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入宋谒太宗,献《郑氏注孝经》一卷、《越王孝经新义》第十五卷(均为金缕红罗 水晶轴之卷物,见文献通考三百二十四)。寂昭入宋,亦携若干典籍,其中有南 禅师之《大乘止观》与《方等三昧行法》,宋朝已缺逸;天竺寺沙门慈云大师遵式乃请于寂昭而付梓,并记其始末于序及后序中。成寻携《天台真言》等经典六百余卷入宋。其时,本欲就长安青龙寺之经藏,考正真言经仪轨之讹谬者,及谒神宗时,乃献此等经典六百余卷。此亦非前代之所有者。可知此时之日本文化,已与宋朝文化居于对等之地位矣。
六、欧阳修的《日本刀歌》
录自《欧阳文忠公文集外集》卷四。随着镰仓时代武士的兴起,刀剑甲胄的制造有空前的进步,日本刀剑大量输入宋朝,很受中国人的珍视。宋朝诗人欧阳修曾写下了一首名为《日本刀歌》的诗。
昆夷道远不复通,世传切玉谁能穷。宝刀近出日本国,越贾得之沧海东。鱼皮装贴香木鞘,黄白闲杂(钅俞)与铜。百金传入好事手,佩服可以禳妖凶。
七、荣西把中国茶种传入日本
摘译自《(木母)梅尾明惠传记》。入宋僧荣西,号明庵,于公元1168年乘商船来华。他归国时,携茶种,种在肥前(今佐贺)的背振山中。又把茶种送给山城(今京都)(木母)尾山的高辨(明惠上人),后来 尾山的茶成了日本最珍贵的名茶。荣西还写了《吃茶养生记》两卷,宣扬饮茶的益处。从此,日本饮茶的风尚由贵族社会逐渐普及到广大群众之中。
建仁寺长老(荣西)赠茶,问于医师,知茶有遣困、消食、快意之效。然此物日本不多,乃寻其实。植两三株,诚有醒眠、舒气之功,亦使众僧服之。或谓此茶子,乃建仁寺僧正御房(荣西)由大唐携来植育而成者。
八、日本“博多织”与唐绫织物
译自辻善之助著《日本文化交流史》第六章,第99页。镰仓时期中叶,日本纺织物多受宋朝织物的影响而发达起来。在藤原定家的《明月记》里,宽喜元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条有如下记载:
“少年之时不见闻物也,最胜光院供养日、安元御贺三日,唐绫织物等五领三领,小袖女房著之,寻常时只著平绢云云。于近年者,上中下人偏用如此物,京中织手织出唐绫也。”
九、宋禅僧与日本武士
摘译自《佛光国师语录》卷七和《佛源禅师语录》卷四。镰仓幕府时期武人专权执政。执权北条时赖召宋朝禅僧无学祖元、大林正念等来镰仓,宣扬禅宗,以与京都诸宗相对抗。禅宗以朴素寡欲为宗旨,时赖以下镰仓武士多热心参禅,皈依禅宗。禅宗对于日本武士道精神上的影响颇大。
1.《佛光国师语录》卷七
若能空一念,一切皆无恼,一切皆无怖。犹如著重甲入诸魔贼阵,魔贼虽众多,不被魔贼害。掉臂魔贼中,魔贼皆降伏。
2.《佛源禅师语录》卷四
击碎生死牢关,便见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所谓一念不生,前后际断,方可出生入死,如同游戏之场。纵夺卷舒,常自泰然安静,陶中不挂寸丝。然立处既真,用处得力。
十、击退蒙古的入侵
1.蒙古国牒状
译自《南都东大寺尊胜院藏本·蒙古国牒状》伏敌篇,卷一,第15~16页。至元三年日本文永三年(公元1266年)八月,元世祖命黑的、殷弘等道经高丽前往日本,高丽国王王禃遣其枢密院副使宋君斐,偕礼部侍郎金赞等同行,黑的等至巨济岛而返。至元四年六月,复遗黑的等再往高丽,谕令高丽国王逍使同往日本,以必得其要领为目的。九月,高丽王禃遣起民舍人潘阜等持元朝牒状及高丽国王书往日本。潘阜等在同年十一月到对马。翌年正月,到九州筑前,将牒状和国书交给日本大宰府。
其牒状原文如下:
上天眷命,大蒙古国皇帝,奉书日本国王。朕惟自古小国之君,境土相接,尚务讲信修睦。况我祖宗,受天明命,奄有区夏。遐方异域,畏威怀德者,不可悉数。朕即位之初,以高丽无辜之民,久瘁锋镝,即令罢兵,还其疆域,反其旄倪。高丽君臣感戴来朝,义虽君臣,欢若父子。计王之君臣,亦已知之。高丽,朕之东藩也。日本密迩高丽,开国以来,亦时通中国。至于朕躬,而无一乘之使以通和好。尚恐国王知之未审。故特遣使持书,布告朕志。冀自今以往,通问结好,以相亲睦。且圣人以四海为家,不相通时,岂一家之理哉?以至用兵,夫孰所好,王其图之。不宣。
至元三年八月
2.高丽国王致日本国王书
译自《南都东大寺尊胜院藏本,高丽国王书》伏敌篇卷一,第17页。
高丽国王禃右启:(中略)我国臣事蒙古大朝,禀正朔有年矣。皇帝仁明,以天下为一家,视遐如迩。日月所照,威仰其德。今欲通好贵国,诏寡人云;“海东诸国,日本与高丽为近邻。典章政理,有足嘉者。汉唐以降、亦或通使中国。故特遣使持书前往,勿以风涛险阻为词”。其旨严切。兹不获已,遣朝散大夫尚书礼部侍郎潘阜等,奉皇帝书前去。且贵国之通好中国,历代皆有。况今皇帝之欲通好贵国,非利其贡献,但欲以无外之名高于天下耳。若得贵国报音,必有厚待焉。其宗与否,既通之后,当可知之。其遣一介三使,试往观之,何如?惟贵国图之。拜覆日本国王左右。
至元四年①九月 启
3。日本的设防备战
(1)日本接到牒状后的震惊
译自《群书类丛·八幡童训》卷十三,第402~403页。
文永五年②二月一日,公卿上奏,有蒙古国王来书,(中略)满朝文武见此大惊。遂就应否回报,或斩来使,进行商议。众议颇为分歧。有谓如不回报,逐回使节,是等于放虎归山,养狼于家。此使每夜徘徊筑紫,侦察军事要地,船舶港湾、海岸、土地险易,扎营地点、逃路等,无微不至。又常调查人民气质,刺探军政情况,然后回国。于是除庆贺后嵯峨法皇五十寿辰以外,停止一切土木营造,专为降伏敌国,向各寺社进行祈祷。(下略)
(2)镰仓幕府在九州设防备战
A。派御家人往九州防御
译自《小代文书、关东御教书》。
兹有蒙古人可能来侵袭我国消息,故差遣汝等御家人往九州,以资防御。诸御家人应亲自带领守护人立即速往肥后国所领之封土,作好一切防御外国侵袭事件,并有权镇压其领地内一切匪徒。
奉此,传达如上。此令
小代右卫门尉子弟等。
文永八年九月十三日
相模守北条时宗③(花押)
左京权大夫北条政村(花押)
B。镇西谈议所的设置
译自《大从文书、关东御教书》。
镇西人员之诉讼事件,前日已发下守护人得处理诉讼事件之谕旨。地头、御家人、寺社别当④、神主⑤、供僧⑥、各地名主⑦、庄官以下,原来须赴关东进行其领地诉讼事件,今后除另有谕旨许可赴关东诉讼者以外,不得赴关东及六波罗诉讼。如有诉讼事件发生,得由兵库头入道⑧、少贰入道⑨、萨摩入道⑩、河内权守入道⑾四人所组成之镇西谈议所⑿裁断一切。其判决有关国难者,须呈报案件之详细内容。对于诉讼人之越级上诉事件,亦须及早审理呈报。但有关上述四位审判官之诉讼事件,由其余之审判官审判之。仰即谕知等因,奉此,通知如上。
此令
大友赖泰兵库头入道
文永九年七月十八日
相模守北条贞时(花押)
左京权大夫北条业时(花押)
C。为警卫蒙古入侵设值勤兵
译自《比志岛文书》少贰经资书状及值勤日记。
兹遣使者民部次郎兵卫尉国前往组织警备蒙古来侵之值勤兵,以便轮流值勤,一切事宜均须遵照办理,并布周知为荷。此致
竹井又太郎大人
文永十二年二月四日
太宰少贰经资(印)
外附警卫蒙古来侵值勤表(从略)
D。警备外国来袭
译自《东大寺百合文书》26~27页,关东御教书。
为警备外国来袭事⒀。兹奉令,内开:应遣山阳、南海道兵力警卫长门国一带。地头之任职该地者,十月中旬应差遣其于弟前往,应速催遣安艺国地头直属部下及在本处居住人等参加长门国之警卫任务等因,奉此,通知
安艺国守护武田五郎
建治二年⒁八月二日
武藏守北条义政(印)
相模守北条时宗(印)
E。警备外国来袭
译自《萨藩旧记》前集七、关东御教书。
为警卫外国来袭,乃遣在镇西有封地之北条兼时于镇西⒂。一切防战事宜,应与其部属加以商讨计划。作战之进退,均应听其指挥。又地头直属部下及寺社领本地一切人员,如有违背守护人之指挥及不团结一致者,应呈报前来,必予严惩。应将此旨布告萨摩全国周知等因,奉此,通知
岛津忠宗、下野三郎左卫门尉
正应六年⒃三月二十一日
陆奥守北条宣时(花押)
相模守北条贞时(花押)
(3)公元1274年文永之战
录自《元寇纪要》卷上,第14~19页。文永十一年(公元1274年)忽必烈集合元军和高丽军共三万余人,船九百艘,大举侵入日本,攻陷对马、壹岐两岛,并在九州北部肥前(今福岗)松浦登陆。日本军民奋勇抗战,元军使用火器,大败日本军。但元军不适于海战,将士又不和,夜遇台风暴雨,船多遇礁沉毁,日军趁机追击,元军伤亡甚众,不得已弃战而归。
文永十一年八月,元都元帅忽敦,右副元帅洪茶丘、左副元帅刘复亨抵高丽。冬十月,高丽都督使金方庆将中军,朴之亮、金忻知兵马事,任恺为副使。枢密院副使金侁为左军使,韦得懦知兵马事,孙世贞为副使。上将军金文庇为中军使,罗裕、朴保知兵马事,潘阜为副使。号三翼军。与忽敦、洪茶丘、刘复亨等以蒙汉军一万五千人,高丽军八千人,梢工引海水手六千七百人,战舰九百艘,发合浦。五日丁未直攻对马。守护代右马允宗助国率兵八千余骑御之。使译人真继男者问来故。贼不答,乱射如雨,直进上陆。助困苦战,亲射杀数人。宗马弥次郎的殪死贼魁骑马者。然众寡不敌,助国及其子宗马次郎、义子弥次郎、八郎等皆死之。(中略)十四日丙辰,贼转侵壹岐,登岸立赤帜。守护代左卫门平经高,以百余骑当之,不利,退入城中。十五日丁巳,城陷,经高死之。贼既破二岛,杀兵民,伏尸如麻。夺女子,以索贯其手心,系之船侧。寻寇肥前沿海郡邑。松浦党人拒斗,或阵亡,或为俘。助国家士小太郎兵卫次郎、经高仆宗三郎,奔报筑前、博多大宰府,告急于京师。又征发九国兵。少贰入道觉惠、其子三郎左卫门景资、镇西大友、出羽守赖泰等各率兵赴难,无虑十万二千余人。十九日辛酉,赋寇博多。二十日壬戌,贼舍舟登陆而骑,我兵邀击之,觉惠有孙年甫十二、三,弱弓用箭射贼,贼军哄笑,鼓铎震地。我马为之狂躁。贼将据高,鸣鼓指挥,贼兵勇捷,能从其指挥进退鼓声,有冲者圆而击之。毒箭而注,中之者皆毙。见我兵勇战而死者,则取其肝吞之。又其戎器有铁炮,丸大如鞠,连发二三千,飞鸣如雷。其势迅于车轮下坂,烟暗不知东西,我兵为之死伤甚多。(中略)贼又进于松林中,破大友赖康军,放火民舍,烟焰蔽天,延及箱崎祠。我兵将退保水城。(中略)既而日晚,赋亦兵疲,矢尽还登舟。金方庆谓忽敦,洪茶丘曰:我兵虽少,已如敌境,人自为战,即孟明焚舟,淮阴背水也。请复决战。忽敦曰:小敌之紧,大敌之擒,策疲兵战大敌,非完计,不若班军。刘复亨伤颇重,先引兵还。是夜,大风雨,贼船触崖多破,金侁坠水死。于是全军亦乘夜遁去。大宰府发战舰追之,贼船一艘留在志贺岛,合掌乞降。我兵未解其意,贼将以为不许降,自投海死,乃生获其徒卒百二十人,悉斩之。(中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