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同性恋最新报告-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光匆匆  亲情弥合恩怨抵牾    

  十年弹指间,当年百般阻挠潘林二人在一起的各自父母已进入耋耄之年,其中潘父于三年前做古。尽管上一辈人给这两位女子留下了各自承负一生的影响,潘仍没有责怪他们的念头。    

  现在,潘与已七十高龄的老母住在银行分给她的宿舍里。在小镇赶集的人群中,潘还不时能见到林六十多岁的双亲,并且双方已摒弃前嫌旧怨,往来如友。“天下父母没有不希望自己儿女生活幸福的,他们那样做是人之常情。我不恨他们。”也许,连潘自己也没弄清楚,当年她所执著的与父母们所反对的到底谁对谁错。时间磨灭了一切恩怨,亲情最终弥合了两代人之间曾经的抵牾和对立。    

  拒绝再爱  几许真情终须无    

  在潘广泛的朋友圈子里,潘以其性格直爽和坦诚为人津津乐道,这种口碑赢得其他女孩子们的好感,其中一位出身农村的女孩最终走进了潘的生活,并且与潘的交往得到女孩父母的默许。十年前与十年后走进潘生活里的两个不同女孩的家庭明显不同,潘认为这应归功于时代的变迁。    

  实际上,潘并不期望与这位亲密往来的女孩的关系长久下去。“人生真正的爱情只有一次,我已经历过了,并且它已死了。这种感情是不可能长久的。”潘称在适当的时候,她要让女孩回到“正常”生活里去,“人总得有一个家,那里才是她的最后归宿。”在潘所接受的教育和她的人生经验里,来自传统婚姻的家庭仍是一个社会人必须接受的命运。如果叛逆或逃避,受伤的只有当事人。    

  潘拒绝透露更多关于这位新女友的细节,并称这是保护她的最好的方式。    

  “三十岁之前的我看重的是感情,三十岁以后,一切都看得淡了。”潘吐着烟圈平静地说。    

  自由不羁 渴望回归平静生活    

  8月1日的离职被潘看作人生的又一次选择,与前几次感情经历不同的是,这一次,她考虑的更多的是事业前途。“我出去考察了一个月后发现,在外面不管做什么,凭我的能力也不会比在银行里混得差,单位正好搞改革,我就主动申请离开了。这么多年,我失去了太多的自由和独立。”潘辞职的理由显然比外人猜测的要简单得多,这与她性格中的爽性相符。一个独立而自由的灵魂,总在以她自己的方式偏离普通人的轨道。    

  为此,赋闲在家的潘谋划着她的人生新起点。在潘新近拟就的计划中,马鞍山成为她的首选目标。“那里有我的很多朋友,可以先不为生计发愁,然后,我会租个铺面,一点点开始。”潘向记者询问在城市里做什么生意能赚钱,她以没有学历为由否定了记者推荐的发挥她特长的会计工作。潘甚至希望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能在这个城市谋求立足之地。    

  “我希望平静地生活,不再被人打扰和烦恼。”这位已步入中年的单身女子说。    

  采访手记:    

  十年来首次面对媒体的潘显得谨慎而顾虑重重,直到子夜零点一刻采访结束,她对记者的戒备也没能完全放下。借助这三个多小时的谈话,记者慢慢看清楚了潘原本是一个平常女子,一个与皖东南这个小镇上的人无任何区别的女子,只是因为她的爱情与常人有别,才引起了外界对这个平常女子异乎寻常的关注。那些各怀心事各有目的的关注,似乎在暗示,潘林的爱情因与常人不同就是错的。然而,爱情错在哪里?这是记者本次采访最想知道也最想告诉读者的一个基本答案。


单身同志共和国同性恋第一案(6)

  整个采访过程中,每当提及潘与林之间的旧情往事,潘总是淡淡的一句“太累了”以回应,不愿深究,但纵观潘与林所处年代的社会环境及双方父母对她们爱情的阻挠,不言自明,这些都对她们的感情起到了致命伤害的作用。如果不是这些因素存在,她们也许就不会因“太累了”而至最终分道扬镳。显然,来自社会和传统的压力是她们分手的最主要原因。但是,从采访所得的资料看,潘本人并不清楚她们爱情夭折的这一真正原因。如果能清楚这一点的话,潘对后来的新女友及现在对感情的态度也许会有所不同。这是潘人生的第一个悲剧因子。    

  而谈及她的新女友时,潘称“这种感情不能长久,要让她回到'正常'的生活中去”,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到,潘以多舛的“人生经验”否定了当年自己对爱情的执著和希望,从而产生了“同性恋是不可能长久的”这一结论。而更为可怕的是,从这句话的后半句可以看到,潘本人对同性恋并不接受,连她自己也认为同性恋是“不正常”的,是逃不了受到传统谴责和被道德扼杀的宿命的,所以,当又一个女孩出现在她的生活里时,她却只能用一颗几近麻木的心放弃恋人的爱情。这是潘——一个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女子人生的第二个悲剧因子。    

  然而,就在采写这篇报道时,记者也有另一个疑问在心中不断扣问自己:潘的青春时代与我们的现在已恍如隔世,较之她,我们拥有的文明和机会要丰富和幸运多了,而我们对爱情的理解,又能比这个小镇女子高明多少呢?    

  岁月在潘的身上留下痕迹,已苍老的面庞扫去了十年前的光华,然而与记者告别时,她的握手依然那么沉稳有力。我们祝福这位在共和国法制史上留下一笔的小镇女子,还有更多的同性恋者,一路走好!


单身同志一个败给母亲的侦察兵(1)

  24岁的陆野是现役某军事院校的研究生,拥有八年军龄的他被认为是“这辈子吃定军饭”的有前途的人。这不仅得益于他有转征新疆、东北三省的功绩,更有他出身军队高干的优裕身世。他的父亲,那个当年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老人,荫护着他的这个独生子。    

  然而,没有人会想到,陆野朦胧而美好的前程被他从不示人的日记披上了阴影。    

    

    

  一个侦察兵的日记    

  2002年8月27日,陆野从外面回到自己刚买的新房,就接到母亲“有事”叫他回去的电话。母亲的语气异于平常,这让陆野跷蹊不安,但是他无论如何没有想到,他心中隐藏的秘密已在此时被母亲无意中戳破。    

  “我有爱写日记的习惯。一本是写我成长经历的,一本是写我工作学习的,另一本也是最厚的一本是专门记录我情感的。”作为一个同性恋者,陆野只能将他的秘密记录在他从不示人的日记里。但是就在当天写完情感日记后,他忘了将放在书桌上的日记本收回到原处就出门了。而他的母亲,和他父亲一样兵戎一生的空军高级军官,这时打开了陆野独居的房门。    

  看到儿子摆放在书案上的日记,母亲好奇地走近,并翻开了其中的一页。映入眼帘的遒劲的文字述说着儿子对同性爱情的苦闷和向往。母亲一页页看下去,那些纷乱而忧伤的情感惊得母亲如雷轰顶。她逃似地离开儿子的房间,她甚至责怪自己对儿子瞒了这么久的心事居然一无所知。儿子搞同性恋,这让她的荣华家族、她的威然凛仪的战友、她的同事朋友怎么看她?她以首长的威严和母亲的关爱决定跟儿子好好谈谈,她的家庭不能容许这样不肖的事情出现。    

  当陆野小心翼翼地坐到母亲对面,听到从她口里吐出“同性恋”三个字时,正在点烟的手颤抖一下,火柴掉在地上。    

  “妈妈先问我有没有女朋友,我说没有。她又质问我日记里写的是什么。”陆野这时才知道母亲已看到他的日记了,为自己一时的大意懊悔不迭。他本想把这个秘密一直瞒下去,对父母、对这个社会,但是现在看来一切都是枉然。陆野见真相被戳穿,就如实地道出了曾经与男友相爱的实情。儿子的迷茫和苦恼真实地呈现在母亲面前,母子二人为这个秘密的发现尴尬着对峙着,互不相让,他们都明白“同性恋”这三个字在各自的人生中占据的地位。    

  一个孩子的谎言    

  陆野八岁时就和一个男孩在嬉耍中用口接触对方的生殖器。及至年长,学画画,对男生们目不转睛盯着看的女模特的身体,陆野也表现出了少有的冷漠。“看了真不舒服。”陆野认为自己的同性恋与生俱来。    

  陆野的同性初恋真正开始于初中一年级下学期。一个比陆野学习好的男生经常帮他做功课,这使得陆野有机会接近他。两人过密的关系成为班里同学取乐的对象,这些年幼而好奇的学生们并没有意识到这种讪笑对两个少年带来的伤害。多年后,陆野仍记得他和这个男生最后一次接近的情景。“同学逗弄他,说如果他喜欢我,就应该表现一下让他们看。一天,他‘咣当’一声推开了教室门,这巨大的声响吸引了全班同学的目光。他径直朝我走来,我不知道他要干什么,一点准备都没有。他过来抱着我亲了一口。”这个英勇无比的举动吓懵了陆野,他不知道怎么来收拾这个小小爱情。    

  作为同龄人的学生们哄笑这个尴尬的闹剧。然而,事情的影响超出了孩子们的想象。第二天,风闻此事的老师把陆野和这个男生叫去谈话,并要求双方家长来接受他们“败坏学风”的检讨。    

  老师一脸严肃地对双方父母说,现在由他来问两个孩子,如果两个孩子说确是喜欢对方,这就不是他的责任,如果说“不”,他就要严加管教这“差劲”的孩子。    

  老师先问那个男生是否喜欢陆野,男孩以不容怀疑的口吻说“是”,他的坚定和大胆令老师和他的父母失望。只有陆野心中涌起暖流,但他不敢表现出来,他只是把拳头攥紧,不让任何人看到他的欢喜。当自己被问到是否同样喜欢那个男生时,这个年仅十三岁的男孩,却恍惚而犹豫着不知说什么好。陆野看到了那个男生眼里的鼓励和期待,但是迎接他的是更多来自家长及    

  老师的责怪与鄙薄,他违心地说出“不”字。这个字成了他生命中再也擦不去的痛。    

  “由于他家长感觉来自学校的压力,不久就把他转学了。那以后,我再也没见过他,也失去了他的任何消息。”那个男生失望的眼神留在了陆野的感情日记里。    

  显然,在这场小小爱情中,老师成了胜利者。    

  惊险的相遇    

  陆野的学习成绩一直难如人愿,父母决定把他送进部队接受“改造”。1994年底,时任北京军区某部首长的父亲利用关系把自己年仅十六岁的儿子送进了新疆伊利军分区的某军营里。在那里陆野度过了新兵最苦最累的一年。翌年,因为新疆地区局势的不稳定,父亲把陆野调到了满洲里边防团当了一名步兵侦察兵。    

  出于疼爱,一年后18岁的陆野被父亲转送到了离内地稍近些的沈阳军区驻吉林的某部队里继续接受“改造”。    

  那时陆野所在的连队旁边驻扎着军区警卫连,只有文武兼备的优秀兵才有资格当一名军区的警卫员。陆野从每次路过他营部的队伍中注意到了一个清秀而挺拔的哨兵。他试着打听有关那个年轻人的一切可知的消息。这个来自安徽农村刚入伍一年的新兵刘东,身世凄惨。父亲肝硬化过早地离开人世,母亲也撇下年幼的他远嫁他乡,他与垂暮之年的爷爷奶奶相依为命。由于承受不了老年丧子的打击,奶奶也于父亲去世的翌年撒手人寰。七十多岁的爷爷硬是靠捡易拉罐把他抚养成人。


单身同志一个败给母亲的侦察兵(2)

  刚满十六周岁的他被乡武装部特殊照顾送进了部队接受锻炼,就在他参军的第二年,家乡唯一的亲人爷爷也作别人世。孤苦伶仃的刘东在部队苦练本领,很快从军区的严格筛选中脱颖而出当上了警卫兵。在这个生龙活虎青春洋溢的男儿世界里,没有人知道他内心深处的对家的渴望。    

  除了一直默默注视着他的陆野。“他在入伍的第二年就当上警卫连三排一班的副班长了    

    

。我那时是侦察连二排三班的班长,看到他的时候就有一种一见钟情的感觉。”但是苦于一直无法接近他的陆野只能把这份喜欢深藏在心底。    

  不久后一次惊心动魄的历险使陆野终于如愿以偿。“那次我们搞实弹演习,我们班八个人和他们班七个人就在紧挨着的两个掩体里,我并不知道五米之外就是我朝思暮想的人。”危险就在此时降临在他们两个人的头上。刘东班扔出的最后一颗炸弹没有爆炸,作为副班长的他一马当先冲出去捡那个哑弹,这时陆野这边的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