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76年6 月30日,几名人质开始拉肚子,厕所都“客满”了。天气愈发炎热,
电扇吹出来的风也是闷热难忍的。
恐怖分子同意释放47名妇女和儿童。不久,法国派代表来到恩德培。从内罗毕
飞来一架“法航”客机,终于接走了那47人。对他们来说,充当人质的厄运已经结
束了。
但是,剩下的人都心神不宁,惶惶不可终日——他们知道,恐怖分子的最后通
碟明日就到期了。恩德培机场的每一个人都能感觉到,恐怖分子提出的要求和恐吓,
并不是吓唬人的儿戏。
7 月1 日,恩德培机场的人质们对监禁生活渐渐地习以为常了,他们有的在大
楼俯瞰维多利亚湖的景致,有的望着不远处停着的几架苏联制造的米格飞机和大楼
右边耸立着的新建成的指挥塔台,有的躺在铺位上假装安睡。人们不时地看看腕上
的手表,但又不想掩饰自己焦灼不安的神态。
“现在是中东时间11点差5 分。”终于有人说话了:“耶路撒冷必须做出决定,
最后通谋的期限快到了。”这些天来,人质们从不谈论这个话题:以色列政府会不
会接受劫机者的条件?他们每一个人都很清楚,以色列政府一向不同恐怖分子谈判,
为什么单单这次会例外呢?
摩萨德秘史
四、佯装谈判
7 月五日上午,以色列政府一面佯装要与劫机者谈判,一面召开特别会议,商
讨解救行动。国防部长西蒙·佩雷斯宣布开会:“先生们,政府今天做出了决定。”
接着,他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说明:在格林威治时间10点20分,即最后通碟期满前40
分钟,耶路撒冷已经通知巴黎,以色列将同恐怖分子进行谈判,并请法国人从中斡
旋。
会场一片沉默,一张张面孔表情忧郁,到底作出了让步!在公开舆论的压力下
让了步,在人质家属的请求下让了步……人们所急切期望的结果倒是恐怖分子有望
获胜,这对今后的劫机者无疑是一个鼓舞。
佩雷斯打破了沉默的僵局:“我现在想问一下,诸位对解救行动有什么建议?
哪怕是荒诞离奇的念头也不要紧。”
总参谋长莫迪凯·古尔将信将疑反问了一句:“这么说,我们是在讨论一次与
政府决定相悻的行动?”佩雷斯答道:“我想谈的正是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营救行动。”
与会者一下子振奋起来了,一致认为采取军事行动是唯一的选择——尽管这样做也
很难取胜,因为其中实在有太多的难题。佩雷斯和与会者询问摩萨德头头霍菲假如
前往营救,特遣行动小组会在地面上遇到什么样的抵抗?假如前去营救的飞机在途
中需要加油的话,应该作何准备?在劫机者觉察到有情况并匆忙杀害人质时,特遣
行动小组是否有机会跑到前面?等等。
霍菲向政府作出的回答是生硬的。他说他现在还不知道,但他愿想些办法来解
决问题。事实上,从得知飞机被劫的那一刻起,以色列内阁就指示其情报机关研究
出可行的对策,霍菲一直同佩雷斯保持着联系。霍菲驾驶的情报机器高速转动起来,
搜集有关的情报。现已想办法搞到了恩德培机场尽可能详尽的全部资料。摩萨德特
工人员从某家参加过恩德培机场建筑的以色列公司搞到了该机场的平面图。几个月
前打入乌干达的特工人员已报回他们对局势的估计。驻在乌干达邻国肯尼亚的特工
人员,已奉霍菲之命,进入最高战备状态。
法国驻乌干达的大使把“以色列人答应谈判”的消息送到了机场大楼。第一个
听到这个消息的是机长米歇尔·巴科。他立刻跑到人质那里报信。人们从铺位上、
椅子上跳起来,互相拥抱着,亲吻着。他们笑着,同时又哭了。
下午2 点,劫机者释放了100 名法国人质,允许他们飞往巴黎。于是,以色列
人质又可以回到旧机场大楼内比较舒适的大厅里。气氛似乎缓和多了。
下午4 点,霍菲得到确切消息:劫机者已同意把最后答复期限延长72小时,改
为7 月4 日下午2 点。这一来,为摩萨德和军方营救人质赢得了求之不得的3 天时
间。
1976年7 月2 日早上,一波未平,又起一波。伊迪·阿明又出现在机场,他鼓
动众人质写一封信,要求他们的政府接受恐怖分子提出的条件,尽快把巴勒斯坦人
从监狱里放出来。此信必须在中午1 点写出来,并立即在乌干达电台宣读。
人质们开始讨论究竟应该怎么办。最后,大家一致同意采取一种妥协的方法:
信还是写,但此信不能对以色列政府施加压力。至于阿明想在三点钟发布消息的要
求,人质们极其冷静地把它当成了耳边风。
午餐,又是香蕉和一块硬似皮革的烤肉。突然,多拉·布洛克爆发出一阵剧烈
的咳嗽声,脸色顿时发青,老太太的嗓子眼里卡着一小块肉丁。于是,乌干达医生
决定把她立即送进医院,救护车来了,她儿子艾兰想跟着上车。那个德国女恐怖分
子一眼看见了,向他打了个手势,呵斥道:“你留下!你母亲用不着你照顾。”救
护车载着多拉·布洛克,驶向首都坎帕拉姆拉戈医院的急救站。
摩萨德秘史
五、临阵磨刀
经过反复琢磨推敲,摩萨德和以军总参谋部确定了营救人质的行动计划,将在
7 月3 日深夜进行突然袭击。电子计算机为这次特遣行动选择了一个化名——“灰
烬”。霍菲摇了摇头,这听起来不太吉利。他对第二个化名比较欣赏。“霹雳”,
这次行动由此得名。
从以色列的特拉维夫到乌干达的恩德培有2000多英里之遥,飞机必须途经肯尼
亚,而且需要在肯尼亚加油。霍菲马上意识到,需要与一个人取得联系,他就是布
鲁斯·麦肯齐。麦肯齐原是一位英国商人和农场主,已在肯尼亚定居。他是肯尼亚
总统乔莫·肯雅塔的好友,也是肯雅塔内阁中惟一的一位白人。麦肯齐帮助肯尼亚
创立了国防和安全机构,同时一直向英国的情报机构报告非洲的形势。他与摩萨德
的关系也很不错。
长期以来,摩萨德一直通过内罗毕情报站与肯尼亚的安全机构保持着极好的关
系,令霍菲对此处特别感兴趣的原因是:内罗毕是非洲大陆最重要的几个首都之一,
设在这里的联合国和非洲统一组织机构中充斥着来自各个国家的外交官和间谍。肯
尼亚与中非的扎伊尔、西非的尼日利亚构成了摩萨德在非洲从事情报活动的战略中
心。
霍菲精心建立的秘密关系终于得到了报偿,麦肯齐促使肯雅塔总统批准了以色
列把肯尼亚作为行动中转站的要求。这位年事已高的肯尼亚总统提出的惟一条件是
:以色列特遣部队抵达恩德培后,请务必顺便摧毁乌干达的空军。停在恩德培机场
的苏制米格飞机,早就使肯尼亚人感到十分头痛。内罗毕传来的信息,解决了“霹
雳行动”策划者所担心的一个核心问题:以色列营救人质的“大力神”式运输机在
飞往恩德培的途中必须加一次油,这样就可以在内罗毕加油了。肯尼亚还允许以色
列的飞机在营救行动成功之后在内罗毕作短暂停留。
几小时之内,10名摩萨德和军事情报机构的特工人员就乘飞机来到了内罗毕。
一部分筹建中转站,为“霹雳行动”做好准备工作,一部分则冒充商人或游客,划
着小船从肯尼亚渡过维多利亚湖抵达恩德培,去侦察机场地形和士兵分布情况,并
画出进出机场的路线图。
霍菲一再强调,务必是突然袭击,“霹雳行动”才有成功的可能。于是,保密
成了至关重要的问题。偏偏就在这时,发生了一件麻烦事:一名刚刚飞抵内罗毕的
摩萨德特工,在马路上同一位老朋友不期而遇。那人是中央情报局的特工,曾和他
一起接受训练。“你在这儿干什么?”美国人问道。他知道,这位以色列人并不是
派驻内罗毕的谍报人员,通常只受命执行特遣任务。
以色列人根本无法回答这个问题。他冷冷地望着这位同行,意识到美国人已经
揣摩到摩萨德可能有什么行动。于是,以色列特工当机立断,决定采取“防范行动”。
在一同进餐时,他悄悄地在美国人的酒杯里下了烈性催眠剂,使他在48小时内丧失
了“战斗力”。事后,美国方面对这种“卑鄙的伎俩”愤怒地提出抗议,指责摩萨
德对友好的兄弟组织施展手腕。不过,对以色列人来说,美国人的这种愤怒情绪,
比起这次特遣行动的方式和步骤万一被美方提前泄露出去而造成的后果,要好受得
多。无论美国总统,还是中央情报局局长,都没有事先得到有关这次“霹雳行动”
的情报。
7 月2 日晚上,在特拉维夫以北佩塔提克郊外的一个废弃的空军机场上,约尼
·内坦尼雅胡中校正率领一支精锐的突击队进行突袭恩德培的演练。
这里有一座土木结构的乌干达恩德培机场模型,是以色列特工部按真实比例赶
制出的杰作。
内塔尼雅胡是“戈兰旅”的中校,他作战英勇,智慧超众。不久前,为了报复
阿拉伯组织炸毁一架以色列航空客机,他奉命率领“戈兰旅”队员乘坐“大力神”
飞机突人黎巴嫩,成功炸毁贝鲁特首都机场的3 架客机。在此次袭击事件中,内塔
尼雅胡还用飞机剪断敌军电线,使他们的导弹在24小时内成为一堆废铁。为此,他
被授予一枚以色列国徽勋章。
以色列国防部规定,军官任命之前,必须要当过班长。然而,有着赫赫战功,
表现十分出色的内塔尼雅胡却从来没有当过班长。原因十分简单:他在当三等兵时,
连长曾发现他看一本裸体女人杂志,便狠很地将他骂了一通,从此没有提升他。肖
姆龙将军在组建突击队时,第一个将他的名字写下,并将他提升为中校。可是他终
生遗憾没有当过班长。
他们奉命首批着陆,随即攻占机场大楼。这个“仿造”的“恩德培机场区”是
用沙袋垒起的一堵围墙,尺寸同乌干达机场的旧楼相仿。沙袋墙有3 个人口,“主
楼大厅”旁还设有一个“侧厅”,沙袋墙附近有一道一米高的栏杆一一所有这些都
与恩德培机场实地状况毫无二致。以色列人将乘坐的“大力神”运输机,停在这群
模拟建筑的1400米处。他们之所以选择这个距离,目的是让飞机停在手提式武器的
射程之外。约尼手里拿着计时秒表,对部下进行测试。一辆吉普车从“大力神”的
机腹内冲出,驶向沙袋墙。士兵从车中跃出,开枪射击。
“从头开始!”约尼吼道:“还要加快速度,要大大地加快速度!”时间一再
缩短,但是约尼仍然十分担心,乌干达土兵如果看到一辆外国吉普车从一架外国飞
机里冲出来并径直驶向机场大楼,肯定会开枪的。
有人向约尼建议说:“乌干达军队的连以上军官都配有一辆黑色的梅赛德斯轿
车。要是驾驶一辆这种车,一般的士兵便会自动立正。”
约尼随即命人去搞了一辆梅赛德斯旧车,两小时后,轿车开到了演练现场。
从“大力神”到沙袋墙的时间,最终压缩到了100 秒,实在是无法再短了。
摩萨德秘史
六、大获全胜
1976年7 月3 日早晨,以色列总理办公室的气氛十分紧张。摩萨德头头霍菲力
主将这项营救行动按计划实施,国防部长佩雷斯也决心要干到底,而有些优柔寡断
的拉宾总理,此刻却踌躇不决。佩雷斯鼓动他痛下决心:“如果成功了,你将成为
一名英雄。”总理的回答是:“如果不成功,我们大家只能引咎辞职。”经过一番
思想斗争,总理终于拍板,决定同意采取特遣行动。
下午,召开了内阁会议,让那些迄今尚未介入的内阁成员了解此事。他们为之
愕然,有的疑虑重重。经过长时间的讨论,最终,180 名内阁部长一致同意了这项
解救人质计划。其实,纵然他们不同意,“霹雳行动”也已是脱弦之箭。因为,就
在内阁开会定夺之时,4 架飞机已从以色列最南部的机场升空,向恩德培飞去。7
月3 日16点,4 架。—130 运输机出发了(其中一架是加油机,其余载着待机攻击
的突击队员)。两个小时后,2 架高速波音737 飞机沿着同样的路线飞行,其中一
架坐着总指挥官肖姆龙准将,另一架装载着抢救伤病员的医疗设备,两架飞机同时
飞往内罗毕。
在恩德培机场的候机楼里,人质们迎来了失去自由的第六个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