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近代后期宗教史-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拉伯文著书立说的穆斯林学者。他的译著有30余种,其代表作《四典要会》 

   “遵中国之礼,引孔孟文章,译出天道人道之至理,指破生来死去之关头。” 



① 约·阿·克雷维列夫:《宗教史》(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年版,第251 页。 


… Page 64…

  ① 他继续明末清初的穆斯林学者所开始的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历程,在伊斯兰教 

  内外学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另一位著名的穆斯林学者马联元(字致本,1841—1895年)出身云南玉 

  溪的经学世家,精通伊斯兰教经籍,同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儒学很有研 

  究。22岁时,他任经师赴麦加朝觐,并游历土耳其、伊拉克、埃及、印度各 

  国。回国后在云南讲学,听者甚众。他在教学中首创阿拉伯文、汉文并授, 

  集采经文辑成选本,是中国伊斯兰教经堂教育的重大改进。其著述有《四篇 

  要道》、《清真玉柱》、《教款捷要》等,均用波斯文写成。还有用汉文写 

  成的 《辨理明证语录》等。他的《孩听译解》(《古兰经》选本),是汉、 

  阿对照本《孩听》的肇始,也是《古兰经》最早的汉译节本之一。 

       经过中国近代穆斯林学者的努力,伊斯兰教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 

  释、道结合起来。进一步沟通伊斯兰教义和儒家学说,伊斯兰教已经完全成 

  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伊斯兰教中国化的过程完成。 

        (2)伊斯兰各族人民的反清斗争 

       虽然中国的穆斯林学者一直致力于伊斯兰教的中国化,以适应中国整体 

  的文化环境,但清朝历代统治者对伊斯兰教及回族仍采取歧视、高压政策。 

  清政府一方面利用伊斯兰教派林立的局面,挑动和制造穆斯林间的内讧,削 

  弱伊斯兰教的实力,从中渔利。另一方面,故意压制伊斯兰教,“护汉抑回”、 

   “以回制回”。这种政策一直持续到中国近代,不断激起信奉伊斯兰教的各 

  族人民发动反对清朝统治的斗争。 

       太平天国革命爆发,极大地动摇了清朝统治的基础,各地伊斯兰教民纷 

  纷揭竿而起,响应太平天国革命。云南、陕甘青、新疆均爆发了大规模的武 

  装起义。 

       云南省的回族同汉族杂居,早在道光年间,由于各种原因,经常发生汉 

  民和回民之间的械斗、仇杀事件。地方官员在处理此类事件时大都站在汉族 

  恶霸劣绅一边,因此,在回民中引起很大的不满。受太平天国革命的鼓舞, 

  云南回族人民遂爆发了规模相当大的起义。 

       当时在云南各地有许多支互不统属的回民起义队伍,其领导者的成分和 

  动机非常复杂。昆明以南的回民武装的主要领袖是马如龙,他与其他回民部 

  队于1857年(咸丰七年)围攻并几乎攻占了省城。后来他投降了清政府,被 

  任命为云南提督,成为清政府镇压起义的回汉各族群众的帮凶。昆明以西的 

  回民起义部队于1856年(咸丰六年)攻占了大理,推举杜文秀为首领,并在 

  大理建立了起义政权。杜文秀反对狭隘的民族观点,宣布“不分回汉、一体 

  保护”的政策,对各民族“不分回汉夷、一以公平处之”,得到滇西各族人 

  民的支持,到1867年,控制了云南大半个省份。 

       1862年,在太平天国的影响下,陕西回族人民在回民领袖任武、赫明堂、 

  洪兴等人的领导下,在华州和渭河两岸举行起义。起义军同当地的汉族地主 

  武装展开了英勇的战斗,处死了清政府派去镇压回民起义的团练大臣张芾, 

  使陕西回民起义迅速走向高潮。起义军组成了十八大营,建立了统一的指挥 

  机构。起义军分兵四出,围攻西安、凤翔两府,形成“东南西北,云合响应” 

  的顺利发展的局势。 

       与此同时,甘肃、宁夏的回民纷纷起义响应。马化龙起于金积堡,马占 



① 《伊斯兰教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年版,第449 页。 


… Page 65…

鳌起于河州,马文禄起于肃州,另外在青海西宁还有以马桂源为首的回民起 

义。1866年,西捻军进入陕西,使西北各地的回民起义出现了新的高潮。 

     回民起义大多数以伊斯兰教共同信仰相号召,领导起义的一般是回族中 

的上层分子。如在宁夏的马化龙是富甲一方的回族封建主,又是伊斯兰教的 

领袖,是伊斯兰教中属于“新教”的一派的首领。这些领导者用狭隘的民族 

观点来引导起义群众,只是反对当地的汉族中的豪强恶劣和某些不公正的官 

员,要求清政府“昭雪”他们所受的冤屈。既没有和太平军、捻军打成一片, 

内部组织上也是各自分股活动,没有形成统一的领导。 

     1864年,太平天国革命失败后,清政府集中力量镇压各族人民的反清斗 

争。1872年,杜文秀领导的起义军战败;1873年,左宗棠也把陕甘回民起义 

镇压下去。 

    各地回民起义与太平天国起义相配合,形成了全国范围内反对清政府统 

治的高潮,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但是在19世纪中叶,当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日益加剧的情况下,伊斯 

兰各民族的反清起义如果以狭隘的民族主义为旗帜,偏离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和封建统治势力的方向,就有可能被外国侵略者阴谋利用来实现其分裂中国 

和侵略中国的危险。 

    新疆是我国信奉伊斯兰教各民族聚居的地方,当地的维吾尔、哈萨克、 

乌兹别克、塔塔尔族穆斯林大多属逊尼派、遵循哈乃斐教法,少数信奉沙裴 

仪教法。塔吉克和柯尔克孜族信奉伊斯兰教十叶派教义。1864年(同治3年), 

有一个原在陕西的阿訇妥明 (又称妥得邻)与清朝参将索焕章勾结,利用当 

地回人和汉人间发生纠纷的机会,杀死清朝提督,赶走都统,占领乌鲁木齐。 

从此,新疆地区各族人民发动了大规模的反清斗争,起义军先后攻占了库车、 

乌鲁木齐、喀什噶尔、伊犁和塔城等地。但是,起义领导权一开始便落入伊 

斯兰教阿訇、和卓(意为圣裔——对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后裔的尊称)、 

伯克 (对官长和贵族的尊称)等民族宗教上层分子手中。他们拥兵割据、互 

相攻杀、彼此争夺,形成若干割据的地方势力集团。新疆地区混乱的形势给 

外国侵略者以可乘之机。与新疆西部接壤浩罕汗国军官阿古柏借口帮助维吾 

尔族中早已失去权力的和卓后裔布土尔克,带领浩罕士兵于1865年(同治4 

年)占领了喀什噶尔,后逐渐占领了南疆各地。1867年阿古柏建立哲德沙尔 

图,自称毕调勒特汗。阿古柏政权对新疆实行野蛮的掠夺和残暴的统治,他 

与英、俄等国侵略者签订条约,出卖中国的主权,换取英、俄对他的支持。 

英国利用土耳其在伊斯兰教国家的影响,给予阿古柏以艾米尔 (统治者)的 

封号,并给阿古柏政权提供武器装备。阿古柏政权及其与英俄的勾结构成了 

对我国领土完整和民族主权的严重威胁,遭到新疆人民的反对。清政府派遣 

军队进入新疆平定阿古柏政权,得到信奉伊斯兰教的各族人民的支持,1878 

年清军收复了新疆全境,阿古柏服毒自杀,新疆又回到了中华民族的怀抱。 

    近代信奉伊斯兰各民族人民的起义,在很大程度上和伊斯兰教有关系, 

伊斯兰教是这些民族共同文化的象征,伊斯兰教是这些起义者的旗帜。伊斯 

兰教成为伊斯兰各民族反对清朝统治的手段。 

      (3)近代中国伊斯兰教新教派 

     中国伊斯兰教各派别大部分都是由阿拉伯、波斯、中亚地区传入或受其 

影响产生的。在伊斯兰教与中国文化不断结合的过程中,中国伊斯兰教并没 

有断绝与中东地区伊斯兰教的交往。每年,中国都有很多穆斯林赴圣地朝觐, 


… Page 66…

  在各伊斯兰国家游历。伊斯兰各国兴起的各种思潮和运动通过各种途径不可 

  避免影响中国的伊斯兰教。伊合瓦尼派就是中国伊斯兰教与中东伊斯兰教互 

  相交流的典型产物。 

       东乡族人马万福(1853—1934年)于1888年前往麦加朝觐、留学,受 

  到当时阿拉伯半岛瓦哈比派教义的影响。1892年回国后,马万福开始凭经传 

  教,批判当时盛行的门宦和格底木的某些礼仪和风尚,抨击不合经典的礼仪。 

  他的主张得到陆续返国的朝觐者的支持。他与10位阿訇决心改革中国的伊斯 

  兰教,提出了10条改革纲领,其中包括不聚众念《古兰经》,一人念众人听; 

  不高声赞圣;不多做“都阿”(祈祷);不朝拜拱北;不聚众念“讨自”(忏 

  悔);不纪念亡人的日子等。它强调穆斯林间的兄弟情谊,提出以伊合瓦尼 

   (阿拉伯文“兄弟”之意)统一不同的教派和门宦,因此,被称为伊合瓦尼 

  派。伊合瓦尼派主张“一切回到《古兰经》去”,倡导“凭经立教”、“尊 

  经革俗”,这些主张与瓦哈比派教义如出一辙。同时,伊合瓦尼派倡导“中 

   (汉文)阿(阿拉伯文)并重”的经堂教育。伊合瓦尼派以革新者的姿态在 

  西北传教,被称为“遵经派”、“圣行派”、“新行教”或“新行”。又因 

  其倡导的某些教义、仪式和习俗,与教坊制不同,被称为“新教”。伊合瓦 

  尼派的主张遭到格底木和各门宦的反对,在辛亥革命前没有取得很大的发 

  展。 

       西道堂是近代中国兴起的另一有影响的伊斯兰教派,创始人是甘肃临潭 

  的马启西(1857—1914年),他幼习经文,曾中秀才,阿拉文和汉文均有较 

  高造诣。他特别潜心钻研中国伊斯兰教学者刘智的著作。1901年,马启西同 

  当地门宦脱离关系,在家里开设经堂,讲授伊斯教学理。马启西主要以汉文 

  伊斯兰著作为依据阐发伊斯兰教义,尤其重视刘智的著作:“根据清真教义, 

  并祖述清真教正位,以宣扬金陵介廉氏 (即刘智)学说,而以本国文化发扬 

                                                         ① 

  清真教学理,务使本国同胞了解清真教义为宗旨。” 又宣称“介廉种子,关 

  川开花,我要得出结果”。因此,西道堂又被称为“汉学派”。马启西主要 

  依据《天方性理》、《天方至圣实录》、《天方典礼》、《五功释义》、《正 

  教正诠》、《清真大学》、《清真指南》等用汉文写的经典宣传伊斯兰教义。 

  1903年,马启西正式建立道堂,1909年将其派别正式定名为西道堂。凡参加 

  西道堂的教徒必须将其家产的全部或一部捐赠于道堂,由道堂出资组建农 

  场、牧场、林场、工场和商号等。教众过集体生活,一切生活费用均有道堂 

  负担,成为西道堂的一个显著特色。西道堂十分重视新式社会文化教育成为 

  西道堂的另一特色。西道堂实行教主终身制,但不得世袭。宗教功修以“念、 

  礼、斋、课、朝”等“五件天命”为全功,不重视道乘修炼。 

       西道堂是中国伊斯兰教在近代兴起的一个新型的特殊的宗教社团。其用 

  汉文经典解释宣传伊斯兰教义,是明末清初中国伊斯兰教“文艺复兴”的继 

  续。 

       此外,在中国近代,门宦制度进一步发展分化,新的门宦不断出现。1851 

  —1861年,阿门、碱沟井、文泉堂等门宦在兰州等地创立。1875—1908年间, 

  除伊合瓦尼派和西道堂外,还有沙沟、南川、韭菜坪、灵明堂、崖头、北山、 

  新店子、通贵、宁夏鲜门、高赵家、明月堂、法门等门宦相继创立。 



① 转引自《伊斯兰教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年版,第459 页。 


… Page 67…

                          5。世界近代伊斯兰教法 



     伊斯兰教法是一部包罗万象的宗教法规,包括宗教礼仪制度、民事商事 

法规和刑法。伊斯兰教法以《古兰经》和圣训作为立法、解释立法的基本依 

据,它以真主安拉的意志为每个穆斯林规定了宗教上、法律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