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英国文学简史(上)-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719年,将近60岁的笛福创作了他的第一本小说《鲁滨逊漂流行》,获得极大成功。生活中的真实故事启发了笛福。1740年,苏格兰水手亚历山大·塞尔克与船长争吵后自愿要求留居智利之西一个荒岛上,四年半后才被过往船只救走。斯梯尔在他的报刊《英国人》上刊载了这个故事。笛福以这个故事为基础,参考当时众多旅行书,运用丰富的想像力,以入情入理的情节、细致的细节描写进行创作,仿佛是亲历者叙述真实的事件,没有虚构感,赋予这个冒险故事丰富的意义和无穷的魅力。

  小说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写鲁滨逊不安于平庸的小康生活,离家出走去海外经商。他被摩尔人的海盗船俘获,在几年奴隶生活后逃脱到巴西,当上了小种植园主。为增加劳力,他去非洲贩运黑奴,途中航船遇难,鲁宾逊独自飘流到南美附近无人的荒岛。小说的第二部分写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经历,这是小说中被人们广泛阅读的部分,也是最有意义的部分。鲁滨逊很快战胜了悲观失望的情绪,从破船上搬来枪械、工具和残余食物等,开始为自己的生存努力。他建造住所、猎取食物、种植谷类、驯养山羊,努力接近文明生活。在第23个年头,他从来岛上举行人肉宴的土人手中救出一个土人俘虏,为他取名星期五,得到一个忠实的奴仆和朋友,最后终于搭乘一艘英国商船离开荒岛。小说的第三部分记述鲁滨逊以后的一系列冒险。他成为巨富。仍不停地航行经商,他住过荒岛人口大大增加,渐渐成了一个小小的自由之邦。

  鲁滨逊是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英雄,有信心在世界上任何地方、任何情况下开创自己的事业。他不安现状,总在行动、在追求。他有勇气和意志去面对苦难,表现出不知疲倦、百拆不挠的毅力。他用了将近半年的时间做成一只独木舟,却无法下水,他又开始重建。他努力求生存,更努力地求发展,渴望新生活,他行动的动力是资产阶级个人奋斗精神、利己主义,资产阶级发财致富的渴望。他是自然的征服者、劳动者的创造者,也是野心勃勃的资产者、殖民者。

  在小说艺术上,《鲁滨逊漂流记》最大的特色是真实感和生动性。笛福对鲁滨逊岛上活动的精细描写,使读者如身临其境。作者又写了关于鲁滨逊故事的第二卷、第三卷,都大为逊色,特别是第三卷,充满议论,不象一部小说了。

  笛福的小说属于流浪汉小说类型,叙述人物通过冒险达到顺境的经历。

  《摩尔·弗兰德斯》(1722)是笛福另一部重要小说,也是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摩尔是女贼的女儿,生在狱中,由一个好心人收养。长大后她受人欺骗,经历多次婚姻,在生活无靠情况下,沦为娼妓、成为窃贼,被流放到美洲,但最终获得幸福婚姻。一个处在邪恶冷酷社会中的弱女子,不得不用原始的手段来寻求活路。通篇以摩尔率真、坦白的口吻叙说,让人感到应该受谴责的是社会。《辛格顿船长》(1720)、《杰克上校》(1722)和《罗克萨娜》(1724)都写人物命运的起伏。他们为生存斗争并力图致富,但社会环境逼迫他们采用犯罪或冒险行为去实现愿望。清教徒的道德感促使他们进行道德反省、产生悔恨,真诚地决心向善,但现实不久又改变他们。笛福真实地描绘出处于急剧社会变化中人们道德价值观上的困惑。

  笛福反映生活的写实、逼真性在他的《疫年杂记》(1722)、《骑士的回忆灵》(1724)中都表现出来。在《疫年杂记》里,他鲜明地描写了1665年伦敦瘟疫造成的恐慌,笛福在瘟疫蔓延那年只有五岁,他主要是根据材料和想象而并非记忆来创作的,但描写真实,仿佛是目击者的现身说法。

  笛福从新闻写作与时事评论转向小说创作,有丰富的人生经验为基础。他以写实的态度,浅显通俗的文风,写出了反映现实、为大众喜闻乐见的小说作品,被看作“英国小说之父”。约拿生·斯威夫特(1667—1745)生于爱尔兰都柏林,家境贫穷,依靠亲戚帮助,进入三一学院学习,毕业后他成为退休外交官威廉·谭普尔爵士的秘书。1695年,他加入教会,在北爱尔兰吉尔鲁特教区当牧师。1697年,他写了《书的战争》,参与文坛上激烈的“古今之争”。斯威夫特接受了古典主义文学理论,倾向于古代作家,在他假托伊索之口的寓言中,把古代作家比作蜜蜂,向自然采撷酿蜜。《桶的故事》(1696)讽刺了基督教内部的纷争。作品主要部分是一个寓言,代表基督教的父亲遗给三个儿子每人一件外衣,分别代表天主教、国教和清教的三个儿子锁起父亲的遗嘱 (指《圣经》),更改起外衣(代替基督信仰)。两个弟弟感到后悔,想恢复外衣原来的式样(暗示16世纪宗教改革),二弟马丁(国教代表)想取下外在饰品,保留服装完整,而三弟杰克 (清教代表)在清除过程中损害了外衣本身。斯威夫特讽刺了各种教会派别,在他早期作品中,已表现出幽默、讽刺才能。1710—1714年,他为托利党服务,编《考察者报》,写政论。他与当时著名文人艾迪生、斯蒂尔、蒲伯等人交往,加入“马相纳斯·史克利的列瑞斯俱乐部”。1713年,斯威夫特在托利党失势后从伦敦回到爱尔兰定居,担任都柏林圣派特立克大教堂教长终生。

  爱尔兰实际上是英国第一个殖民地。从于1720年开始,斯威夫特写了一系列文章和讽刺诗,攻击英国的殖民政策,成为受爱尔兰人民拥戴的爱国志士。在《关于普遍使用爱尔兰纺织品、用具、制品的建议》(1720)假托布商之口,抗议英国国王特许一个英国商人伍特在爱尔兰铸造贬值铜币,呼吁全国一致拒用,指出爱尔兰人民应享有与英国人同等的自由权利。《一个温和的建议》 (1729)是斯威夫特这时期小册子中最辛辣也最著名的作品。面对爱尔兰普遍的贫困,有人建议准许法国来募兵,有人建议移民到澳大利亚为仆,愤怒的斯威夫特则以“反语”建议把儿童养肥,作为富贵人家的美味佳肴,人皮可加工为手套、皮鞋,发、骨也有销路,唯有此法才能解救贫穷的爱尔兰。作者始终以一本正经的态度提议,正是这种表面的平静让读者倍感现实的冷酷残忍,激起心中的愤慨。斯威夫特一生写了不少诗,在《悼斯威夫特博士之死》(1739)诗中,他表现出为爱尔兰自由而努力的自豪心情。

  《格列佛游记》是斯威夫特唯一的小说,创作大约开始于1720年,出版于1726年,包括四个部分,每一部分都是英国医生格列佛的航海飘流旅行记录。“羚羊号”商船上的外科医生格列佛因船触礁,飘流到利利浦岛岸边,被成千的六寸高的小人俘获。岛上的万物只是现代世界的缩小,显出了荒诞、讽刺意味。国王只比臣民高一指甲盖,却以宇宙统治者自居。大臣显贵们以他们在离地12寸的绳子上跳跃表演的本领来获取职位。小人国里党争十分激烈,因鞋跟高低而分为势不两立的高跟党和低跟党。宗教纷争同样激烈,因吃鸡蛋时先打破大端还是小端分成了彼此对立的两个教派,不仅引起长期内战,还引起与邻国不来夫斯古的长期战争。作者对英国国内辉格党与托利党的竞争、天主教与新教宗教纷争的影射是显而易见的,从另一个巨人世界看人世间的纷争是如何琐细无聊、荒唐可笑。

  格列佛离开“小人国”后的第二次旅行到了布罗丁奈,这里的居民的身高是他的12倍。格列佛被作为玩物送进了宫廷,他向国王夸耀英国政治、法律、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情况,国王则加以质问和抨击,认为英国的历史是“一大堆的阴谋、混乱、谋害、屠杀、摧残、革命和欺骗”,作者借此对英国政治的腐败和战争的残忍加以谴责。大人国里的政治社会情况体现了作者一些正面理想,国王贤明而正直,法律利于民,改良民生的实学受到重视。

  格列佛的第三次游历来到飞岛、巴尔尼巴比、巫人岛等地。飞岛拉皮他上的国王和贵族整日沉思默想。巴尔瓦巴比岛上的“拉格多科学院”里的研究更是荒唐,科学家们研究从黄瓜提炼阳光,自上而下地造房屋,把大理石软化为枕头等项目。巫人岛的总督精通魔法,召来鬼魂,格列佛得以与古代圣贤交谈,发现史书上对事实诸多歪曲。这部分内容比较驳杂,讽刺了脱离实际的科学研究、英国的各种制度。斯威夫特把英国国会对照于古罗马之老院,称国会“是一群小贩、扒手、强盗和莽汉的集会”,认为达官显贵们是靠“变节、压迫、贿赂、欺诈、诱奸以及其他类似的肮脏行为”获取高官厚禄的,哀叹数百年来人的堕落。

  格列佛在最后一次航海中来到“慧骃国”。慧骃是马形的有理性的动物,他们友爱、节制、勤劳、生活在宗法制社会里,成员享有平等的权利。他们豢养的畜牲人形的“耶胡”,贪婪、凶恶、嫉妒、淫逸、好战,有着人类的一切劣根性。格列佛与楚慧骃交谈,讲述英国的社会情况,遭到他们的否定。格列佛想终老于楚慧骃国,但被逐出。

  《格列佛游记》以幻想性的情节,对英国18世纪初期的整个社会,从政治、宗教、法律、军事到科学、哲学状况,都进行了讽刺、批判。在批判中,特别是在最后一卷,作者透露出悲观恨世情调,格列佛回到英国看到他的亲人、同伴,因联想到“耶胡”而感到难以忍受。但斯威夫特并不是一个厌恶人类的人,他描绘人的恶习、弱点,但依然有悲天悯人的人物,说“我想尽我的绵力来使英国的耶胡们的社会变得好些……”。

  如果说笛福的小说力求形神的逼真,那么斯威夫特的小说则把深刻的内容和丰富的幻想结合在一起,大人国和小人国的故事尤有童话色彩。他充分发挥想象,虚构出现实中不存在的人物与场景、情节,但始终与深刻的现实性相结合。我们在格列佛的奇异旅行地中,看到的总是英国社会的反映。小说对讽刺手法的运用非常杰出,有善意的幽默、有辛辣的讽刺、有刻薄的嘲弄,象征影射、反语、夸俗、对比等,比比皆是。斯威夫特作为古典主义者,具有语言上的高度修养,他的文学简洁清晰,准确有力。

  第二节 中期

  一 叫人伤感的说教者—理查生

  到18世纪中期,长篇小说作为主导的文学体裁确立起来,从生活的反映面到艺术技巧都达到新的阶段。

  塞缨尔·理查生 (1689—1761)出身细木匠家庭,十五六岁就开始在印刷店作学徒,利用闲暇自学。经努力他终于成了生意兴隆的出版商,开设印刷厂,当过书业公会的理事长、五室印刷人。他应书商之约,写《模范尺牍》,“用通俗的文笔,为自己不善写信的乡间读者们作参考之用”,不仅提供人们可参考模拟的尺牍范本,也进行训世说教。尺牍内容复杂,其中有些书信谈到某家的女儿在外雇工,雇主企图诱惑她,父亲致书女儿,女儿接受父亲的劝告,准备辞工。理查生把这个情节发挥为一系列信件,发展成他的第一部书信体小说《帕米拉》(1740—1741),副题是“美德有报”。小说的故事很简单,年轻女仆帕米拉·安德鲁写信给父母和两个朋友讲述在东家的经历。少主人B屡次欲诱惑她,她坚决的拒绝并离去,B仍纠缠不休。帕米拉的美德终于使B产生了真爱,决心娶她为妻。小说出版后大受欢迎。理查生把帕米拉作为美德和正义的化身。她对B的抗拒,出于一种“女德”,也是出于对自己尊严的维护。她在给父亲信中写道:“……可以看出穷人是如何受骄傲的阔人的轻视!但是我们是平等的,许多绅士们夸耀他们的门弟,其实未见得象我们的身世清白。——这些骄傲的人一定是从未想到人生如何短促,尽管荣华富贵,总有一天他们须和我们立于平等地位。哲学家说得好,国王的骷髅与穷人的骷髅并无两致。再说,他们不知道,到末日,最富有的王侯与最贫穷的乞丐都要站在同一个伟大的裁判者面前……”。这种搀杂宗教色彩的平等观念是18世纪资产阶级典型的心态,他们要求与上层社会的人士平起平坐,而政治要求又与清教观念揉合在一起。在帕米拉的故事里,包含了基督徒摈弃私欲、经受考验而后得救的清教道德观念,即常见的抵御诱惑的主题。资产阶级清教观念中既有进步、真诚的一面,也有虚伪、功利的一面。帕米拉的美德获得了可观的收入和较高的社会地位为报偿,似乎也成了商品,当时便遭致菲尔丁的嘲讽、戏拟。《帕米拉》是第一部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