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帝国政界往事 作者:徐磊-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战,也是开国第一大败仗。败的原因最大一条是李世民病了。他当时得病应该是真的,如果不病,应该不会轻易改变策略。只是他这一病,刘、殷二人掌管大小事务,改变了既定方针,最后也就大败了一次。但很难想像他们真的会先斩后奏,事前一点儿都不告诉李世民。而李世民也大概觉得战胜是板上钉钉的事,也就没再坚持:“打就打,你薛举已经是我手下败将了,怕你不成?”……这场开国大败仗,李渊丝毫没有追究李世民的责任——这是他的一贯作风,对自己的儿子总如春天般的温暖。李元吉丢太原也是一例。丢了太原和败给薛举对唐朝当时来说都不是轻松的事,所以李元吉的责任也不一定比李世民重到哪去。相比较而言,李渊对李元吉起码还做做处罚的样子,而对李世民连样子都懒得做了,干脆省去,直接把责任推给了刘、殷二人。他二人的罪名是什么呢?看看差点成李元吉替罪羊的宇文歆,李渊给他的罪名比不听号令大败而归如何?要不是李纲,宇文大人就这样被李渊冤枉地杀掉了。刘、殷二人居然还能活下来?当是李渊自知理亏,没法杀他们,抑或是李世民求情,毕竟他是主帅。由此也可想见真正的“罪魁”到底是谁了。 
  不过以他那样的年纪成为唐军主帅,有些“老人”难免小看他。比如洛阳的王世充,就称李世民为“童子”。《说唐》里李世民有个别号“唐童”,大概就是源于此。然而那些比李世民大很多的人后来全都败在了他的手下。千百年来,以二十多岁的年纪而平定天下,李世民不是唯一的人,但能够坐稳天下,他却是独一无二的。   
  独步历史的天空——李世民(3)   
  唐太宗李世民像 
  只不过那天下本来不该由他来坐,这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玄武门之变”了。 
  武德年间的秦王,很像开皇时期的晋王杨广——不必奇怪,李世民和杨广很相像,这一点现在基本上是公认的事情。不过不同的是,李世民没有一个宠爱他的母后做后盾。 
  兄弟相争的起因,可以说是错综复杂。首先,李世民自己是有野心的——即使没有野心,后来都不见得能保平安,何况他本身就胸怀大志呢?房玄龄曾无意中对他说了一句话:“如果守藩端拱则怎么怎么样,必欲经营四海,则怎么怎么样。”这句话便露了玄机——李世民是不甘于做一介藩王的。很多人认为这是关于他的野心的最早记录。若说是白纸黑字的记录,可能是最早;但是李世民的野心一定比这还早。或许少年时就有了。这倒不是说他是什么天生野心家,但是他那个含义为“济世安民”的名字,他小的时候,不会没问过自己的名字是什么意思吧——我们好像都愿意知道父母给我们起的名字是什么意思,依此类推而已。起兵太原,应该不单纯是为了避祸,其中也有雄心在作怪呢。 
  其次,要想夺嫡,就要有父母的宠爱。母亲一方是没问题,但问题是母亲死得早,就是支持也没用。而李渊,前面曾说过,他是偏爱李世民的。早年的一些事已经可以体现,而武德五年攻下洛阳之后,李世民风风光光地献俘太庙,比李建成回京时的简单记载是强了不少。当时李渊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他写了一份诏书,着实夸了李世民一番,大意就是夸李世民“为自己解忧,是个好孩子”等等,当然原话可不是这么没水平,但意译出来就是这个意思。此外《全唐诗》中还有一首诗,“和风拂世民,上下同欢宴”,其中“世民”是一语双关的用法。然后李渊又封李世民为天策上将、领十二卫等,通过这些可以看出来他此时应该是有废立太子这种想法的,这些做法其实都是在扶植李世民。刘蓬春教授的一篇文章中认为封天策上将和领十二卫是改立太子的前兆,但有不同观点说这是他官职不能再进一步的象征。我更倾向于前者,至少后者的理由不能让人很信服。另外李渊也不是不能打破传统,不会一直认死理地坚守“立嫡以长”的规矩,比如他破格令平阳公主下葬时前后有鼓吹就是一例。禁军,一直都是敏感部位。禁军的统领权不是一般皇子能得到的,就算是太子好像也没几个。汉代的巫蛊之祸的主角刘据动用汉武帝的禁卫军也不是通过正当手段。当然,唐朝后来能掌管禁军的只有太子,的确也是受了唐初斗争的影响,可唐之前已经就是如此了。所以无论怎么看,李渊把禁军交给李世民都是一件不平常的事。此外,有一次李渊带着李世民到后花园去玩,还捉了条白鱼——这件事记在《薛收传》里,原因是捉到白鱼后让薛收写了篇什么文章。这篇文章我们现在是找不着了,但这件事却说明了李渊常带着李世民到处游玩。可是这样的话,那刘文静的被杀又做何解释呢?真的像某些人所说是为了打击李世民吗?我觉得刘文静此人性情褊狭,他气不过李渊重用裴寂冷落他,很可能转而一心辅佐秦王为帝,而且以他那样的性格若是表现在实际言行中也不足为奇。此时李世民在李渊眼中无疑还是个好孩子,而孙伏枷的上书中说要给太子诸王慎重择友之类的话,很可能提醒了李渊,要想让孩子不变坏,像刘文静这样从中生事的人绝不能留。再加上李世民和刘文静又是十分亲密,那李渊更不能让刘文静的馊主意腐蚀自己的爱子,所以他杀刘文静更多地像是一次为儿子慎重的择友行动。说实话我对刘文静倒没什么好感。李氏一家起兵之初,他就建议他们称臣于突厥。这可以说是“行大事不拘小节”,也可以说是“不择手段”,李世民就是被他教唆的。安国寺中的事件实际上可称作一次要挟行动,主谋应该就是刘文静。李渊对他印象不佳实在也怪不得李渊。由此可见,刘文静也绝不是什么道德高尚之人,当他有怨气之后,很可能真的会教李世民一些“不好”的东西。比如,教他不能甘心居于人下,或许还说过李建成什么,很可能是说他是个废物怎当得起太子,挑起了李世民取而代之之心。从李纲劝李建成的话中,我们可知当时两兄弟已有了实质上的冲突,没准也是受刘文静影响。兄弟不和,这是刘文静存在的重要结果。李渊当然知道这些,他绝不能再容忍这种行为,这就决定了刘文静的命运是必死无疑。求情时李世民自然还不清楚父亲的想法,所以难免心中有些不满。总之,正是有了李渊的偏爱,才会使兄弟之争成为现实,否则单是李世民自己有野心,而李渊从未同意的话,李建成还怕什么呢? 
  但是这事却是不能急的,偏偏李世民捺不住性子,在李渊还未完全决定时就做了几件傻事。我也倾向于杨文干事件是李世民“从中作梗”,至少,没起到好作用。李建成当然也并不纯洁,否则事后为什么对东宫的惩罚更重呢?李渊最终得知真相,而且气极了,对双方都做了处理。痛心之下,他看到李世民并不是他想的那样,已经不再是过去的那个好孩子了。杨文干事件差不多就此改变了李渊的看法、想法、做法。从此之后,我们很少看到李渊对李世民还有什么奖赏,说明他逐渐倾向于李建成。至武德八九年,李渊大概不再想要改变什么,所以加封李世民中书令差不多就是最后的封赏,或许是为了抚慰他、补偿他。李渊种种补偿的措施,难道没有根源吗?不然何必如此呢?刘蓬春认为这说明了他此前的确答应过李世民易储。个人觉得这种说法还是能令人信服的。   
  独步历史的天空——李世民(4)   
  唐代长安复原图 
  加封中书令本是安慰李世民,没想到他竟利用此职之便,弄出了张亮一事。李渊心里一定想过:“真是越来越不像话了!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但李世民自走上夺嫡这条不归之路,又怎能回头?还怎能再乖乖听话呢? 
  事变前的天象预言,我原先也看过很多人论证这是李渊逼李世民自杀。起初不大认可——他为什么没下诏书让李世民自杀呢?不过想想也对。杨广当初曾把心中疑惧说给李敏(就是那个小名“洪儿”的人,小说中总写他是个孩子,实际上他是个成人了,官拜将作监),其意就是如此。李渊的做法与杨广如出一辙,所以其意不言自明。这种办法适用于无罪的大臣,而李世民则是有功的皇子,更应该照顾一下面子。所以那诏书不到不得已之时是不能下的。反观李世民的回话,什么“臣今枉死,永别君亲,魂归地下,实耻见诸贼”云云,悲愤之极,怎么看怎么不像是正常情况下说的。电视里差不多某人将死之前,总要说些“我死了怎么怎么样”的话,和这几句很是类似。但李世民决不会自杀的,他回话实际上就是想要挽回,不过心中却受了不少的惊吓,何曾经过这种阵势?李渊好在也并未下定决心让世民死,否则挽回就难了。这样李世民争取到了喘息之机,第二天就果断地发动政变——他的确不能再等了,再等只有死路一条。其实长孙无忌他们此前怎么劝都是白费,只有等到了这时李世民才真正下定决心,在玄武门前一搏。 
  六月初四,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于是射向李建成的那支箭射出去了,李元吉则死于敬德之手。李渊此时在干什么?正在船上逍遥?真是匪夷所思。难道前一天定下的审问是要在船上进行?如果是李渊见他们没到,也不该马虎过去,应该派人催一下才是。因此,他可能此时已没有自由了,被监禁了。玄武门之变,可能就是先看住李渊,再去截杀那两个人。但前者是不能写出来的。 
  就这样,在玄武门之变过后不久,李世民晋升为太子,又在两个月后,从李渊手中接过皇帝的玉玺,执掌天下。 
  但这个皇帝却真不好当。李世民也算一个够倒霉的皇帝了,刚登基突厥就攻到了长安边上,乘人之危,简直是成心给他好看。不知当时李世民心中有多气,那个更倒霉的突厥使者,于是成了他的撒气筒——扣押使者,除了李世民、军事上、政治上的独到考虑外,大概也有泄愤的成分吧。有人说长安城当时空虚。其实不然,里面还有大量珠宝之类的东西。记得前两年看《大汉天子》时刘彻的长安就被围过,情势也是十分紧急,刘彻说城在人在。尽管这是编的,但还是挺欣赏这句话——欣赏有骨气的皇帝,比如说崇祯,不管他曾否想过逃到南方去,毕竟他真的是以身殉国了,怎么也比做了俘虏的北宋二帝强,虽然他本身当皇帝实在不成功。 
  不知面对突厥来犯的李世民会不会也有这个决心誓保长安。反正李渊是肯定不会的,此前李渊在建成元吉的鼓动下差点迁都,当时反对的就是如今面对更糟情况的李世民。无疑,能否处理好这件事具有重要意义。李世民刚通过非法手段得到皇位,李渊一党(这党人数实在太少)、太子党、齐王党的人还不会真的心服口服,就算承认李世民成为大唐的新主人,但是从道义上不见得真的支持他。还有就是,李世民能否成为一个可靠的天下的主人,需要一件事来证明他是能够带给他的臣民们安全的。道义上李世民无疑先输一着,如果再不能得到大家的信任,以后的事情就很难办了。 
  可是,李世民毕竟是李世民。别的不说,单说他敢于亲自上渭桥就很了不起——而且他身边一直就只带了六个人,还大多是文士(虽说唐初文人也大都会武,可是两者兼长者总是很少。房玄龄大家不反对吧,还有萧瑀,据说射箭很不怎么样)。之后他又独自留下来与颉利对话。其实他做秦王时就常单枪匹马地面对敌军主帅,这倒是他的一贯作风。反观隋炀帝被困的时候,就只有抱着孩子傻哭。同样是面对突厥的兵强马壮,可是如今早已江山易主,情景也大为不同。有人说执失思力其实是来告秘的,所以李世民才敢这么做。又说武德七年那次也是因为提前有什么协定……其实这很玄虚,都是猜测,而且根据很站不住脚,简单得就一句话即可推翻,突厥不会为了一个秦王不一定能实现的诺言而出这么大的力。另外对王、窦作战时,李世民也是这样做的,以对窦建德那次最为精彩——他只四个人就到人家大门口晃来晃去,唯恐他们不知道,还要特地告诉他们他就是秦王。难道他与窦建德也有君子协定?幸亏他干脆利落地抓住了窦建德,不然按那些怀疑他私通突厥的人的逻辑,这岂不更说不清?真正成了《大唐双龙传》里写的“私通外敌”了。另外,执失思力为什么来告秘,背叛自己的国家对生活在突厥的他有什么好处?而且那样的话,李世民应该很重用他才对,可是在重用的番将的名单里,没有这个人。 
  好容易打发走了突厥,平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