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别皇帝的意愿,对教育实行过短期的垄断。在古代中国,教育从未与政治
分离开来,忽视了教育相对于政治的独立关系。学校教育功能单一,只成为
统治阶级培养选拔人才的工具。因此,政治对教育影响很大。当政治稳定时,
教育就发展;如果政治稍有变动或混乱,教育就迅速地衰落或萎缩。这在王
朝的更替尤其是魏晋南北朝的大动乱时期,教育的中断和衰落表现得十分明
显。而古罗马,国家对教育的控制不像中国那样严密,教育目标,教学内容、
手段及行政管理呈现出多元化和自由化的局面。教育按照自身的规律发展,
从而很好地与社会生产力结合起来,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的前进。国家政治对
教育的控制不是很严格。在政治动乱时,对学校的教育影响很小。不像中国
古代那样出现过中断,而是一直延续下去。
任何国家任何时期的教育不可能没有阶级性,中国古代与古罗马也毫不
例外。学校教育对象大多是贵族的子弟,平民子弟则很少。官学和私学的发
展,受教育的范围扩大,但也是有限的,一般的广大民众是不可能受到教育
的。在早期罗马中,与中国教育一个明显的区别是家庭教育特别发达。
早期罗马教育是按照集体的要求来塑造青年人的,罗马要求它的公民果
断、勇敢、强健、精神,能在同伴中树立起自豪、坚定、勇猛的形象,在忠
诚和性格的坚强上不亚于别人。在这种要求下,家庭就成为早期罗马社会最
重要的教育单位,甚至当国家的性质发生变化时或出现新的社会组织之后,
在家庭中仍一直进行着基础教育。在人类的历史上,仅有很少的民族重视儿
童的成长。罗马人把儿童看成是传统的继承者和传递者,是未来的希望,因
而极端地爱护儿童。父母是孩子的主要老师。母亲完全把自己奉献给孩子。
孩子稍微长大,就把社会当成学校,学习的内容是有关社会的职能和儿童在
社会中的地位和责任的知识。对于女孩,要了解将来作为一个妻子和母亲的
责任,掌握做家务的技能,除此之外,没有别的教育。这一点与中国对女子
的教育有点类似。
早期罗马的这种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也只限于上等阶级。一般民众则受
着简陋的教育,他们受教育的目的是想提高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尽管
存在着差别,但早期罗马的家庭教育对所有儿童却是都具有的,所有的父母
尽可能地对孩子灌输这样的品格:豪放而持重,勇敢而坚韧,服从于权威,
忠实于国家。
中国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和古罗马都将德育的教育放在首要的位置。古
代的教育由于受生产关系的制约,为当时的政治服务,因而古代的学校教
育,都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中国自从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思想,儒学思想占据了统治地位。以后各朝始终把“明人伦”思想放在首位。
“明人伦”作为一条主线始终贯穿着整个教育,在课程设置上,以儒家经典
为主要内容,通过这种教育达到人的至善至德的目的。古罗马也一样将德育
… Page 102…
放在首要位置,但是,每个不同的时期,其德育教育的内容是不一样的。早
期罗马的教育中,认为人首要的品德是美德,其次才是和美德有密切关系的
怜悯。早期罗马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让人产生谦虚、端庄、节俭、顽强、坚
韧等美德。这些美德意味着一个人要负多方面的责任——对自己的言行负
责,对同伴负责,对崇敬的神负责。罗马人认为道德是对权威的绝对尊重。
在共和国时期,罗马教育强调爱国主义和公民教育;帝国时期则重视培养顺
民的教育。依据时代的不同,制定不同的道德标准,这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的
发展。而在古代中国,继承永远多于创造,以至后一个王朝都是类似于前一
个王朝的翻版,不能有力推动社会的前进。
在学校教学的具体课程设置上,古罗马非常重视德、智、体、美的和谐
发展,重视自然科学与实用学科的教育。然而古代中国儒家学说占据了学校
的主要课堂,排斥自然科学知识的教育。尽管南北朝时期出现过以自然科学
教育为主的学科,但这毕竟是昙花一现,没有形成一股潮流。
古代中国的教育,儒家思想一直延续,只是在动乱的时期出现中断,但
教学内容与思想基本上是一样的。罗马教育则在学校的教学上呈现出明显的
阶级性。
罗马共和国时期主要是希腊语言的教育。当希腊文化以各种各样的形式
照耀地中海的时侯,罗马人深深地被她所吸引,她热烈地欢迎希腊的学者和
老师。当时虽然有人对这种外国文化的入侵感到不满,但大多数人认为在希
腊文化中有很多东西超出了自己的创造才能,因此非常赞美它。公元前1世
纪,希腊人成为罗马人的老师,每一个受过教育的人都是希腊化的拥护者。
罗马的儿童进入希腊学者开办的希腊语学校,从希腊语基础到哲学和科
学,罗马人如饥似渴地吸收新的营养。这时,在罗马出现了两种不同性质的
希腊影响:私人教师致力于贵族的家庭教育,而公立教师则把他们的学校向
每一个交得起学费的人开放。不久,罗马出现了完全希腊式的学校,最基础
一级的是读写学校,由一个游戏教师教授儿童,所以又称作游戏学校。第二
级是文法学校,开设文科课程,学制2年或3年。当后来拉丁语和拉丁文学
发展后,也被吸收成文法学校的课程。最高一级则是由修辞学家教授的修辞
学校,在这里,以培养职业的雄辩家和法律家为目标。至此,在文化上,罗
马人完全被希腊人所征服。
共和国消亡时期,在希腊语法和文学的促进下,罗马产生了一种拉丁文
法和文学,开始与学校的希腊语并列,后来渐渐超过了希腊语,学校也由原
来的希腊语学校改为拉丁文法学校。为拉丁文法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有悲
剧作家修斯·阿休斯、诗人路西流斯、语言学家昆特斯和哲学家修斯·依流
斯与斯蒂罗以及很多那一时代的罗马教师。这一时期,古典共和思想最优秀
的代表、罗马文学黄金时代的天才作者是西塞罗,他用丰富的拉丁语汇创作
了很多学科的著作,代表作品是《雄辩术》。他认为,雄辩家应该是一个对
“每一部门有用的知识”都具有坚实基础的人,包括哲学、数学及其分支物
… Page 103…
理、历史、音乐、语法、逻辑、伦理。另外,他非常强调道德,认为一个领
导者应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应该公正地为民服务,头脑中无一点私心杂
念。西塞罗并不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相当注重实际,认为经验是最好的老
师。
在这一时期,古罗马学者为了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掀起总结和整理
知识的百科全书运动。首要成果是瓦罗(公元前116—前27年)的《教育九
卷》(又名《训练集Ⅸ》)。《教育九卷》概括了当时的百科,制订了一个
人文学科的纲要,其中包括语法、修辞、数学、几何、天文、音乐、医学、
建筑学。500年以后,马蒂阿留斯·卡帕拉在此基础上写成《哲学与墨丘利
的结合》,标志前人文科学的产生。这种文科教育的模式几乎延续到今天。
另一成果是塞尔苏斯的《艺术》。
公元前27年,奥古斯都成了罗马的神圣皇帝,共和制度消亡。随着帝
国的建立和内战的日趋平息,拉丁语成了文法学校和修辞学校的专门教学用
语,儿童一开始就可以学习拉丁语。后来,拉丁语成了罗马世界的语言。
罗马帝国时期,教育的价值和对教育的需求都更加明显了。由于希腊方
式的鼓励,罗马人发展了一种精确而优美的语言——拉丁语和一种良好而宏
大的文学——拉丁文学,罗马人开始注重艺术和科学。这一时期,古罗马优
秀的教育家、演说家昆体良为罗马的教育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认为,教育
的最高目的在于培养演说家,应有善良的道德、性格、对自由艺术的掌握以
及善于运用语言表达思维的能力。他极力推崇学校教育,主张同时学习各种
学科,各学科的学习要交替进行。他认为初级学校应教读、写、算;文法学
校要开设文法、阅读、音乐、几何;修辞学校则要学习辩证法、伦理学、法
律、地理学、哲学和自然科学。在教育中,他提倡因材施教,强调游戏和奖
励在教学中的作用。昆体良著有《雄辩术原理》,这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部
①
系统的教学法著作,是“密切联系学校实践的最早著作之一”,对古罗马
以后的教育起了极大的作用。
中国自秦朝开始,尤其是汉代设立官学,以后各朝沿袭,教育一直是由
国家控制的。罗马一直到帝国时期,教育才开始迈向国有化的道路。教育国
有化的第一步是罗马皇帝扩大教师和艺术家的权力,提供大量资金来修建博
物馆、图书馆、剧院和音乐厅。早在恺撒时代,瓦罗就受命建起了第一座公
立图书馆,为鼓励和控制教育,吸引更多的学者来罗马工作,他赐给教师和
医生以公民的身份。这一文教政策为奥古斯都所继承。在公元6年的罗马大
饥荒时,他大量驱逐外邦人出罗马,唯独豁免了医生和教师。此后,各皇帝
纷纷效法,开始免去教师的社会义务。公元150年,皇帝安东尼授予了一些
文法、修辞和哲学教授与元老院议员相同的权力。奥古斯都还创立了罗马的
宫廷学校,请了马尔克斯·V·弗拉克斯作为家庭教师,将弗拉克斯开办的
① 康斯坦丁诺夫: 《教育史》。
… Page 104…
学校搬进宫廷中,教育他的儿子和孙子。这种对未来统治者进行专门的教育
的宫廷学校,类似于中国汉朝设立的宫邸学校,都是为皇室及高级贵族培养
子弟的。
罗马帝国实行教育国有化的第二步是对教师支付薪水。公元1世纪,在
维斯佩申时期,他拨出一笔钱,在指定的城市里向拉丁语、希腊语的修辞和
文学教师发给薪水。这一做法为以后的皇帝所效法:图拉真为贫困儿童提供
了一项教育基金;哈德连向许多哲学家、诗人、修辞学家支付薪水;安东尼
则把薪水制推广到行省。公元3世纪中叶,这种做法已遍行全帝国,一些政
府官员还批准教师享有一定的特权和豁免权。当皇帝向教师提供薪水时,教
师就必须经过皇帝的选择。公元362年,朱利安就要求将所有被提名领取薪
金的教师名单给他审查。后来到4世纪末,狄奥多西完全控制了国家对教育
的垄断。国家在对教师提供薪水时,就加紧国家对教师的控制,这样教育逐
渐由国家所控制。
罗马帝国消亡时期,教育随着奴隶制的崩溃而衰落。到公元284年戴克
里先称帝时,学校学风十分腐败,教育失去了生机和活力。这时,以德尔都
良、奥力根和克莱门特为代表的基督教文化开始形成。他们以罗马当时盛行
的哲学作为理论基础,宣传宿命论、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进而形成一整套
基督教的教义,并开始渗透到学校。公元323年,基督教发展成为官方宗教,
原来正统的文化被视为异教文化,一大批学者被屠杀,亚历山大里亚图书馆
也被焚烧。公元392年,狄奥多西禁止异教,从此,基督教教育取代了世俗
教育的地位。随着西罗马帝国的灭亡,西罗马帝国境内的各级各类学校几乎
全部解体。公元509年,东罗马皇帝下令停办世俗学校,这样,基督教教义
全部垄断了学校教育。
从共和国时期到共和国的消亡,从帝国时期再到帝国的衰亡,罗马教育
也经历了从希腊语教育到拉丁语教育到基督教的神学教育的过程。这与中国
秦汉魏晋南北朝的一直是儒学为主的教育存在着明显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