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现代后期文化教育史-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战争爆发后,各级学校教育也很快被纳入战争轨道。随着战争的进一步 


… Page 53…

发展,各级学校的教育内容作了必要调整,使之适应战争的需要。在学校中 

加强了体育课程的教学,对适龄青年增加了军事训练课和军事常识的讲解。 

同时还专门增设了农业理论课和农业实践课,使学生参加一定的农业劳动, 

保证战时农业生产的发展。1942年,苏联对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进行了修 

订,增加了国防和劳动所必需的内容。同时,各级学校加强了政治思想教育, 

培养学生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精神。 

     由于战争,不少儿童与父母失去了联系,一些儿童无人照管,为此,政 

府机构组织和开办了两种类型的学校:一种是对因战争而失去父母或与父母 

失去联系的孤儿,给予妥善安置,有的被收入“儿童之家”进行照顾,有的 

送到专门组织的学校学习;另一种是对从前线或接近前线地带有组织地疏散 

下来的儿童,为他们开设学校。在一些后方地区,特别组织一些寄宿学校, 

使成千上万的儿童得到了妥善安置并继续受到教育。 

     战争也影响了普及义务教育工作,1943年7月俄罗斯人民委员会对普及 

义务教育的年限作了适当变更。在农村实施小学普及教育,在城市和工人镇 

实施7年制普及义务教育,并采取多种措施尽量防止儿童辍学。同年,为战 

争初期辍学,已在工厂或农业部门劳动的青年设立了工厂青年学校和农村青 

年学校。这两种学校,在战争时期及战后年代也为实施普及义务教育发挥了 

应有的作用。 

     在高等教育方面,战争初期也受到很大影响,高校招生人数和高等学校 

数目都大大减少。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保证各专业必要的学生人数和扩大培 

养战争期间所急需的专家,苏联政府免除了部分高校和中等技术学校学生以 

及所有高校和中等技术学校毕业生班学生的兵役义务,同时扩大了与军事和 

国防相关的专业的学生数。随着战争胜利的临近,又加强了综合性大学和社 

会科学专业的教育。 

     战争后期,整个形势朝着有利于苏联的方向发展。在收复地区,学校很 

快被重建起来。但由于战争的破坏,学校设备受到重大损失,师资力量也有 

所削弱,教学质量明显下降。为了改变这种状况,1943年6月,苏联人民委 

员会通过了《关于改进学校教学工作质量的措施》,规定实行毕业生考试和 

毕业生证书考试制度,对考试成绩优良,有良好操行的中学生颁发金质奖章 

和银质奖章。1945年又规定奖章获得者可免试升入大学。 

     整个卫国战争过程中,苏联的学校为国家输送了数百万的红军指战员、 

军事工程人员和各行各业的专家、劳动者,为夺取卫国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 

要贡献。 



                      2。苏联的教育理论与教育思潮 



     苏联的教育理论随着教育制度的调整、改革也取得了多方面的发展。从 

十月革命至30年代中期是对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的,建立社会主义教育理论 

的探索阶段。这一阶段,新的社会主义的教育理论体系还没有在苏联发展成 

型和完全固定下来,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与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教育思潮进 

行了激烈的斗争。列宁、克鲁普斯卡娅和马卡连柯是这一时期教育理论上的 

代表人物。列宁提出了无产阶级的教育理论,纲领和策略,克鲁普斯卡娅和 

马卡连柯的主要贡献在于对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教育方面着重进行了探讨, 

提出了劳动教育和社会主义的集体教育理论。30年代至40年代中期是苏联 


… Page 54…

  教育理论继续发展时期,到了50年代中期,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才初步形 

  成。 

        (1)列宁的教育理论 

       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在其一生的革命实践中,十分重视教育问题,始终 

  把教育视为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十月革命胜 

  利后,列宁领导了对教育领导机构和学校的改革,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出 

  发,提出了无产阶级的教育理论、纲领和策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 

  教育学说。 

       ①教育要为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就 

  揭露了沙皇俄国教育的阶级性和反动性。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多次阐明资 

  产阶级教育浸透着资产阶级精神,批判了教育超政治的观点。列宁指出无产 

  阶级教育必须贯彻无产阶级的精神,结合所面临的新的历史条件和任务同无 

  产阶级政治联系起来。 

       列宁在《俄共(布)党纲草案》(1919年)中提到:在国民教育方面, 

  俄共 (布)的任务是把十月革命所开始的事业进行到底,把学校由资产阶级 

  的阶级统治工具变为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学校应培养能够实现共产主义的 

  一代新人。列宁指出,教育应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需要,为社会主义建 

  设服务。通过教育培养提高劳动者文化科学知识,从而不断创造更高的劳动 

  生产率。 

       ②论文化革命。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非常重视发展社会主义的文化教 

  育事业。列宁在其晚年发出了进行文化革命的号召。他把文化革命看作整个 

  社会主义事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看作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不可少的条件, 

  没有文化革命就不可能把经济落后的俄国变为先进的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文化革命的任务是:扫除文盲,实施普及义务教育,广泛进行政治思想的宣 

  传教育,造就新型的知识分子,培养掌握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以 

  及批判继承文化遗产,发展民族形式、社会主义内容的民族文化等等。 

       列宁对孟什维克和无产阶级文化派在文化问题上错误思想进行了批判, 

  为文化革命指明了方向。 

       ③论教育与政治的关系。列宁在揭露资本主义社会学校教育的阶级性 

  时,分析了资本主义条件下教育和资产阶级政治的密切联系。列宁在此基础 

  上提出:“在整个教育中,我们都不能持有教育脱离政治的旧观点,我们不 

                                  ① 

  能让教育工作不联系政治。”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结合联共(布)党和苏 

  维埃国家面临的形势和任务,阐述了使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利益服务的问 

  题。 

       ④培养建设共产主义的一代新人。1919年2月,列宁在俄共(布)党纲 

  草案中提出了培养能够最后实现共产主义的一代人的要求。1920年10月, 

  在共青团第三次代表大会上发表题为《共青团的任务》这一演说时,详细论 

  述了把青年一代培养成为共产主义者的要求。列宁要求青年学习马克思主义 

  理论,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培养共产主义道德,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列宁 

  指出:“马克思主义就是共产主义从全部人类知识中产生出来的典范”,“只 

                                                                            ① 

  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他还 



① 《列宁选集》第四卷,第363 页。 

① 《列宁全集》第39 卷,第299 页。 


… Page 55…

  提出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则是青年一代共产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方 

  面。所以列宁非常重视实施综合技术教育问题。 

       ⑤论教师。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十分关心培养新型教师的问题。列宁 

  认为,教师肩负着培养建设新生活的年轻一代的重任,是向工农群众普及文 

  化科学知识和进行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可靠支柱。他分 

  析了十月革命后教师队伍的状况,制定了团结、教育、改造和建设教师队伍 

  的政策。 

       列宁在其晚年提出实行文化革命的伟大号召时,要求重视提高教师地位 

  的问题。他指出:“不提高人民教师的地位,就谈不上任何文化,就谈不上 

                                                    ② 

  无产阶级文化,甚至也谈不上资产阶级文化,” “应当把教师提高到从未有 

  过的,在资产阶级社会里没有也不可能有的崇高的地位。”同时,还提出要 

  提高教师思想意识和各方面的素养,“而最重要的是提高他们的物质生活条 

  件。”③ 

       ⑥论无产阶级政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权问题。列宁一贯重视党对教育事 

  业的领导问题。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严厉批判了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等 

  对教育领域加强党的领导的恶毒攻击;论证了公开承认共产党的政治领导的 

  必要性。无产阶级文化派的一些领导人,以“独立”、“自治”为口号,想 

  取消党对文化教育事业的领导,列宁对此也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在如何实现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问题上,列宁作了许多重要指示,他要 

  求在党的工作会议上,应经常研究和讨论教育问题,少谈些“领导”,而多 

  做些实际工作,并且要贯彻执行群众路线,发挥工人和劳动农民在教育方面 

  的主动性,注意吸收有实际经验的专家和教师的意见,等等。 

        (2)克鲁普斯卡娅的教育思想 

       娜·康·克鲁普斯卡娅(1869—1939年)是苏联著名教育家,列宁的夫 

  人和战友,也是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活动家。生于彼得堡,中学毕业后当过 

  一个时期的家庭教师,后来进入彼得堡女子高等学校学习。90年代初加入具 

  有进步倾向的大学生小组,大量阅读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1896年开始在 

  彼得堡郊区的工人夜校担任教师,积极对工人进行政治工作和教育工作。 

       1893年,她与列宁在彼得堡相识,并参加了马克思主义小组和工人运 

  动,1896年被沙皇政府逮捕流放西伯利亚。在流放期间,她刻苦学习钻研马 

  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并成为列宁的得力助手。流放期满后,她流亡国外。1905 

  年她和列宁一起回国参加了俄国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革命失败后,又和列 

  宁侨居国外。在此期间,她研究了欧美国民教育的情况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 

  教育家的教育著作。1915年编著了《国民教育和民主主义》一书。这是用马 

  克思主义观点写成的第一部教育专著。克鲁普斯卡娅在此书中对夸美纽斯、 

  卢梭、裴斯塔洛齐等古典教育家都给以应有的肯定,她特别重视他们的劳动 

  教育思想,并力图把这些思想与马克思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和综合技 

  术教育理论直接联系起来。在这本书中她还介绍了杜威、凯兴斯坦纳等人的 

  劳动学校及欧洲“新学校”的特点。明确提出并论证了把教人读书的学校改 

  造成为教人劳动的学校的必要性和必然趋势。这一见解,为她后来积极宣传 

  和热心推广劳动学校的活动与理论奠定了基础。 



② 《列宁选集》第四卷,第677、673 页。 

③ 《列宁选集》第四卷,第677、673 页。 


… Page 56…

       十月革命后,克鲁普斯卡娅任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最高苏维埃主席 

  团委员,教育人民委员部副委员。她是苏联科学院名誉院士,也是苏联第一 

  位教育科学博士学位获得者。她对苏联教育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做出了重 

  大贡献。由于她对一些问题 (如劳动学校的实质问题)特别是对资产阶级教 

  育思潮(如设计教学法,道尔顿制等)在思想上认识不清,以致在苏联教育 

  实际工作中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 

       克鲁普斯卡娅的教育思想就其主要方面来说,有以下论点: 

       ①论学校的性质和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任务。克鲁普斯卡娅揭示了学校 

  的阶级实质。她指出,在资本主义国家,资产阶级办的学校,都是从统治阶 

  级的利益出发的。资产阶级国家为了不同阶级和阶层,设立完全不同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