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易经系传别讲 部分-第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生。你现在长大了,你只要像他以前对待你的一样对待他就行了。对师长也好,对父母也好,心无憍慢,这才是学佛。
  ‘况复搏财妻子眷属’。善知识也是要吃饭过日子,也有妻子儿女,也是要钱。你看密勒日巴传,密勒日巴当初去见师父的时候,穷得不得了,没有钱去供养师父,只有一只跛脚的羊,他只好空手去了。见了师父,跪下来,师父说你拿供养来呀!密勒日巴说我只有身口意供养,只有我这个人,其他什么都没有。师父大骂:‘你不诚恳,家里还有只跛脚羊啊!你就是舍不得!’‘是!是!是!’他没有申辩,赶紧回去把那只跛脚羊拿过来。他原来的本意是把跛脚的羊送给师父,觉得对师父不恭敬。你看看这个师父,什么都要,把劳力刮来,把人家跛脚的羊也刮来。所以,善知识也会搏财,也有妻子儿女眷属,跟普通人一样。
  ‘若善男子于彼善友,不起恶念’。如果你看了善知识这些毛病,不起恶念,不起任何坏的观念。佛说即能究竟成就正觉,立刻就成佛了。到了成佛的时候,‘心华发明’,脉解心开,大彻大悟,身心内外一片光明,‘照十方刹’。
  你看这一段成佛的方法,没有一个什么法门,只教你如何学做人,自己要做成是一个求法的学生,自己要成器,因为佛法不在老师这里,而是在你自己那里。你如果能对一个泥巴做的菩萨起恭敬心,也一样会成道,何况是一个活人?但是,一般众生不要说对这个善知识不信,即使一个活菩萨在他前面,他也不信。因为众生我慢,永远不能成道。真的放下我慢的话,那一个不是善知识?就如‘阿弥陀经’所讲的极乐世界,那些鸟都在念佛念法念僧,那些花鸟都在开示你,其实是你自己在开示自己,心花发明,就成道了。
  佛教在人类社会提出了师道的尊严,无论显教或密教都非常重视,所谓:‘一日从师,终生如父。’密宗有马鸣菩萨着的‘事师仪轨五十颂’,凡是学佛要先学这个。做人弟子做不好的话,其他都不用谈了,人品有问题,还学什么佛?若是贡高我慢,那真是不堪造就。佛教为什么那么尊重师道?那是尊重法统,什么法统?正知见的存在。顺便告诉各位,要了解中国文化的师道,要看‘礼记’,‘礼记’的儒行篇,说明如何才有资格称得上知识份子,如同佛教的戒律,说得清清楚楚,其中提到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那么,怎么样才是师道呢?简单的分为两个观念,经师和人师。经师就是学问能够承先启后,人师可就难了,等于佛教的戒、定、慧样样俱足,大彻大悟,这才够得上善知识的标准。在此综合佛家与儒家的道理向大家介绍。
  善男子,彼善知识所证妙法,应离四病。
  上面讲的是如何事师,对待老师就是要恭敬,是要无条件地信仰。接下来讲的是为人之师本身的条件了,假如老师没有做到下面的几个条件,则不足以为人之师。这个条件并不是知识,如同‘礼记’中所提到的‘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知识是知识,即使有再多的知识也没有用。
  佛说真正的善知识所证的妙法,应该离开四种毛病,没有这四种毛病,才有资格称为善知识。
  云何四病?一者作病。若复有人,作如是吉:我于本心作种种行,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作得故,说名为病。
  那四种病呢?第一种是作病。什么是作病?就是认为圆觉成佛是造作出来的。我们的一切修行不是在造作吗?何以说造作是病呢?因为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我们的自性本来就和佛的自性一样,何必还要修呢?所谓‘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你修个什么呢?再怎么修还是一样不增不减,修并未增加,不修亦未减少。认为有修有证,有佛可成,这是作病。
  这是圆觉境界,不是一般人的境界,大家可不要听了以后,都不修行,都不造作,那不可以,我特地在此强调一句,因为诸位没有这个气派,没有这个胆识,没有这个智慧。假如诸位有的话,就不来搞‘圆觉经’了。‘丈夫自有冲天志,不向如来行处行。’
  ‘我于本心作种种行’,我们所有的一切修行,都是本心第六意识的造作,以此有修有证求圆觉境界,求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境界,永远达不到。为什么呢?佛说‘彼圆觉性非作得故。’真正的清净圆明自性是本有的,不是造作出来的,不是修得起来的。所以说有所造作,有所修有所证,这是病态。
  二者任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等今者,不断生死,不求涅槃,涅槃生死,无起灭念,任彼一切随诸法性,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任有故,说名为病。
  第二种病是任病,任者放任自然。中国的古人常讲学禅宗容易狂,所谓的狂就是任病,不作功夫。现代世界各国讲禅学的很多,其实,我们以前那有听过什么‘禅学’这个名词?学禅就是学禅,甚至连禅宗都很少提。现在处处都是禅学,可是,连个狂禅之流的人都没有。过去我们所看到狂禅之流的人,假如现在在这边的话,这一班人就不要谈禅学了。现在搞禅学者,对‘指月录’、‘五灯会元’也许能倒背如流,但是,你要他盘腿打坐,则一点功夫都没有。他认为不需要作功夫呀!懂了就悟了,狂得不得了,上不见佛,下不见众生,这是狂禅之流,这是任病。
  佛说‘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等今者,不断生死,不求涅槃,’生死有什么可怕?死了就死了。但是,临死之前痛苦不痛苦呢?当然痛苦。我以前有一位老朋友,学问好,禅也学得好,临死前,我去看他。‘怎么样呀?老哥,这个时候还痛不痛啊?’‘当然痛啊!’‘那你一辈子学佛——’‘那有什么关系?’他答覆得很自然。他也真有这个气派,他的见地也不能说不到,可惜,没有下过禅定功夫。所以说任病也是不对。有些人认为不用断生死,也不需要求涅槃,因为‘涅槃生死等空花’,那你去等等看吧!
  ‘任彼一切随诸法性’,一切放下,任其自由自在,如果这样就可以圆觉成佛的话,永远不可能。因为‘彼圆觉性,非任有故’。刚才讲过你有意去修成一个佛,不对;相反,不修而能成佛,也不对。
  三者止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今自心永息诸念,得一切性寂然平等,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止合故,说名为病。
  第三种止病是我们一般学佛最容易犯的,总认为学佛修行是把妄想杂念完全停止,认为妄念不能停止,就不能学佛。尤其大家都想把妄想止息了,‘永息诸念’,什么都不动念了,那么就达到‘寂然平等’,认为这就是空。有没有人做到呢?在修持上也有人做到,中国禅宗称之为‘枯禅’,枯木是不能生花的,这是不对的,这是非常严重的错误。所以无论学显教也好,学密教也好,假如教理搞不清楚,一切修行都是徒劳无功,那真是‘涅槃生死等空花’,成佛毫无希望了。
  佛说如果以这样的观念来修行,要想成佛,‘彼圆觉性,非止合故’,并不是说把妄念停止了,那就是圆觉自性。即使打坐坐得好,能够定千万年也没有用,‘法华经’上讲‘大通智胜佛,十劫坐道场’,一定定了十劫,够久了吧!结果如何呢?‘佛法不现前,不得成佛道’。佛在这里说:‘彼圆觉性,非止合故,说名为病。’
  四者灭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今永断一切烦恼,身心毕竟空无所有,何况根尘虚妄境界,一切永寂、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寂相故,说名为病。
  第四种是灭病。止和灭有什么不同呢?止是用意志力硬是把它压住,犹如石头压草,根柢还在,石头下面不长草,但是住石头边长上去。灭是认为自己永断一切烦恼,永远没有烦恼了;‘身心毕竟空无所有’,身体与心灵彻底空了,‘何况根尘虚妄境界’,身体空了,心也空了,六根的作用没有了,外在的六尘也不相干了,也没有什么境界,‘一切永寂’。这总该是佛境界了吧!释迦牟尼佛说这也不是,因为‘彼圆觉性,非寂相故’。自性本来清净,你有一个寂灭相,那是你造出来的境界,不是自性清净。
  以上所讲的是上上乘佛法,可以以此来检验自己在修行上是否犯了这些毛病。
  离四病者,则知清净。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佛说如果能够离开这四种病——作病,任病,止病,灭病,才真正知道自性本来清净,不假修证。要离开这四种病,好像很难,造作修行也不对,放任自在也不对,止息妄念也不对,灭尽烦恼也不对,那怎么办呢?不知诸位是否记得‘圆觉经’前面讲过‘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辨真实。’各位对这几句话多加体会,自然晓得怎么办,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再提示各位一句,这也是‘圆觉经’前面讲过的,‘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你知道一切妄念、思想、感受,这些都是假的,痛苦是幻,快乐也是幻,‘知幻即离’,知道这些是幻就不去管它。‘不作方便’,这中间没有方法,用一个方法来离开妄想幻境,这一个方法本身也是幻,也是妄念。‘离幻即觉’,离开了这些妄念、感受等等,就把知觉自性摆在那里,‘亦无渐次’,这个中间没有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很简单,平常心就是道,不用增加,也不用减少,不用吃补药,也不用吃泻药。
  我们为什么不能证道?因为人都不肯平常,拚命好奇去求这个道,求那个法,花一万五千元买一个咒子,结果把自己给‘咒’死了,何苦呢?佛说一切音声皆是陀罗尼,当年我在峨眉山闭关的时候,有魔障,庙里的师父拚命念咒子,没有用。我说算了,算了,不要念了,我念一个咒给你听。于是,我往桌子一拍,开始骂起来,三字经、六字经都骂出来了,好了,没事了。师父问我说你这是什么咒子?咒者咒也,我咒他嘛!万法唯心,心正念正,什么魔都怕你。你有所求,有邪心,即使念咒子,还是邪念,都抗不住魔的,这个道理要搞清楚。
  ‘作是观者,名为正观’你有这样的观念看法,就是正确的观念。‘若他观者,名为邪观’,若有其他的观念见解,那是外道邪见。
  善男子,末世众生,欲修行者,应当尽命供养善友,事善知识。彼善知识欲来亲近,应断憍慢;若复远离,应断嗔恨。现逆顺境,犹如虚空,了知身心毕竟平等,与诸众生同体无异。如是修行,方入圆觉。
  如果要学真正的禅宗或真正的密宗,必须要依师,依善知识。依师之前,弟子要观察老师,老师也要观察弟子。佛说末世的众生,要想修行佛法,应当‘尽命供养善友,事善知识’。善友就是善知识,古人说亦师亦友。可是以前是弟子侍候老师,现在时代不同了,反过来是老师侍候弟子,众生颠倒。
  ‘彼善知谶欲来亲近,应断憍慢’。只要你是块料子,够得上法器,善知谶会来找你。善知识都想把自己所知道的东西传下去,一个有成就的人都想找一个好学生,问题在于你自己是不是法器。‘应断憍慢’很重要,如果你有主观成见,认为不对,完全接受不了,那一点办法都没有。
  ‘若复远离,应断嗔恨’。跟善知识处不好,他走了,不理你了,也不要嗔恨。一般人相处不来分开了,都会恨,就开始毁谤了,说老师这个不对,那个不对。
  ‘现逆顺境,犹如虚空’。善知识往往故意示现顺境、逆境来磨练你,考验你。在顺境时,看你是否沉迷;在逆境时,看你是否能够忍受。在逆境时,是否能够维持平常心,不怨天,不尤人;在顺境时,也是一样,是否能够维持平常心,而不得意忘形。
  ‘了知身心毕竟平等,与诸众生同体无异’,自己明了此心毕竟都是空的,与诸众生并无差别。‘如是修行,方入圆觉’,这样修行,才能进入圆觉境界。
  善男子,末世众生,不得成道,由有无始自他憎爱一切种子,故未解脱。若复有人,观彼怨家,如己父母,心无有二,即除诸病,于诸法中,自他憎爱,亦复如是。
  佛说未来末世的众生,学佛不能成道,是由于无始以来以自我为中心,所产生的憎爱心理。一切种子包括很多,最基本的贪、嗔、痴、慢、疑五种思惑,所谓修行就是如何转化这些心理上的毛病。其次就是见惑,见惑是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见取见是自己主观的成见,戒禁取见是认为某件事不能做,做了就不能成道,如同回教徒不吃猪肉,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