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五里坪。现在已经成立农协的有七处,可以号召的群众(编入小组的)达四千余人,邬阳关方面有千余神兵,在党的影响之下也与反动派展开斗争。
4.农民警卫团组织⑥。各区农协有警卫团之组织,第一区有百余农民,第二区有三百农民,第四区有数百神兵,第三、四、五各区均有数千农民,日常的轮流堵卡,巩固后方,保卫团虽企图夺取鹤峰,但因有农民警卫团,故都不敢妄动,所以,红军虽有时到前方,赖农民的力量,鹤峰的政权仍保持着。
5.工人运动。鹤峰城内外仅有手工业工人数十,虽已成立总工会,但斗争很少(其实也没有斗争的对象)。同时工人吸鸦片者颇多……。
(三)县苏维埃政府的工作
1.鹤峰县政府之组织。我们接到六次大会决议案⑦是在县政府成立之日。红军割据鹤峰之后,不能不要一个政权机关来管理,但有命令主义的倾向。鹤峰县苏维埃政府的委员为吴先锡、汪景云,徐锡予、汪毅夫、陈宗瑜、范秋之、吴秉奎等,都是由前委指定的,到广大群众起来以后,县政权才开始有点力量,如果马上改组,对工作的开展会出现很多障碍,故县政府的组织只得暂时不变,并请上级批准。
2.惩办豪绅、地主的工作。红军初入鹤城时,经济方面极困难,县有著名豪绅兼县长徐生陔,因云卿同志的声威关系,故其投机提供给养,全军军需尚能维持。我们要徐生陔出来工作,不过是要他暂维持现状而已,所以对他的行动是监视着的,及到群众起来之后,红军的给养有了办法,除向殷实商户要捐以外,并查出和没收了一些土劣、地主的财产、器物、衣服等,于是我们遂把鹤峰豪绅之首领徐生陔处决了。同时为根本消灭豪绅地主,对被拿之徐美斋,田少孟、肖寿田等反动分子一律处以死刑。现在除已逃走之李秀蜂、张左臣、李奎元、徐良臣、罗金山、李泮林等外,关内没有豪绅地主的存在。
3。巩固后方的工作。红军于古二月初离开鹤城,鹤城的防守工作完全由农民警卫团和一部分神兵负责。当红军进驻走马坪时,关于军事报告,一日数呈,如百家坪陆明卿的团防,麻水边界朱卓然的余孽,罗金山、李泮林的残部,以及宣恩沙道沟、建始官店口等处的团防和施南的驻军等,大有联合侵入鹤城,阻扰革命之企图。但均因有群众的力量,敌众虽曾进至距城二十里之观音坡而终退却了。古二月二十九日,县政府有报告送到前方,对准备前来进攻的陆明卿、朱卓然等团防,如果力量不大,是能取得胜利的。
4.准备分配土地的工作。鹤峰的钱粮税契已一律焚毁。第一步,准备没收豪绅地主的土地,实行耕地归农,现在由县政府农民协会从事调查工作。如果鹤峰政权有较长时间的巩固,分配土地是能办到的。
5。教育工作。县政府的教育部现已准备创办初级中学及半日学校,提高工、农、贫民之文化程度。
6.对人民经济问题。因县城商业凋零不堪,人民生计甚感困难,除由政府劝告乡村农民运米来县售卖,以济民食外,由经济部拟定经济办法,如办协作社等工作亦在进行中。
7.对土匪问题。因县政权已在我们手里,对危害边境农民利益的土匪予以痛剿,以免反动派死灰复燃。
8。对神兵问题。邬阳关方面,设有神兵的佛堂,与农协时有冲突,农民受佛堂的压迫颇深。县政府除已决定农协控制指挥佛堂外,同时要我们的同志加紧农协工作,深入广大群众中去,教育农民减少对佛堂的信仰,提高农协的作用,即要争取神兵的群众,成为农协的群众。
(四)军事
1.提缴田少孟的团防武装。红军于去腊开抵堰垭杜家村一带休息⑧,在杜家村缴得田部汉阳枪十余支,今正月二次进城后,又提得长枪二十余支。
2.黄浦部队之行动。去腊杨维藩拖枪潜逃,全队到达雪落寨时,其中队长黄浦同志与王德斌同志协商,遂将杨维藩、杨在田处以死刑。群众八十余,枪支三十二,遂归黄浦带领,因德斌与我们接头太迟,以致失了联系,现黄浦同志已回咸丰,我们曾写信去调他,但至今还不见他前来。
3.收缴鹤城的武装。红军割据鹤峰后,鹤城之团防武装溃退,在一个月中缴得长枪八九十支,其中多系汉阳步枪。
4.唐区队长之被害。正月间,我们派唐占顿同志带枪二十余支及坏枪二十一支到阳河休整,因占顿不理队务及遇事不慎,致被其新收的三分队长刘家瑞刺死,全队枪支均被拖走,而受伤之唐占泮同志亦被害。
5.张家坪之役。在二月八日,鹤峰著名土豪王文轩,以湘鄂西民团联防总指挥的名义联络五峰孙竣峰、桑植向风祥、刘子维等向我们进攻。下午四时,红军在离城二十里之张家坪与敌接触,我军正面部队佯装退却,左右的部队进行包抄而获胜并将敌魁王文轩击毙。是夜,云卿同志等,因大敌未灭,故又率队夜击正面之敌,因王文轩已死,敌遂全部退却,左翼孙团亦闻风而逃,是役,我军大捷,鹤峰政权获得巩固。
6.追击刘子维部之经过。红军于古二月十一日,乘胜追击桑植团防向风祥、刘子维等,我部抵桑植龙谭坪时,向早已逃跑,刘亦远走,遂决定向东育进发,于土地垭与敌刘子维部稍有接触,敌部即溃退,我军夺缴步枪七支,连夜追至东育刘子维家,将其房屋焚毁。在东育休息一日,于十六日抵垭城休息。现在因要解决五峰团防及消灭罗逆效之⑨,红军已进驻走马坪。
7.红军之现在。从去冬到现在,红军已发展至千人,枪支已增至三百余,基本部队为吴辅臣⑩所带之特务队,贺炳南11所带之第一中队,贺佩卿同志12所带之第二中队,陈宗瑜同志所带之第三、第二特科大队等,李至以所带之第一特科大队人数甚少,第三特科大队则已归黄浦带去了……。游击队有:伍琴甫(第二大队长)13、向北辰(第二游击队长)14,此间派陈石青同志为参谋兼做党的工作。部队暂时尚难训练成彻底的红军,但各队均能有同志工作(如中队部有毅夫……,各区队长如廖卓然15、王湘泉、范松之等16,均系我们的军士同志,所以只要加紧政治和军事训练,是很有办法的。红军的负责人云卿同志暂不公开,担任秘密指挥。在名义上,红军第四军之下设立一路指挥部,由王炳南同志负责,并决定以张一鸣同志为指挥、党代表,协助其工作。
(五)我们今后的工作路线
1.我们的环境。中央及特委指示我们的一切,我们当然要努力实行,惟此间的环境,依然是很险恶的,如五峰、建始、宣恩、桑植、石门各县的团防,和被逐出鹤境之李泮林、罗盘山、陆明卿、李卓然、刘家瑞等反动分子,无时无地不在准备着向我们进攻。如加上反动军队之援助,此间红军之受打击,当在意料之中。
2.我们的准备。我们为应付这种险恶的环境,决定红军以全力解决某一方面的敌人,或下石门消灭罗效之部,或攻五峰解决孙竣峰团,总要打开一条出路,此事的准备待侦察回来,即先解决五峰孙团,再全剿罗逆效之。我们判断,只要敌人没有大部队,是肯定能取胜的。至对后方,现毅夫、昌厚等已率农民警卫队进击陆明卿等,邬阳关神兵亦已堵击官店口之敌,胜则仍当以群众力量,割据鹤城,一方面加紧农民运动,一方面加紧武装,准备巩固后方政权,不胜亦当局部的割据鹤峰,即以陈海深之神兵割据邬阳关,贺善臣等割据西路,以为红军之归路。现在后方军事已进行动员,战事结果不日就可以知道。
3.在上述情况之下,同时因为九澧17反动军队防务空虚,此地决定率领红军开向下游等县游击。这样可以发动群众起来,一可以解决经济问题,二可以增加红军的武装力量。现在关于此一工作的布置,石门西北乡已派曾藩支同志恢复党的组织,并要准备暴动。鄂西方面亦已早派人到长阳与县委接头,想几天就会有回音到来。
(六)对上级的答复
1.关于中央指示的:(A)中央要我们把红军分散成为数十人一队之队伍,因此间环境关系及同志缺乏单独带队的经验,暂难办到。惟此间红军已与农民警卫队分开,警卫队担负后方防守,红军担任前方作战,这样分工,就是有敌人进攻我们,也决不至受大的损失,这是可以肯定的。(B)云卿同志因红军无人负责及路途阻隔之故,暂难去中央工作,这并不是云卿不愿意去沪,而是实际的困难。(C)冬生同志因云卿同志身边找不着可靠的人,而他在沪的工作又不很重要,所以我们一致意见留卢冬生同志在此工作,请中央照准。
2。关于特委(略)
(七)请求
1。能单独作军运的下级军事干部,中央想必有人,务请多派人来。
2.各种通告及政治通讯请多多寄来,并请将湘鄂西党务情形见告为盼。
3.云卿同志之家属18差不多没有饭吃,请中央就近予以接济。
【注释】
①指一九二八年十一月,湘西前委受湘西特委的委托,负责领导湘鄂边地方党的工作,并将湘西前敌委员会改名为湘鄂西前敌委员会,贺龙任书记。
②云卿,是贺龙同志的字。贺龙原名文常(曾叫过平轩、振家),字云卿
③毅夫,即汪毅夫,湖南临澧人,大革命时期的共产党员,曾任临澧县委书记、红军团党代表、湘鄂西前敌委员会成员,后负责地方工作。在一九三二年肃反中被错杀。
④统一,即罗统一,贵州人,大革命时期的共产党员,曾在贺龙指挥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中任代理团长。南昌起义后回湘西,先后任中共湘鄂西前委委员、红四军营长、红二军团和红三军团长、警卫师师长等。一九三二年九月肃反中被错杀。
⑤指湖北省西部的来风、宣恩、咸丰、利川、恩施等县。
⑥农民警卫团,是由农民协会等组织起来的群众自卫武装,主要是打击本地区的恶霸地主、土豪劣绰、反动团防,保卫根据地后方的安全和革命成果,必
要时也配合主力红军作战。
⑦指一九二八年六月十八日至七月十一日,在苏联莫斯科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总结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经验教训,分析了当时的革命形势,批评了“左”右倾机会主义,制订了反帝反封建,实行土地革命,建立工农民主专政的革命纲领,选举了中央领导机构,通过了《政治决议案》,以及关于苏维埃政权组织问题、土地问题、农民问题和职工运动问题等决议。
⑧是指红四军到堰垭进行整编。一九二八年四月和九月,红四军连续遭到两次重大挫折:第一次是四月初,敌第四十三军龙毓仁旅进攻桑植县城和洪家关,由于红军刚组建,还未经过整训,经过几次战斗,原有三千余人大部散失,仅剩三四百人。但到六月份,部队又发展到了一千五百余人。第二次是九月份,部队在石门县的渫阳和泥沙连遭敌人袭击,军参谋长黄鳌、师长贺锦斋牺牲,部队又大部溃散,至九月底,贺龙率二百余人转移到鹤峰边境的堰垭一带休息整编:一是整顿加强领导机构。十一月起,把湘西前敌委员会改名为湘鄂西前敌委员会,并加强领导力量;二是整顿队伍。经过整编,将原有二百余人仅编剩九十一人,七十二支枪,人员虽然减少了一半多,但更加纯洁精干了,因此,到一九二九年一月,部队又很快发展到一千余人;三是学习和贯彻党的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精神,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所以,堰垭整编,对于红四军的巩固和发展,湘鄂边根据地的创建,具有重要的意义。
⑨罗效之,湖南石门人,大革命时期的党员,曾任石门县委军事部长。“马日事变”后叛变革命,投靠国民党,任石门县常备队头目。一九二八年九月八日,罗率石门团防配合敌第十四军教导师李云杰部,在泥沙袭击红军,使红四军受到重大损失。
⑩吴辅臣,湖南慈利人,曾任红四军特务队队长,红三军团长等职。一九三二年肃反中被错杀。
11贺炳南,曾任红四军支队长、特务队第一中队队长。
12贺佩卿,曾任红四军支队长、特务队第二中队队长、特务营营长,第二军团警卫团长等职。
13伍琴甫,曾任红四军第一路指挥第一大队大队长,第五团团长等职。
14向北辰,湖南桑植县人,中共党员,曾任红四军第一路指挥第二游击队队长、营长,红三军七师团参谋长等职。一九三二年在肃反中被错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