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结构主义-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富科有目的的非理性主义中唯一确定的一点,就是求助于言语,因为言语是外在于个人的,所以把它看作是支配人的:但是,“言语的存在”对于富科来说仍然有意地要是一种神秘的东西,他只是喜欢强调语言有“谜一般的顽强性”115(第394 页)。
     富科的著作,虽则具有那种破坏性智慧的尖锐泼辣,却并不因此就减少它无与伦比的价值:这部著作明显地证明了,想要把构造论和结构主义割裂开来而得到前后一贯的结构主义是不可能的。①  


 在《文学半月刊》(La Quinzaine littéraire)杂志(1968 年第46 期)转载的法国广播电视台(l’ORTF)的访问记中,富科对他的著作又做了重新的解释,与没有思想准备的读者的印象大相径庭。新的解释值得提一下,因为这只能使那些有兴趣等待他的新作的人高兴。如果我们理解对的话,那就是将要消亡的人,不再是指作为客观研究所针对的人,而是指某种“不能再流行了的”哲学人类学中的人。此外,科学认炽论已经变成了不同学科内在的东西。而下再是依靠“为哲学家的数学”或“为哲学家的生物学”等等。“并且,某种还没有找到它唯一的思想家和它的单一的陈述的哲学,最终正莅理论工作的这类多样性里完成”。在这种情况下,富科所宣读的一系列控诉是大大地减弱了,例如说,”人们不是消灭历史,而是消灭为哲学家的历史,是的,我坚决要消灭这样的历史!”因此,让我们希望富科在重新找到不同于哲学家(或哲学心理学派)的另一种形式下的人之后,他会把人的结构归还给人,甚至在方法论结构主义中将会找到他那“单一的陈述”的开端,而不是在各种结构主义者中只看到一个七拼八凑的许多作者的集合,尽管他不愿意,人们还是把他分类在这些作者的集合里,列人“一个为别人才存在,为那些不是他的人才存在的范畴”里。
结论
     在要概括这本小书从一些主要的结构主义的立场里所力求阐发出来的论点时,我们首先应该指出,如果说这个方法的许多运用都是新的,那么结构主义本身出现在科学思想史上却已有很长的历史了;虽则它同演绎和实验结合起来相对来说是晚近才形成的。
     之所以要等待这么久才发现有可能使用这种方法,那不言而喻,首先是因为人类智慧的自然倾向是从简单到复杂地逐渐进步的,因而在分析工作遇到困难叫人不能不承认之前,是不知道有种种相互依存关系和各种整体系统的。其次,是因为结构之为结构是观察不到的,结构所处的不同水平,必须通过抽象出形式的形式或第n 次幂的体系才能达到的;这就要求作出特别的反映抽象的努力才行。
     但是,如果说科学的结构主义的历史是由来已久的,那么从中应该引出的教训就是在谈到结构主义这个题目时,不能把它作为一种学说或哲学看待,否则它早就被别的学说超越了。结构主义主要地乃是一种方法,有为这个术语所包含的技术性、强制性、智慧上的诚实性以及在逐步的接近过程中取得进步的意思。因此,不管科学本身应该为新问题所保持的开放精神有多大,我们还是要为看到时尚只是热衷于一个模式,并产生出一些走样的或歪曲了的复制品而只能感到忧虑。所以,必须要过一段时间,才能让真正的结构主义,即方法论的结构主义,去判断人们以结构主义的名义所说的一切和所做的一切。
     提出这些注意之后,从我们一系列的探讨之中抽绎出来的主要结论,就是结构的研究不能是排它性的,特别是在人文科学和一般生命科学范围内,结构主义并不取消任何其它方面的研究。正好相反,结构主义的研究趋向于把所有这些研究整合进来,而且整合的方式是和科学思维中任何整合的方式是一样的,即在互反和相互作用的方式上进行整合。不管什么地方,我们如果看到在一些个别的结构主义立场中有某种排它性,它的上文或下文总向我们指出,人们为要证明这些限制性和强硬态度的合理而采用的模式,恰恰是在朝着与人们所要赋予这些模式的方向相反的方面发展着。我们只举一个例子,在人们从语言学中汲取出了各种各样的富有成果的、但有点片面的灵感之后,乔姆斯基出乎意料的返回却使这些过于狭隘的观点缓和了①。
我们总的结论的第二点就是,从其精神本身来说,对结构的探求,只能
① 译者按:最后这一句的用词,英译本与法文原本稍有不同,英文说“乔姆斯基的预想不到的逆转却开阔了这些过于狭窄的观点”(there came the unexpected inversion of Chomsky to broaden these overiy narrow view)。而法文即用“mode…rer”(缓和)。这里涉及到一个看法问题:在乔姆斯基的天赋论里,句法结构不过是天赋理性生成的结果,各种句法系统不过是力求接近天赋能力的表现。但皮亚杰的构造论把结构看成是在不同水平上原有结构整合成更高水平结构的结果,有环境成分结合进来;乔姆斯基的天赋论中有可以缓和行为主义联想论的片面性的作用。由于两种学说根本上有所不同,所以1975 年十月在巴黎近郊罗耀蒙修道院(Abbaye de Royau…mont)召开了有两位大师参加的辩论会,提出了一系列的根本不同的论点,最后得出有些相同的地方,但根本分歧仍然存在。这些情况,在M。 Piattelli…Palmurini 编的《言语与学习:在皮亚杰与乔姆斯基之间的辩论》(Language and Learning:the Debate between Jean Piaget and Noam Chomsky,arvard University Press;Cam… bridge, MaSsachusetts,1980。)一书中有详明的记录。该书法文原本出版于1978 年。
在多学科之间的协调上取得出路。理由非常简单:希望在人为地限定的一个领域里谈论结构(象一门个别的科学就是这样119 的领域),人们很快就会弄到不知道把结构的“存在”放置在什么地方才好,因为按照定义来讲,结构是永远不能与可观察到的关系混为一谈的,而只有这些可以观察的关系才是被明确限制在一个所研究的科学领域里面的。例如,列维…斯特劳斯就把他的结构定位在介于基础和实践即有意识的意识形态之间半路上的一个由若干概念图式组成的体系里面,这是因为“人类学首先就是一种心理学”的缘故。在这一点上他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关于智力的心理发生学研究同样证明了,个别主体的意识里一点也不包含形成这个个别主体的活动的那些机制,相反地行为却意味着有唯一说明它的可理解性的种种“结构”的存在:而且还有,它们也是群、网、“归组”等等同样的结构。但是,如果有人要问我们把这些结构放在什么地方?那我们就把列维…斯特劳斯的话转个位置来作为回答:介于神经系统和有意识的行为本身之间的半路上,“因为心理学首先就是一种生物学”。但是也许有人会要继续往下说去,可是由于各种科学形成一个环形而不是形成一个线性系列,从生物学往下说到物理学,接着就要从生物学和物理学追溯到数学,最终又回到了??我们说回到了人,以便不要在人的机体还是人的精神之间来作抉择。
在继续谈我们的结论的时候,的确有一个我们看来是应该提出来的,一
个由比较研究得出的结论:“结构”没有消灭人,也没有消灭主体的活动。
真的,应该懂得,在关于人们所应叫做“主体”的东西上面,已经被某些哲
学传统积累起了许多的误解了。第一,应120 当要区别开个别主体与认识论
上的主体。在这里并不涉及个别主体,而是指的认识论的主体,即是在同一
水平上的一切主体所共同的认知核心。第二,应该把总是支离破碎的、时常
是歪曲的“初意识到” (la prise de conscience)①与主体在其智慧活动里
所能努力做到的这两方面分开来看。主体知道它的结果'译者按:即“体验”
(vecu)'而不知道所凭借的机制。但是,如果说这样地把主体同“我”和“体
验”分解开来的话,那么还剩下主体的运算,这些运算是从主体自己动作的
普遍协调里通过反映抽象得来的:恰好就是这些运算,构成他所利用的种种
结构的组成成分。主张说这样一来主体就已经消失,而让位给非个人性和普
遍性了,应该说那是忘记了:主体的活动,在认识层次上说(也许如同在道德
价值或美学价值等等的层次上一样),要求有一个继续不断的除中心作用过程
来把他从自发的心理方面的自我中心现象里解放出来,这样做并不就是为了
要得到一个外在于他的完备的普遍性,而是为了有利于一个协调的和建立互
反关系的连续不断的过程;正是这个过程本身是结构的产生者,它使种种结
构处于不断的构造和再构造的过程之中。
     证明这个主张的理由是由下述的结论所提供的,它也是从不同领域的比较之中得出来的:不存在没有构造过程的结构,无论是抽象的构造过程,或是发生学的构造过程。但是,正如人们已经看到的,这两类构造过程并不是象人们习惯上所想象的那样地相距很远的。自从哥德尔开始,人们在数理逻辑理论中把结构区分为或多或少地强或弱的,那些最强的结构只能在种种初


译者注:“La prise de conscience”是哲学名词,指个人刚意识到某种事物或关系的内心活动,是对客体
当下取得直觉的,即“初意识到”而还没有进行思考、比较等活动的心理活动阶段。它是有“自我”存在
   的明证。Claparede 曾提出用“mentali Sa-tion”这个词,但使用不普遍。
级的(弱的)结。构之后建立起来,而那些最强的结构对于弱结构的完成又是必要的;因此抽象结构的体系成了与永远不会完结的整体构造过程密切相关的了;这个不会完结的整体构造过程要受到形式化的限制,也就是说,正如我们假设过的,事实上,一个内容永远是下一级内容的形式,而一个形式永远是比它更高级的形式的内容。在这种情况下,抽象的构造过程只是一个发生过程的形式化了的倒转,因为发生过程也是通过反映抽象而进行的,不过是从较低水平的阶段开始的。当然,在有些领域里,发生过程的资料是不知道的,或者可以说是失掉了,例如在人种学里,自然人们只好打肿脸充胖子而安排得把发生过程看成是没有用的。但是,在象智慧心理学里这样,发生过程为日常观察所不能不接受,人们就看到在发生过程和结构之间,有着必然的相互依存关系的事实:发生过程从来就是从一个结构向另一个结构的形成过渡,但是它是一个从最弱导向最强的形成过渡;而结构从来只是一个转换的体系,不过它的根基是运算系统,所以是有赖于适当工具的预先形成的。
     但是,发生过程问题远不只是一个心理学上的问题:这就要把结构观念的意义本身提出来讨论了。因为科学认识论的基本选择,就是永恒的预定论(predestination)还是构造论的问题。当然,对于一位数学家来说,相信有“理念”,相信在发现负数和开方求根之前,虚数
?1 从古以来就在上帝的怀抱里永恒地存在,这是富有魅力的。可是,自从哥德尔定理出现之后,上帝本身也已经不再是不动的了,他不断地建立起越来越“强”的系统,这样上帝就变得更加活跃了。可是,如果我们从数学转而来看现实的结构或“自然”结构时,问题就更加尖锐了:乔姆斯基的理性天赋论,或者列维…斯特劳斯主张的人类智慧永恒论,只有在忽视了生物学的条件下才能使我们的精神得到满足。至于谈到有机界的结构,我们又可以在这里面看到,那或者是演化中结构过程的产物,或者是其成分自古以来就铭刻在原始的脱氧核醣核酸(ADN)里的一种组合系统的产物。总之,在一切层次上都又会碰到这个问题的。在我们所处的有限领域里,作为结束,只要看到以下几点就够了:关于发生构造论的研究是存在的;这些研究工作由于有了结构主义的前景已经得到了加强,而不是被削弱了;因此,正象我们在语言学和智慧心理学里所看到的那样,做一个综合是必不可少的。
     还有功能主义的问题。如果认识的主体并没有因结构主义而被取消,如果说他的那些结构跟一个发生过程不可分,那么当然功能的概念就没有失去它的任何价值,而是一直被蕴涵在作为结构来源的自身调节作用里的。可是在这里,事实的论证,也是有形式的或者说是合法的理由来证明其确有根据的。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