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外文学之最-第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是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
现存最早最完整的箴文
现存最早最完整的箴文,是载于《左传?襄公四年》的《虞人之箴》。
据说该箴是周武王时主管田猎的官“虞人”所撰。文中用夏朝后羿沉迷于田
猎、贻误国事的典故,来劝谏周武王。它是一篇以四言为主的押韵短文,被
后世称之为“虞箴”,被当作“官箴”的典范。汉代扬雄仿此作了《十二州?二
十五官箴》共37 篇。
最著名的问对文
最著名的问对文,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773—819)的《天对》。作者
根据战国时楚国诗人屈原在所作《天问》中,就宇宙、自然、神话传说和历
史的传统观念所提出的100 多个问题,撰成了《天对》予以全面回答,比较
系统地阐述了作者朴素的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反天命的进步历史观。他认为宇
宙最初“惟元气存”,一切现象都自然存在,“无功无作”,“非余之为”。
在文体方面,采用一问一对的形式,基本上用四字句,写得错综变化,曲折
多姿,有的雄浑壮丽,有的自然委婉。《天对》是我国哲学史、文学史和科
学史上一篇别具风格的珍贵文献。
最杰出的铭文
最杰出的铭文,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刘禹锡(772—842)的《陋室铭》。
它是作者为自己的居室所作的一篇铭文。文章开篇以山水起兴作比,很好地
引出了“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中心思想。接着写陋室的幽雅、恬淡,室
中来往人物的不俗,进一步表达了中心思想。最后以诸葛庐,子云亭作比,
并以孔子“何陋之有”的反问作结,照应开头,突出中心。文章通过写陋室,
把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孤高清峻的性格情操表达得淋漓尽致,全篇层
层深入,结构严谨,确是一篇短小精悍、韵味无穷的铭文佳作。
最早的书信杰作
最早的书信杰作,是西汉历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司马迁的《报任少
卿书》。任少卿即任安,是司马迁的好友。司马迁因李陵兵败降敌之事为其
上言缓解,并谴责了与兵败有直接干系的皇亲李广利,故触怒了汉武帝而被
下狱遭受腐刑。出狱后,司马迁任中书令。任安便写信劝他利用职位之便“推
贤进士”。过了很久,即在汉武帝太始四年(前93 年)十一月任安已因事下
狱时,司马迁给任安回了这封信。信中,作者以极为悲愤和激怒的心情申述
了自己在李陵事件中的不幸遭遇,尤其是受刑后内心的极端痛苦。他在信的
字里行间,大胆揭露了汉武帝喜怒无常、刚愎自用的为人。以自己未能推荐
贤士而借题发挥,既述磊落之志,又抒愤懑之情。他提出了“人固有一死,
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进步生死观,说明自己坚韧不屈、忍辱求
存别无他图,只是为了继承先父未竟之业,完成伟大的历史巨著《史记》,
留给后世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全篇感情真挚、语言流畅,具有强烈的艺术
感染力。它是一篇饱含辛酸的自叙传,也是一份对抗暴君的控诉书。它标志
着西汉散文的最高成就,也是我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书信杰作。
最早的日记
最早的日记,是唐代散文家李翱(772—841)的《来南录》。全文842
字,记述了作者去广州的行程与见闻。文笔简洁、古朴、自然流畅。它开中
国日记之先。
最短的序文
最短的序文,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1007—1072)为自己的诗话集《六
一诗话》写的序文。全文只有一句话,13 字,即“居士退居汝阴而集,以资
闲谈也”。主要说明自己在什么情况下、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写作“诗话”。
当然,“闲谈”不过谦词而已,表现了作者谦虚的美德。实际“诗话”所见
颇当,它为我国文坛增添了一种新的论诗形式。
最长的序文
最长的序文,是近代文学家梁启超(1873—1929)为蒋方震所著《欧洲
文艺发展史》写的序文《清代学术概论》。全文洋洋万言,字数与蒋著相当,
且见解独特。鉴此,该序后来只好脱离蒋著而独立成书。在成书之时,蒋方
震又反过来为梁的序文写了序言。
最著名的祭文
最著名的祭文,是唐代文学家韩愈(768—824)所作《祭十二郎文》。
写于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 年)。十二郎即作者的侄儿韩老成。他俩从小
一起长大,感情颇深。文章采用与死者对话的形式,絮絮叨叨情真意切。先
叙少年时“零丁孤苦,未尝一时相离”。再诉成年后谋生求官,颠沛迁徙,
匆匆一见却又分离之苦。以原盼能长久聚首,反跌出不意竟成永诀;原以为
自己年长体弱恐旦暮死去,反跌出不意少者殁而长者存。悲伤之极,意疑梦
中;沉痛之深,呼天号地。最后以抚孤改葬,聊以尽后死者之责来自慰。它
以“痛哭为文章,有泣,有呼,有踊,有絮语,有放声长号”,文字朴素如
话,句式长短错落,言有穷而情不尽,历来被誉为“至情”之文、“祭文中
的千古绝调”。
最短的杂文
最短的杂文,是现代杂文作家拾风在《南京人报》上发表的一篇杂文。
全文仅6 个字:“今日无话可说!”1946 年6 月,国民党当局派特务殴打上
海反内战的请愿代表,造成了“下关血案”。拾风以极大的愤慨,积满腔怒
火于6 字之中,痛斥了国民党搞内战、反人民的滔天罪行。在铁证面前,国
民党的真实嘴脸已暴露无遗。在人民面前,他们还有什么话可以说呢,唯有
悬崖勒马、回头是岸!而反内战、要和平、要统一的广大人民,在他们这些
内战狂面前,也勿需多说什么,重重的耳光已由国民党自己打在了自己的脸
上,谁主张内战、谁主张和平,已一目了然、一清二楚。其文真可谓一字重
千钧、“无话”胜“千言”。
最早的杂文刊物
最早的杂文刊物,是1924 年语丝社所办周刊《语丝》。它设有“随感录”、
“闲话”等专栏。刊登以“语丝派”主将鲁迅为代表的作家创作的大量杂感。
它以“对于一切专断与卑劣之反抗”的精神,在和封建势力和买办文人的斗
争中,发挥了较强的战斗作用。它针对时弊,注重社会批评和文化批评,提
倡任意而谈,无所顾忌,重在催促新的产生。对于有害于物的旧物,则竭力
加以排击。在当时影响很大,特别是它注重社会批评和文化批评的文体,形
成了一种风格泼辣幽默的“语丝文体”,为后来“左联”时期战斗性小品文
的发展开了风气。
最早的报告文学集
最早的报告文学集,是瞿秋白(1899—1935)于1920 年至1922 年在苏
联所写的《俄乡纪程》和《赤都心史》。它们也是最早反映社会主义国家情
况的散文集。作者怀着对社会主义苏联的向往和对社会主义制度的热爱之
情,第一个向中国人民真实地报道了“俄罗斯红光烛天、赤潮澎湃”的现实
以及苏联“无产阶级创业的艰辛”,从而驳斥了国内外反动势力对列宁创建
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共和国的造谣中伤;同时也记录了作者由一个向往俄国革
命的进步知识青年,经过生活实践和自我批评,逐渐走上信仰共产主义的思
想历程。集中有通讯报告、游记、小品、杂感和散文诗。作者将严肃的思索
和热情的记叙相结合,使作品风格凝重而清新。
最早的报告文学奖
最早的报告文学奖,是在1981 年5 月25 日颁发的优秀报告文学奖。这
次获奖的对象主要是全国在1977 年至1980 年期间所创作的优秀报告文学作
品。其中,徐迟的《歌德巴赫猜想》、《地质之光》等多位作家的30 部作品
获得了一等奖。
最早的历史文献著作
最早的历史文献著作,是春秋时的《尚书》,又称《书》或《书经》。
“尚”即“上”,《尚书》即上古之书。它是中国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
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古有“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之说,“言”为《尚书》,
“事”为《春秋》。《尚书》记事始于尧舜,中历夏、商、周各代,终于春
秋中前期的秦穆公。其内容涉及到重要的政治、军事警戒诰命或告语之词等,
也有少数的记事篇。相传由孔子(前551—前479)选编而成。据说原有100
多篇。秦时独存宫中的《尚书》被毁。西汉初,晁错奉命笔录伏生壁藏该书
28 篇,其中虞夏书4 篇,商书5 篇,周书19 篇,分为典、谟、训、诰、誓、
命6 种文体,称为《今文尚书》。西汉中武帝时,在孔子旧宅及其它地方又
陆续发现了先秦古本,由孔安国整理,称之为《古文尚书》,比今文多16
篇。上述两种至西晋时均佚而不传。东晋时,还有梅颐所献《古文尚书》,
此书虽系伪本,但《今文尚书》可信的28 篇却赖以流传至今。现在通行的《十
三经注疏》本《尚书》,共有58 篇,除33 篇为今古文《尚书》所共有的外,
其余均系东晋之人伪作,即使是今古文中所共有的,有些诸如虞、夏之书,
也是后世儒家的政治理想,断不能视为真正的虞、夏史料。《尚书》,保存
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其中的《商书》,是殷商史官所记
的誓、命、训、诰。《周书》,包括周初到春秋前期的文献史料,率出于史
官之手。《尚书》文字佶屈聱牙,十分难读,但它对后世特别是对韩愈的散
文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是《春秋》。它也是我国最早的第一次由私人编撰
的历史著作。相传是孔子根据鲁国史官所编《春秋》整理修订而成。它以极
其简括的形式(类似后世的新闻标题),按年月日先后顺序,记载了周王朝、
鲁国及其他各国的历史大事件。起于鲁隐年(前722 年)至鲁哀公十四年(前
481 年),凡242 年。其中包括周王室和各诸侯国的朝聘、会盟、战争和政
治、军事活动以及日食、地震、水旱灾害等自然现象。春秋时,周室不振,
诸侯争霸,战乱迭起,外族交侵。孔子为了巩固周王朝奴隶制政权,恢复和
安定“大一统”的政治局面,以谨严的态度编撰了这部编年体史书。它文字
简短,笔触曲直兼而有之,严谨多变,寓有褒贬之意,后世称之为“春秋笔
法”。《春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史书。作者孔子死于前479 年,而创
作欧洲乃至外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历史著作《历史》的作者、希腊“历史之父”
希罗多德当时才5 岁。
最早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
最早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战国初期配合《春秋》而作的《左传》,
即《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对它的作者,司马迁和班固都说是与孔
子同时的左丘明,但不可确信。不过,可以断定,他是一位充分掌握春秋时
代诸侯各国史料的学者。相传该书是专为孔子的《春秋》作传(解说)的。
《春秋》仅为最简括的历史大事记,而《左传》则详载其本末及其有关佚闻
琐事,且自成体系、独具创见。作者常常通过“君子”或他人之口来表示自
己的观点及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批评。史书不分国别,按年代编写,记事从
鲁隐年(前722 年)至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 年)共255 年。主记春秋列
国在政治、军事、外交、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活动及有关言论,次是天道、
鬼神、灾祥、卜筮、占梦等凡作者认为可资劝戒者亦记之。它具体而完整地
显示了那个时代的概貌,表现了作者进步的民本思想和爱国意识,揭露了统
治者的自私、残暴和荒淫,反对他们用人祭祀和殉葬的暴行,表现了可贵的
民主精神,成为了直笔写史的范例,为司马迁以来的“良史”所继承,并成
为过去史家撰著的原则。史书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叙事委婉详尽,情节富
于故事性和戏剧性,人物描写形象生动,性格鲜明,善良正直或险恶邪僻无
不维妙维肖,宛如明镜照物,妍蚩毕露。语言生动活泼、简洁精妙,达到了
着墨少而寓意深的效果。尤长于战争的描写,几次大规模的战争,如齐鲁长
勺之战、晋楚城濮之战、秦晋淆之战、齐晋鞍之战,晋楚邲之战,都写得十
分出色,对事件前因后果和交战双方的活动叙述得有条不紊,笔调灵活多变。
《左传》对后世影响很大,不仅在史学撰写方面作出了光辉的榜样,而且为
散文的叙事、议论以及小说、戏剧的题材都提供了丰富的养料。司马迁的《史
记》,在许多方面都采用了《左传》的文章,刘知几曾赞誉《左传》“著述
罕闻,古今卓绝”。
最早的国别体史书
最早的国别体史书,是战国初期的《国语》。全书21 卷。因以记言为主,
故名《国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