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知道点中国文学-第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封建社会一些怀才不遇的文士的共鸣,词的艺术成就又较高,因此他向来被认为
是婉约派的代表作家,对后来词家,从周邦彦、李清照直到清代的纳兰容若等,
都有显著的影响。

    /* 59 */第四部分富艳精工———周邦彦

    美成自号清真,二百年来,以乐府独步。贵人、学士、市儇、妓女,皆知美
成词为可爱。

    ———陈郁《藏一话腴》

    美成词如十三女子,玉艳珠鲜,政未可以其软媚而少之也。

    ———彭孙《金粟词话》

    美丽富饶、文化发达的浙江省,曾经是宋词赖以繁荣的重要人才基地。宋代
词人有籍贯可考者约730 多人,其中浙江籍的竟有200 人之多。周邦彦,就是这
个庞大的浙江作家群中高标独秀的人物。

    周邦彦(公元1056—1121年),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
人。出生于一个诗礼簪缨之家。自幼受到家庭的文化熏陶,加之聪明勤奋,“博
涉百家之书”,很快成长为才富学赡的青年士子。不过对于奠定他在词坛的重要
地位具有特殊作用的,还是他那从小培养起来的音乐专长。他妙解音律,善自度
曲,是北宋文人中继柳永之后最杰出的音乐家。“博文多能”的主观条件,使他
具备了争雄于文坛的深厚潜力。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
言典丽精雅,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
有《清真居士集》,已经遗佚。

    周邦彦词雅俗共赏,在当时颇有影响,“贵人、学士、市侩、妓女,皆知其
词为可爱”(陈郁《藏一话腴》),他能广泛地吸取温庭筠的浓艳,韦庄的清丽,
冯延巳的缠绵,李后主的深婉,晏殊的蕴藉,欧阳修的秀逸,特别是柳永的绵密
和冶艳,最终形成了“富艳精工”(《艺概。词曲概》)的一家之风,堪称婉约
词之集大成者。他不但善于继承,而且善于创新,这主要体现在他更注重人工的
布置与思力的安排上,因而他的词较之上述那些人显得更为凝重厚实,书卷气更
浓。

    周邦彦善于铺叙而结构深曲,经常用逆笔、侧笔、甚或以心理时空为线索来
结构篇章,使词更加曲折变化。用笔极尽人力,刻意描摹,使言情体物更穷极工
巧。在抒情时注重凝炼含蓄,从而产生一种顿挫沉郁的厚味。同时,追求句法的
奇警,讲究征辞引类,字有来历,善于点化前人诗句诗意,语言显得更高华精美。
如《玉楼春》:

    桃溪不作从容住,秋藕绝来无续处。当时相候赤栏桥,今日独寻黄叶路。烟
中列岫青无数,雁背夕阳红欲暮。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馀粘地絮。

    全词八句全用对偶,且多处点化《幽明录》典故及钱起、温庭筠、参寥等人
的诗意,又能“别饶姿态,不病其板”(《白雨斋词话》),深得含蓄典雅之美。

    他后期的词更加圆熟老成,大都写得典丽缜密、浑厚和雅,风格沉郁顿挫,
章法回环曲折,是词史上的典范作品。如《兰陵王。柳》: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
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
灯照离席。梨花榆火摧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
天北。凄恻,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芩寂,斜阳冉冉春无极。念月榭携手,
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该词写身在异地送客,一曲折;闲寻旧迹,感慨离别时,又逢送别,又一曲
折:“愁”字以下代离人设想,再一曲折:“渐”字下又回写孤帆远去后送者的
心情,又一曲折:“念”字下追忆彼此间昔日的欢乐,再一曲折。时空交错,主
客变换,层层曲折,语语吞吐,但又十分注重遣词用语的上下勾连及回环照应,
注重锤炼修饰语及领字,深得人工安排的特点。

    除了个人创作外,他还校订古音、审定古调,总结一代词乐,实现了词律的
严整与规范化;并创制新声,使词调更趋丰富繁复。这些对词乐和词律的重大贡
献,使他成了词坛的权威。他不但“创调之才多”,而且“创意之才”也高出侪
辈,在词的文学技巧和意境上,他集《花间》以来婉约词之大成,并有不少创新。

    周邦彦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作家。他于诗文无所不工,但以词的成就最高。他
的词,为时代风气和个人气质所囿,题材内容多数未出《花间》以来男女私情和
羁旅行役的老范围,局限性是明显的。但它们有鲜明的创作个性和思想特质,更
有技巧和格律方面的独特创造。联系整个词史来看,此人远绍“花间”,近承柳
秦,下启南宋婉约诸家的关键地位是确定无疑的。清真词由于善于描写如王国维
所说的“常人之境界”,因而赢得了广大的读者。元代初期还有妓女能唱他的词。
以后直至近代,清真词的影响持久不衰。周邦彦以自己的惊人才华和辛酸经历铸
成的这些艺术珍品,将因给人们以美的享受而不会泯灭。

    /* 60 */第四部分别是一家———李清照(1 )

    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

    ———沈谦《填词杂说》

    张南湖论词派有二:一曰婉约,一曰豪放。仆谓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惟幼
安称首,皆吾济南人,难乎为继矣!

    ———王士祯《花草蒙拾》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这是一首和唐诗三百首一样作为3 岁娃娃文学普及读物的词,
虽然娃娃们并不能体味其中的谈淡的闲愁,深切叹惋,但是能够从此知道雨后的
“绿肥红瘦”,也能体会到其琅琅上口的韵律美感,这首词的词作者就是我们大
家并不陌生的女词人李清照。李清照,作为女词人的代表,给森然的中国历史带
来了几多水气,几多温馨。

    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章丘明水人。生于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
卒于绍兴二十年(公元1155年)左右。李清照生长在文学气氛很浓的士大夫家庭,
父亲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兼散文家,母亲出身于官宦人家,也有文学才能。李
清照多才多艺,能诗词,善书画,很早就受人注意。王灼《碧鸡漫志》说她“自
少年即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朱弁《风月堂诗话》也记载晁补之常向
人称赞她的诗句。李清照18岁时嫁给太学生赵明诚,赵爱好金石之学,也有很高
的文化修养。婚后,他们过着美满而和谐的生活。李清照的一生以南宋高宗建炎
元年为界,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她的词作也随着她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着。南渡
前,生活优裕,所作词,多写其悠闲生活,主要是对大自然的描绘,对真挚爱情
的抒发,清新明丽,意境优美,委婉动人。南渡后,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既悲
伤于自己身世和失去的幸福,又面临着民族的灾难,故而其作伤时感世,悼亡思
乡,沉郁感伤,词风趋于凄咽悲楚。然不论是清丽明快亦或沉重忧虑,她的词总
是以朴实自然的语言、抑扬顿挫的音律、至情感性的感情代代流传着,带给人美
的感染、带给人至高的艺术氛围,带给人难以忘怀的共鸣。所谓“以寻常语度入
音律”者也。

    李清照前期的词大多数是写自己对爱情尤其是离别相思之情的感受,属于词
的传统题材。但过去大多是男性作者以女性口吻来写这一类词,即使不带有狎玩
欣赏的心理,也未免隔着一层。而李清照写的是自己亲身感受与内心体验,因此
她的词就格外真挚细腻、委婉动人。她从女性的心理出发,挑选女性怅惘悲愁时
所容易联想到的事物,以女性细腻的笔法加以组织,因而别有风致,如: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
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
上心头。 (《一剪梅》)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
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醉花阴
》)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那一种轻盈:“才下眉头,却上心头”,那一种
缠绵:“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那一种相思之苦和对青春易逝的尖锐感受,
并不是男性作者容易体验到的。

    她善于将个性化的抒情和完美的意境结合起来。其不但善于言情,且尤善于
塑造多愁善感、缠绵凄婉的自我形象,于“短幅中藏无数曲折”(《蓼园词选》),
含蓄深曲、生动细腻地来抒情;既善于直接写闺阁之愁,又善于借助写景咏物来
抒情,因而其词极具个性化的意境。如文章开头提到过的《如梦令》。

    /* 61 */第四部分别是一家———李清照(2 )

    李清照还善于将清新朴素与精美雅洁的风格及手法结合在一起。她善于运用
朴素的、甚至是口语化的,但又不失精美的语言;善于调动各种修辞手法,但又
运用得非常自然,达到了“极炼而不炼,出色而本色”(《艺概。词曲概》)的
最佳效果。因而能将白描化的外在形式与精美化的内在特质完美地结合起来。如
《声声慢》一开头即连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14个叠字,结
尾又呼应以“点点滴滴”四个叠字,真如“大珠小珠落玉盘”,且能把主人公的
心绪表达得深刻而富有层次。词中的“乍”、“黑”、“了得”、“怎”等字都
是口语,但用得极巧妙:“守着窗儿”虽是细节,但很本色地反映了李清照的内
心世界。又如《永遇乐》:

    落日镕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
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
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
下,听人笑语。

    这首词写作者晚年在临安的一段生活,反映了在历尽沧桑之后晚年的悲凉心
境。上片开始连下三个设问。第一个设问自己在何处?是明知故问,问的前提却
是元宵夜夕阳西下玉兔东升之际,是“人约黄昏后”的良辰美景,一对比,便知
作者有化不开的漂泊异乡凄凉愁怀。第二个问也是在“染柳烟浓”的大好春光之
后,先以听笛“怨”转,再问自己还有多少春意可享受,正反映出晚年生活动荡
不安祸福莫测的忧患。最后三句写自己自甘寂寞的心灰意懒,可以感知作者几乎
万念俱灰的心境。下片承“酒朋诗侣”而下,这些朋友是南渡前的旧知,于是引
发“中州盛日”那时元宵的汴京城,和名门淑媛“争济楚”的繁华与欢乐。与
“如今”三句形成今昔强烈对比。最后二句看似淡泊自守、不慕繁华,实则是满
腹辛酸、一腔凄怨的总爆发。在咏叹个人不幸际遇和悲苦内心的同时,流露出乡
关之思和家国之恨,既含蓄,又悠长。上阕四层,每三句一层,每层都用乐景抒
哀情,极具沉郁顿挫之美;下阕两大层的对比更以盛景反衬衰景,寄寓了无限的
感慨。全词语言明白如洗又精美无瑕,“帘儿底下”的细节又包含了无限辛酸。
在平淡中见浓烈,于细微处见精神,正是李清照词的独特风格。

    在词的艺术方面,李清照有自己比较完整的看法。她写过一篇《词论》,对
唐代特别是北宋以来的主要词人分别提出了批评,从中能够看出她自己的追求。
譬如她认为柳永的词“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表明她反对那种过于俚俗化和
带有市民情趣的倾向;认为晏殊、欧阳修、苏轼等人的词“皆句读不葺之诗尔,
又往往不协音律”,表明她反对词的风格与诗相接近,和音律上的不严格;认为
晏几道的词“苦无铺叙”,贺铸的词“苦少典重”,秦观的词“专主情致而少故
实”,表明她主张词既要有铺叙,有情致,也要有比较深厚的文化内涵。概括而
言,李清照的词学观点,特别强调了词在艺术上的独特性,即词“别是一家”,
与诗歌相区别;特别重视词的声律形式;在语言上要求典雅而又浑成。

    正因为此,李清照词在艺术上能自成一家,被后人誉为“易安体”,她被推
为“当行本色”的婉约正宗和最高代表,在文学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