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选择效率还是选择就业-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国:选择效率还是选择就业

    2002年06月17日 09:50 

    主持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圣凯诺·世纪大讲堂。 

    如果我问大家说,高效率的结果是什么?大家一定会说是高效益。那如果我问你,它还有一个结果是什么呢,可能大家回答不出来,其实就是更高的失业率。那今天主持人阿忆就给大家请来了,北京大军经济观察研究中心的主任仲大军先生,由他给我们带来一场精彩的讲演报告,报告的名字是〃中国:选择效率还是选择就业〃。好,我们现在鼓掌欢迎仲先生。 

    其实我跟大军先生是好朋友,我们第一次相识是1989年,13年前,后来我对您在学术上的认识呢,是因为1997年偶然看到了您的两个短篇文章,我觉得您很有眼力,这个短篇呢,一个是叫《告别短缺经济》,一个叫《迎接微利时代》,突然我发现有人说到,我们中国已经很快经过了卖方市场,变成了买方市场,听到了一个词汇〃买方市场〃。后来,同样在1997年的10月份,我们又听到了〃微利〃,就是以前我们一夜乍富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要一点一点的积累,才能把财富挣到手。您怎么有那么大的远见,一年发明了两个词呢? 

    仲大军:职业,也许是职业的原因,因为我从事这个职业,是属于新闻界与理论研究界相交接的中间地带,这种职业要求你的研究要始终盯着社会演变的前沿,就是最新的一些动态,所以说,中国出现〃微利时代〃这个词是我首先写出来的,的确是这样,1997年,我在《中国经济时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叫〃迎接微利时代〃,从此〃微利〃这个词,就开始深入到我们整个社会。 

    主持人:那是1997年,但是一直到了1999年左右,其实社会当中还有一些人,他在讨论营建公司的时候,还是想一下手以后,第二天我们就能成为百万富翁,可能是没看到您这篇文章。您刚才说了,这些想法跟您的履历、经历是有关系的,咱们看看您的履历。有两点疑问,我得问您'读电脑上的资料': 

    仲大军,1952年生于山东济南,1968年初中毕业工作,初中毕业生。先后在济南456厂、解放军9637部队、青岛邮电局工作,经历丰富。1978年考入上海复旦大学,问题出来了,这是第一个问题,复旦大学什么系呢? 

    仲大军:中文系。 

    主持人:您跟我的本科时代是一样的。那怎么后来研究经济了? 

    仲大军:研究经济是因为工作之后,分配到新华社这种新闻单位,经常给一些经济类的媒体写文章,这样就钻到经济这个圈里去了,从80年代后期,80年代上半期,我当时还带着非常多的很浓重的文学情结,还准备写一些大的历史文学剧作,但是由于改革的年代,这种内容很难出产。我转搞经济是一个时代的产物,我想一些人的兴趣和焦点是随着时代来演变的。象我,后来慢慢慢慢就进入了经济圈了,直到了90年代,整个都进入了经济研究,一直到现在。 

    主持人:好,解决了一个问题。1978年考入的是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接着说,1982年分配到新华社北京分社。 

    仲大军:不,是新华社总社。 

    主持人:它把您降了一级,这个是错误的。我第一次见到您的时候,您就是新华社名记。 

    仲大军:那个时候不是什么名记。 

    主持人:1986年和1989年曾在中外合作的研究机构,研究新闻、世界问题和经济问题,已经开始转轨了。1993年,被聘为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的特邀研究员。1995年调动工作了,调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经济时报》任编委,高级记者,高记。2000年创办北京大军经济研究中心,这是最后一句话。我的最后一个问题,咱们现在好多人都办了自己的经济研究所,这东西能赚钱吗? 

    仲大军:就我的观察研究中心来看呢,现在还没有赚多少钱,这几年可能还是投资阶段,以后能不能赚钱,我现在还不敢肯定,可能是未来,也许过一段时间,慢慢可能会赚钱。 

    我这个研究中心是属于股份制形式的,是属于走市场的,或者是属于民营的研究中心,这种研究机构最大的特点是成本低。民营企业一定要高效率和低成本。既然你没有很多钱,既然你不赚钱,那你就要非常节约地消耗你的投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呢,我可以以最低的成本来经营这个中心,所以说可以使它维持得非常长,哪怕它不赚钱,维持个十年、八年都没问题。 

    主持人:好,希望十年以后,咱们再见的时候,您这个公司已经变成像兰德公司那么大。 

    仲大军:有可能,我也相信。 

    主持人:为这个信心,鼓掌。 

    仲大军:谢谢。 

    主持人:好,那咱们接下来呢,就由仲先生给我们带来他的讲演报告,讲演报告的名字是〃中国:选择效率还是选择就业〃,有请。 

    仲大军:今天谈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有点超前的,就是说我们的眼光要超前看到未来的问题。最近我写了这篇文章,《中国选择效率还是选择就业》,这个文章的题目,点出了当前我们中国现存的一对矛盾,这对矛盾可以影响到我们中国经济,以及中国社会今后未来很多年的发展。 

    我先把一些基本的情况,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国这几年的就业情况,中国每年新增劳动力人口是1300万左右,这个数字大家要记住,我们每年死掉的和新生的互相扣除之后,新增的人口。进入到21世纪以后,是1300万左右,这是净增的劳动力人口。但是我们每年社会上所新开辟的就业岗位,大约只有800万。那么就是说,新增的这种劳动力,与就业岗位相差有500万的富余,每年富余出500万的劳动力。今后几年大体都是以这个形式在往下延伸,那么每年500万,累计下来,大家可以想一想,五年下来就是2500万,这是光指新增人口,这种剩余的劳动力。 

    第二个,就是在现有的工作岗位,也在每年甚至每日往下淘汰劳动力。这个数目是什么数字呢?我来介绍一下,大约是从1997年之后,国有企业,首先是国有企业,包括一些乡镇企业、集体企业,从这些企业里淘汰出来的下岗职工,总数大约是4800万,将近5000万。这个概念是什么概念呢?就是说,相当于韩国一个国家的整个劳动力岗位消失了,这是胡鞍钢先生做的一个比较,这么多劳动力被挤压出来了。这4800万下岗职工被消化掉的,大约有3000万,没有消化掉的,可能现在还是将近2000万人,就是说这4800万,实现了再就业的大约有3000万,没有再就业,现在失业在家的还有将近2000万人。这个概念是什么概念呢?就是现在欧盟12个国家,总的失业人口是1700万,那么我们一个国家,仅仅是讲城镇失业人口,就是将近2000万,我们一个国家,比欧盟整个12个国家还要多得多。 

    那么我们再来看,把我们的目光放到农村,农村现在的剩余劳动力有多少呢?现在据估算是1。5亿,1。5亿的农民劳动力是闲置的。那么把这几个数字加起来的话,我算了一下,我们中国现在,不说失业人员,就说就业不充分的这种人员,人口,这种劳动力,至少有2个亿。我们国家的总劳动力人口是7。3亿,这是大的数字,因为我们将近13亿人口,真正有劳动力的人口是7。3亿。这7。3亿,从事农业的将近是一半,将近3。5亿左右,在城镇的城市工业、服务业的,就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大约是3亿到4亿人,这是我们国家基本劳动力的结构状况。 

    那么,现在我们国家的这种失业率,我们国家统计的仅仅是城镇人口的失业率,我们现在的失业率大约是3。5%,一百个人里边有三个半人是失业的,这是我们的统计数字。那么农村呢,农村就不在统计之内,所以说我们现在有一个词,最好用不充分就业率。有部门统计,我们国家的不充分就业率是多少呢?是33%。西方国家是35%。现在问题是,西方的发达国家它在那种机械化程度非常高的国家,出现了这么高的不充分就业率,那么中国这种还是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是否也要出现这么高的不充分就业率?中国出现这种不充分就业率之后,和西方国家比较起来,会出现什么现象?这个问题很值得思考,因为我们发展中国家是不能和发达国家同日而语的。 

    那么说,是不是我们国家发展到现在,就要有这么多人闲置下来,就要没事干了?我感觉到这是一个我们国家当前存在的非常大的问题,因为失业的问题,有这么多的人呆着没事干,这是一种巨大的浪费,巨大的资源浪费和财富浪费,当劳动力它本身不能创造价值的时候,就只有消耗,并且给这一个社会带来非常多的问题,它影响到方方面面的问题,比如说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问题,我们现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了,我们现在已经融入到国际市场了,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这个国家有没有能力,把你的产品跻身到世界的这些市场之上,具有一定物美价廉的竞争力,这个都与我们这些失业人口社会保障的程度有非常多的关系。因为你有了大批的失业人口,你必须要从财政里边拨出一笔经费来,要抚养这些人,你不能让这些人饿死,那么说这个负担也是很沉重的。 

    所以,现在我们回到刚才所讲的话题,就是说效率问题,就是说中国出现了大量失业人口,它的原因是什么?中国为什么就在短短的四、五年间,集中地出现了失业人口的问题,我找了几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市场机制,中国走向市场经济之后,在一种竞争的市场机制之下,迫使企业通过减员实现高效,分流了大批的原来的富余人员,那些企业冗员纷纷地被淘汰出来。这个企业机制是相当重要的,这个企业机制用文学一点的辞藻来描述的话,就像风刀霜剑一样,涤荡着我们低效率的国有企业。所以,我感觉这个市场机制,它虽然很残酷,但是确实它是一把利剑,也确实是一把手术刀,非常快的手术刀,这几年来,逼迫着我们国有企业大量的减员,使一个效率低下,形体臃肿这样的国有企业,纷纷的变得实干起来。 

    它带来的是什么结果呢?尽管大量的下岗人员被分流出来了,但是它带来的后果,肯定是中国经济质量的提高,中国企业素质的提高,这是两方面的,任何一个机制它带来的作用,必然是两方面的。一方面,它迫使社会增加了大量的待业人员;另一方面,它使中国的企业效率得到了提高。所以,这个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对中国经济带来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请大家充分地注意到,就是说当你企业效率提高了之后,另一方面又使我们社会的负担增加了。我前几天看了一个报道,说美国今年第一季度生产率提高了,生产率提高到8。6%,几乎相当于它多少年以前,80年代前的一个8。9很高的一个数字。这个数字说明什么呢?是不是美国经济好转了?美国是不是走出经济衰退了?相反,我看到这个数字后马上想到的是,美国社会问题更严重了。它的企业生产率效率提高,就必然要淘汰大批的雇员,推到社会上来,就是把企业的问题推上社会,所以衡量企业的效率,企业的效益和社会的效益是两码事。 

    我想,大量下岗人员突出地出现在最近几年,还有几个原因。除了市场机制之外,还有另外几个原因。比如说加入世贸组织,这是个大的国际背景。加入世贸组织,实际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冲击呢?我们过去感觉到,好像仅仅是货物贸易,外来的投资能增加,仅仅是量上的变化,实际上,加入世贸组织给我们还带来非常多的体制、机制的变化和观念的变化。非常多的企业,在迎接入世的情况下,怎么办?唯一的办法就是提高效率,加入国际市场竞争。好比说你这个产品,这一个杯子,如果你十块钱,你的整个成本加起来是十块钱,别的国家只有八块钱,那你的产品就没人要,没人买,怎么办?只有降低它的成本,经营成本、管理成本都要往下砍掉。那么说,你的产品在国际上才有竞争力。

    仲大军:我们国家的就业问题为什么在这几年突出的凸现出来,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由于我们在农业经济时代,就是在改革开放以前,我把它划为60年代、50年代那个时候,就是在前工业经济时代那个时候,积累下一大批的劳动力。到了今天,农业时代造就的那些劳动人口,在工业时代,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没有用了。由于劳动力素质的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