之女,已与廷臣贺兰越石结婚。传闻说,魏国夫人是 
  武后本人毒死的。① 
       664年上官仪垮台后,许敬宗是剩下的唯一长期担任宰相的人,他继续 
  代表武后的利益,行使不容挑战的权力。但他毕竟是72岁的老人了,而最高 
  一级政府在日益增多的财政和军事问题面前显然需要加强。665年,任命了 
  一小批新宰相,但他们在一两年后都被免职,被两位高宗的最有成就的将军 
  姜恪和刘仁轨所取代,他们经常离开朝廷去远征。667年,皇帝感到缺乏可 
  靠的参谋,就任命了一批能力很强的新宰相,他们至少恢复了进行正规朝政 
  程序的门面。 
       新宰相无疑不是统治阶级中的新成分的代表,但也不是听命于武后的傀 

① 《全唐文》,卷12 第13 页;《唐大诏令集》,卷78 第442 页。 
② 《唐会要》,卷48 第850 页;《旧唐书》,卷5 第90 页;《法苑珠林》,载《大正新修大藏经》,卷 

53 第1027 页。 
③ 《唐会要》,卷49 第859 页;《佛祖统记》,卷39,载《大正新修大藏经》,卷49 第369 页。 
① 《资治通鉴》,卷201 第6350 页。 

… Page 167…

  儡,杨弘武是隋朝谋士杨素的侄子,因此与武后之母是亲戚。赵仁本是来自 
  河南西部的陕州的世族,他在御史台和吏部有出色的政绩。李安期的祖父和 
  父亲在隋朝和初唐先后任中书令,他少年时即为奇才,后来连续担任高官。 
  他还在7世纪40和50年代从事国家的各种文学事业。他出生于河北北部的 
  望族。这个宰相班子其余的两名成员也来自河北,戴至德 (?—679年)是 
  太宗时期著名宰相戴胄的侄子兼养子;张文瓘(605—677年)是李世的门 
  生,出身于7世纪后期产生许多高官的一个河北氏族。尽管已知新班子的成 
  员中只有张文瓘参加过科举考试,但他们都是杰出的学者。 
       667年末,李安期被派到地方任职,第二年,已经很老的杨弘武死去, 
  赵仁本与许敬宗闹翻,被免去宰相之职。但是戴至德和张文瓘分别在679年 
  和678年 (原文如此。——译者)死去以前一直任宰相,使政府得到多年缺 
  乏的那种行政上的延续性。 
       任命这批新的宰相可能与朝廷开始面临因朝鲜战争而逐年增长的花费所 
  引起的严重内政问题有关。例如在666年,中国最富裕和人口最多的河北, 
                                                           ① 
  全部税收都被送到辽东供给征伐高丽的军队使用。政府试图通过使用劣钱 
   (见下文)来解决问题,这证明是一个灾难。668年、669年和670年一系列 
  的饥馑和自然灾害使局势变得更坏。皇帝被迫砍掉各种糜费的建设;670年, 
  问题竟发展到使武后表示要放弃后位——当然这只是一种毫无诚意的姿态— 
  —以平息上苍之怒。① 
       这时皇后又经历了两次家庭危机。第一次在670年阴历九月,她的因有 
                                                              ② 
  显贵亲属而在朝廷上成为她重要帮手的母亲死去了。 第二次是武后的姐姐 
   (已于666年被害)的儿子贺兰敏之卷入了一桩重大的丑闻。在此之前,武 
  后已把贺兰敏之的姓改为“武”,这样他就能在她的几个异母弟兄被杀后, 
  承袭她父亲的头衔。但以追逐女性而臭名远扬的敏之行为越轨,他诱奸了已 
  中选为太子妃的杨思俭的女儿。武后总是迅速除掉使她陷入困境的同伙中的 
  不良分子,于是就把敏之发配到遥远的南方杀死,随即又清洗了他的已知的 
  同伙。③ 
       同年,即670年,武后失去了支持她最久和最忠实的帮手许敬宗;他在 
  78岁时退休,两年后死去。几乎立刻就出现了反对他的活动。一部分廷臣表 
  面上以他的冷酷行为为由,想授予他不受尊敬的谥号,因为他曾发配自己的 
  儿子去遥远的南方,还把女儿嫁给南方部落首领之子以换回大量彩礼。许的 
  传记也提到他无法无天和贪婪的声誉;673年,朝廷下令修订他编撰的国史, 
  删掉书中不实之词和不实之情。许敬宗把持朝廷达15年,尤其是他使武后能 
  够取得最高的政治权力,所以这种反映是对他的自然的反感。 
       不过,正当武后的影响看来要削弱时,皇帝的健康再次恶化。672年末, 
  太子奉诏监国;皇帝病情一度好转后,太子在673年阴历八月又不得不承担 
  受诸司启事之责。这一年,皇帝的健康状况如此不佳,以致召来著名的道家 
  老医生孙思邈给他治病。第二年,即674年初期,皇帝病情严重,朝廷正式 
  讨论武后应否临时掌管政府。 

① 《资治通鉴》,卷201 第6351 页。 
① 《资治通鉴》,卷201 第6365 页。 
② 同上。 
③ 《资治通鉴》,卷202 第6367 页。 

… Page 168…

       这个动议由于受到众朝臣和宰相们——特别是郝处俊和李义琰的强烈反 
  对而未能通过。朝廷此时由相当庞大而稳定的一个宰相集团控制:他们是戴 
  至德、张文瓘、李静玄和几乎一直在指挥作战的将军刘仁轨。他们至少在表 
  面上开始使行政工作程序恢复正常,尽管武后通过她个人的秘书班子继续对 
  朝政施加影响。 
       674年后期,武后公开地广泛笼络人心,她的奏议提出12点对庶民和政 
  府官员均有所让步的改革主张。各种主张多半只表达了虔诚的愿望而不是实 
  实在在的政策,但它们仍反映了对当时各种问题的一种敏税的理解。其要点 
                     ① 
  如下:“一、劝农桑,薄赋徭;二、给复三辅地;三、息兵,以道德化天下; 
  四、南北中尚禁浮巧;五、省功费力役;六、广言路;七、杜谗口;八、王 
  公以降皆习《老子》,九、父在为母服齐衰三年;十、上元前勋官已给告身 
  者,无追核;十一、京官八品以上益禀入;十二、百官任事久、材高位下者 
  得进阶申滞。”以上主张基本上包括在一个诏令之中,并予以发布。它们以 
  泛泛之论来处理那些长期存在的问题,旨在赢得官员和纳税人的欢迎。另外, 
  它们还表现了武后对提高妇女地位的兴趣及皇帝献身于道教的迹象。675 
  年,朝廷又作出进一步的让步,即取消由于支付朝鲜和西北战事的军费而征 
  课的捐税。 
       675年,又有人提议恢复政府“正规的”形式,这时戴至德和刘仁轨被 
  任命为尚书省的左、右仆射,而自7世纪50年代后期以来尚书省就已缺少主 
  要首脑。这个动议使政府的行政机构在宰相们审议高级政策时重新得到了发 
  言权。 
       在676年又增加了一批新的宰相。他们是前宰相来济的兄长、扬州人来 
  恒。高智周(602—683年)为另一位来自江苏南部的南方人,已通过了进士 
  考试,长期在学术部门担任高官,在7世纪50年代参加过几项庞大的文学作 
  品汇编工作,曾担任太子的老师。李义琰(死于688年)也是进士,但出身 
  于河北的名门望族。他早年是李世的门生,665年到朝廷擢升高位以前长 
  期在地方任职。高宗很尊敬这位学识渊博的名人。他是674年反对武后摄政 
  的动议的主要人物之一。最后一位是薛元超,他出身于山西南部的望族,是 
  一位早熟的青年学者,得到太宗宠爱,与皇室的一个地位较低的公主结婚, 
  高宗作太子时,他曾在太子府任职,又是《晋书》的编撰者。高宗登位后, 
  薛元超先后在门下省和中书省任要职。显然他会位至三公,664年上官仪被 
  处决时,他却被贬并流放到很远的南方。674年他获赦免,立刻当上朝廷高 
  官,在683年年中因健康不佳而不得不退休以前,他对皇帝也有极大的影响。 
       这些宰相都是名声清白的大臣,他们在7世纪80年代以前使朝廷出现了 
  一个显著稳定的领导集团。但那时,武后已通过北门学士获得了自己控制和 
  影响朝廷议事的手段。北门学士的主要人物有刘祎之和元万顷,他们充当了 
  她的私人代理人和私人秘书,渐渐干预起许多原来应由宰相们关心的事情。 
       675年,皇后取得权力的主要障碍因太子李弘突然死亡而消失了;太子 
                                                                      ① 
  不仅被皇帝本人宠爱,而且还受到朝廷上下一致的赞许和爱戴。在皇帝最近 
  患病期间,他十分胜任地管理各项事务,他死前不久经常站在皇帝一边反对 
  武后。几乎就在他临终前,他还就被杀的萧淑妃的两个女儿所受不公平的待 

① 《新唐书》,卷76 第3477 页;《旧唐书》,卷5 第99 页;《资治通鉴》,卷202 第6374 页。 
① 《旧唐书》,卷86 第2830 页。 

… Page 169…

  遇与武后公开争论过,因为这两个女儿已被幽禁在宫中20年而没有结婚。当 
  时人们普遍认为李弘是武后毒死的。太子死后,皇帝向朝廷宣布:他只是因 
  为患病,才没有传位给太子,为此他采取了一个不平常步骤,即谥李弘为“孝 
  敬皇帝”,仿佛他真的当过皇帝似的。① 
       太子的位置立刻由武后所生的皇帝第六子雍王李贤代替,对此我们可作 
  一简短的回顾。② 
       武后当时清除对她具有潜在威胁的其他皇室成员。675年,一位低级妃 
  子给皇帝生下的第三子李上金,因捏造的罪名被流放到湖南的蛮荒之地。③ 
  第二年,即676年,萧淑妃所生的第四皇子、爱好学术的李素节,有试图影 
  响他父亲的表现。自666年以来,武后就谎称他生病而不让他上朝,676年, 
  他因贿赂公行的莫须有罪名而被流放。④ 
       677年,一个由著名大臣组成的很强的新班子成为新太子的顾问,679 
  年当皇帝又因病不能亲政时,太子负责政务,表现得非常明敏,因而赢得了 
  很高的赞誉。武后在除掉李弘后,现在又面临一个潜在的对手。 
       第二年,皇后着手对付李贤。在此以前不久,另一个术士明崇俨已得到 
  皇帝和武后两人的宠爱,他曾私下预言太子不适合于继位,而武后另一个儿 
  子却有未来统治者的相貌。679年阴历五月,明崇俨被盗贼杀死,凶手始终 
                                                ⑤ 
  没有抓到。武后认为李贤对此事有责任。她开始谴责太子,并命她的驯服工 
  具“北门学士”编写《孝子传》和《少阳政范》作为对他的直接告诫。朝廷 
  和后宫开始流传谣言,说太子不是武后的儿子,而是7世纪40年代与武后一 
  起进宫的她的姐姐韩国夫人之子。 
       李贤是个好色之徒,他与他的几个家奴有不正当的关系,因而引起官员 
  们的不满。武后为此向皇帝正式抱怨,皇帝于是派三名高级官员薛元超、高 
  智周和新任宰相裴炎调查此事。在调查过程中,他们在太子的马厩里发现了 
  几百套盔甲,于是断定太子在策划政变。也在受审讯的太子宠奴指控太子害 
  死了术士明崇俨。 
       皇帝非常宠爱李贤,对指控他的罪行显然是半信半疑,仍想赦免他。武 
  后却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皇帝,于是太子被贬为庶民并被幽禁在长安。太子 
  后来流放到四川,几年后被迫自杀。很清楚,公众对此案疑虑重重,因为皇 
  后下令在洛阳公开烧掉发现的盔甲,以便让百姓和官员看到太子的罪证。① 
       许多有名人物在李贤的倒台中受到株连。宰相张大安,被谪流放四川。 
  两位王子蒋王李炜和曹王李明被流放到很远的西南地区。另外几位大臣曾是 
  李贤的老师。他们虽然后来都被赦免并官复原职,但对他们的指控损害了他 
  们的权力。② 

① 《资治通鉴》,卷202 第6377 页;《旧唐书》,卷86 第2829—2830 页;郭沫若:《武则天》,第125 

页;吕思勉:《隋唐五代史》(上海,1959 年),卷1 第137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