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近代前期军事史-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战斗中,古斯塔夫不幸中弹身亡。他的死不仅没有使瑞典军队退却, 

反而激起了强烈的复仇心,雾中会战变成了混战。瑞典军队不惜一切代价, 

拼命苦战,瓦伦斯坦的军队终于被击溃。那位奉命赶回的巴本汉将军也在混 

战中殒命。瓦伦斯坦带着残部,抛弃了给养、火炮,逃到哈勒,雾中会战到 

此结束。据估计,瑞典军队1500人被杀,瓦伦斯坦的神圣罗马帝国的军队损 

失了3000多人。 

     吕岑战役在战术和军事艺术上并无太多创新之处,仍然是瑞典新战术与 

传统的西班牙战术的较量。所不同的是,这次较量是在雾中进行的,古斯塔 

夫殒命,使这次会战在人类军事史上别具一番特殊的意义。 



     (9)诺林根战役——瑞军败北 

     古斯塔夫死后,瑞典首相奥森斯蒂纳伯爵继任瑞典军队指挥官。与此同 

时,那位以“以战养战”而闻名的瓦伦斯坦也遇刺身亡,神圣罗马帝国军队 

又失去了指挥官。这时,帝国皇帝任命其王子、匈牙利国王斐迪南为陆军总 

司令,而实际上战场的指挥官是加拉斯。斐迪南和加拉斯带兵向巴伐利亚公 

国的里根斯堡进军。1634年7月,瑞军将领伯纳德和古斯塔夫·霍恩率2万 

瑞军向巴伐利亚挺进,企图牵制神圣罗马帝国的军队。这时,西班牙国王腓 

力四世的弟弟“红衣主教王子”斐迪南带兵支援神圣罗马帝国,两军在纽纶 

堡西南的诺林根会合,总兵力达到3。5万人,而瑞典军队只有步兵1。6万人, 

骑兵9000人。 

     1634年9月,以瑞典为首的新教联军和神圣罗马帝国——西班牙联军在 

诺林根展开会战。会战中,能征善战的瑞典军队冲入敌阵,夺取敌军火炮。 

不料敌军留下来的弹药突然发生爆炸,瑞典军队顿时乱作一团。“红衣主教 

王子”乘机指挥军队向瑞军发起进攻。他的西班牙士兵战斗经验丰富,巧妙 

地躲过了瑞典火枪兵的齐射。当瑞典火枪兵射击时,西班牙士兵一齐蹲下, 

子弹从头上飞过,而当瑞典步兵忙于装填弹药时,西班牙军队的士兵则站起 

身来向他们开枪射击,给瑞军造成很大伤亡。在这次战役中,瑞典军队遭到 

重创,差不多全军覆没,伤亡1。7万人,4000人被俘,那位霍恩将军也成了 

阶下囚,从而结束了瑞典军队在三十年战争中保持绝对优势的历史。 

     瑞典军队的失败标志着三十年战争中一个时期的终结,三十年战争也进 

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瑞典军队的失利并不意味着瑞典军队的彻底失败,瑞典 

军队仍是欧洲的强大之师,仍在三十年战争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瑞典 

军队机动性强,训练有素,多次在战争中向世人展示,因而也得到了欧洲各 

国的认可。一代名将古斯塔夫殁世,使瑞典军队再也难觅这样的军事统帅。 

然而,古斯塔夫留下的军事文明的遗产是丰厚的,他的治军之道、战术原则、 


… Page 43…

军事艺术等不止一次地在战争中得到实践,并且影响了欧洲几代军人。 

    在诺林根战役中,瑞典军队的失利也说明:瑞典军队是强大的,但不可 

能是常胜不衰的。从此以后,瑞典军队再也未展现出古斯塔夫时代的辉煌。 



     (10)三十年战争后期:列强参战 

    ①规模与性质的改变。瑞典军队被神圣罗马帝国为首的天主教军队击败 

后,战争性质开始改变。在战争中,法国作为天主教国家却站在了新教国家 

一边。瑞典军队被打败后,法国在战争中的地位公开化、明朗化。从前带有 

明显宗教色彩的新旧教之间的战争,此时变成了以法国波旁王朝为一方,同 

以神圣罗马帝国(奥地利)和西班牙的哈布斯堡王朝为另一方的争权夺利的 

战争。战场也从原来的神圣罗马帝国扩大到了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瑞士、 

丹麦、荷兰等国。 

     1635年5月,法国向西班牙宣战。瑞典则出动人数众多的远征军去对付 

波兰人。5月30日,法国正式向西班牙宣战后不久,神圣罗马帝国境内新旧 

教之间签订了“布拉格和约”,彻底摒弃了战争的宗教性质,使政治性质公 

开化,战争更加野蛮,公开进行侵略和掠夺,只有军人才能活命。房屋被毁, 

农田荒芜,饥民遍地。大群饥饿的妇孺紧跟在军队的后面。据记载,一支3。8 

万人的军队,后面尾随着近13万人的妇幼及其它各色人物。 

    ②西班牙入侵法国。“布拉格和约”签订后,瑞典拒不承认这一和约。 

此时的神圣罗马帝国在战争折磨下已衰弱不堪,瑞典军队足以应付。法国之 

所以对西班牙宣战,是因为首相黎塞留另有打算。当时的尼德兰正在进行独 

立战争,法国希望割断西班牙伦巴底(意大利北部)与尼德兰的联系,让尼 

德兰的独立战争获得成功。为实现这一目标,法国必须拔掉西班牙与法国东 

部和德国西部的一些据点。黎塞留把法国的13万军队分成五个军区,完成五 

项任务:第一,入侵阿尔萨斯,攻占西班牙人所占领的地区;第二,攻占洛 

林,驱逐西班牙军队;第三,假道瑞士,攻占阿尔卑斯山上的重要隘口要道; 

第四,同意大利的萨伏依结盟,进攻米兰;第五,与尼德兰结盟,共同进攻 

西班牙。 

    黎塞留制定的五项任务只有前三项完成,后两项告吹。从以上五项任务 

不难看出,黎塞留多头出击,兵力分散,且带有极大的冒险性。西班牙利用 

这一点,组织了一支西班牙——巴伐利亚联军,仍由那位“红衣主教王子” 

斐迪南指挥。这支军队于1636年入侵法国,将法国东北部实力薄弱的军队驱 

逐出该地区。与此同时,神圣罗马帝国的军队在加拉斯的指挥下进入勃根底 

公国。 

    西班牙军队由北向南推进,渡过索姆河,直逼巴黎城下,巴黎城内一片 

恐慌。黎塞留和法王路易十三急忙召集一支5万人的军队 (其中大部分是民 

兵),派到前线,去抵挡西班牙军队。恰在此时,尼德兰独立战争中荷兰军 

队恢复了对西班牙军队的攻势。西班牙联军从巴黎附近撤走,去对付荷兰军 

队,巴黎城才免遭灭顶之灾,法国人虚惊一场。这件事说明了黎塞留的军事 

战略有不成功之处。事后有人评论说,如果没有黎塞留,三十年战争可能会 

就此结束。 

    ③托斯坦森的功与过。虽然瑞典军队在神圣罗马帝国留下过惨遭败绩的 

记录,但神圣罗马帝国无力将瑞典军队彻底打败。诺林根失败后,瑞典军队 

很快恢复了元气,多次在神圣罗马帝国境内打败神圣罗马帝国的军队。1641 


… Page 44…

年,林纳特·托斯坦森继任瑞典远征德意志的远征军司令。这位少年得志的 

将领曾深得古斯塔夫的赏识,不足30岁时就被委以瑞典炮兵司令重任。他对 

远征军稍事整顿后,便开始出征神圣罗马帝国,先后在萨克森等地连续取得 

四次胜利。 

     1642年秋天,神圣罗马帝国新继位的皇帝斐迪南三世,令其弟威廉大公 

带一支军队进攻托斯坦森。双方于1642年11月在布莱坦平原进行了三十年 

战争中第二次布莱坦战役。 

     当神圣罗马帝国的军队在炮火掩护下修筑工事时,托斯坦森带领一支骑 

兵出现在帝国军队左翼。帝国军队左翼的部署尚未完成,抵抗力不强,因而 

迅速溃败。在中央战线,瑞典军队稍遇麻烦,托斯坦森骑兵冲过来时,中央 

部位的敌军也被打垮。中央部位的帝国步兵四处逃散,剩下的右翼成为孤军。 

瑞典军队将其团团围住,大部分被俘。威廉大公损兵折将过半,自己侥幸逃 

得性命。 

     1644年,托斯坦森带领他的远征军转战丹麦。他的远征军仍保持着瑞典 

军队的优良传统,机动性强,行动神速。他的远征军使丹麦的防线不堪一击。 

神圣罗马帝国也派出一支军队尾随而至,企图从背后发动袭击。托斯坦森留 

下一部分军队牵制丹麦,主力避开神圣罗马帝国军队,进入德意志境内,攻 

击那些无兵防守的地区。帝国军队只得返回,尤特堡一役,帝国军队惨遭败 

绩。托斯坦森的远征军进入波西米亚,大肆劫掠。 

     1646年,托斯坦森的远征军终于在占考(今捷克西南)遇到了强大的敌 

手,即神圣罗马帝国和巴伐利亚联合组成的一支军队,其实力在瑞典远征军 

之上。托斯坦森以森林为掩护,灵活机动地使用兵力,将敌军分割开来,各 

个击破。素以能征贯战著称的巴伐利亚精锐骑兵——帝国所依赖的精锐部队 

被托斯坦森彻底消灭。托斯坦森取得了他一生中最为辉煌的胜利。 

     然而,正值胜利之时,托斯坦森旧病复发,无法扩大战果以延续他的辉 

煌,不得不回国养病。而他的那支远征军也因疲于征战,无力继续再战。 

     托斯坦森也是30年战争中不可多得的军事将领。这并非因为他少年得 

志,备受赏识,而在于古斯塔夫死后,是他带领瑞军纵横驰聘,创造了一系 

列的军事记录。他在战争中几乎没有遇到过令他费心机的敌手,他的军事业 

绩仅次于古斯塔夫。然而,与古斯塔夫同处一个时代、同样作为出类拔萃将 

领的托斯坦森,在历史上有闪光之处,也多有骂名。他的治军之道与古斯塔 

夫有许多相悖之处。他上任伊始,就停止给手下人发饷,纵容士兵抢掠,使 

抢劫行为逐渐合法化,几乎与瓦伦斯坦的“以战养战”毫无二致,致使古斯 

塔夫时代的军风、军纪荡然无存。军队的成份亦发生改变,士兵不再单纯是 

瑞典的自由农民,一些流氓、恶棍、无赖等纷纷投到他的门下,成为军人, 

而他们当兵入伍的目的则是为了在战争中打家劫舍。他也讲“军纪”,但主 

要靠体罚、毒打、酷刑和绞杀来维护“军纪”的“严肃性”。他对部下“一 

视同仁”,无论军功多高,一概严加惩罚。他的强硬手段使部下对他仇恨万 

分。在战争策略上,他也与古斯塔夫截然不同。他对待敌军和被征服区域内 

手无寸铁的居民毫无怜悯之心,一律“格杀勿论”。攻克多瑙河南岸的克林 

西尔之后,他对城内居民大肆屠杀,其行为之残暴,令人发指。此时的瑞典 

军队已改变了性质,成为纯粹以抢掠、毁灭为目的而进行战争的乌合之众。 

     古斯塔夫和托斯坦森同为三十年战争中的一代名将,军事业绩,为同时 

代的其他将领所望尘莫及。但托斯坦森的军事功绩是建立在毁灭、抢劫、屠 


… Page 45…

杀基础之上的,军队在他手中变成了一伙不法之徒。他的恶行抵消了他的军 

事成就,使他无法与古斯塔夫齐名。 

    ④洛克鲁之战——“步兵之花”的凋谢。1643年,法王路易十三临死前 

任命恩善公爵为法国东北方面军总司令。这位年仅22岁性情暴躁的将领,在 

法国境内缪斯河畔的洛克鲁与西班牙——帝国联军发生了一场具有历史意义 

的大决战。是年5月,西班牙——帝国联军2。7万人 (骑兵9000人,步兵 

1。8万人),由米洛将军指挥,围攻洛克鲁要塞。恩善带2。3万人(骑兵7000 

人,步兵1。6万人)前往解围。洛克鲁周围尽是沼泽和树林,只有一条狭窄 

的小道可以通过。他人劝阻恩善不要贸然走这条路,恩善坚持己见,使部队 

顺利通过险路,占领了一个制高点,准备与西班牙——帝国联军决战。 

     米洛兵力在数量上略占优势,另有6000援兵即将到达。但他不打算马上 

与恩善交锋。米洛仍采用传统的西班牙步兵战法,把1万名久经沙场的老兵 

部署在中央,中央后面是8000盟国军队,作为二线和预备队,而把9000骑 

兵部署在两翼。 

    法军阵形与之大体相似,步兵居中央,骑兵在两侧。但法军步兵单位比 

西军步兵方阵小得多,这是仿效瑞典军队的编制而形成的,也是已故首相黎 

塞留的巨大贡献。黎塞留废除了雇佣兵制度,任用没落贵族子弟为军官,招 

募青年农民为士兵骨干,清除军队后面的“尾随大军”。经过黎塞留的认真 

整顿,法军已今非昔比,不仅战斗力增强,而且也有了凝聚力和爱国之心。 

     恩善指挥法军先发制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