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外文学之最-第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天上路时,那批“正人君子”却把羊脂球视为肮脏的贱货而大加鄙视,并
在途中自鸣得意地大吃大嚼从小镇所带美味佳肴。因故来不及带上食品的羊
脂球,则在饿得要死的情况下,面对这伙道貌岸然的无耻之徒,以满腔悲愤
的泪水,向这个黑暗丑恶的世界发出了愤怒的控诉。这篇小说的发表,使莫
泊桑一举登上了法国文坛。
他的另一代表作《项链》,也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杰作。小公务员那好出
风头的漂亮妻子玛蒂尔特,不安于贫困的境遇,向往豪华的社交生活。一次,
她花掉丈夫辛勤积攒的400 法朗做了一件衣服,并向别人借了一串钻石项链
去参加部长举办的晚会。当她还沉浸在一片欢乐之中时,却不幸丢失了项链。
其后,夫妇为了赔偿项链,竟然负债累累,经10 年节衣缩食,历尽艰辛,才
还清了欠债。最后,她在偶然得知原来丢失的项链竟是一个假钻石项链时,
无尽的酸涩和痛苦涌上了心头。小说深刻地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小人物的可
悲命运,无情地讽刺了那些追求豪华、爱慕虚荣的人,表达了作者对资产阶
级所谓“上流社会”奢糜生活的不满。
《我的叔叔于勒》,通过一个小资产阶级家庭哥嫂对至亲于勒前后的态
度变化,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情世态的炎凉和金钱社会的冷酷。于勒小时
是全家的“恐怖”分子,后听说在美洲发了财,竟成了全家的“福音”和“希
望”。哥嫂望眼欲穿,盼弟早日归来。但在一次旅行中,他们偶然发现一个
卖牡蛎的穷老头就是于勒。这时,他们全家像躲避瘟疫一样地慌忙逃去,其
讽刺入木三分。莫泊桑的短篇佳作还有《一家》、《两朋友》、《绳子的故
事》、《米隆老爹》等。
莫泊桑的短篇小说创作成绩卓著,赢得了世界短篇小说巨匠的美名。他
擅长于从日常平凡的事件中选材,深刻地挖掘主题,以小见大地概括生活。
其题材丰富多样,构思新颖精巧,人物维妙维肖,语言简洁明快。这些成就,
不仅使莫泊桑在法国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对后来的欧洲作家和中国作
家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的长篇小说《一生》和《俊友》也被列入了世界
文学名著之林。前者通过女主人公约娜对丈夫和儿子的希望不断幻灭的悲
剧,反映了在资产阶级腐蚀、冲击下贵族阶级的没落。后者描写男主人公杜
洛阿不择手段向上爬,批判资产阶级政客的卑鄙无耻,揭露新闻界的卖身投
靠,谴责帝国主义的殖民政策。
最著名的心理分析小说家
法国最著名的心理分析小说家,是法国20 世纪作家、法兰西学院院士莫
里亚克(1885—1970)。因他在作品中擅长深入细致的心理分析,被誉为了
20 世纪心理分析小说大师。他的代表作有《黛莱丝?德克罗》和续集《黑夜
的终止》。作品通过女主人公黛莱丝反抗家庭和社会而失败的悲剧,揭露了
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现象,抨击了传统的习俗和虚伪的理性。另一代表作《盘
缠在一起的毒蛇》,描写资产者的虚荣和贪吝,揭示资产阶级家庭内在的悲
剧。作者兼收并蓄地继承了19 世纪现实主义的优秀传统,既有巴尔扎克的揭
露和批判,也有福楼拜的简练与严谨,更有司汤达的心理描写。他“因为他
在小说中深入刻画人类生活的戏剧时所展示的精神洞察力和艺术激情”,获
得了1952 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金。
最早的优秀散文集
法国最早的优秀散文集,是文艺复兴时期法兰西思想家和散文家蒙田
(1533—1592)的《散文集》(《试笔集》)。这部文集是由很多篇长短不
齐的文章构成的,每篇一个题目,讨论一个独立的问题。其中最著名的一篇
是《为雷蒙?德?塞崩德辩护》。在散文中,表现了作者的怀疑论和享乐主
义思想。它代表了法国资产阶级上层的观点。作者以漫谈的口吻写作,给读
者以亲切自然之感。文章富于形象性,不乏其诗意。《散文集》在法国散文
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它确立了欧洲近代散文体裁,因此蒙田也是欧洲近代
散文这一体裁的创始人。他的散文对英国培根、莎士比亚和17 世纪、18 世
纪法国一些先进思想家、文学家和戏剧家影响颇大。
最著名的启蒙作家
法国最著名的启蒙作家,是法国18 世纪启蒙思想家、作家、哲学家伏尔
泰(1694—1778)。他生于巴黎一个公证人家庭。一生创作很多,仅文艺方
面就有大量的诗歌,哲理小说和52 部戏剧。1717 年因写诗讽刺封建贵族被
捕入狱。在狱中,据古希腊索福克勒斯悲剧《俄狄浦斯王》写了第一部悲剧
《俄狄浦斯》。1723 年完成了史诗《亨利亚德》,描写宗教战争横加于人民
的灾难。悲剧《札依尔》、《穆罕默德》和长诗《奥尔良少女》也是他重要
的作品。1755 年,他受元曲《赵氏孤儿》的启发写了悲剧《中国孤儿》,称
赞中国的哲学智慧。他代表18 世纪法国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反对当时的封建
专制制度,主张由开明的君主执政,并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批判天
主教会的黑暗和腐朽,把一部教会史看作是一连串的迫害、抢劫、谋杀和胡
作非为的肮脏的历史。他把戏剧作为宣传的武器,用以激起法国人民向封建
专制制度和宗教狂热进行斗争。他的悲剧以曲折有趣的情节和先进的政治内
容吸引观众,在18 世纪起过传播启蒙思想的重大作用。在40 年代后,伏尔
泰写了许多哲理小说。这些小说作为宣传工具,比他的戏剧创作更有力量。
最有名的是《查第格》、《老实人》和《天真汉》。《查第格》揭露“善有
善报,恶有恶报”的欺骗性。《老实人》讽刺了向野蛮、专横表示屈服的盲
目的乐观主义,描绘了一个理想的世界。伏尔泰的哲理小说,通过一些荒诞
不经的故事和人物,把18 世纪法国封建社会的一切魑魅魍魉暴露在阳光底
下,以喜笑怒骂的口吻鞭挞专制国王的暴虐、封建贵族的寄生生活、法院官
吏的贪婪、教会人士的虚伪、宗教迷信的危害、宗教裁判所对自由思想的残
酷迫害等等。它为18 世纪小说开辟了一条特殊的道路。伏尔泰的思想,不仅
深入18 世纪法国第三等级人们的心里,为1789 年的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思
想条件,而且对19 世纪欧洲许多国家争取民族独立与自由的斗争起过很大的
作用。
最有探索精神的反战进步作家
法国最有探索精神的反战进步作家,是法国19 世纪末20 世纪初杰出的
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世界闻名的反战主义者罗曼?罗兰(1866—1944)。他
出生在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年轻时向往法国革命和18 世纪的启蒙思想,崇敬
巴黎公社,接受法国民主主义文化的优秀传统,憎恶法国资本主义的丑恶现
实,酷爱音乐和戏剧,崇拜托尔斯泰,在高等师范就读期间,曾写信求教于
托尔斯泰。他从长达38 页的回信中,受到了托尔斯泰进步思想的熏陶,但同
时也受到了过分强调道德精神力量、反对暴力革命思想的影响。1889 年,他
到意大利作研究生。1903 年至1910 年在巴黎大学等校讲授艺术史。第一次
世界大战爆发,颓废文学在西欧泛滥,罗兰以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踏上了文
学创作的道路,决心“吹起冲锋的号角,向政治的谎言和文明的罪恶进攻”。
但此时罗兰仍是一个资产阶级个人主义者和人道主义者,怀抱的仍是民主主
义和自由主义的理想。他关切人类社会的前途,痛斥资产阶级社会和思想文
化的丑恶。首先,他认为戏剧是他最好的武器,并准备创立“人民戏剧”,
开始了他以法国大革命为题材的12 部曲的创作,结果只完成了包括《群狼》、
《丹东》、《七月十四日》的“革命戏剧”和包括《圣?路易》、《哀帝尔》
和《理智的胜利》的“信仰悲剧”。这些剧作,一方面正面歌颂了人民和人
民革命,另方面又持消极否定态度,甚至恐惧革命,认为“英雄”才是拯救
国家、扭转时局的决定力量。宣扬理性、博爱和个人英雄主义。同时写了《贝
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和《甘地传》等名人传记,
在颂扬其鞭挞黑暗腐朽社会、渴求自由、坚持真理、造福人类的美德伟绩的
同时,过分夸大其个人的力量,认为托尔斯泰的博爱主义和甘地的不抵抗主
义才是挽救世道人心和救治社会病根的唯一良方。这些戏剧和传记文学,既
受到了资产阶级苛刻的批评,又得不到人民大众的承认,因而在当时未能获
得成功。这使罗兰大失所望,他不得不放弃创立“人民戏剧”的计划转而开
始小说创作。
1912 年,罗兰经过20 年的艰苦努力,完成了长达10 卷的世界名著《约
翰?克利斯朵夫》的创作。小说以第一次世界大战前30 年间的欧洲为背景,
通过德国音乐家克利斯朵夫一生反抗、失败、妥协的经历和遭遇,反映德法
两国进入帝国主义时期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腐败
和资产阶级文化的堕落,展示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思想状况和精神面
貌,控诉了资本主义社会对艺术才能的摧残。克利斯朵夫从小孕育了反抗意
识,蔑视豪门,反抗贵族,不满市侩,遭到统治者的排斥。他流亡法国后,
目睹了法国同样腐败,到处都“弥漫着精神卖淫的风气”,其民主、自由的
美好向往顿成泡影。他独来独往,横冲直撞,疯狂反抗。同时对统治阶级抱
着一定幻想,在反抗的同时显得软弱无力。他曾同情人民,但个人英雄主义
对艺术的偏执信仰,使他过分相信个人的精神力量和艺术力量,而不相信人
民的力量。因而既遭到法国上流社会的敌视,又得不到人民的支持。他晚年
成名后,痛苦地躲开社会斗争的旋涡避居意大利,追求不可企及的精神恋爱,
终日沉醉在脱离社会生活的宗教音乐的创作之中,奏完了他一生反抗—失败
—妥协的个人奋斗悲剧三部曲。这也标志着他所处的那整整一个时代的终
结。小说各卷犹如那庞大的交响乐中的几个乐章,有序曲、发展、高潮和结
尾。其笔力纵横,气势磅礴,浑然一体,激动人心。人物的心理和思想感情
的描写十分细致,抒情因素和哲理、政论因素互相交织,构成了作品“长篇
叙事诗”的独特风格。罗兰描绘了广阔的社会图景,提出了很多的重大问题,
使作品成为反映当时欧洲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的一部具有史诗规模的社会性
长篇小说。小说在1913 年获得法兰西学土院文学奖金,1915 年获得诺贝尔
文学奖金。
他那与克利斯朵夫最终的悲观绝望情绪相对立、于1913 年创作的中篇小
说《哥拉?布勒尼翁》,写法国文艺复兴末期一个木刻工匠在一年中的生活
故事,表现了高卢民族健康、乐观、愉快的性格。说明艺术家只要同劳动和
人民的生活紧密联系,就一定能够创作出受到人民欢迎的佳作。布勒尼翁反
抗上帝和贵族,希冀每个人在太阳底下都有一个位置和一块土地、儿孙幸福、
人类友爱,并幻想“背篮子的穷人和戴皇冠的国王之间亲谊”。这些,表现
了作者对阶级调和的幻想。
1922 年至1933 年,他完成了4 卷中的另一重要长篇小说《欣悦的灵魂》。
它以女主人公安乃德一生经历为主线,写她和儿子投身反法西斯运动的经
过,反映西方部分知识分子在帝国主义战争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在曲折黑暗
中探索光明走向进步的可歌可泣的斗争历程。高尔基说这部作品宣告了旧世
界的死亡,预示着新社会的诞生。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罗兰痛感人类自相残杀之荒谬与各国当局欺骗
人民之可耻,站在反战立场上发表了一系列文章,抨击交战双方,揭露“保
卫祖国”的沙文主义口号之虚伪,成为了世界闻名的反战主义者。他也因此
被诬为助敌的无耻之徒而逼迫侨居瑞士15 年。其间,他受到了马列主义思想
的影响。对十月革命的胜利,罗兰欣喜并表示敬意,但同时仍希望不要采用
暴力的手段进行革命并拒绝了列宁请他访苏的邀请,宣扬“精神独立”,继
续坚持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个人主义的立场和甘地的不抵抗主义。但后来正
反两方面现实粉碎了他的幻想,思想上有了重大进步。1931 年,他发表自称
“忏悔录”的著名文章《向过去告别》,毅然同过去的思想决裂而“站在苏
联人民一边”。从此,他由抽象的人道主义转向了社会主义,团结在法国共
产党周围,积极而勇敢地参加反对法西斯和保卫世界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