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求法。这些僧人和居士学成后回国,传授有关佛法,传译有关国家的佛学
著作,整理有关佛教文献资料等,对中国佛教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为
中外佛学思想的交流作出了贡献。
(5)太虚佛教运动
太虚是一位爱国僧人,时刻关心国家大事,当国家民族危难之际,能够
挺身而出。抗日战争期间,他号召全国佛教徒时刻准备奋勇护国。在他的号
召下,全面抗战展开后,各地佛教僧众纷纷组织起了“僧侣救护队”,或者
奔赴前线,或者留在后方作救护工作。
太虚的佛学思想偏重唯识,主张“八宗并重”,也就是融会空有、性相,
而不局限于一宗一派,在佛学思想上自成体系。太虚所融贯与适应的思想,
是中国佛学思想史上许多佛学大家极力提倡的内而诸宗融合、外而三教合一
的佛学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和演变。太虚的佛学思想体系庞博,是
一种时代反映。
太虚佛教运动的真谛,在于提倡一种“人生的佛教”。这一思想受到了
当时一些思想家的重视,导致许多学者名士乐于亲近佛教,并对以后中国佛
教的发展产生了影响。曾和太虚一起办“觉社”的章太炎,他的佛学主张就
是近代经过“革新”的佛教思想的典型表现。在佛教革新倡导的“人生佛教”
的旗帜下,注重现生问题的各种“新佛教”纷纷出现。
太虚的革新计划并没有得到成功。原因之一就是中国近代的社会形势不
允许佛教恢复旧有的地位。宗教的存在和发展是受社会条件制约的。近代经
济政治的变化,使佛教失去了它在鼎盛时期的那种土壤;近代历史发展的趋
向也日益与佛教理论背道而驰,这决不是依靠革新佛教的教理教制等形式就
可以改变的。二是佛教内部强大保守势力的阻挠。守旧的和有既得利益的僧
侣们极力反对革新,认为那是离经叛道。太虚的主张得不到佛教内部的广泛
支持,其主张一经提出,立即遭到了视寺产为己有、视法派为私物的所谓“丛
林派” (佛教寺院实力派)的极力反对,而太虚也被视为“异端”。所以只
有偃旗息鼓。但太虚领导佛教革新的意义在于,它改变佛教对人生的漠视态
度,力图使佛教对现世社会有所俾益,并使佛教内部避免腐败的劫难。佛教
… Page 44…
革新虽然在当时未得到完全实行,但后来中国佛教一步步走上的正是所谓“人
间佛教”的道路。
2。日本佛教的发展
这一时期,日本佛教继续兴宗办学,新兴宗教竞相发展,佛教机构相继
成立,佛学研究成果丰硕。
(1)各宗办学
日本一些学僧为振兴佛教而致力佛教教育事业。幼儿时期的佛教教育一
般在幼儿园和保育所里进行,统称为“佛保园”,其教育称作“佛教保育”。
佛保园受到基督教的影响,最早出现于明治时期。随后,各地逐渐设佛保园,
1929年,全国佛保园的联络机关“佛教保育协会”成立。二次大战时一度瘫
痪,战后重建。星期日学校是佛教教育机制的另一形式,受基督教影响于明
治后期创立。1931年至1935年是佛教星期日学校的大发展时期,战时受到
很大损失。宗立大学是日本佛教界实施综合教育的高等学府和从事佛学研究
的重要阵地。战前的日本宗立大学,实施近似单一的佛教教育,整个校园的
宗教气氛很浓,学生自身的佛教信仰及对佛教教义的理解水平相对较高。从
明治初年到大正年间(1912—1926)佛教各派兴起不少大学,著名的有净土
真宗大谷派创立的大谷大学,起源于 1665年东本愿寺弟子的修学道场“学
寮”,1896年曾称“真宗大学”,1901年采取文科大学的体制,1922年改
称“大谷大学”。净土真宗本愿寺派的龙谷大学,最早始于1639年西本愿寺
内的“学寮”,1875年正式成为本派的宗立学校,1922年发展为综合大学规
模,称“龙谷大学”。曹洞宗有驹泽大学、东北福祉大学和爱知学院大学。
驹泽大学的前身为曹洞宗大学林,后称曹洞宗大学,1925年取现在名称。临
济宗有花园大学,临济宗妙心寺派于1872年创办的“般若林”为该校的起源,
1898年为妙心寺派的普通学林高等部,1934年为临济学院专门学校。1926
年,真言宗创办高野山大学;同年,由真言宗智山派、丰山派、天台宗、净
土宗四宗派联合创立大正大学。日莲宗的立正大学源于1580年创设的檀林,
后几经扩建,至1904年发展为日莲宗大学,1924年改称立正大学。此外,
还有净土宗的佛教大学等。
(2)佛教和社会政治活动
明治维新以后,佛教虽然没有以前那种特殊地位和影响,但从整体来看,
它仍依附于君主立宪的地主资产阶级政权,为它服务,其中传统教团表现尤
为突出。大正时期佛教僧人获得参政权。各宗管长联合组成“佛教护国团”。
在国家日益法西斯化,向外推行侵略扩张时,一些传统教团表示“护持天皇
制,战争协力”。1940年为适应战争体制,政府公布《宗教团体法》,对各
宗派进行合并统编,把原来的十三宗五十六派编为十三宗二十八派。神道教、
佛教、基督教联合组成“大日本宗教报国会”,作为“大政翼赞运动”的一
环,开展拥护战争的宣传和资助活动。战时,日本当局也把宗教当作“战斗
力量”一部分,使得具有悠久历史及深厚社会基础的日本传统佛教,也以“皇
国佛教”的形式,被网罗到日本侵略战争体制之中。1937年后,日本佛教各
宗联合成立“日满佛教协会”,联合组织“兴亚佛教会”等。日本一些主要
… Page 45…
佛教派别还纷纷到中国扩建寺庙,积极与日本当时的侵略战争合作。
这一时期的日本佛教团体继续兴办“社会慈善事业”。1928年召开了以
神道教为主的“日本宗教大会”,佛教、基督教也有代表参加,大会决议提
出以宗教教导国民思想,使宗教成为“共产主义思想的防护堤”。佛教界一
部分上层追随政府侵略政策的言论和行动,受到教团内部和广大人民的批评
和抵制。
(3)新兴宗教
这一时期的日本,其新兴宗教作为近现代群众思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
获得广泛和深入的发展。这是新兴宗教竞相创立教团,各树一帜的时代。在
原有几个教团的基础上,先后成立许多教团。有1924年成立的人道教团、1925
年成立的灵友会、1925年成立的生长之家、1934年成立的世界救世教、1935
年成立的孝道教团、1937年成立的创价学会和1938年成立的立正佼成会。
据日本文部省1924年调查,新宗教团体已有98个,其中神道系65个、佛教
系29个,基督教系4个。
新兴宗教教义有自己的特点,其教祖具有神圣的权威。教祖在新兴教团
中既是创始者,又是信徒的崇拜者。新兴教团初期都带有较浓厚的巫术色彩。
教义通俗,礼仪简单,注重现世利益和社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劳苦
大众对人生幸福的憧憬,新兴教团有严密的组织机构,组织形式灵活。
日莲正宗创价学会,创立于1930年,原称“创价教育学会”,简称创价
学会,是日莲派别之一的日莲正宗的在家信徒组织。创始人是东京的小学教
员牧口三郎(1871—1944年)和户田城圣(1900—1958年)。会刊《价值创
造》。牧口著有《创价教育体系》和《价值论》,把新康德主义“真、善、
美”的价值论加以改造,认为真理属于认识论范畴而不是价值,只有“利、
善、美”才构成价值的内容。认为生活的目的是“追求幸福”,而幸福是通
过获得“利、善、美”的价值来实现的。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创造“利、善、
美”价值的人才。牧口是虔诚的日莲正宗信徒,说信仰日莲正宗是创造和获
得价值的最好方法和途径。学会刚创立时人数很少,主要是小学教员,1943
年会员发展到3千人。此时正值日本对外进行侵略战争,对内实行高压统治
之时,牧口和户田由于拒绝接受神符和批判神道教被政府以“违反治安维持
法”和“不敬神社”的罪名逮捕入狱,学会被取缔,牧口死于狱中。
创价学会的基本教义是日莲正宗“三大秘密法”和牧口、户田的“价值
论”、“生命论”以及池田大作的“佛法民主主义”、“人性社会主义”、
“地球民族主义”。
日莲正宗奉《法华经·寿量品》中与宇宙共存的“成佛以来,甚大久远”
的法身佛为最高佛(本佛),以《法华经》为一切佛法的精髓。创价学会认
为,进入所谓“末法”时代以后,世人仅靠《法华经》已不能成佛,要靠日
莲创立的佛法。其七字的教义由“三大秘法”构成,即:本门的本尊、本门
的题目、本门的戒坛。“三大秘法”与日莲宗所主张的“三大秘法”基本相
同,但认为,作为“本门的本尊”即“大御本尊”,是供在日莲正宗总部大
石寺中的书有“南无妙法莲华经”七字的楠木板制的曼荼罗(相当于牌位、
供像),说它是日莲当年亲手所定 (日莲其他派别认为是伪造),是“宇宙
生命”的体现者。信奉这一曼荼罗并念诵“南无妙法莲华经”七字“题目”,
即可改变不好的宿命,祛灾治病,生活无限幸福。又据“十界互具”的教义,
… Page 46…
说信奉并称念《法华经》七字题目,可以引发自己内心先天所具有的“佛界”,
达到觉悟,使“人性”(“人间性”)圆满实现,与宇宙生命合一。
“生命哲学”和“价值论”是创价学会的哲学理论基础。认为世界万物
的本原既不是物质,也不是精神,而是所谓“色心不二”的生命,宇宙本身
就是一个大的永恒的生命体。人死之后,生命复归宇宙之中,“遇缘”再生,
成为新的生命。宇宙生命的本质用佛法来表示,就是“妙法莲华经”,日莲
用一幅“大御本尊”把这个原理显示出来。人们信奉它,就是归依宇宙生命,
就会改变由前生的“业”带来的宿命,充满力量去创造和获取“利、善、美”
的价值,得到幸福。
灵友会,1919年由东京的一位木匠久保角太郎(1892—1944年)和日莲
宗信徒若月妙心、户次贞雄创立,但为时不久发生分裂。1925年久保又与小
谷喜美 (1901—1971年)合作重新建会,自任理事长,小谷任会长,在关东
大地震 (1923年)结束不久社会惶恐不安的气氛中,大力传教,到30年代
取得较大进展。据1934年统计,教徒达1000余人,设有5个支部、8个法
座 (教徒基层组织),而到1937年教徒达1500人。在这期间灵友会发生分
裂,原来的传教骨干冈野正道自立“孝道教团”,高桥觉太郎组成“灵照会”,
庭野日敬和长治妙佼组成“立正交成会”等。日本侵略中国战争期间,灵友
会拥护军国主义战争政策,强调“国家主义、天皇崇拜”,鼓吹“忠君爱国”,
因而受到政府的保护而继续得到发展。
灵友会的教义是法华信仰和日本民间巫术、密教咒术以及祖先崇拜的混
合产物。认为《法华经·见宝塔品》中的“平等大慧,教菩萨法,佛所护念,
分别广说”是《法华经》的精髓。所奉的经典有“法华三部经”:《无量义
经》、《法华经》、《观普贤经》和《南无弥勒菩萨经》。信徒朝夕讽诵的
是久保角太郎节录“法华三部经”编的《青经卷》。本会发挥“佛所护念”
的思想,提倡“在家佛教”,把佛教信仰与祭祠祖先的习俗密切结合,认为
祭祀供养祖先的亡灵与三界的万灵相通,供养自己祖先之灵也就是供养三界
万灵。由此可以得到三界万灵的保护,达到家庭幸福,国家安泰。灵友会总
部授予会员的祖先之灵以“总戒名”,书写颁授给会员作为供养祭祀之用(相
当于牌位)。
立正佼成会,1938年由灵友会的干部庭野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