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军事谋略学-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各有其所长。第3、第8纵队在开封战役中损失较大,第10纵队经过长途跋
涉,比较疲劳,而第1、第4和第6纵队自渡黄河以后,只打了些阻击战,
所以睢杞战役开始,华野首长决心把第1、第4、第6和中野第11纵队由阻
援改为突击集团,用以歼灭立足未稳的区兵团,而以减员较大的第3、第8、
第10和两广纵队组成阻援集团,用以阻击邱清泉兵团,实践证明,华野首长
的用兵决心是正确的。
     此外,因己用兵还有一个选用指挥官的问题。人才各有长短,贵在避其短而用其长。战争史上,因用人不当招致作战失利的教训很多。赵王错用赵括才有长平之败,孔明误用马谡方有街亭之失。相反,如能正确用人,做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可以使军队战斗力增殖。
因势用兵。势、指态势、气势。古往今来,军事家多重势。关于因势用
兵,就可以象孙子所说的“以碫投卵”、“如转圆石于千仍之山”①那样势不
可挡。
因势用兵一是要因势而乘。《百战百法·势战》说:“凡战,所谓势者,
乘势也。因故有破之势,则我从而迫之,其军必溃。法曰:‘因势破之’”。
意思是说,作战上所说的“势”,就是利用有利态势的问题,乘着敌人处于
败亡的趋势下,我就不失时机地发动进攻,敌人一定会溃败。“宜将剩勇追
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这是毛泽东对项羽未能乘势打败刘邦,纵虎归山
的历史教训而言的。二是要因势而动。“如敌之强,实强于我,我先击其弱,
 ①  《明宜宗宝训》卷四《论将帅》。
 ①  《孙子·势篇》。

无损其强,而力已疲矣。先强先弱,总在因势而动。”②意思是说,选择打击目标要根据战场态势而定。1947年,我晋察冀野战军清风店战役,就是一个典型的因势而动的战例。我军抓住敌军三个师增援东北,华北空虚的时机,向敌最敏感的保北铁路出击,当求歼敌94军未果时,又果断地定下乘势歼灭由石家庄来援之敌第3军,充分体现了我军因势而动的战役指导。三是要因势制宜。敌我态势不同,用兵方法也应不同。就突击方法而言,对突出部之敌可采取钳形突击,对被围之敌可采取多方向向心突击等等。
     上面五点,因时、因地、因故、因己、因势用兵是分别而言的。总起来说,可统称为“因敌制胜”的原则,其用谋的核心是个“活”字。
②  《历代名将事略·先进》。
第十四章系统运筹,总体设计
     系统运筹,总体设什是军事谋略的重要原则之一。军事谋略是个系统工程。战争从来不是单纯的军事斗争,而是政治、外交、经济、科技、军事的总体战。要强调综合国力竞赛。军队建设必须把政治上合格放在首位,要重视质量,重视人才,重视科技。必须坚持战斗力标准。搞好总体设计,发挥整体威力。
一、军事谋略是个系统工程
军事谋略成败与否,远不止于军事,而是涉及到政治、外交、经济、科
技等各个领域。当代世界大国,都在强调综合国力竞赛,军队建设向高质量、
高科技发展。军事谋略将步入一个更新的台阶。即更加重视系统运筹,总体
设计。
     在人类数千年的战争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不乏有著名的谋略范例。系统工程这个名词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但综合运筹的思想由来已久。
我国古代的管仲,曾任齐国宰相,被齐桓公尊为“仲父”。“管仲之贤”,
为后人称道。管仲为齐国征战提出过一整套政略和计谋。后人评论管仲时,
曾称他是一个运用“全体战战略”的人,是我国历史上伊尹、吕尚之后的“第
三任著名参谋长”。管仲的“谋略”,涉及经济、政治、外交、军事等各个
方面。他认为运用智谋在经济、政治、外交上取得优势,都不比军事为轻。
管仲指出:“霸王之形,德义胜之,智谋胜之,兵战胜之,地形胜之,
动作胜之,故王之。”意思是:霸业和王业的形成,是由于德义、智谋、兵
战、地形等各方面处于优势,所以才能统治天下。①故而,“夫争强之国,必
先争谋,争形、争权。??故精于谋则人主之愿可得,而令可行也,精干形,
则大国之地可夺,强国之兵可圉也;精于权,则天下之兵可齐,诸侯之君可
朝而。”②这里强调了谋略的重要性。
在战略上,管仲认为:“强国众,合强以攻弱以图霸;强国少,合小以
攻大以图王。强国众而言王势者,愚人之智也,强国少而施霸道者,败事之
谋也。夫神圣视天下之形,知动静之时,视先后之称,知福祸之门。强国众,
先学者危,后举者利;强国少,先举者至,后举者亡。”大意是:强国多,
就联合强国攻击弱国以图霸业;强国少,就联合小国攻击大国以图王业。强
国多而谈统一的王业,见愚人之见;强国少而要施行联合称霸,是失败的计
谋。神圣的君王,都要观察天下的形势,掌握动静的时机,看先后的机宜,
推算利与不利的绪果。参加争夺的强国多,先举事者危险,后举事者得利,
参战的强国少,先举事肴可以咸王,后举事者则要灭亡。显然,这不仅是战
略性谋略,而且是政治和外交谋略。
管仲的经济战是很突出的,可谓,“发前人之所未发”,成为经济战的
创始人,其经济战的办法较多。例如他主张奖励本国特产,发挥当地“优势”。
当时诸多邻国均缺盐,惟齐国靠海产盐,于是齐国提高盐价,吸收外国资金
达黄金万余斤。他曾以重价引诱鲁梁之民织绨(纺织品)而弃农,然后迫使


②  《管子·霸言》。
鲁梁在饥饿之中,屈服于齐。楚为南方大国,管仲也曾用同样办法,将其困
倒。管仲在财政方面有一套“裕国库”的措施。他说:“为兵之数,存乎聚
财,而聚财无敌。”管仲的建军方法是以平时训练国民为基础的,一旦有事,全国皆兵,都
可应敌。
管仲关于用兵有许多精彩论述:“凡攻伐之为道也,计必先定于内,然
后兵出乎境。计未定于内而兵出乎境,是则战之自败,攻之自毁也。”①这里
强调了战争谋划的重要性,指出了未经认真筹划计谋就贸然出兵的严重危
害。又云:“故善攻者,料众以攻众,料食以攻食,料备以攻备。以众攻众,
众存不攻;以食攻食,食存不攻;以备攻备,备存不攻。释实而攻虚,释坚
而攻脆,释难而攻易。”②要求指挥员在指挥作战时,必须了解敌我双方的兵
力、粮草、装备等对比情况。如果敌方兵众有余、粮草有余、装备有余,则
不可对之轻易进攻。应该是避其实而击其虚,避其坚而攻击弱。
     管仲综合用谋、以智取胜的思想,至今仍然是很值得我们借鉴的。这对我们体会系统运筹的道理有一定帮助。
汉高祖刘邦可算是个政治家。他用计不如张良,打仗不如韩信,理财不
如肖何。但他有将将之才,善于综合协调,文有张良这样的智囊(“好参谋
长”),武有能征善战的韩信,加上一个“好后勤部长”肖何,取各家之专
长,形成一个领导集团,合成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用问等方面的谋略,
发挥整体功能,并注意顺乎民心,终于率兵打败了楚霸王项羽。
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具有综合运筹的高超艺术。
毛泽东的早期著作中就已渗透着这方面的丰富内容了,井冈山上的红色
政权实际上是“国中之国”,当时综合军事、经济、政治、外交、技术于一
体的人民战争,已初具规模了。抗日战争时期的《新民主主义论》、《论政
策》、《论持久战》等一系列著作,无不体现马列主义的综合性的宏谋大略。
第三次革命战争时期的著作更不用说了。
     学习系统运筹的思想,首先应该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无产价级革命家的宝贵遗产。
当然,历史发展到今天,我们囿于以往的认识已不够了。自从第二次世
界大战中产生系统论的理论以后,在研究军事谋略、制定军事决策时,愈来
愈重视系统运筹的现代科学方法了。
在军事谋略运筹中,大系统论方法是现代谋略家不可离开的工具。这种
与现代军事科学技术所匹配的系统理论,对于现代军事谋略家来讲,是一门
不可缺少的运筹控制艺术,是信息综合、分析、优化、决策组织的“现代科
学智囊”。通过它,能求得大型军事谋略系统的最优设计、最优组织和最优
实施。其严密的科学论证,可对谋略实施进程中,部队组合、武器配系、装
备弹药基数,以及实战结果,作出预定和测算。特别是大系统论运用于宏观
决策时,能帮助谋略家制定最佳战略决策、最佳战役行动方案。例如,美国
的“战略预警系统”就是以大系统论作指导的。现代战争是全方他的立体战,
高级指挥员只有把各种力量紧密地合成起来,科学地组成可靠的、有效的作
 ①  《管子·七法》。
 ②  《管子·霸言》。

战系统,才能夺取战争的胜利。
     否则,就形不成整体优势,使自身陷入被动境地。英阿马岛之战,英方以大系统论为指导,总体设计,综合用谋,兵民齐动,陆海空协同,虽长途进击,却能获胜;阿方将领则重于单向用谋,三军各自为政,各行其战,火力、信息、控制、指挥失调,结果,尽管战争的正义性在阿方,官兵们打得也很英勇,仍难免于失败。现代战争越来越复杂,武器系统在向高、精、尖突进;军事学术在向深、新、奇发展。军事斗争日趋大系统化的时代,军事家要在广袤的军事舞台上争取主动,得心应手地指挥多兵种的合成作战,需要具备高瞻远瞩、统率全盘的大系统谋略艺术和控制艺术。
二、坚持战斗力标准
     坚持战斗力标准,搞好总体设计,谋出整体威力。这是高级指挥员和参谋人员所需着力关注的。系统运筹与短期行为是相对立的。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谋小不谋大,谋近不谋远,急功近利,拼消耗,拼设备,因小失大,没有通盘打算,不经科学论证,轻率决策,朝令夕改,草草收兵,拆东墙、补西墙;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反复折腾、劳师伤民;内耗严重,松散懈劲。如此等等,均与缺乏系统工程思想有关。
     以一个军事领导班子来说,坚持战斗力标准,发挥整体效应,就是一门系统工程的学问。
     什么叫战斗力?我们认为,一支军队战斗力的强弱大小,是由人员素质、武器装备、体制编制、后勤保障、决策指挥、战略战术、天时地利等多种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甩而形成的有机整体的“合力”所决定的。
     所谓“合力”是指由多种因素构成的,这就是系统论的道理。“合力”中人员素质是主要的。人员素质中军、政素质很重要,但又下限于军、政,应包括军事、政治、文化素所以及技熊、体质,即德、智、体、技能等。人员索质中尤其是领导素质更重妥,因为兵是官带出来的,强将手下无弱兵。关于决策指挥、战略战术主要也是对军事领导而言的。
     战斗力因素中的武器装备、后勤保障,是显而易见的,不用多说。天时、地利因素是指对战斗力的某种客观制约。
     为什么体制编制也列为战斗力的因素呢?这又涉及系统论的原理了。在一个系统里,各个分子之间的结构合理,以至达到最佳程空的组合,那未这个系统的整体功能就能最有效地发挥出来。
     体制编制实际上是军事力量的排列组合。原子的不同排列组合,可以形成不同的物质。军事力量的不同排列组合,可以形成不同的战斗力。而军事谋略,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在力量的排列组合上作文章。
     在冷兵器时代,方阵的排列组合是关键性问题。现代战争中,各军兵种及武器装备的排列组合尤为重要。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军把坦克集中起来,组成坦克师,对闪击战起了重大作用;英法集团把坦克分散编在步兵师中,大大降低了坦克的威力。不同的编制体制产生了不同的战斗力。
     当前,改善军事力量的结构,已成为各国在和平时期着力谋划的内容。一方面,军事技术的进步要求军事力量的组合方式更加完善。另一方面,核大战、全面战争、有限战争对军事力量的功能有不同的要求;而结构决定功能。因此,如何使军队的体制编制适应现代武器装备的性能和多种战争样式的需要,就成为军事谋略的重要任务。
     恩格斯指出:“许多人协作,许多力量溶合为一个总的力量,用马克思的话说,就造成‘新的力量’,这种力量和它的一个个力量的总和有本质的区别”。①这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