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知道点中国文学-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拣得琅琊截作筒,缄题章句写心胸。随风每喜飞如鸟,渡水常忧化作龙。粉节
坚如太守信,霜筠冷称大夫容。烦君赞咏心知愧,鱼目骊珠同一封。”介绍了诗
筒传韵的方式和内容,表达了他们喜欣、惺惺相惜的内心。

    元稹为北魏鲜卑族拓跋部后裔,8 岁丧父后,随母郑氏远赴凤翔,依倚舅族。
当时家贫无师,由母亲教授,并从姨兄学诗诵经,15岁以明两经擢第。次年得陈
子昂《感遇》诗及杜甫诗数百首读之,始作诗。元和元年(806 年)元稹登才识
兼茂明于体用科,对策第一,拜左拾遗。他的政治生涯也颇多坎坷,全因为他为
官忠于职守,为民请命,政绩显著,敢于弹劾不法官吏,因而遭到更大的忌恨。
最为著名的是他充剑南东川详覆使时因弹奏剑南东川节度使严砺,名动三川。在
同州1 年,他均定土地税籍,减轻了百姓负担。在浙东7 年,他上疏奏罢岁贡海
味,均定税籍,兴修水利,政绩显著。

    元稹不但在政治上颇多作为,而且他多才多艺,擅长书法、音乐,尤长于诗,
宫中殡妃最爱唱他的诗,呼为“元才子”。他自己还开创了“元和诗体”,将唐
代诗歌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风致宕逸的艳丽小诗,是元诗的重要方面,这些
诗虽然历来指为轻靡,但也是最富于艺术色彩的。而其中悼亡诗则出于真情实感,
深至真切,不应以艳情目之,情感细腻,意象明丽,哀感顽艳。诚所谓“情致曲
尽,入人肝脾”。陈寅烙在《元白诗笺证稿》说:“微之以绝代之才华,抒写男
女生死离别悲欢之感情,其哀艳缠绵,不仅在唐人诗中不多见,而影响及于后来
之文学者尤巨。”长篇则如《梦游春》,短诗则如《离思》。

    元稹不光在诗歌方面享有“海内声华并在身”的声誉,而且他还是传奇小说
的倡导者。他的《莺莺传》文笔优美,刻画细致,在民间流传最广,而且后世戏
曲作者也用它的故事人物创作出许多戏曲。据传:元稹于贞元十五年(799 年)
在子河中府任职,恰逢河中绛州节度使浑碱逝世,军人因丧而骚乱,其间元稹保
护了“崔莺莺”一家,并与莺莺相爱。贞元十九年元稹以书判拔萃科登第后,与
韦丛结婚,遗弃了莺莺。小说《莺莺传》又正好作于次年(804 年)九月。

    小说中张生性格温良、仪容端美,是饱负经纶的才子,而崔莺莺是出身没落
士族之家的少女,内心充满了情与礼的矛盾。张生旅居蒲州普救寺时发生兵乱,
而同寄寓于寺中的远房姨母,郑氏生命财产遭受威胁,张生竭力救护。在郑氏谢
恩的家宴上,张生对莺莺一见倾心,写情诗托侍婢红娘传递。莺莺回复诗文,约
他幽会。张生欣然赴约,却因“非礼之动”遭莺莺斥责,然而数日后莺莺却主动
投人张生怀抱。后张生赴京应试未中,滞留京中,与莺莺情书来往,并互赠纪念
物以表深情。但遇到高门望族的太子少保韦夏卿的幼女韦丛时,张生终于变了心,
诬蔑莺莺是天下之“尤物”,认为自己“德不足以胜妖孽”,只好忍情抛弃了她。
一年多以后,张生另娶,莺莺也另嫁。一次,张生路过莺莺家门,要求以“外兄”
见她,遭莺莺拒绝。当时人还称赞张生“始乱终弃”的行为是“善补过者”。小
说作者显然是站在张生的立场,美化张生,为他负心薄悻的行为进行辩护。据前
人考证,张生即作者的化身,元慎是以自己的亲身感知与体验来写这个人物的。
当然小说与真人真事不能等同,但是了解这一点,就有助于深人理解作者的创作
态度与张生这一艺术形象。在当时门阀制统治下,“擢进士第”以建立自己的功
名,娶“高门女”以取得可靠的政治前途,是社会上盛行的最高理想。张生抛弃
莺莺正是为了另攀高门,寻求个人的功名仕途。张生的朋友们虽然赞赏莺莺的才
华人品,但囿于等级制的士族婚姻礼法,他们又表扬张生能忍情,认为他抛弃莺
莺的行为是理所当然的。这种矛盾的根由就在于门阀制度。

    《莺莺传》的思想意义远逊于同期《李娃传》、《霍小玉传》,但是,它宣
扬“才子佳人式”的爱情模式,艺术成就突出,颇受历朝文人的赏识,对后代文
学影响很大。

    /* 49 */第三部分薄命君王绝代词———李煜

    二主词,中主哀而不伤,后主则近于伤矣,然其用赋体不用比兴,后人亦无
能学者也。

    ———吴梅《词学通论》

    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己之词,骨透也;李重光之词,神秀也。

    词至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王国维《人间词话》

    世人一提到李煜的为人和思想则概而论之为亡国之君“苟且偷安”、“纵情
声色”、“侈陈游宴”、“迷恋宫廷豪华生活”,词作“只是追怀过去宫廷生活
的享受,没什么可取”等等。如此评价是否公正呢?其实李煜虽失其为君,却未
失其为人,作为一个人,他的人品和为人处世,还是应当给予肯定的。面对强敌
与淫威之主,他虽无力也未能抗争到底,但却并非一味屈服;身为囚徒之后,终
日以泪洗面,从未曲意逢迎,一直不忘故国,而不像臭名昭著的阿斗刘禅,蜀亡
被俘时,司马昭邀宴,他竟喜笑自若曰:“此间乐,不思蜀!”最后李煜被宋太
宗派人用牵机药毒死,据说这种毒药,人吃后状如机弩,前仰后合,就像被拉开
又放手的弓,一会直一会弯,如此数十回,便一命呜呼。可知李煜之死,实在惨
不忍睹。

    而关于李煜之所以被宋太宗毒死,相传是由于看了李煜作的《虞美人》一词。
词中抒写了亡国之痛和幽囚之悲,物是人非,境过时迁的感受。宋太宗对此词极
为不满,因为它使得已经归降大宋的南唐旧臣多有下泣者。他怕南唐会东山再起,
所以就发生了牵机药之事。正是“一江春水诉怨愁,愁肠吐尽命也休”。

    陈廷掉在《白雨斋词话》中评价李煜之词为“于富贵时能作富贵语,愁苦时
能作愁苦语,无一字不真,无一字不俊”。可以说,后主词是他天才直感的产物,
其先天不拘的才情加上后天习来的卓越的艺术描述力使他的词呈现出“粗服乱头
不掩国色的天姿”。他的词处处体现着不首雕镂的本真之美。真挚之情贯穿了李
煜一生的词作,其前期词多为帝王家的流连光景、浅斟低唱,论情感厚度无法与
后期相比,但却均为发自内心的真切感受,“不失其赤子之心”。

    李煜前期的词风婉转缠绵,等被俘后,词风一转而成大开大阖,幽伤、怀念、
哀叹、郁结,那种“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一向偎人颤”、“叫郎悠意怜”
的情调没有了,“无奈夜长人不寐”的描写也没有了,从而迈进了他作品本身的
最高境界。这一时期的作品,意境大,感慨深,力量充沛,具有较大的感染力。
他的《破阵子》一首,是他被押北上辞别太庙时写的,描述了离开南唐时的情景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风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
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销磨。最是仓惶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
对宫娥!”有人认为全词流露出作者对南唐帝王生活无限眷恋、怀念的情感,身
瘦鬓白倒没有什么,最难忘却的是旧时的生活一去不复返了。然而这首词是在李
煜被俘后所作以追述离别南唐之事。这首词的上半阙极写南唐强盛时的状况:南
唐有过广袤的国土、富足的经济、豪华的宫苑。而后李煜笔锋陡然一转,十分沉
痛地说出了一句:“几曾识干戈!”南唐国这美好的一切,都只因为自己不识
“干戈”,即从来不注重也不懂得军事而一手断送了。词的下半阙写今日囚徒生
活。但囚徒之苦,莫过于回首亡国受辱那一刻,因此,李煜极为典型地抓住了国
破家亡、辞别祖庙、身成俘虏那最惨痛的一幕:“最是仓惶辞庙日,教坊犹奏别
离歌,垂泪对宫娥!”这一幕,也许只有几分钟,但却使他终生难忘、刻骨铭心!
牢记过错,为的接受教训、以求进步;不忘耻辱,目的在发愤图强、以求雪恨。
这是人之常理。假如李煌早识干戈,何至今日仓惶辞庙而身败国亡呢?他的这种
实实在在的深刻反思检讨,并非“懊丧”,实为悔恨之后的觉醒。这就不难解释
后来为什么李煜向宋称“儿”,宋太宗还要把李煜毒死。正因为惧怕他的觉醒而
招旧臣以东山再起。

    被视为“绝命词”的《虞美人》是各家选本推崇的李煜第一代表作:“春花
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
扰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此首词表达了对故国一切珍美事物的眷恋,以及对往昔的追悔,眷恋与追悔
不断在其心中激荡盘旋,词中弥漫着浓烈的忏悔意识,沉郁之至,令人凄然欲绝。
因而,其词情空间充满着枯与荣、冷与暖、死寂与生机、梦境与现实的两极体验,
从而迷离彷徨、愁思无限。词一开头便责问花月,追忆往事,把读者带入一个现
实的特殊情境中:春花秋月,小楼东风,千里明月。一切看似那么美好,却已物
是人非、江山易主,触动了词人内心深处的创痛,于是,转入想象。明月下的故
国,料想雕栏玉砌应该犹在,却已朱颜尽改,此景此情更使伤心,人愁不能已,
潸然泪下。词人的想象空间从“小楼”—“故国”—“小楼”间飞了个来回,时
间也跨越了今宵—往昔—今宵的回环变迁。就在这时空变化、虚实结合中,拓展
了国破家亡的悲伤内涵。最后,以水喻愁,直抒胸臆。纵有千万种国仇家恨、身
世之感,他也只能诉诸笔端,使其成为滔滔东去的江水,难以遏止。于是,在抚
今追昔、忧伤感怀中,回荡着词人眷恋往昔、追悔莫及而又死不屈服的凄恻音响。
其情感之沉郁深厚,力透纸背,令人心灵为之震颤。难怪王国维要说:“后主之
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

    /* 50 */第三部分白马蹄印漫西行———唐玄奘

    玄奘是一个运用语言的大师,描绘历史与地理的能手……《大唐西域记》是
一部稀世奇书。

    ———季羡林

    印度历史对玄奘欠下的债是决不会估价过高的。

    ———英国史学家史密斯

    如果没有法显、玄奖和马欢的著作,重建印度历史是完全不可能的。

    ———印度史学家阿里

    中国对于周边国家的大面积了解始于汉代,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掀起了
中外交通史的第一次高潮。东晋时,法显和尚前往西域佛国取经,掀起了中外交
通史上第二次高潮。但若论行程之远,历时之久,还要数唐代高僧玄奘的西游取
经之行。最重要的是,无论是张骞还是法显,对周边国家的介绍都十分简略,而
玄奘回到长安后撰写的反映他在西域各国所见所闻的专书《大唐西域记》,长达
12卷,是现存古籍中反映周边列国社会状况的篇幅最长的一部,其记述之详细、
材料之丰富,都是空前的。

    玄奘,俗姓陈,名祎,洛州缑氏(今河南偃石缑氏镇附近)人,隋朝末年出
家为僧,专力研究佛教经典,成为一位有名的高僧和佛学家。然而由于当时佛教
势力过于雄厚,李渊父子实行崇道抑佛的政策,公开宣布道教第一,佛教第二,
抬高道教地位,贬抑佛教势力。这种环境对玄奘的触动很大,他认为佛教遭此不
幸,原因之一是佛教内部的派别之争,只有统一佛教教义,才能平息派别之争,
而要统一佛教教义,就必须到佛教圣地天竺去寻求真经。

    唐太宗贞观元年(公元627 年)秋,玄奘从唐朝都城长安出发,向西行进,
年底到达高昌。第二年继续西行,经凌山、热海之险,过素叶水、逻私诸城,开
始转向南下,从今中亚南部到今阿富汗东北部,又向东经今巴基斯坦北部,到达
迦湿弥罗。停留一段时间后,于贞观三年末循印度半岛北部往东南行,经过今尼
泊尔南部时,他参拜了释迦牟尼的出生地和寂灭地。贞观五年年底,到达摩揭陀。
从贞观十年至十二年,他外出游历,足迹踏遍了印度半岛的东部和西部,还一度
进入印度半岛的腹地,今昌巴尔河流域东南一带,然后仍西行至今巴基斯坦,顺
印度河北上,到达克什米尔南部查谟附近的钵伐多。两年后,又重新向东南回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