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IntelWideDynamicExecution(英特尔多路动态执行)每时钟周期可传递更多的指令,从而节省执行时间并提高电源使用效率。Conroe核心为14级有效流水线,每个内核可同时完成四条完整指令,从而可显著提升系统性能和能效比。
2)IntelIntelligentPowerCapability(英特尔智能功效管理)旨在提供更高的能效性能,可以单独协调每内核的英特尔增强型Speedstep技术(EnhanceIntelSpeedStepTechnology,EIST)和增强型空闲电源管理状态转换以及IntelThermalMonitor2(英特尔热量监控器2)过热保护机制等功耗管理技术,在系统空闲时通过把处理器倍频降低到6倍频以及降低处理器核心电压等措施,有助于节省功耗,降低发热量。
3)IntelSmartMemoryAccess(英特尔智能内存访问)通过降低内存延迟提升系统性能,以此来优化可用数据带宽的利用率,以随时随地根据需求向处理器提供数据从而提高整体系统性能。
4)IntelAdvancedSmartCache(英特尔高级智能高速缓存)提供性能更好、效率更高的缓存子系统。两个内核的一级数据缓存之间可以直接交换数据,并且两个内核共享二级高速缓存,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内存负荷以减少能耗;并在一个内核闲置时,通过支持另一个内核利用全部二级高速缓存来提升性能。该技术还为专门针对业内领先的多线程游戏做了优化。
5)IntelAdvancedDigitalMediaBoost(英特尔高级数字多媒体增强技术)全面提升了处理器的浮点运算能力,将广泛用于多媒体和显卡应用程序的指令执行速度有效地提高一倍,可以扩大应用范围,包括超逼真的画面和人工智能等功能,从而让游戏玩家获得前所未有的更刺激、更过瘾的电脑游戏体验。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由于Core2处理器的短流水线特性所带来的高效率,曾经名噪一时、在NetBurst微架构处理器中被广泛采用的提升长流水线处理器效率的超线程技术(Hyper…ThreadingTechnology)已经被彻底抛弃,不再被Core2处理器所支持。
2、用于移动平台的Merom核心Core2Duo除了具有桌面平台Core2Duo的全部特性之外,还专门针对移动平台需要低功耗处理器的特点做了优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IntelDynamicPowerCoordination(英特尔动态功率调节)该技术能使两个内核根据各自的负荷自动切换到相应的节能模式。例如在任务不重时,可以让一个核心以常规模式运行,另一个核心则进入频率停止模式,从而降低不必要的电能消耗。
2)IntelDynamicBusParking(英特尔动态总线暂停)支持芯片组在处理器处于低频模式状态时断电,延长电池的使用时间,从而降低平台能耗。
3)EnhancedIntelDeeperSleepwithDynamicCacheSizing(支持动态高速缓存大小调整的增强型英特尔更深度睡眠)首先,在处理器负荷不大时,可以关闭一个核心以节省电能,此时另外一个核心则能调用全部二级缓存;其次,在超深睡眠状态下,允许对整个处理器停止供电,将处理器运作完全停止下来,而一级缓存和二级缓存的数据则被备份到系统内存中,当系统被重新激活时,内存中的原一级缓存和一级缓存备份数据就将直接传回给处理器,以保证处理器能够正常恢复到激活以前的状态。
此外,Core2Duo还首次在Intel移动平台上提供了对64位技术EM64T的支持。
Core2Duo和Core2Extreme目前具有以下产品:
1、桌面平台(台式机处理器):
Core2DuoE6x00系列:
目前有E6300(1。86GHz,2MB二级缓存)、E6400(2。13GHz,2MB二级缓存)、E6600(2。4GHz,4MB二级缓存)和E6700(2。66GHz,4MB二级缓存)四款产品。其中具有2MB共享式二级缓存的型号采用的是Allendale核心,而具有4MB共享式二级缓存的型号采用的是Conroe核心,这二者之间的区别除了在共享式二级缓存容量上的不同之外,Allendale核心的二级缓存是8路64Byte,而Conroe核心的二级缓存则是16路64Byte,所以在频率相同的情况下,Allendale核心性能会稍逊于Conroe核心。这四款产品都采用1066MHzFSB、65nm制造工艺、Socket775接口,都支持硬件防病毒技术EDB、64位技术EM64T、节能省电技术EIST以及虚拟化技术IntelVT。
Core2ExtremeX6x00系列:
目前只有X6800(2。93GHz,4MB二级缓存)这一款产品。这是Intel目前最顶级的PC处理器,同样基于65nm制造工艺的Conroe核心,采用1066MHzFSB、Socket775接口,支持硬件防病毒技术EDB、64位技术EM64T、节能省电技术EIST以及虚拟化技术IntelVT。与Conroe核心的Core2Duo相比,技术特性完全一样,除了频率更高之外,唯一的区别就是Core2Extreme没有锁定倍频,更有利于超频,目前几乎所有的PC处理器性能记录都是用Core2ExtremeX6800超频后创造的。
Core2DuoE4x00系列:
按照Intel的产品路线图,即将推出Core2DuoE4300(1。8GHz,2MB二级缓存),采用Allendale核心。与Allendale核心的Core2DuoE6x00相比,除了前端总线被降低到800MHzFSB以及不支持虚拟化技术IntelVT之外,其它的技术特性和参数都完全相同。
在所支持的主板芯片组方面,按照Intel的说明,只有Intel975X、P965、Q965、Q963、946PL和946GZ才支持Core2Duo,并且只有975X和P965才支持Core2Extreme。但实际上目前所有支持Intel双核心处理器的芯片组应该都能支持Core2Duo和Core2Extreme,只是主板供电模块必须要符合Core2处理器的供电规范,目前支持Core2处理器的945G、945P、945PL、945GZ甚至865G主板都已经上市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946PL和946GZ只支持800MHzFSB,所以只支持还未正式发布的Core2DuoE4x00系列,不能使用Core2DuoE6x00系列。另外,其它第三方芯片组厂商的部分芯片组,例如nVIDIAnForce590SLIIE、nVIDIAnForce570SLIIE、nVIDIAnForce570UltraIE以及VIAP4M900等等也能支持Core2处理器。
2、移动平台(笔记本处理器)
Core2DuoT7x00系列:
目前有T7200(2。0GHz)、T7400(2。16GHz)和T7600(2。33GHz)三款产品,都基于65nm制造工艺的Merom核心,4MB共享式二级缓存,采用667MHzFSB、2MB共享式二级缓存、改良了的新版Socket478接口(与以前台式机的Socket478并不兼容)或Socket479接口、都支持硬件防病毒技术EDB、节能省电技术EIST、虚拟化技术IntelVT以及64位技术EM64T。
Core2DuoT5x00系列:
目前有T5500(1。66GHz)和T5600(1。83GHz)两款产品,同样基于65nm制造工艺的Merom核心、667MHzFSB,与Core2DuoT7x00系列相比,除了共享式二级缓存降低到2MB之外,其它的技术特性和参数都完全相同。
在所支持的主板芯片组方面,目前支持Yonah核心CoreDuo的945系列移动芯片组,包括Intel945PM、945GM、945GMS都能支持Merom核心Core2Duo,台式机芯片组945GT也能支持Merom核心Core2Duo,只需要更新主板BIOS即可。在推出第四代迅驰平台Santarosa时,Core2Duo会升级到800MHzFSB,而主板芯片组也会相应的变更为965系列移动芯片组。
什么是处理器
处理器就是我们所说的CPU(CentralProcessingUnit)又叫中央处理器,其主要功能是进行运算和逻辑运算,内部结构大概可以分为控制单元、算术逻辑单元和存储单元等几个部分。按照其处理信息的字长可以分为:八位微处理器、十六位微处理器、三十二位微处理器以及六十四位微处理器等等。
适用类型
“CPU适用类型”是指该处理器所适用的应用类型,针对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不同应用范围,CPU被设计成各不相同的类型,即分为嵌入式和通用式、微控制式。嵌入式CPU主要用于运行面向特定领域的专用程序,配备轻量级操作系统,其应用极其广泛,像移动电话、DVD、机顶盒等都是使用嵌入式CPU。微控制式CPU主要用于汽车空调、自动机械等自控设备领域。而通用式CPU追求高性能,主要用于高性能个人计算机系统(即PC台式机)、服务器(工作站)以及笔记本三种。
台式机的CPU,就是平常大部分场合所提到的应用于PC的CPU,平常所说Intel的奔腾4、赛扬、AMD的AthlonXP等等都属于此类CPU。
应用于服务器和工作站上的CPU,因其针对的应用范围,所以此类CPU在稳定性、处理速度、同时处理任务的数量等方面的要求都要高于单机CPU。其中服务器(工作站)CPU的高可靠性是普通CPU所无法比拟的,因为大多数的服务器都要满足每天24小时、每周7天的满符合工作要求。由于服务器(工作站)数据处理量很大,需要采用多CPU并行处理结构,即一台服务器中安装2、4、8等多个CPU,需要注意的是,并行结构需要的CPU必须为偶数个。对于服务器而言,多处理器可用于数据库处理等高负荷高速度应用;而对于工作站,多处理器系统则可以用于三维图形制作和动画文件编码等单处理器无法实现的高处理速度应用。另外许多CPU的新技术都是率先开发应用于服务器(工作站)CPU中。
在最早期的CPU设计中并没有单独的笔记本CPU,均采用与台式机的CPU,后来随着笔记本电脑的散热和体积成为发展的瓶颈时,才逐渐生产出笔记本专用CPU。受笔记本内部空间、散热和电池容量的限制,笔记本CPU在外观尺寸、功耗(耗电量)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笔记本电池性能是十分重要的性能,CPU的功耗大小对电池使用时间有着最直接的影响,所以为了降低功耗笔记本处理器中都包含有一些节能技术。在无线网络将要获得更多应用的现在,笔记本CPU还增加了一些定制的针对无线通信的功能。
服务器CPU和笔记本CPU都包含有各自独特的专有技术,都是为了更好的在各自的工作条件下发挥出更好的性能。比如服务器的多CPU并行处理,以及多核多线程技术;笔记本CPU的SpeedStep(可自动调整工作频率及电压)节能技术。
封装方式三者也有不同之处,笔记本CPU是三者中最小最薄的一种,因为笔记本处理器的体积需要更小,耐高温的性能要更佳,因此在制造工艺上要求也就更高。
三者在稳定性中以服务器CPU最强,因为其设计时就要求有极低的错误率,部分产品甚至要求全年满负荷工作,故障时间不能超过5分钟。
台式机CPU工作电压和功耗都高于笔记本CPU,通常台式机CPU的测试温度上限为75摄氏度,超过75摄氏度,工作就会不稳定,甚至出现问题;;而笔记本CPU的测试温度上限为100摄氏度;服务器CPU需要长时间的稳定工作,在散热方面的要求就更高了。
在选购整机尤其是有特定功能的计算机(如笔记本、服务器等)时,需要注意CPU的适用类型,选用不适合的CPU类型,一方面会影响整机的系统性能,另一方面会加大计算机的维护成本。单独选购CPU时候也要注意CPU的适用类型,建议按照具体应用的需求来购买CPU。
CPU针脚数
CPU针脚数:
目前CPU都采用针脚式接口与主板相连,而不同的接口的CPU在针脚数上各不相同。CPU接口类型的命名,习惯用针脚数来表示,比如目前Pentium4系列处理器所采用的Socket478接口,其针CPU脚数就为478针;而AthlonXP系列处理器所采用的Socket939接口,其CPU针脚数就为939针。
原则上CPU性能的好坏和针脚数的多少是没有关系的,而且CPU针脚也并不是每个针脚都是起作用的,也就是说其实CPU上还有些针脚是没有任何作用的“摆设”,是闲置起的。这是因为CPU厂商在设计CPU时,必然会考虑到今后一段时间内的功能扩展和性能提高,而会预留一些暂时不起作用的针脚以便今后改进。不过随着CPU技术的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CPU针脚以实现更丰富的功能以及更高的性能,例如集成双通道内存控制器所需要的针脚数量就要比只集成单通道内存控制器所需要的针脚数要多得多,因此总的来说CPU针脚数有越来越多的趋势,基本上可以认为针脚多的CPU其架构也越先进。但是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例如AMD在移动平台上用来取代Socket754的SocketS1其针脚数反而从754根减少到了638根。
接口类型针脚数
Socket771771
SocketAM2940
SocketS1638
SocketF1207
Socket479479
Soc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