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二战风云人物-第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英军装甲部队正在迎敌    
  韦维尔于1939年7月前往埃及,出任中东英军司令部总司令,晋升为临时上将,指挥中东地区仅有的5万英军(后来兵力逐渐增加)。他任命阿瑟·史密斯为参谋长,梅特兰·威尔逊为埃及英军司令,组织起非常精干的司令部。韦维尔深知中东在地理和战略方面的重要性,在兵力和资源极为有限的情况下积极备战。韦维尔与中东皇家海军总司令安德鲁·坎宁安和中东皇家空军总司令阿瑟·朗莫尔建立了良好的协调关系,但与1941年5月接替朗莫尔的阿瑟·特德却关系不佳。
   1939年9月德波战争开始后,北非的意大利军有25万,总司令格拉齐亚尼元帅,下辖第5集团军(司令加里博尔迪)和第10集团军(司令贝尔蒂),驻利比亚;东非的意大利军有30万,总司令奥斯塔公爵,驻阿比西尼亚(今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韦维尔必须以人员缺编且训练不够、装备与弹药缺乏的部队守住中东,保持地中海和红海交通线的畅通。韦维尔强调人在决定战争胜负问题上的重要作用。当1940年6月初丘吉尔急于从韦维尔的正规营中抽调8个营去欧洲战区时,韦维尔在与帝国总参谋长约翰·迪尔协商之后拖住不办,保证了6月10日意大利对英国宣战时中东英军拥有一定的实力,却因此得罪了丘吉尔。
第九部分韦维尔 元帅(3)
率部投降的意军司令奥斯塔公爵获准享受向英军仪仗队致敬的待遇    
  1940年6月对英宣战之后,意大利军在卡萨拉和加拉巴特侵占两个边境小镇之后即不再发动攻势。埃及境内的西沙漠成为北非意军和英军对峙的前线。业已将中东英军编组为尼罗河集团军的韦维尔决定以装甲车辆、轻型坦克和摩托化步兵向意占区边境据点发动快速袭击。6月14日,英国第7装甲师以突袭攻克卡普措堡,揭开快速袭击的序幕。战至9月中旬,意军伤亡3500人,被俘700人。9月13日,意军集中6个师以上的兵力开进西沙漠,三天后在西迪巴拉尼扎营。10月20日,韦维尔(已于10月1日晋升为上将)指示埃及英军司令威尔逊组织实施对意军的多路同时攻击,以第7装甲师和摩托化步兵从内地进攻索法菲营地翼侧,第4印度师及可能加强的步兵旅进攻西迪巴拉尼前面的滨海营地;得手之后,装甲师向北扩展到海滨,印度师向西发展,共同切断中央营地的交通线,与实施正面进攻且全部机动化的马特鲁旅围歼意军。为达此目标,以第7装甲师和第4印度师和稍后增加的英国旅编成西沙漠军,以加强马蒂尔达“步兵”坦克营和混成旅战斗群。理查德·奥康纳被任命为西沙漠军司令。该部有3。1万人,120门大炮和275辆坦克。12月7日,英军从马特鲁阵地前出。12月9日凌晨,第4印度师以迂回战术攻克尼贝瓦营地,接着连克西图马营地和东图马营地;第7装甲师向西推进以断敌退路。12月8日,英军围攻西迪巴拉尼,次日攻克该地。至此,英军俘敌近4万人,缴获237门大炮和73辆坦克。残余意军退入巴尔迪亚沿海要塞。因第4印度师被调走,故英军待第6澳大利亚师到达之后才开始追击。1941年1月3日,英军进攻巴尔迪亚,战至第3天迫敌投降,俘敌4。5万人,缴获462门大炮和129辆坦克。此后不久,第7装甲师立即西进,围困托布鲁克。1月21日,英军进攻托布鲁克,次日即予攻克,俘敌3万人,缴获236门大炮和87辆坦克。2月5日,第7装甲师克服气候、后勤补给、装甲车辆维修和交通线方面的困难,一昼夜行进150英里,抵达贝达富姆以南构筑阵地,切断了意军的退路。次日,经过激战,仅有3000人的第7装甲师俘敌2万人,缴获216门大炮和120辆坦克。英国第7装甲师因其战功卓著而以“沙漠之鼠”著称。2月7日,英军攻占班加西。至此,北非的东半部昔兰尼加完全落入英军之手,英军共俘敌12。5万人,缴获100余门大炮。在此期间,韦维尔再次抵制了丘吉尔对中东战事的不当干预。但待到2月12日,丘吉尔命令欲挺进的黎波里而将意军驱逐出北非的英军停止前进,以少量兵力守住昔兰尼加,大部兵力将于3月初调往希腊作战,韦维尔对此无可奈何。结果令人遗憾至极,英军先于1941年4月被迂回进攻的德军从希腊逐至克里特岛,随后于5月底受德国空降部队打击而仓皇撤退,损失惨重。
第九部分韦维尔 元帅(4)
韦维尔与高级将领在一起    
  再说东非意军,直到1940年8月初才向英属索马里发动进攻。索马里英军司令蔡特(稍后由戈德温—奥斯汀接任)率部顽强抵抗后从柏培拉撤往肯尼亚集结。肯尼亚英军(司令艾伦·坎宁安)至1940年秋季辖有第1南非师、第11非洲师和第12非洲师。苏丹英军(司令威廉·普拉特)辖有第5印度师和在北非参战后的第4印度师。1940年11月苏丹英军对意军的进攻遭强烈抵抗后,韦维尔和坎宁安直到1941年2月才下令从肯尼亚英军向意属索马里进攻。在空军配合下,英军先克基斯马尤港,再占摩加迪沙,然后进入阿比西尼亚南部。3月17日,进占季季加,3月29日攻克哈拉尔,4月6日解放亚的斯亚贝巴。苏丹英军从1941年1月开始进攻厄立特里亚意军,后奉韦维尔之命准备征服整个厄立特里亚,但在作为必经之路的克仑地区严重受阻,直到3月27日在“步兵”重型坦克连的协同下才实现突破,意军退往阿比西尼亚。4月,英军攻克阿斯马拉和马萨瓦,厄立特里亚落入英军手中。5月19日,奥斯塔公爵率意军23万人在埃塞俄比亚投降,意属东非不复存在。
  人们都未料到埃尔温·隆美尔已奉命率德国非洲军前往救援意军。1941年3月31日,隆美尔在以假坦克造成的浩大声势下指挥当时仅有的第5轻装甲师攻占阿盖拉地带。此时英国第7装甲师已返埃及休整,第6澳大利亚师已调希腊,换防的是第2装甲师一部和第9澳大利亚师;奥康纳正在休假,由尼姆接任司令。4月2日,隆美尔以第5轻装甲师继续推进,其后为2个意大利师,致使英军于次日仓促退出班加西。4月6日临时充当顾问的奥康纳和尼姆在撤退时被俘,次日第2装甲师在梅基利被围并随后投降。及至4月11日,除第2澳大利亚师坚守布鲁克外,英军全部被驱逐出昔兰尼加。为防止德国控制法属叙利亚,韦维尔根据英国政府的指示,命令威尔逊率第7澳大利亚师、第1骑兵师一部、第5印度步兵旅和“自由法国”军6营等部于1941年6月8日进攻叙利亚和黎巴嫩。鉴于英军遭到维希法国军的激烈抵抗,韦维尔于一个星期之后决定向叙利亚增调2个旅,另以1个旅从伊拉克南面越过沙漠向巴尔米拉进攻,第10印度师则沿幼发拉底河向阿勒颇方向进攻。战至7月11日,维希法国军被迫签订停战协定,叙利亚遂被盟国占领。
  韦维尔1941年5月趁隆美尔在托布鲁克受挫和缺乏补给之机指挥英军实施试探性的“短促”计划后,开始组织制定“战斧”计划:首先由第4印度师在第4装甲旅协助下进攻哈勒法亚—塞卢—卡普措防区,并以第7装甲师一部掩护沙漠翼侧;再以第7装甲师的2个装甲旅大举进攻托布鲁克;最后以第7装甲师会同托布鲁克守军将敌赶回托布鲁克以西。英军于6月14日从马特鲁阵地出发,6月15日,右翼开始进攻哈勒法亚山口外围阵地,但损失严重,中路则攻克卡普措堡并击退敌两次反攻,左翼在哈菲德岭攻击受阻。隆美尔将第5轻装甲师和第15装甲师全部投入作战。激战至6月17日,英军被迫撤退。双方的伤亡均不到1000人,但英军损失91辆坦克,德军仅损失12辆坦克。
  1941年7月,成为巴斯最高级勋位爵士的韦维尔调任印度英军总司令。9月8日,韦维尔前往伦敦,指出印度军事的极度虚弱,认为缅甸应划归印度英军总司令管辖。但直到12月12日才获准接管缅甸防务。1942年1月4日,韦维尔出任西南太平洋地区美英荷澳司令部盟军最高司令,统一指挥该区的陆海空军。2月25日,盟军司令部解散,韦维尔仍改任印度英军总司令。韦维尔强调缅甸对印度和中国防务的重要性,试图引起伦敦更多的注意。第一次缅甸战役失利后,韦维尔接收转移到印度的中国远征军,同意开办训练中心。1943年2月至3月,韦 富影碌隆の赂翘芈试冻掏换鞑慷樱ㄇ盏咸兀┰诿宓槎匀站箍位髡健?
  韦维尔于1943年晋升为元帅,6月19日被任命为印度总督。同年被封有“昔兰尼加的韦维尔子爵”等头衔,出版《艾伦比在埃及》。
  1945年,韦维尔出任阿贝丁大学名誉校长。1946年,出版所著《直言不讳》和《艾伦比:军人与政治家》(将以前的两卷合为一卷)。1947年3月离开印度总督职位,获得“韦维尔勋爵”等封号。1948年出版所著《优秀军人》。
  1950年5月24日,韦维尔在伦敦去世。
  (肖石忠)
第九部分卫立煌 上将(1)
  卫立煌(wei lihuɑnɡ,1896—1960),国民党军二级上将。字俊如,又名辉珊。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曾任集团军总司令、战区副司令长官、河南省主席、西安行营主任、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等职。
  1896年2月出生于安徽合肥卫杨村的田赋官卫正球家。幼年丧父,家境衰败。卫母宁氏求人讲情,让其读了几年私塾。1912年,卫立煌在安徽和县剪辫当兵,1914年乘船西上武汉,考入湘军学兵营,赴湖南接受了系统的军事训练。
  1916年卫立煌南下广州参加粤军。1917年孙中山在广州组织护法军政府时,进入军政府卫队营当卫兵。旋升排长,追随孙中山左右。卫立煌称这一时期为人生的“黄金岁月”。1918年,卫立煌被调到粤军许崇智部。以战功逐级升至旅长。1925年8月,国民党左派领袖廖仲恺被刺,蒋介石借口“廖案牵涉许多粤军将领”,逼许崇智下台,并改编粤军,将拥蒋部分编为第3师,与由黄埔教导团扩编而成的两个师合编为国民革命军第1军,蒋自任军长。卫立煌被任命为第3师第9团少将团长。这是卫立煌步入蒋介石军事集团的开始。1926年7月,国民政府出师北伐。第3师由东路进攻闽浙,卫立煌率部一路攻无不克,抵福州后升任第14师师长。从此,卫立煌一直是蒋介石嫡系军队中最能打仗的将领之一。
  1927年3月,北伐军占领南京。4月12日,蒋介石发动政变,公开叛变革命,在南京另立国民政府。时卫立煌的第14师和顾祝同的第3师共同担负南京卫戍任务,卫立煌任南京卫戍副司令。8月底,军阀孙传芳强渡长江进攻南京,卫立煌率部与之在龙潭车站激战五昼夜,击溃孙部进攻。战后,蒋介石将第1军扩编为第1、第9两个军,提升黄埔出身的刘峙和顾祝同分任军长。在龙潭战役中战功最大的卫立煌,由于既非黄埔出身,又非蒋浙江老乡,仅被提升为第9军副军长兼第14师师长。卫立煌为此衔怨恨多年。1928年卫被保送到北平陆军大学受训,实际上被蒋剥夺了兵权。1930年石友三浦口倒戈,威胁南京,蒋介石急调卫立煌新组劲旅拱卫南京。卫立煌回家乡合肥招募士兵,组成第45师。1931年,该师扩编为第14军,升任军长。
  从1931年起,卫立煌充当蒋介石军事反共的剽悍先锋,参加对工农红军的“围剿”。1932年蒋介石调集重兵进攻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卫立煌率部与红军激战,首先占领苏区政治、军事中心金家寨,蒋介石闻讯大喜,亲自前往慰劳,并命令以金家寨 为中心新建“立煌县”,卫立煌因此名声大噪。美国出版的《中国人名大辞典》中公然称其为“常胜将军”。1933年11月“闽变”爆发,卫立煌出任围剿军第5路军总指挥,率精锐五个师一战平定福建,在内战中又一次为蒋介石立下大功。1935年10月,升任中将。11月,当选国民党第五届中央执行委员。1936年9月晋升二级上将。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爆发,卫立煌随蒋介石等一同被扣。在此期间,周恩来把他作为重点团结对象,对其做大量工作,卫立煌的思想发生了重大转折,开始认识到抗日救国是全国人民的共同要求,内战一定不能再打。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任第14集团军总司令的卫立煌致电蒋介石,表示对日不可软弱让步,坚决请缨北上抗击日本侵略者。
第九部分卫立煌 上将(2)
中国军队伏击日本侵略军    
  平津失陷后,中日双方交锋重点移至平绥铁路要冲南口。卫立煌奉命率部队驰援,在平西与日军展开激战。旋南口失守,率部跳出日军重围。时进攻山西的日军突破国民党军在晋北的长城防线,占领大同,直逼太原。第二战区司令长阎锡山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