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二战风云人物-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产出来后,太平洋的战略反攻就以不可遏止的趋势发展下去。1945年8月,在欧洲战争结束仅三个月后,日本就宣布投降,“先欧后亚”基本变成“欧亚同步”,金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诩忧刻窖笳匠∥侍馍希鸷吐罂税⑸伤凳且桓稣胶镜恼接眩匝啬奶趼废叨匀兆?战,金和麦克阿瑟却势不两立。1943年南太平洋作战告一段落后,摆在美军面前的有两条进攻路线:一条是由新几内亚到菲律宾再到日本本土的路线,为麦克阿瑟所坚持;另一条是从吉尔伯特群岛、马绍尔群岛、加罗林群岛到马里亚纳群岛的中太平洋路线,为金代表的海军所坚持。金不反对麦克阿瑟的路线,但认为中太平洋是个捷径,对日本有直接打击作用。两人为此闹得不可开交。作为缓冲,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决定双管齐下,打到菲律宾聚齐。菲律宾战役之后,金关于攻占台湾的建议被否决。1945年4月,美军直接进攻冲绳,日本本土遂成为最后一个攻击目标。
  1945年6月诺曼底登陆成功后,英国出于战后政治势力范围划分的考虑,要求派舰队去太平洋,参加对日本的最后进攻。金在这个问题上再次扮演了一个不合作的角色,坚决反对英国的介入。只是由于罗斯福的直接干预,英国才派出了一支较小的舰队,在美国海军的编成内参加了最后的对日作战。
  金与尼米兹不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金是战略决策者,是战略家;尼米兹是战役组织者,是战役家。除太平洋外,金对大西洋和地中海的作战问题也负有责任。1943年1月,美国在大西洋组建第10舰队,负责护航反潜,金亲自担任该舰队司令。1944年12月,金被授与海军五星上将军衔。金是尼米兹的上级,但他的名声不如尼米兹高。尽管金对发展航空母舰贡献很大,但在今日美核动力航空母舰的命名名单中,有“尼米兹”的名字,却没有金。这很大原因要归结到他那常常令上下左右都不喜欢的脾气上。但无可否认,金是一个出色的海军军人,在他那个不大的、知己的小圈子里,金仍是受欢迎的。
  1945年12月,战争结束刚四个月,金即退出现役。
  金经历了美国走向世界的三次重大战争:美西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经过这三次海军战争,美国海军从微不足道发展成世界历史上一支最庞大的海上武装力量,而金是它的总司令。1952年,金出版他的回忆录《海军五星上将金》,对自己的一生做了总结。他安安静静地度过晚年,没有像他的同行如艾森豪威尔那样去问鼎政界。
  1956年6月25日,金在美国去世,享年78岁。
  (张晓林)
第四部分近卫文吕(1)
  近卫文吕(Knoe Fumimaro,1891—1945),日本贵族政治家、法西斯独裁政治的推行者、侵华战争的罪魁之一。
  1891年10月12日,近卫文吕出生在东京的显赫贵族家庭。其先祖大织冠藤原镰足辅弼中大兄皇子诛灭劲敌苏我氏,立有汗马功劳。此后,藤原氏成为辅佐天皇的股肱之臣,长期任摄政、关白等要职。源赖朝时摄家分立,成立了近卫、九条鹰司、二条、一条五摄家。后来近卫家绝嗣,“后阳成”天皇将四皇子过继给近卫家,近卫家从此享有皇室血统。其父近卫笃是明治时期的知名人物,曾任学习院院长和贵族议长等要职。在这样的显贵家庭影响下,近卫文吕自幼深受保皇思想的熏陶,对军事封建帝国主义的天皇制国家忠心耿耿。
  1903年,近卫文吕毕业于贵族子弟学校学习院初等科。1904年,其父去世,作为长子他承袭公爵爵位,成为近卫家族的弱冠家主。
  1909年3月,近卫文吕毕业于学习院中等科,4月转入第一高等学校英文科。1912年3月考入东京帝国大学哲学科,10月转入法学科。这一时期他结识了号称“最后元老”的西园寺公望,后者对近卫的仕途生涯影响极大。
  1917年,近卫文吕大学毕业之后,由西园寺公望引荐入内务省地方局任职,开始涉足政界。1918年12月,他在《日本及日本人》杂志上发表《排除以英美为本位的和平主义》一文,明确表示了要通过战争重新瓜分殖民地的思想。
  1919年1月,近卫作为西园寺公望的随员出席巴黎和会。回国之后,他在《战后欧美见闻录》中鼓吹“面积狭小、人口过多的我国向外膨胀,诚为顺乎自然之势”,日本国民“应堂堂正正地为自己生存,要求发展之地”。
  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近卫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积极活动,扩大影响。1922年,他就任“东亚同文会”副会长。1926年出任“东亚同文书院”院长。参与组织“十一会”、“火曜会”、“日本青年会”、“新日本同盟”、“二五会”等右翼团体。1931年,近卫成为贵族院副议长,1933年出任贵族院议长。
  1931年9月18日,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九一八事变,敲响了对外侵略扩张的战鼓。近卫对日本军人的做法极为赞赏,他在《元老重臣与我》中声称,少壮军人在“满洲事变以来所推进的方向,是我日本必须走的命运之路”。
  1936年2月26日,日本军阀中的“皇道派”青年官兵发动了二二六政变,导致冈田启介内阁垮台。西园寺公望向天皇推荐近卫组织新内阁,但近卫倾向于“皇道派”,感到难以处理二二六事变问题,便以健康欠佳为 杉右跃芫=尤蔚墓闾锖胍愫土窒呈闪浇炷诟螅凑?仅一年多便因无法控制国内的政治矛盾而相继垮台。西园寺公望再度向天皇推荐近卫组阁,而近卫此时似乎成了众望所归的人物。官僚、政党和各派军阀都希望在目前“帝国的不统一”的状态下,近卫能够建立一个对自己有利的强有力的内阁。
  1939年6月4日,近卫受命组阁,成立第一届近卫内阁,时年46岁的近卫被称做“青年宰相”。近卫组阁后,立即着手在日本国内推行法西斯化,加快侵略战争的准备工作。近卫组阁时声称新内阁的任务是“缓和相克摩擦”和实行“国际正义”。“缓和相克摩擦”是指对内要建立“以天皇为轴心,把军部、官僚和人民结合起来”的法西斯独裁体系。所谓“国际正义”就是能够使日本称霸世界的国际秩序,此种国际秩序要靠对外扩张、重新瓜分殖民地来形成。
  1937年7月7日,近卫组阁仅一个多月,日军就发动卢沟桥事变,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日本帝国主义对侵华战争蓄谋已久,近卫就曾多次提出“华北经济开发”对日本的意义。因此,事变发生后,近卫内阁虽曾声称“不扩大事态”,但在事变的第四天就即发表“向华北派兵的声明”,决定从国内派遣3个师团,从朝鲜派遣1个师团,从中国东北派遣2个旅团,采取“断然措施,对华一击”。近卫还亲自召集财、政等各界头面人物,要求他们为战争出力。在日本政府的推动下,侵华战争不断扩大,8月7日,近卫内阁召开四相会议,决定“大陆主要使用武力的地区应为河北—察哈尔区和上海”。根据这一决定,日军发动了八一三上海事变,相继攻陷上海和南京,在南京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为确保侵略战争的进行,近卫内阁加强了国内的法西斯统治。1937年9月,开展“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向国民灌输“尽忠报国”,“征服世界”等法西斯思想。10月,设立旨在推行国民经济军事化的企划院,制定《重要工业统制法》、《军需工业动员法》等法令,促使整个国民经济为战争服务。10月15日,近卫从工商巨头、军人和议会政党中选出10名最有势力的人物作为临时阁员——参议。11月22日,组成包括首相在内的指导战争的大本营。
  1938年初,日军攻占南京等城市后,近卫于1月16日发表第一次对华声明,宣称“帝国尔后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借此一方面向国民党政府中的亲日派招降,另一方面促使国内竭尽全力加强军备,改革国内体制,尽快以武力征服中国。1938年3月31日,近卫内阁公布战时法律“国家总动员法”,动员全国人力物力为法西斯 淖芴逭叫Ю汀M?0月,日军占领广州、武汉后,中日战争转入相持阶段,日军的速决战美梦破产了。为此,近卫在11月3日发表第二次对华声明,把对国民党政府以打击为主的策略改为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以“共同防共”,“建设东亚新秩序”等口号向国民党诱降。12月22日,近卫又发表第三次对华声明,提出了著名的“近卫三原则”,即“亲善友好、共同防共、经济合作”。但是,中国人民英勇抗战,打破了近卫的如意算盘,日本侵略军在中国战场上越陷越深,难以自拔,日本政府内的矛盾也愈演愈烈。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届近卫内阁于1939年1月宣布总辞职。
  近卫辞去首相职务后,旋就任枢密院议长,并在平沼骐一郎内阁任无任所大臣。1940年6月,他辞去枢密院议长之职,开始着手推行所谓“近卫新体制”。
  1939年9月1日,希特勒闪击波兰,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在随后不到一年时间里席卷整个西欧。德军的辉煌战果极大地刺激了日本法西斯的侵略野心。日本帝国主义者对侵华战争的僵持局面极为不满,为扩大战争规模,他们强烈要求铁腕人物组阁,调整日本的战略。
第四部分近卫文吕(2)
近卫文吕畏罪自杀    
  1940年7月22日,近卫第二次组阁,7月26日,在近卫内阁的会议上确定了《基本国策 》,提出要“建设以日本皇国为中心、以日满华的牢固结合为主干的大东亚新秩序”。为达此目的,在国内确立“发挥国家总体力量的国防国家体制”,对外推行南进政策并强化与德意的联盟。10月12日,近卫建立了“大政翼赞会”,并自任总裁,声称“大政翼赞会”仅作为辅佐天皇的政治组织,而不作为政党,不论军阀或官僚均可加入,以此扩大其政治基础,减少军人和官僚的对立,实现国内政治的一体化,完成日本式的法西斯化。近卫内阁还在1940年12月6日设立情报局,以此箝制人民的思想和言论。1940年9月29日,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在柏林签订,日本由此与德意结成了军事同盟 。为集中力量推行“南进”政策,近卫政府在1941年4月13日与苏联签订了“日苏中立条约”。
  1941年6月22日,德国法西斯发动侵苏战争,并在战争初期取得了巨大胜利。德军的军事冒险一再得逞,这使得日本帝国主义十分眼红,南进的心情空前迫切起来。7月2日,近卫主持的御前会议决定以全力向东南亚扩张,“不惜与英美一战”。近卫内阁为日本铺好了通往太平洋战争的道路。为配合“南进”方针的落实,近卫展开外交攻势,加强了自1941年4月开始的以牺牲中国求得妥协为内容的日美谈判,企图通过谈判,一方面断绝中国的一个最重要后援,迫使中国早日屈 涣硪环矫嫖致哉秸檬奔洹5谔概泄讨校庀嗨筛匝笥夜诜婷⒈下叮?一味激化同美国的矛盾,同近卫的策略发生了分歧。为统一策略,近卫决定内阁全体辞职。
  1941年7月18日,近卫组成第三届近卫内阁,起用预备役海军大将丰田贞次郎为外相,继续同美国谈判。7月28日,日军进军法属印度支那南部,开始了在东南亚的军事行动。9月3日,政府—大本营联席会议通过了《帝国国策实施要领》,决定“在不惜对美(英荷)一战的决心之下,大致以10月上旬为期,完成战争准备”。紧接着在9月6日的御前会议上决定,如果到10月上旬外交谈判仍不能取得成果,则立即与美英荷开战。到了10月,日美谈判仍然陷于僵局。陆相东条英机主张停止谈判,立即开战。近卫认为立即同美英开战的条件尚不成熟,胜利的把握不大,而“战争如无百分之百的安全,就必须避免”,不愿承担开始的责任。但此时日本统治集团内主张立即对美英开战的呼声甚嚣尘上,陆军已经开始了兵力的动员。东条英机作为立即开战派的代表人物向近卫提出:如果不按御前会议的开战决定执行国策,那么参与这项决定的近卫内阁就应该引咎辞职。由于东条的态度十分强硬,近卫内阁被迫辞职。 东条英机上台组阁后不久,便在1941年12月8日以偷袭珍珠港的方式发动了太平洋战争。尽管近卫反对立即开战,但这绝不是说他反对战争,近卫三届内阁事实上已经将日本推上了通往太平洋战争的道路。在东条组阁后,近卫向东条赠送日本军刀,作为对后者的鼓励。1942年元旦,近卫被日本舆论称为“日本第一蠢人”、“战败主义者”。
  日本的侵略战争很快便走向了失败。至194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